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無線電頻率的問題。高頻和低頻有什麼區別嗎
一、頻率范圍不同
1、高頻:頻率在3 ~ 30MHz 之間的信號頻率。
2、低頻:頻帶由30 KHz到300 KHz的無線電電波。
二、傳輸距離不同
1、高頻:有效作用范圍較短,只在目視范圍之內,作用距離隨高度變化,在高度為 300 米時距離為 74 公里。
2、低頻:波長范圍從十公里到一公里。
三、特點不同
1、高頻:為了能夠在空中傳播電視信號,必須把視頻全電視信號調製成高頻或射頻(RF-Radio Frequency)信號,每個信號佔用一個頻道,這樣才能在空中同時傳播多路電視節目而不會導致混亂。
2、低頻:呈現低信號衰減,使其適合長距離通信。在歐洲以及北非和亞洲地區,LF頻譜的一部分被用於AM廣播作為「長波」頻段。在西半球,其主要用途是飛機信標,導航(LORAN),信息和天氣系統。
『貳』 頻譜分析儀 台式頻譜分析儀和手持式頻譜分析儀 有何區別
頻譜分析儀是研究電信號頻譜結構的儀器,用於信號失真度、調制度、譜純度、頻率穩定度和交調失真等信號參數的測量,可用以測量放大器和濾波器等電路系統的某些參數,是一種多用途的電子測量儀器,它又可稱為頻域示波器、跟蹤示波器、分析示波器、諧波分析器、頻率特性分析儀或傅里葉分析儀等,現代頻譜分析儀能以模擬方式或數字方式顯示分析結果,能分析1赫以下的甚低頻到亞毫米波段的全部無線電頻段的電信號。對於頻譜分析儀你還想了解更多嗎?那麼就跟隨賢集網小編的腳步,一起來了解頻譜分析儀的分類、技術指標、操作、常見故障的檢測以及維修過程、常見問題解答、測試准備。
頻譜分析儀的分類
頻譜分析儀分為掃頻式和實時分析式兩類。
1、掃頻式頻譜分析儀
它是具有顯示裝置的掃頻超外差接收機,主要用於連續信號和周期信號的頻譜分析,它工作於聲頻直至亞毫米的波頻段,只顯示信號的幅度而不顯示信號的相位,它的工作原理是:本地振盪器採用掃頻振盪器,它的輸出信號與被測信號中的各個頻率分量在混頻器內依次進行差頻變換,所產生的中頻信號通過窄帶濾波器後再經放大和檢波,加到視頻放大器作示波管的垂直偏轉信號,使屏幕上的垂直顯示正比於各頻率分量的幅值,本地振盪器的掃頻由鋸齒波掃描發生器所產生的鋸齒電壓控制,鋸齒波電壓同時還用作示波管的水平掃描,從而使屏幕上的水平顯示正比於頻率。
2、實時式頻譜分析儀
在存在被測信號的有限時間內提取信號的全部頻譜信息進行分析並顯示其結果的儀器主要用於分析持續時間很短的非重復性平穩隨機過程和暫態過程,也能分析40兆赫以下的低頻和極低頻連續信號,能顯示幅度和相位,傅里葉分析儀是實時式頻譜分析儀,其基本工作原理是把被分析的模擬信號經模數變換電路變換成數字信號後,加到數字濾波器進行傅里葉分析;由中央處理器控制的正交型數字本地振盪器產生按正弦律變化和按餘弦律變化的數字本振信號,也加到數字濾波器與被測信號作傅里葉分析,正交型數字式本振是掃頻振盪器,當其頻率與被測信號中的頻率相同時就有輸出,經積分處理後得出分析結果供示波管顯示頻譜圖形,正交型本振用正弦和餘弦信號得到的分析結果是復數,可以換算成幅度和相位,分析結果也可送到列印繪圖儀或通過標准介面與計算機相連。
頻譜分析儀的技術指標
