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讓孩子成為一個愛勞動的人
(1)給孩子展現自己的舞台,不要用包辦代替成為常態。
當孩子學著父母的模樣整理物品時,家長擔心孩子摔壞物品,總是拒絕孩子;
當孩子模仿父母的樣子掃地時,家長總是覺得孩子礙手礙腳,讓孩子到一邊玩去;
當孩子想要嘗試一下洗碗的滋味時,家長卻告訴孩子這些交給我,你只負責搞好學習就行了;
當孩子想要自己洗襪子時,家長又說孩子不會洗,既會打濕衣服也浪費水,自己去看書。
包辦代替成為常態化的情況下,孩子哪有施展自己本領的時候?孩子哪有親自實踐的機會?所以,想要孩子獨立或者成為願意做家務的人,家長就得學會放手。
當孩子學著父母整理物品時,我們可以耐心地告訴孩子應該輕拿輕放,有序歸位;當孩子模仿父母的樣子掃地時,我們要告訴孩子如何正確握住掃帚,又如何做到不遺漏每一個地方;當孩子想要嘗試一下洗碗的滋味時,我們應該給孩子穿好圍裙,給孩子做示範或者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洗碗;當孩子想要自己洗襪子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清洗的過程,讓孩子在勞動中體味快樂……
(2)要有正確的過渡,不要一次性對孩子要求過高。
很多家長特別奇怪,他們前期從來沒有花時間教孩子做家務,卻在某一天突然大發雷霆責罵孩子什麼事情都不會干。這個時候,家長看著委屈哭泣的孩子,自己的怒火更加旺盛,說出一些侮辱孩子的話語就再正常不過了。
美國心理學家簡.尼爾森曾說:「如果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感到痛苦、艱難、失望、傷心,一定是因為方法錯了。」
比如,有的家長從來不覺得孩子不會做家務是一件糟糕的事,平日里也沒有培養孩子做家務的意識。但是某一天,突然發現同齡的孩子不僅會幹家務,還幹得特別好的時候,家長心中就會湧出一股羨慕的情感。於是乎,等到孩子因為其他事情惹怒自己的時候,家長就乾脆一股腦把所有問題砸出來,對孩子各種詆毀。
一個壓根就沒有做過家務的孩子,你要求他必須立刻做到完美,現實嗎?
所以,在把孩子培養成為家務小能手的過程中,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有正確的過渡。這樣才是有效的引導和教育,而不是讓孩子承受辱罵和詆毀。
(3)學會鼓勵孩子,用認可和愛激發孩子熱愛勞動的思想。
昨晚,我們家裡來了一位客人,是我爸爸表姐的女兒。她剛好送兒子去學校住讀,回來的時候經過我們家就來串門了。
這是她第一次來我們家,我和她也好幾年沒有見面了,只是小時候寒暑假經常一起玩耍。我炒菜時,見她來端菜,我的女兒就趕緊去整理飯桌;沒有任何人提醒的情況下,我的女兒就把飯碗和筷子擺放好了,並在碗里盛好飯;飯後,女兒主動收拾碗筷,把冷卻的菜品放到冰箱里,把還要余溫的湯端到廚房冷卻……
她都驚呆了,連連誇我女兒聽話、懂事。晚上,她回到家拍了幾張自己兒子的卧室照片給我,床上亂七八糟,書桌凌亂不堪,地上插線板也是歪來倒去的。隨後又感嘆為何差距如此之大?
其實,孩子並不是不願意做家務,只不過是缺乏家長的激勵罷了。哪一個孩子不渴望父母溫和的愛?哪一個孩子不希望得到父母的鼓勵和認可?
若是我們能夠常常鼓勵孩子,我相信每個孩子都願意加入到家務勞動中來。只要我們肯多一份認可,孩子自然就會以更高的要求約束自己,盡量做好,再向更好發展。
2. 孩子總是控制不住自己,交代好的話他也明白,轉身就恢復原樣了,怎麼辦
5歲左右孩子的自我控制力比較弱是普遍現象。家長要體察孩子的「苦衷」,或許他們的語言理解能力已經達標了,但從語言理解落實到行為操作需要身體各組織器官的協調工作,所以有時孩子看似答應了,但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回事,需要家長的理解、支持、幫助和行為指導。
二是用行為引導孩子。當對孩子發出語言指令後,他雖然已經明白家長的意思,但有時很難馬上就行動起來。這時,家長可用行為引導孩子,幫助他提高控制力。當孩子按要求進行活動了,就撤回引導。比如,家裡要來人了,爸爸要求女兒在客人來之前把地板上的玩具收拾好,而此時她正在看電視。
聽到這個任務,女兒一面哭一面與爸爸爭辯並繼續看電視。爸爸走到她跟前,再次平靜地要求她把玩具收拾好,然後拉著她到玩具散落的地方,手把手地引導,迫使她收拾玩具。他絲毫不理睬女兒的抱怨,但是當孩子服從要求、收拾玩具後,爸爸就撤回了行為引導。
女兒收拾整潔後,爸爸說了聲「謝謝」並讓她接著看電視。出現類似情況,爸爸媽媽應使用這個辦法矯正,而不是反復責備孩子:「你為什麼不收拾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