㈠ 測量糧食水分的儀器
糧食水分的准確性對糧食的存儲及加工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穀物收獲時一般含水率較高,容易發熱、發酵並導致變質發霉和發芽率下降。為了確保安全貯存,必須將收獲後的穀物及時乾燥,將水分降至安全貯藏標准,於此同時也就成為糧食收購時按其水分比例進行貿易結算的依據。因此糧食水分的測定儀准確、可靠性就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常用穀物水分含量測量方法的分類可分為:電阻法、電容法、隧道烘乾法等方法。以下按穀物水分含量測量分類方式,原理、優點及缺點舉例論述。
電阻式的糧食水分測量儀
以LSKC-4B型和LSKC-8型最為常見。該儀器系電阻式測量,並由壓力式導電感測器、直流放大器,指示儀表構成。優點:樣品用量少;該水分測量儀結構簡便;體積小,便於攜帶。缺點:該儀器是電阻測量法,是上下兩個電極 組成由化驗人員把已破碎好的樣品放入 盛料盤中然後插入兩極間用壓桿對其施壓,儀表指針偏轉即可讀出該樣品的(電導率經轉換)含水率,但因操作人員對樣品施壓的力量輕重不同,造成糧食水分電阻可控制性和水分含量的大小由操 作人員說了算了;測量時保持儀器的溫度與糧食樣品的溫度相一至。否則將引起較大的誤差產生,因此該儀器配有溫 度校正溫度計,以修正因溫度不一至而 產生的誤差,由於溫度校正完全是靠人工讀數修正非自動化修正,極易造成人員讀數誤差和溫度校正溫度計本身失准而生誤差;後續升級款KT-H100及進口水分儀三久TD-6, SS7, 日本kett Riceter-f 等通過集成化電路自動溫度補償,現代化機械加工壓力定位等工藝極大提高了測量准確度。
電容式的糧食水分測量儀
國產LDS-1F及LDS-1H型最為常見,進口品牌以PM-8188型最為常見,都是以電容法測定的糧食水分測定儀。其原理是以穀物作為電容器的極間介 質,電容器的圓通極板和圓通柱極板間的距離保持不變時,當把糧食放入兩極 間,糧食水分的大小引起極間介質的電 系數的變化,電容感測器的電容量亦發 生變化,間接地測出糧食的含水量。優 點:測試方便快速,無需粉碎;體積小攜帶方便。缺點:易受環境溫濕度的影響。測量精度不高,重復穩定性差;對樣品純凈度要求較高,雜質未剔除情況下會影響測量精度。三點標 定及誤差調整都未加密,在用於貿易結算中使用該種類的糧食水分儀,易被不法商利用,謀取利益。
紅外線/鹵素水分儀
紅外水分儀和鹵素水分儀實際上二款儀器都屬於烘乾法水分儀,代表型號奧豪斯MB23/MB25/MB27。原理採用公認標准測定法的乾燥減量法,運用加熱失重法的原理,通過紅外/鹵素燈加熱將樣品中的水分蒸發後通過重量變化來計算出蒸發掉水分的含量的。能夠快速並且一定程度上相對准確地測定樣品水分含量。紅外水分儀和鹵素水分儀主要的區別就是加熱不同,紅外水分儀多採用紅外線加熱燈,而鹵素水分儀也是採用紅外線加熱燈,只不過鹵素水分儀的紅外線加熱燈里注入了惰性氣體(通常是碘或溴),它採用的是環形鹵素燈加熱的方式,能夠快速,均勻地乾燥樣品,避免了樣品受熱不均,造成水分測量誤差。這類水分儀優點是清潔、無附件、安裝方便、溫度可控等。與國際烘箱加熱法 相比,紅外加熱可以最短時間內達到最 大加熱功率,在高溫下樣品快速被乾燥,其檢測結果與國標烘箱法具有良好的一 致性,具有可替代性,且檢測效率遠遠高於烘箱法。一般樣品只需幾分鍾即可完 成測定。且操作簡單,測試准確,可顯示水分值、樣品初值、終值、測定時間、溫度初值、 最終值等數據,清晰可見,並具有與計 算機,列印機連接功能。缺點是:任何樣品中的水分都不可能100%被蒸發完;液體樣品中被蒸發掉的物質除了水分以外,還可能有其它的有機溶劑,易揮發物質;PPm級的水分含量非常低,要保證一定的代表性,需要加入較多的樣品量,而且樣品量越多蒸發越不可能完全。還有加熱失重法的水分測定儀測量精度還和稱重感測器相關,千分之一或者萬分之一的稱重感測器能測量出的重量變化是不同的。再者就是溫度如果過高,造成樣品水分以外的其他物質揮發(如糧食作物類中的有機物等),會影響測量精度。一般情況下,在測量前要先了解樣品的耐熱值或者先對照國標測量溫度進行水分測試實驗,否則會造成很大的實驗誤差。
㈡ 測接地電阻儀器怎麼讀示數
確定接地電阻儀器儀表上的讀數,再確定儀表倍數,實際結果=讀數x倍率。
接地電阻測量儀摒棄傳統的人工手搖發電工作方式,採用先進的中大規模集成電路,應用DC/AC變換技術將三端鈕、四端鈕測量方式合並為一種機型的新型接地電阻測量儀。