1、輸入頻率范圍
指頻譜儀能夠正常工作的最大頻率區間,以HZ表示該范圍的上限和下限,由掃描本振的頻率范圍決定,現代頻譜儀的頻率范圍通常可從低頻段至射頻段,甚至微波段,如1KHz~4GHz,這里的頻率是指中心頻率,即位於顯示頻譜寬度中心的頻率。
2、分辨力帶寬
指分辨頻譜中兩個相鄰分量之間的最小譜線間隔,單位是HZ,它表示頻譜儀能夠把兩個彼此靠得很近的等幅信號在規定低點處分辨開來的能力,在頻譜儀屏幕上看到的被測信號的譜線實際是一個窄帶濾波器的動態幅頻特性圖形(類似鍾形曲線),因此,分辨力取決於這個幅頻生的帶寬,定義這個窄帶濾波器幅頻特性的3dB帶寬為頻譜儀的分辨力帶寬。
3、靈敏度
指在給定分辨力帶寬、顯示方式和其他影響因素下,頻譜儀顯示最小信號電平的能力,以dBm、dBu、dBv、V等單位表示,超外差頻譜儀的靈敏度取決於儀器的內雜訊,當測量小信號時,信號譜線是顯示在雜訊頻譜之上的,為了易於從雜訊頻譜中看清楚信號譜線,一般信號電平應比內部雜訊電平高10dB,另處,靈敏度還與掃頻速度有關,掃頻速度趕快,動態幅頻特性峰值越低,導致靈敏度越低,並產生幅值差。
4、動態范圍
指能以規定的准確度測量同時出現在輸入端的兩個信號之間的最大差值,動態范圍的上限愛到非線性失真的制約,頻譜儀的幅值顯示方式有兩種:線性的對數,對數顯示的優點是在有限的屏幕有效的高度范圍內,可獲得較大的動態范圍,頻譜儀的動態范圍一般在60dB以上,有時甚至達到100dB以上。
5、頻率掃描寬度(Span)
另有分析譜寬、掃寬、頻率量程、頻譜跨度等不同叫法。通常指頻譜儀顯示屏幕最左和最右垂直刻度線內所能顯示的響應信號的頻率范圍(頻譜寬度),根據測試需要自動調節,或人為設置,掃描寬度表示頻譜儀在一次測量(也即一次頻率掃描)過程中所顯示的頻率范圍,可以小於或等於輸入頻率范圍,頻譜寬度通常又分為三種模式:
①全掃頻:頻譜儀一次掃描它的有效頻率范圍;
②每格掃頻:頻譜儀一次只掃描一個規定的頻率范圍,用每格表示的頻譜寬度可以改變;
③零掃頻 頻率寬度為零,頻譜儀不掃頻,變成調諧接收機;
6、掃描時間(Sweep Time,簡作ST)
即進行一次全頻率范圍的掃描、並完成測量所需的時間,也叫分析時間,通常掃描時間越短越好,但為保證測量精度,掃描時間必須適當,與掃描時間相關的因素主要有頻率掃描范圍、解析度帶寬、視頻濾波,現代頻譜儀通常有多檔掃描時間可選擇,最小掃描時間由測量通道的電路響應時間決定。
7、幅度測量精度
有絕對幅度精度和相對幅度精度之分,均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絕對幅度精度是針對滿刻度信號的指標,受輸入衰減、中頻增益、解析度帶寬、刻度逼真度、頻響及校準信號本身的精度等的綜合影響;相對幅度精度與測量方式有關,在理想情況下僅有頻響和校準信號精度兩項誤差來源,測量精度可以達到非常高,儀器在出廠前要經過校準,各種誤差已被分別記錄下來並用於對實測數據進行修正,顯示出來的幅度精度已有所提高。
頻譜分析儀的操作
硬鍵、軟鍵和旋鈕這是儀器的基本操作手段。
1、三個大硬鍵和一個大旋鈕:
