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貳』 灼燒時,用到的硅酸鹽質儀器有哪些
灼燒時,用到的硅酸鹽質實驗儀器為瓷坩堝、泥三角、酒精燈,而坩堝鉗為鐵質儀器。
例如:重量分析祛中灼燒硫酸鋇晶體,分解礦石(煅燒石灰石為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的反應。高嶺土熔燒脫水使其結構疏鬆多孔,進一步加工生產氧化鋁;焙燒二氧化鈦使其改變晶型和性質等,都是高溫灼燒固體的實例。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加熱器有電爐、電加熱套、管式爐和馬弗妒等。加熱溫度的高低可通過調節外電阻來控制。管式爐和馬弗爐的溫度達1000 C左右,爐孔內插人熱電偶以指示爐內溫度並加以控制。

(2)灼燒固體用到的硅酸鹽儀器有哪些擴展閱讀:
灼燒的方法是將固體放在坩堝中,直接用煤氣燈或電爐加熱,或置於高溫電爐中按要求溫度進行加熱。
灼燒與蒸發區別:
蒸發目的:蒸發是指濃縮溶液,或將揮發性氣體和水分除去。
方法:待蒸發溶液放在燒杯和坩堝中,可在水浴中或在墊有石棉瓦的煤氣燈上加熱。
注意:末期小心結晶外濺,故要小心控制火力。
灼燒目的:除去試樣中的有機物和銨鹽。
方法:待蒸發溶液放在坩堝中,在墊有石棉瓦的煤氣燈上加熱。
例如:AlCl₃生成Al₂O₃,首先水解,AlCl₃+3H₂O→Al(OH)₃+3HCl(可逆反應),加熱促使HCl揮發,促進水解進行到底,蒸幹得到Al(OH)₃,灼燒後分解,生成Al₂O₃
類似的還有,MgCl₂,BeCl₂,FeCl₃,Al(NO₂)₃等,都易水解,且水解生成的HCl或HNO₃都易揮發,而使水解過程到底,蒸幹得到氫氧化物,並灼燒分解成氧化物。
『叄』 灼燒海帶為什麼不用玻璃棒
因為灼燒海帶用酒精進行潤濕的目的是促進海帶快速燃燒,灼燒固體物質一般使用坩堝、玻璃棒、泥三角、酒精燈、坩堝鉗等,使用到的硅酸鹽質實驗儀器選BEF,後期溶解在水裡的時候才需要。
玻璃棒通常用攪拌液體混合物質用。在化學反應上通常要透過攪拌才能進行,而玻璃棒為科學家提供可受控攪動的方式之一,並且不會直接與化學物質相互作用。利用玻璃棒與玻璃器皿的接觸,有助於避免沉澱物附著在玻璃器皿側面,並且可引導上層液體流入目標器皿內。

作反應物的載體:
兩只玻璃棒分別蘸取濃鹽酸和濃氨水相互靠近。因為濃鹽酸和濃氨水均極易揮發,分別釋放出NH3和HCl,二者反應後生成了NH4Cl的細小晶體,所以可以在兩只玻璃棒之間看到白煙生成。
檢測酸鹼性氣體的存在:
將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粘在玻璃棒的一端靠近待檢測氣體,如果使紅色的石蕊試紙變藍,則證明該氣體是氨氣。如果將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換為潤濕的藍色石蕊試紙,則可以檢驗其他的酸性氣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玻璃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