接地電阻儀器由機內DC/AC變換器將直流變為交流的低頻恆流,經過輔助接地極C和被測物E組成迴路,被測物上產生交流壓降,經輔助接地極P送入交流放大器放大,再經過檢波送入表頭顯示。藉助倍率開關,可得到三個不同的量限:0~2Ω,0~20Ω,0~200Ω。
(2)新型儀器儀表怎麼用擴展閱讀:
使用接地電阻儀器注意事項
1.存放保管本表時,應注意環境溫度濕度,應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為宜,避免受潮,應防止酸鹼及腐蝕氣體。
2.測量保護接地電阻時,一定要斷開電氣設備與電源連接點。在測量小於1Ω的接地電阻時,應分別用專用導線連在接地體上,C2在外側,P2在內側。
3.測量大型接地網接地電阻時,不能按一般接線方法測量,可參照電流表、電壓表測量法中的規定選定埋插點。
4.測量地電阻時最好反復在不同的方向測量3~4次,取其平均值。
5.本儀表為交直流兩用,不接交流電時,儀表使用電池供電,接入交流時,優先使用交流電。
㈢ 氣體檢測儀器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
一、注意經常性的校準和檢查。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儀也同其它的分析檢查儀表一樣,都是用相對比較的方法進行測定的:先用一個零氣和一個標准濃度的氣體儀表進行標定,得到標准曲線儲存於儀表之中,測定時,儀表將待測氣濃度產生的電信號同標准濃度的電信號進行比較,計算得到准確的氣濃度值。因此,隨時對儀表進行校零,經常性對儀表進行校準都是保證儀表測量准確的必不可少的工作。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很多氣體檢測儀都是可以更換檢查感測器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一個檢查儀可以隨時配用不同的檢查儀探頭。不論何時,在更換探頭時除了需要一定的感測器活化時間外,還必須對儀表進行重新校準。另外,建議在各類儀表在用於之前,對儀表用標氣進行響應檢查,以保證儀表真正起到保護的作用
二、注意各種不同感測器間的檢查干擾。一般而言,每種感測器都對應一個特定的檢查氣,但任何一種氣檢查儀也不可能是絕對特效的。因此,在選擇一種氣感測器時,都應當盡可能了解其它氣對該感測器的檢查干擾,以保證它對於特定氣的准確檢查。
三、注意各類感測器的壽命:各類氣感測器都具有一定的用於年限,即壽命。一般來講,在攜帶型儀表中,LEL感測器的壽命較長,一般可以用於三年左右;光離子化檢查儀的壽命為四年或更長一些;電化學特定氣感測器的壽命相對短一些,一般在一年到兩年;氧氣感測器的壽命最短,大概在一年左右。電化學感測器的壽命取決於其中電解液的乾涸,所以如果長時間不用,將其密封放在較低溫度的環境中可以延長一定的用於壽命。固定式儀表由於體積相對較大,感測器的壽命也較長一些。因此,要隨時對感測器進行檢查,盡可能在感測器的有效期內用於,一旦失效,及時更換。
㈣ 儀器儀表工程的發展方向
當今世界已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成為推動科學技術和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關鍵技術。儀器儀表在學科分類上屬於「信息獲取」技術的范疇,它與信息傳輸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共同構成當代信息科學技術的三大組成部分。如何獲得自然界的信息,是人類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信息獲取」是「信息傳輸」、「信息處理」工作的重要基礎,而儀器儀表則是人類獲得自然界信息的工具,是對物質世界的信息進行測量與控制的基礎手段和設備,因此儀器儀表是信息產業的源頭和組成部分。高度發展的儀器儀表科學技術,成為信息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徵。
(1)發展儀器科學已成為國家的一項戰略措施
現代儀器儀表的發展水平,是國家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儀器儀表製造水平反映出國家的文明程度。為此,世界發達國家都高度重視和支持儀器儀表的發展,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早已制定各自的發展戰略並鎖定目標,有專門的投入,以加速原創性儀器的發明、發展、轉化和產業化進程。發達國家中的科學儀器的發展,已從自發狀態轉入到有意識、有目標的政府行為上來。