大旋鈕的功能由三個大硬鍵設定,按一下頻率硬鍵,則旋鈕可以微調儀器顯示的中心頻率;按一下掃描寬度硬鍵,則旋鈕可以調節儀器掃描的頻率寬度;按一下幅度硬鍵,則旋鈕可以調節信號幅度。旋動旋鈕時,中心頻率、掃描寬度(起始、終止頻率)、和幅度的dB數同時顯示在屏幕上;
2、軟鍵:
在屏幕右邊,有一排縱向排列的沒有標志的按鍵,它的功能隨項目而變,在屏幕的右側對應於按鍵處顯示什麼,它就是什麼按鍵;
3、其它硬鍵:
儀器狀態(INSTRUMNT STATE)控制區有十個硬鍵:RESET清零、CANFIG配置、CAL校準、AUX CTRL輔助控制、COPY列印、MODE模式、SAVE存儲、RECALL調用、MEAS/USER測量/用戶自定義、SGL SWP信號掃描,游標(MARKER)區有四個硬鍵:MKR游標、MKR 游標移動、RKR FCTN游標功能、PEAK SEARCH峰值搜索,控制(CONTRL)區有六個硬鍵:SWEEP掃描、BW帶寬、TRIG觸發、AUTO COVPLE自動耦合、TRACE跟蹤、DISPLAY顯示;在數字鍵區有一個BKSP回退,數字鍵區的右邊是一縱排四個ENTER確認鍵,同時也是單位鍵;大旋鈕上面的三個硬鍵是窗口鍵:ON打開、NEXT下一屏、ZOOM縮放;大旋鈕下面的兩個帶箭頭的鍵STEP配合大旋鈕使用作上調、下調。
頻譜分析儀常見故障的檢測以及維修過程
1、頻譜儀又名頻譜分析儀,是一種測試測量設備,主要用於射頻和微波信號的頻域分析,包括測量信號的功率,頻率,失真產物等;
2、按照工作原理分,頻譜有兩種基本的類型:實時頻譜儀和掃頻調諧式頻譜儀,實時頻譜儀包括多通道濾波器(並聯型)頻譜儀和FFT頻譜儀,掃頻調諧式頻譜儀包括掃描射頻調諧型頻譜儀和超外差式頻譜儀;
3、實時頻率分析儀是針對不同的頻率信號而有相對應的濾波器和檢知器,再有同步的多任務掃描器將信號傳送到CRT屏幕上;
4、掃描調諧頻譜分析儀是輸入信號經衰減器直接外加到混波器再調變的本地振盪器經和CRT同步的掃描產生器產生隨時間作線性變化的振盪頻率,經混波器和輸入信號混波。
頻譜分析儀常見問題解答
1、是否有不同類型的頻譜分析儀?
有兩類頻譜分析儀,類型由獲取信號頻譜所使用的方法決定。掃描調諧頻譜分析儀使用超外差式接收機對一部分輸入信號頻譜進行下變頻(使用電壓控制振盪器和混頻器),達到帶通濾波器的中心頻率,採用超外差式體系結構的電壓控制振盪器在一系列頻率上進行掃描,支持儀器完整頻率范圍的假設,快速傅立葉變換(FFT)分析儀計算離散傅立葉變換(DFT),這個數學過程可將輸入信號的波形轉換成其頻譜分量。
2、我何時應使用台式頻譜分析儀而不是手持式頻譜分析儀?
台式頻譜和信號分析儀提供卓越的技術指標和測量應用軟體,而手持式頻譜分析儀更適合現場工程師使用。
3、頻譜分析儀能否得到實時結果?
可以,實時頻譜分析儀使用了混合方法,即首先使用超外差技術將輸入信號下變頻到較低頻率,然後使用 FFT 技術對其進行分析。
4、我能否使用頻譜分析儀對信號進行解調?
通過將頻譜分析儀或信號分析儀與 Agilent 89600 VSA 靈活調制分析軟體或測量應用軟體結合使用,您能夠解調廣泛的標准和通用數字信號與制式。
5、安捷倫提供什麼類型的頻譜分析儀?
安捷倫提供廣泛的信號分析儀產品,包括掃描調諧和 FFT 頻譜分析儀、頻譜分析儀軟體和頻譜分析儀測量應用軟體。
6、安捷倫頻譜分析儀產品覆蓋什麼頻率范圍?
