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處理廠的實驗室都有什麼儀器,哪些是必須的具體的流程是什麼
污水處理復廠一般採用制二級處理,其流程包括:
粗格柵—提升—細格柵—(粉碎)—沉砂—初次沉澱—生物處理(活性污泥法、生物濾池、氧化溝等)—二次沉澱—(後曝氣)—消毒—出水
當然現在有些處理廠還包括後續的深度處理和回用部分。
污水處理廠的實驗室主要做國家排放標准里說的各項指標的實驗,《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pH、懸浮物SS、BOD5、COD
氨氮、總氮TN、總磷TP等。
對於污水處理廠,常規測樣只監測進出水就可以了,只有在調試或者工藝有問題時才會監測各單元。
關於儀器,每種指標污染物都有自己的相關儀器(pH計、COD快速消解儀 、BOD5測試儀等),也可以採用簡單的分析化學實驗的方法測出,具體見國家環保總局編的《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對於污水處理廠用的一般比較簡單的國產設備,高校會有更好的研究設備。
你說的水質分析應該就是標准中提到的各項污染物質的監測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只是其中某一個方法而已,一般用於測定離子含量(金屬等),污水處理廠不大可能有,很貴的。
關於具體的設備,你可以看看各個設備商的網站,都有具體介紹和使用手冊的。
2. 測量土壤PH值,用什麼感測器
測量土壤PH值,用土壤pH值分析計。
土壤ph值分析計是用來檢測土壤ph值的儀器,可以直接插入土壤測量土壤的酸鹼度,較傳統測量土壤ph值的方法有所不同,操作更為簡單,直接插入土壤測量更能反應土壤的實際情況。
土壤過酸或過鹼都是限制植物生長及品質的重要因素,大多數的植物均不耐過酸或過鹼的土壤。因此,了解土壤的酸鹼度和濕度是相當重要的。
(2)水土氣檢測需要什麼儀器擴展閱讀:
一、工作原理
土壤酸度計是由數值指示的電流表、金屬感測器和功能數值切換裝置而組合構成。即:以金屬感測器為核心的硬體系統,由金屬感測器與土壤相接觸,利用化學反應中的氧化還原反應,所產生的電流。電流數值的大小來驅動電流表所對應的不同pH值和濕度值的單元數據(無需電池或其他外部電源支持的方法)。
二、使用方法
(1)先移去被測土壤表面土層,並清理土壤中一切會影響測試結果的有機雜質,如葉子、根系等;如果測定點的土壤太乾燥或肥份過多,無法測土壤的酸鹼度時,須先潑水在測定點位置上,待10-20分鍾土壤浸透後,再進行測定(對基土的測量效果最佳)。
(2)使用測定儀前,須先用研磨布或清潔棉擦拭金屬探頭的部位,以防影響測定值。若是金屬探頭表層有保護油,須先插入土壤數次,磨凈油層後再使用。
(3) 酸鹼及濕度值測定時,將儀器的金屬探頭順時針垂直插入濕潤測試點的土壤內8-10CM,並將土壤在探頭的周圍均勻壓實好使土壤與探頭充分接觸,待數值穩定後讀數。土壤的密度、濕度和肥份過多都可能影響測定值,故必須在不同的位置進行測定數次,以求平均值。
(4)測試儀在8-10分鍾後酸鹼值已穩定,此時按住側邊的白色按鈕,濕度立即顯現。
(5)在金屬探頭順時針插入被測土壤的過程中,如發現刻度盤內指針所指位置不穩定,這是因土壤濕度不均勻所至。所以,需多測量2-3次以最終確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