(2)儀器技術是信息技術
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明確指出:「發展高新技術,信息技術是關鍵,信息技術包括測量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測量技術是關鍵和基礎。」而測量技術則是儀器技術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所以說儀器技術是信息技術。
(3)儀器技術是信息技術中的源頭技術
信息技術包括信息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傳輸三部分內容。其中,信息獲取是靠儀器來實現的。儀器中的感測器、信號採集系統就是完成這一任務的具體器件。如果不能獲取信息,或信息獲取不準確,那麼信息的存儲、處理和傳輸都是毫無意義的。因而,信息獲取是信息技術的基礎,是信息處理、信息傳輸的前提。儀器是獲取信息的工具,起著不可或缺的信息源的作用,沒有儀器是不可能進人信息時代的。因而,儀器技術是信息技術中「信息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傳輸」的源頭技術,也是信息技術中的關鍵技術。
(4)儀器技術是現代科技的前沿技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代測試儀器是以電磁感應基本定律為基礎的模擬指針式儀表。當50年代出現了電子管、60年代出現晶體管時,便產生了以電子管或晶體管為基礎的第二代測試儀器——分立元件式儀表。70年代出現了集成電路,產生了以集成電路晶元為基礎的第三代儀器——數字式儀表。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和微處理器的普及,80年代以微處理器為中心的第四代儀器——智能式儀表迅速普及。微電子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測試技術與計算機深層次的結合正引起測試儀器領域里一場新的革命,一種全新的儀器結構概念導致新一代儀器——虛擬儀器的出現,進而產生集成儀器,再由單台儀器子系統向多台儀器組成的大的測試系統方向發展。現代高新技術,如航天、遙感、生物工程、醫療、環保、新材料等的研究發展以及各類基礎科學實驗工作,無一不直接依靠儀器來完成。現代儀器技術是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基礎,電子顯微鏡、質譜技術、CT斷層掃描儀、J射線物質結構分析儀、光學相襯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等先進儀器的誕生對人類的科學研究產生了劃時代的作用。縱觀人類科技發展史不難看出,科技重大成就的獲得和科學新領域的開辟往往是以測試儀器和測試技術方法上的突破為先導的。
儀器科學與技術在當今我國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最初作為測量器具的儀器在促進科技和生產發展的同時,在現代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推動下,已成為完整的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作為測量和測試技術集中體現的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在當今我國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儀器儀表是工業生產的「倍增器」、科學研究的「先行官」、軍事上的「戰鬥力」、國民活動中的「物化法官」已廣為人們所理解。