安捷倫提供從直流至 50 GHz 的多種頻譜分析儀和信號分析儀產品,使用外部混頻器可擴展到 325 GHz。
頻譜分析儀測試准備
1、限制性保護:規定最高輸入射頻電平和造成永久性損壞的最高電壓值:直流25V,交流峰峰值100V;
2、預熱:測試須等到OVER COLD消失;
3、自校:使用三個月,或重要測量前,要進行自校;
4、系統測量配置:配置是測量之前把測量的一些參數輸入進去,省去每次測量都進行一次參數輸入。內容:測試項目、信號輸入方式(頻率還是頻道)、顯示單位、制式、雜訊測量帶寬和取樣點、測CTB、CSO的頻率點、測試行選通等;配置步驟:按MODE鍵——CABLE TV ANALYZER軟鍵——Setup軟鍵,進入設置狀態;細節為tune config調諧配置:包括頻率、頻道、制式、電平單位;Analyzer input輸入配置:是否加前置放大器。Beats setup拍頻設置、測CTB、CSO的頻點(頻率偏移CTB FRQ offset、CSO FRQ offset);GATING YES NO是否選通測試行,C/N setup載噪比設置:頻點(頻率偏移C/N FRQ offset)、帶寬。
『叄』 微波波長范圍
微波波長范圍在1毫米至1米之間,微波是指頻率為300MHz至300GHz的電磁波,是無線電波中一個有限頻帶的簡稱,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統稱,其主要特性如下:
1、穿透性強:微波比其它用於輻射加熱的電磁波,如紅外線、遠紅外線等波長更長,因此具有更好的穿透性;
2、熱慣性小:微波對介質材料是瞬時加熱升溫,升溫速度快,另一方面,微波的輸出功率隨時可調,介質溫升可無惰性的隨之改變,不存在余熱現象,極有利於自動控制和連續化生產的需要;
3、信息性:由於微波頻率很高,所以在不大的相對帶寬下,其可用的頻帶很寬,可達數百甚至上千兆赫茲,這是低頻無線電波無法比擬的,意味著微波的信息容量大,所以現代多路通信系統,包括衛星通信系統,幾乎無例外都是工作在微波波段。
『肆』 華為和高通,一個用厘米波一個用毫米波,運營商同一套基站就行嗎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毫米波和厘米波,可以共用基站的BBU部分(或者是CU+DU),但是需要有不同的AAU。
3GPP定義了兩個大的5G使用到的頻率的范圍,分為FR1和FR2。FR是頻率范圍的英文縮寫。
其中FR1是450-6000Mhz,電磁波的波長=光速/頻率,因為它的波長是厘米級的,所以也被稱為厘米波,不過通信業里比較常見的叫法是Sub-6G。
其中FR2是24250-52600Mhz,由於該頻率范圍的電磁波的波長進入了毫米級,所以也被稱為毫米波。
在5G應用了毫米波頻率之前,其實微波以及衛星通信已經啟用了這些毫米波的頻段。
FR1的毫米波通信業又把它們分成了Sub-3g(也就是450-3000Mhz),Sub-3g也有些文檔稱為是5G之中的低頻,而3000-6000Mhz在一些文檔之中被稱為5G的中頻。
目前5G全球最成熟的,也是運營商部署5G使用最多的頻段是3.5Ghz附近的頻率,這個頻段在通信業之中也稱為C波段,通常情況下的5G里的C波段是指3.3-4.2Ghz(微波通信里的C波段是4-8Ghz,這里邊C波段在不同文檔之中的定義相對的比較混亂)。
基站做為無線接入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物理結構一直在發生變化。其中2G時代,基站主要是集成化的,基帶單元、射頻單元被集成到一個機櫃內,天線外掛,基站被稱為BTS。進入3G時代之後,出現了BBU+RRU配置的基站,天線外掛,3G里基站的名稱是NodeB。進入4G時代之後,基站基本上都是BBU+RRU+天線的組合,基站被稱為eNB。
進入5G時代之後,基站的物理結構又開始的新的變化,BBU被分成了CU+DU,RRU和天線集成,變成了AAU,但是由於前期的時候有CU/DU合設的場景,依然可以沿用BBU。
5G之中,一些容量不高的區域,依然有BBU+RRU+板狀天線的組成的基站。
同時,5G時代,由於運營商現網可能存在2G/3G/4G/NB-IOT/NR等多種制式的移動通信系統,設備廠家還推出了兼容多種制式的多模BBU,可以給運營商節省大量的機房空間,以及天面空間。
基站是需要天線的,天線振子的大小和工作頻率的波長息息相關,一般是波長的1/2-1/4,所以對應不同工作的頻率需要使用不同的天線,其中AAU由於是集成了天線和RRU,不同的AAU也對應不同的工作頻率。
就工作頻率而言,現在華為推出了支持Sub-6G的全頻段的AAU,這也是業內第一個推出全頻段的Sub-6G AAU的廠家。
但是,由於毫米波和厘米波的波長差距過大,目前業內毫米波和厘米波還很難共用一個AAU,這部分都是需要分開的。
也就是說,在一個站點之中,如果同時部署了毫米波以及厘米波頻段,目前可以共用BBU(CU+DU),但是需要部署各自獨立的AAU,不能完全的共用一個基站。
毫米波雖然高通在不同的場合在進行鼓吹,但是歸根到底高通並不是設備廠家,它不會生產通信業的設備。現在市場上的基站是由華為、諾基亞、愛立信、中興這些通信製造業企業生產的。
此外,還有韓國的三星以及中國的大唐可以生產相關的基站設備。
總而言之,毫米波不屬於高通,高通也不能生產基站。如果一個運營商共站部署毫米波和厘米波頻段,那麼他們可以共享基站的BBU(CU+DU)部分,但是必須部署獨立的AAU。
我也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分兩個方面回答,一、關於華為和高通一個用厘米波一個用毫米波;二、關於運營商同一套基站。
一、關於華為和高通一個用厘米波一個用毫米波。
5G移動通信的頻段劃分為,FR1頻段:450MHz-6GHz,又稱sub 6GHz頻段,又稱厘米波;FR2頻段:24.25GHz-52.6GHz,又稱為毫米波(mmWave)。
高通不做移動通信基站的,只做晶元及相關模組。提問中說,華為和高通,一個用厘米波一個用毫米波,那應該是指晶元這塊。
因sub-6GHz頻段電磁波比毫米波更抗損耗,傳播更遠,部署成本更低,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5G商用都是先啟動sub-6GHz頻段即厘米波段。只有美國及日韓部分啟用毫米波段。中國的5G各運營商,去年開啟商用元年主要頻段是用的是sub-6GHz,但後續也會啟用毫米波段,因為sub-6GHz頻段資源緊張,而,毫米波段資源豐富,且帶寬大很多。
華為目前主要在推厘米波段的解決方案,但毫米波段的也做的,已經協助中國移動在進行毫米波段的測試、預商業,預期2022年中國5G毫米波段正式商用,華為當然是主力軍,不可能放棄的!