實際上,隨著人類製造和使用工具的規模不斷向高、大、精、尖發展,人類活動的規模和深度不斷擴大和深入,人類已不可能通過自己的感覺、思維和體能器官直接觀測和操作工具使之達到既定的目標,儀器科學與技術的內涵就是專門研究、開發、製造、應用各類儀器以使人的感覺、思維和體能器官得以延伸的科學技術學科,從而使人類具有更強的感知和操作工具的能力來面對客觀物質世界,能以最佳或接近最佳的方式發展生產力、進行科學研究、預防和診療疾病及從事社會活動。 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作為工程性學科,有關儀器運行、應用的理論研究、新技術、新器件、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究和應用集中體現出新型儀器儀表及相關的感測器、元器件和材料等領域的研究和產業化中,科技研究和產業發展緊密結合。日前,根據國際發展潮流和我國現狀,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主要組成包括:工業自動化測控技術及工業自動化儀表與系統;科學測試、分析技術及科學儀器;人體診療技術及醫療儀器;信息計測技術及電測儀器(主要是電子測量儀器和電工測量儀器,包括儀表校驗裝置和計量基準);專用檢測技木及各類專用測量儀器,相關感測器、元器件、材料及技術。
根據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內涵和組成,儀器儀表工程領域的科技和產業發展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產品種類多樣化
據不完全的統計,我國儀器科技產品如:工業自動化儀表及控制系統、科學儀器、電工測量儀器及其他各類測量儀器儀表已發展到13大類,145小類,800多個系列,16000多個產品品種;屬信息技術電測儀器有20大類,2000多個產品品種;屬醫療儀器也有23大類,2000多個產品品種;相關感測器、元器件及材料的產品品種更是不勝枚舉。
(2)產品的穩定性、可靠性和適應性要求高
信息技術的要素包括信息的獲取、存儲、處理、傳輸和利用,而各行各業的信息獲取正是靠儀器科技裝備來實現的。如果獲取的信息不準確、不穩定、不可靠,都會使隨後的存儲、處理、傳輸毫無意義,甚至產生錯誤,造成巨大損失。加上很多部門對儀器科技裝備獲取信息是要求24小時連續,長年不懈,這就對產品的穩定性、可靠性提出特別高的要求。此外,儀器科技裝備幾乎運行於地球及其外層空間的任何地點,很多時候是需在有毒、強腐蝕、有爆炸危險或失重、高速的狀態下進行監測、監控任務,因此對產品的環境適應性要求很高。
(3)技術指標和功能不斷提高
就如奧林匹克運動的口號是「更高、更快、更強」一樣,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在提高科技研究水平及其相關儀器的技術指標和功能上的追求是無止境的,測控技術及其相關儀器的技術指標水平是一個國家儀器科學與技術水平的量化標志。以擴大檢測范圍指標來說,如電壓從納伏至百萬伏;電阻從超導至1014Ω;諧波測量到51次,加速度為10-4-104g;頻率測量至1012 Hz;壓力測量至108Pa等;溫度測量從接近絕對零度至108C等。以提高測量精度指標來說,工業參數測量提高至0.02%以上,航空航天參數測量達到0.05 %以上,計量精度和科學儀器達到的精度更是與時俱進。以提高測量的靈敏度來說更是向單個粒子、分子、原子級發展。提高測量速度(響應速度),靜態0.1-0.02 ms,動態為1μs。提高可靠性,一般要求為(2-5)×104h,高可靠要求2.5×105 h。穩定性(年變化)<±0.05%(高精度儀器)或 <±0.1%(一般儀器)。提高產品環境適應性,根據不同用戶的要求,有高溫、高濕、高塵、腐蝕、振動、沖擊、電磁場、輻射、深水、雨淋、高電壓、低氣壓等條件下的適應性。
(4)大量採用高新技術
儀器作為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第一手工具,是人類進行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開發的最基本工具。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作為研究、開發、製造、應用儀器的學科,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和發現(如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工程理論,微觀和宏觀世界研究成果)及大量高新技術(如微弱信號提取技術、計算機軟、硬體技術,網路技術,激光技術,超導技術,納米技術等)均成為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發展的重要動力。儀器不僅本身已成為高技術的新產品,而且利用集成新原理、新概念、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等最新科技成果的儀器裝置和系統層出不窮。
(5)儀器及測控單元微小型化、智能化,可獨立使用,也可嵌入式使用和聯網使用
儀器及測控單元大量採用新的感測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及專家系統等信息技術產品,不斷向微小型化、智能化發展,從出現的「晶元式儀器儀表」、「晶元實驗室」、「晶元系統」等等,儀器和測控單元的微小型化和智能化將是長期發展特點。從應用技術看,微小型化和智能化儀器及測控單元的嵌入式連接和聯網應用技術得到重視。
(6)儀器測控范圍向立體化、全球化擴展,測控功能向系統化、網路化發展
隨著儀器所測控的既定區域不斷向立體化、全球化甚至星球化發展,儀器和測控裝置已不再呈單個裝置形式,它必然向測控裝置系統化、網路化方向發展。例如,一個大型水電站的測控系統,僅檢測大壩安全性的感測器就達數千個,此外各個發電機組狀態及水位情況的檢測控制點(I/O測控點)將超過萬點,要達到大型水電站的正常發電和送電,必須將各個測控點的測控裝置形成網路化結構,形成一個有機的測控網路系統。又例如衛星測控系統,人造衛星上配置的各種感測器就達到數千,它首先要將衛星上各種測控裝置構成一個完整的自動測控子系統,然後和多個地面站的測控系統構成一個廣域測控系統。
(7)攜帶型、手持式及個性化儀器大量發展
隨著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己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日益關注,檢測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商品、食品質量的儀器,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各種醫療儀器是今後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科學儀器的現場化、實時在線化,特別是家庭和個人使用的健康狀況和疾病警示儀器將有較大發展。 (1)學科領域科技發展趨勢
學科領域科技發展的趨勢是利用各學科最新科技成果,特別是結合材料、微電子、光電子、生物化學、信息處理等各學科及大規模集成電路、微納加工、網路等各種新技術,開發新的微弱信號敏感、感測、檢測、融合技術,物質原子、分子級檢測技術,復雜組成樣品的聯用分析技術,生命科學的原位、在體、實時、在線、高靈敏度、高通量、高選擇性檢測技術,工業自動化測控的在線分析、原位分析、高可靠性、高性能和高適用性技術,醫療診治的健康狀況監測、早期診治、無損診斷、無創和低創直視診療、精確定位治療技術,新學科領域的計量技術,各類應用領域的專用、快速、自動化檢測和計量技術。這些科技發展趨勢,具體表現在下列一些方面。
1)與微電子技術、MEMS技術結合,實現敏感單元與信號調理電路集成,有利於敏感單元微弱信號檢測、放大及處理,大大減小了感測器體積,有效提高了感測器的抗干擾能力。
2)與納米技術結合,基於感測器實現的新方法,採用納米結構或納米材料的某些典型特徵,設計極高靈敏度的痕量檢測微系統。
3)與生物技術結合,開發微型生物、化學感測系統,用於疾病檢測、生化分析、有毒有害物質檢測等領域。
4)與網路、通信技術結合,開發網路化感測技術和微弱信號融合技術,用於有用信號增強及原位、在體、實時、在線、高靈敏度、高通量、高選擇性檢測等。
5)與太赫茲輻射技術結合,開發太赫茲光譜檢測、太赫茲成像分析和太赫茲遙測技術,用於國防、安全檢查、材料識別與診斷、生產監測、生物醫學應用等領域。太赫茲輻射(T-射線,波長為30-3000μm范圍內的電磁波)可以像X-射線那樣穿過某些材料「看」到其背後的物質,T-射線光子能量極低,不會對人體和其他材料造成電離,大多數包裝材料如紙張、碳素板、塑料等對T-射線都是透明的,而金屬和含有水分的材料不能透過T-射線。可以利用T-射線進行成像,透視出包裝物品內部物體的T-射線圖像來,從而可以應用於機場的安全檢查和人體內有損傷或破裂器官的檢查。
6)結合分子影像學,開發活體內可見光成像分析、小動物光學分子成像分析技術,可實現無創傷、實時、活體、特異、精細(分子水平)的顯像分析。