再說高通,高通也不僅做毫米波段的,同樣也做厘米波段的,現在中興、O/V、小米等一眾廠家都在用高通的厘米波段晶元,可以說厘米波段才是高通現在的主戰場呀!
二、關於運營商共用厘米波和毫米波基站。
因厘米波和毫米波屬不同的頻段,對應的基站的天線及射頻處理模塊(即AAU)肯定不能共用,而基帶處理單元(即BBU)可以共用。另外,基站還少不了鐵塔、電源、機房、環境控制單元等等,這些都可以共用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5G技術路線之爭,實質為頻段之爭。目前,全球5G網路有兩個不同的頻段,分別是450MHz~6GHz的Sub-6頻段和24Hz~60GHz的毫米波。
高通主導毫米波頻段,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因為美國將大量的3~4GHz范圍的頻段用於軍用通信和國防通訊,美國運營商很難拍到Sub6的牌照。
谷歌曾經做了一個試驗,相同范圍,相同基站數量的5G覆蓋顯示:
對比測試可以看到,Sub-6頻段的5G網路覆蓋率是毫米波的5倍以上,因此採用sub6頻段,實現5G網路覆蓋,可以節約大量的5G基站,而且Sub-6隻需要在原有4G基站基礎上加裝5G基站即可,節省了部署成本。
基站同時支持Sub-6和毫米波是可行的,而且華為也推出了全頻段的5G基站,在信號處理邏輯上沒有太大的區別。
相對於美國,歐盟和我國都採用了Sub-6標准建設5G網路,而美國採用了毫米波,不兼容全球其它5G網路,很容易形成封閉的狀態。
總之,5G網路的前期部署以Sub-6為主,更容易實現5G信號的覆蓋。隨著5G網路逐步成熟,將來會普及毫米波。
雙模的,毫米波美國獨有,其他國家厘米波,基站只有一種,要麼厘米要麼毫米,手機都支持,自動識別自動切換。華為和高通目前兩個都支持,以上如果有誤,歡迎指正互相學習。
謝謝您的問題。毫米波和厘米波共用基站部分系統。
毫米波和厘米波 。 3GPP定義了5G頻率范圍,分為FR1(450MHz - 6000MHz,被稱為Sub-6GHz)和FR2(24250MHz - 52600MHz,被稱為Above-6GHz或毫米波)。簡而言之,波長等於光速除以頻率,FR1的波長是厘米級的,就是厘米波或者Sub-6G。FR2的波長是毫米級,就是毫米波。 毫米波和厘米波是標准,不用刻意強調是華為或者高通,而且華為是通信製造商,高通是晶元製造商,區別很大。
共享基站BBU部分 。5G時代,BBU是基帶處理單元部分,分為CU、DU部分,CU主要處理非實時的無線高層協議棧功能,DU主要處理物理層的功能。5G網路下,既可以沿用4G時代的BBU+RRU+天線的基站,也可以使用兼容3G、4G多種網路制式的多模BBU。這個處理過程與毫米波、厘米波的差別沒有關系,都要經歷這個過程。
需要獨立部署AAU。 RRU(射頻)和天線一體化就是AAU(有源天線)。天線振子大小一般是波長的1/4到1/2,需要根據頻率、波長定天線。再回到上文,毫米波和厘米波頻率和波長相差很大,難以共享AAU。如果華為一個基站同時部署了毫米波以及厘米波頻段,那麼兩者就可以共用BBU,但是需要單獨設置AAU。純粹意義上的同一個基站是不準確的。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華為基帶是全波段的,也支持毫米波。高通基帶只有部分波段。華為有外掛基帶,也有集成基帶,高通只有外掛,目前沒有集成基帶晶元。高通最大的問題,出在毫米波。毫米波全世界除了美國,沒任何國家使用,別國用的都是sub-6,包括中國。為什麼美國不用sub-6?因為早就被軍方佔了。為什麼5G毫米波沒意義?因為毫米波基站,通信距離太短,連房間都穿不透。5G建毫米波基站?樓道裡面都需要安裝,到處都是基站,顯然不現實。所以美國搞不成5G。結論是,中國的5G只有華為。