7)結合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技術,開發針尖增強拉曼顯微分析、生物晶元SERS分析技術,具有靈敏度高、干擾小的特點,適合於研究界面效應,可以解決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和分子生物學中的許多檢測難題,有望解決超高靈敏度分析問題,甚至進行單細胞和單分子分析。
8)結合核磁共振技術,開發新的核磁共振波譜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分析技術,以提高靈敏度、空間解析度和時間解析度。其中高時空分辨成像技術,還直接導致形成了腦功能成像這一新的研究領域。
9)結合像差校正技術,開發電子、粒子束微區分析技術,利用電子、粒子束探索和分析樣品表面形貌、原子和分子結構、元素組成、化學狀態。電子、粒子束微區分析技術在材料科學、微電子學、化學與催化、環保、能源、生命科學等領域應用很廣,其分辨本領有日益提高的趨勢,點分辨已突破1A的限制,能量解析度達到0.1eV水平。
10)結合生命科學技術,開發基因測序和基因轉錄檢測技術、蛋白質鑒定和大規模蛋白質間相互作用檢測技術、蛋白質組生物信息檢測和代謝組學分析技術。
11)結合生命科學、化學科學與信息科學的發展,在生物晶元技術基礎上開發生物晶元檢測分析技術、微流控檢測分析技術,這是當前正在急速發展的高新技術和科技前沿領域之一,是未來生命科學、化學科學與信息科學發展的重要技術平台,能提供生命信息的微全分析系統;通過分析裝備微型化、晶元化、集成化,使分析效率成百倍、千倍地提高,試樣和試劑消耗大幅度下降,其最終目標是在晶元大小的空間實現化學實驗室的全部功能,即所謂「晶元實驗室」,受到科技界高度重視。
12)結合控制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技術、製造技術,開發高性能測控技術,從而使儀器科技產品具有高的測量精度和豐富的功能,使工業控制系統具備適應超大規模、快速響應、核級安全等各種復雜工況所需的功能,並且以軟硬體結合的方式向控制優化、管理優化、工程集成方向發展,使大型控制系統具備大量工業自動化設備的協調應用和管理功能,能將不同廠家生產的各種儀器儀表產品無縫地集成為一個協調系統,以滿足用戶的要求。
13)結合糾檢錯理論和自校正、自適應、自診斷等技術,在應用新器件、新材料基礎上,開發高可靠性和高適用性測控技術及其產品,從而使儀器科技產品的可靠性呈數量級提高,並適合在高溫、高壓、高壓差、強沖刷、強輻射、強腐蝕、強毒性、多相流等復雜工況和惡劣環境中使用。現場儀器儀表復雜、易損、難以維修的狀況正在改變,出現了使用期不需調整維修的儀器科技產品。
14)結合納米科技的發展,開發納米測量技術,建立納米計量測試標准。
15)結合量子物理的發展,開展基於量子物理的計量基準的建立和完善。
(2)產業領域發展趨勢
國際上儀器科技產品的發展趨勢是微型化、數字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網路化進一步向縱深發展,並在產品性能上向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環境適應性目標前進,在人機界面土更便於人的操作、使用,以及與人類生活、健康有關的各類儀器科技產品有望得到較大的發展並進入家庭。通過家庭、社區、醫院聯網將使保健、疾病診治從醫院向社區、家庭發展。
儀器科技產品的微型化發展趨勢,主要依託於微機電系統(MEMS)的微米/納米製造技術和微電子IC製造技術,使儀器科技產品集機械、感測、測控等部件於一個晶元上,並能按微電子IC批量加工工藝製造。
儀器科技產品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趨勢,隨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而進步,它使儀器科技產品與數字處理器,超大規模專用集成電路、PC技術、人工智慧技術進一步融合在一起。國際上先進的數字化、智能化儀器儀表系統構成,以數字信號處理系統(DSPS)為代表,它以DSP為核心,配合先進的混合信號電路,專用系統集成電路、元件及開發工具等組成對整個應用系統的完整解決方案。在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趨勢中,硬體和軟體處於同樣重要的地位,硬體是基礎,儀器使用新器件、新工藝,特別是超大規模集成的新器件,能使原來不能實現的指標成為可能,因此新器件的採用能成為產品競爭的重要籌碼。另一方面軟體在智能儀表的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現代儀器儀表設計中軟體工作量已佔到70%-80%,這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儀器的功能和性能。軟體能完成性能指標補償、自動測試,自檢、自診斷、數據採集、控制、傳輸、顯示等功能。有的如計算機、光碟等的評估測試,主要由軟體完成。軟體將成為今後智能儀表發展的重要方向。未來10年,更高程度的智能化應包括理解、推理、判斷與分析等一系列功能,是數值、邏輯與知識的結合分析結果,智能化的標志是知識的表達與應用。
儀器科技產品的集成化、網路化發展趨勢,以匯流排技術、儀表及其模塊開放式互聯標准及通信技術為基礎,包括測試軟體的規范化、標准化,使自動測試系統的構成向大生產領域和軍事工程領域擴展,並能提供所需測試的系統方案或系統的集成能力。
儀器技術始終以各種高新技術作為發展動力,利用新原理、新概念、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等最新科學技術集成新儀器、新裝置。取多種高新技術為儀器所用,使儀器儀表學科成為對高新技術最敏感學科,其多學科交叉而形成的邊緣學科屬性和多技術集成的特點越來越鮮明。
㈤ 怎樣正確使用氣體檢測儀器
一、使用前
①作業前仔細閱讀與氣體檢測儀對應的使用說明書,熟悉機器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②檢查電池電量是否充足,如發現電池電量不足應及時更換電池。
③檢查進氣口氣濾有無雜物堵住,堵住需清理干凈或更換。
④開機過程中自檢時應聽一下分級報警聲光報警、震動報警是否准確,如不符合要求設定不準使用,並應立即校訂。
⑤開機啟動時長按啟動鍵保持三秒,進入自檢狀態,觀察檢測儀設定低報警值、高報警值是否設定準確(CO檢測儀一級報警50ppm,二級報警100ppm;氧氣檢測儀一級報警報19.5%,二級報警報22%;硫化氫檢測儀一級報警10 ppm,二級報警15ppm),如不符要求設定不準使用,並應立即校訂。開機過程中自檢時應聽一下分級報警聲光報警、震動報警是否准確,如不符合要求設定不準使用,並應立即校訂。
⑥在清新空氣條件下開機後觀察初始數值是否准確(CO檢測儀初始顯示0 ppm;O2檢測儀初始顯示20.9%;硫化氫檢測儀初始顯示0 ppm),如顯示數值不準確嚴禁使用,應立即校訂。
二、使用過程中
①攜帶型氣體檢測儀使用時應佩戴在盡量接近口、鼻的部位,如衣服前領口、上衣口袋等,嚴禁將報警器放置於口袋內等不易查看的部位,影響檢測數值。
②使用過程中應盡量避免碰撞,造成檢測數據異常。
③氣體檢測儀感測器等部件屬於精密部件,調整好的儀器不要隨便開蓋,使用過程中應注意防水和雜質進入,防止造成數據異常。
④使用時如出現指示燈連續閃亮、顯示屏突然無數值顯示、氣體明顯超標區域顯示數值不動作、差距大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撤離到空氣清新區域觀察是何問題,並及時排除,否則嚴禁繼續使用。
⑤各類氣體檢測超標情況下作業執行國家及公司規定:
煤氣現場作業(不包含受限空間)濃度與作業時間要求:
CO在空氣中的濃度為24ppm時,可以正常作業;
CO在空氣中的濃度為40ppm時,可以工作1小時;
CO在空氣中的濃度為80ppm時,可以工作半小時;
CO在空氣中的濃度為160ppm時,只允許工作15~20分鍾,每次工作間隔時間為2小時。
氧氣作業:作業區域環境氧氣含量不得低於19.5%,有限空間內氧含量一般為 19.5%~21%,在富氧環境下不得大於23.5%。
硫化氫作業:
當硫化氫濃度低於40ppm時可以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作業,並在濾毒罐表面註明適用物質;
當硫化氫濃度大於40ppm或濃度不明或二氧化硫濃度高於2ppm的區域內作業時應使用正壓式空氣呼吸器;
嚴禁任何人不佩戴合適的防護用品進入可能含有硫化氫氣體的區域,禁止在有毒區域內摘除防毒用具。
⑥如在作業中出現頭暈、耳鳴、眼花、惡心等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作業,撤離到空氣清新區域(注意空氣流向,選擇上風口),如事態較大應立即啟動應急響應,開展自救、他救。