華為和高通,這兩家通信企業一個使用的是厘米波,而另外一個使用的是毫米波,那麼對於運營商來說,同一套的基站使用是否能夠運行,下面和大家一起來說一說。
1.什麼是毫米波
我們盡可能用簡單的話說復雜的事,毫米波就是指波長在1-10毫米的電磁波,而且這個電磁波的頻段是在30-300GHz(30000Mhz~300000Mhz),那麼對於這個頻段來說,其實就是高頻段的功能就是所擁有的大寬頻,而大寬頻的haul,則是更高的大容量速率。
2.那麼我們再來了解一下,毫米波有具有的哪些優勢所在
非常寬的寬頻,一般情況下寬頻的頻率范圍都是比較一定的,而毫米波的寬頻頻率卻是要比其他的頻段更高一些的,而且都是以微波來說,也能夠達到之前各個波段的總和。
還有一個優勢就波束窄,我們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使用12厘米的天線的時候,在94Ghz的時候,其波速寬頻僅僅只有1.8度,而在9.4Ghz的時候,其能夠達到18度,可以說這就是毫米波的優勢。
那麼對於毫米波來說,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其探測能力非常的強,能夠使用寬光譜來進行多徑效應,所以能夠獲得更多的探測能力。
還有就是其安全保密性非常的好,由於毫米波在大氣匯中的傳播受到氧氣還有水分的影響非常小的,所以安全性也非常不錯。還有就是傳輸的質量也是要更高一些。
1.在最近的高通驍龍處理器發布會上
高通正式的發布有驍龍765處理器和驍龍865處理器,這些處理器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就是使用有Sub-6GHz和毫米波雙頻段的技術,可以說這個才是對於高通來說,非常重要的毫米波技術的應用。
目前我國工信部給三大運營商劃分的頻段為:
2.那麼我們可以從這些方面看到
我國的5G頻段其實對應的就是厘米波,而不是高通使用的毫米波,而且這裡面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部署安全的,根據時間的顯示,可能需要到2021年左右才能夠使用毫米波。
3.還有就是回歸最初的問題
我們運營商的基站使用是需要天線的,而天線則是和工作的大小還有工作的頻段有很大的聯系的,現在華為和高通所推出的頻段制式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分別有華為的Sub-6G的全頻段的AAU,而且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些基站其實並不是屬於高通的,也不是高通所獨有的設備。
最後,對於說華為和高通所使用的不同的厘米波和毫米波來說,其實這確實是兩家企業不同的通信技術的研發,而且毫米波的技術更加先進於厘米波,這方面還需要華為不斷的研發進步,那麼大家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一起探討!
中國和歐洲運營商全部使用厘米波,絕不可能使用毫米波段的。全世界除了美國,都將使用厘米波段。而且美國也會使用少量厘米波段。理論上和技術上,兩者沒有根本性的變化,只是晶元實現上(僅限射頻部分)有差異,對華為來說,都不是問題,可以隨時推出產品。毫米波雖然速度更快,但網路覆蓋太差了,運營商的建設成本過高,很難普及。
不可以。
毫米波的穿透性比低頻波差得多,覆蓋范圍很小(美國測試下來是6km以內),意味著基站數量需要成倍提升,所以之前的基站數量肯定是不夠。另外因為毫米波需要重點關注室內的部分,所以基站的體積要小,易於部署和安裝,同時避免對建築本身造成破壞。這些要求都是傳統基站無法滿足的,即使是sub-6基站也不行。
波的長短決定了傳送距離!傳送距離遠的,單位面積的基站少,組網成本低、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