三、使用完畢後
①攜帶型氣體檢測儀使用完畢後按住關機鍵不放,顯示屏顯示5秒倒計,倒計時結束後LCD顯示「off」,隨後儀器無顯示,儀器關機,嚴禁直接扣除電池強制關機。
②儀器關機後應對表面附著的灰塵進行清理,做好器材清潔。
③儀器長期不工作時,應關機,置於乾燥、無塵、符合儲存溫度的環境中。
④氣體檢測儀實行專人專管制度,防止出現丟失等情況造成器械缺失,影響正常使用。
㈥ 電導率儀的使用方法
電導率儀使用方法:1、未開電源開關前,觀察表針是否指零,如不指零,可調整表頭上的螺絲使表針指零。2、將校正、測量開關?扳在「校正」位置。3、插接電源線,打開電源開關,並預熱數分鍾(待指針完全穩定下來為止)調節「調正」器使電表滿度指示。4、當使用(1)~(8)量程來測量電導率低於300?的液體時,選用「低周「,這時將?板向「低周「即可。當使用(9)~(12)量程來測量電導率在300?至?范圍里的液體時,則將?扳向」高周「。5、將量程選擇開關?扳到所需要的測量范圍,如預先不知被測溶液電導率的大小,應先把其扳在最大電導率測量檔,然後逐檔下降,以防表針打彎。6、測量讀數:一般的測量其「常數」的旋鈕都打到1.0檔,測量前調正(ADI)旋到最大值,然後再慢慢地調節,把測量開關打到校正檔調好零點,選好量程,再把測量開關打到測量的位置然後再讀數。7、電極的使用:使用時用電極夾夾緊電極的膠木帽,並通過電極夾把電極固定在電極桿上。(1)當被測溶液的電導率低於10?,使用DJS——1型光亮電極。這時應把R?調節在與所配套的電極的常數項對應的位置上。例如,若配套電極的常數為0.95。則應把R?調節在0.95處,有如若配套電極的常數為1.1,則應把R?調節在1.1的位置上。(2)當被測溶液的電導率在?~?范圍,則使用DJS——1型鉑黑電極。同(1)應把R?調節在與所配套電極的常數相對應的位置上。(3)當被測溶液的電導率大於?,以致用DJS——1型鉑黑電極測不出時,則使用DJS——10型鉑黑電極。這時應把R?調節在所配套的電極的常數的?位置上。例如:若電極的常數為9.8,則應使R?指在0.98位置上。再將測得的讀數乘以10,即為被測溶液的電導率。8、將電極插頭插入插口內,旋緊插口上的緊固螺絲,在將電極浸入待測溶液中。9、接著校正(當用(1)~(8)量程測量時,校正時?扳在低周。當用(9)~(12)量程測量時,則校正時?扳向高周),即將?扳到「校正「,調節?使指示針滿度。注意:為了提高測量精度,當使用「×?」,?「×?」這兩檔時,校正必須在電導池接妥(電極插頭插入插孔,電極浸入待測溶液中)的情況下進行。10、此後,將?扳向測量,這時指示數乘以量程開關?的倍率即為被測液的實際電導率。例如?扳在0~0.1?一檔,指針指示為0.6,則被測液的電導率為0.06?(0.6×0.1?=0.06?)又如?扳在0~100?一檔,電表指示為0.9,則被測液的電導率為90?(0.9×100?=90?),其餘類推。11、當用0~0.1或0~0.3?這兩檔測量高純水時,先把電極引線插入電極插孔,在電極未浸入溶液之前,調節使電表指示為最小值(此最小值即為電極鉑片間的漏電阻,由於此漏電阻的存在,使得調?時電表指針不能達到零點)。然後開始測量。12、如果要了解在測量過程中電導的變化情況,把10mV輸出接至自動電位差計即可。13、當量程開關?扳在「×0.1」,?扳在低周。但電導池插口未插接電極時,電表就有指示,這是正常現象,因電極插口及接線有電容存在。只要調節:「電容補償」便可將此指示調為零,擔不必這樣做,只須待電極引線插入插口後,再將指示調為最小值即可。14、用(1),(3),(5),(7),(9),(11)各檔時,都看錶面上面一條刻度(0~1.0);而當用(2),(4),(6),(8),(10)各檔時,都看錶面下面一條刻度(0~3)
北京商德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的儀器儀表系統供應商。公司WTW的電導率儀Cond3210是攜帶型電導率儀的新品,此電導率儀帶有背景燈的LCD圖表顯示器,可自動或手動存儲的電導率儀,且此電導率儀的量程可達1000mS/cm。Cond 3210電導率儀實用便利,功能多樣。新型Cond3210用於測試電導,可接兩種不同電極常數的電極,應用於多種測試。無論是測試地表水還是化學工藝,該儀表操作簡單,保證了數據結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