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胎心監護儀器的使用步驟
躺床上 然後把胎心監護上的探針抹上增強感應的耦合劑 把它貼在肚子上 找到胎動感應帶綁在肚子上 手裡拿個按鈕,平躺、側躺都行,感覺孩子動了就按一下按鈕,10幾分鍾內出個類似心電圖似的單子,看看孩子動的頻率。不成功的原因之一可能你做的時候孩子正在睡覺,你可以翻翻身,或者拍拍他。原因之二有可能缺氧,具體的...你可以再查查。
㈡ 胎心監護儀怎麼看數值
胎心監護儀看數值時主要有三個項目數值:胎心率、胎動計數和宮腔壓力。由醫生觀察兩條曲線的數值和波動情況來得出具體項目的指標,一條是胎心率曲線,表示每分鍾胎心率的值;另一條是宮腔壓力波形曲線,表示宮縮次數。可通過這些指標綜合評估胎兒健康狀況。
1、胎心率:正常的胎心率應波動在110-160次/分,如果胎心率持續10分鍾以上都保持在110次/分以下或者大於160次/分,則提示胎兒心動過緩或心動過速;
2、胎動計數:胎兒出現胎動時,胎心會有加速,表現在胎心監護圖上就是胎心率基線上出現小鼓包,通常胎動計數為3-5次/小時,或30-40次/12小時,表示胎兒活躍,如果胎動過少或過多,提示加速異常;
3、宮腔壓力:主要監測宮腔壓力升高的程度和次數,通常升高後保持在20毫米汞柱的情況少於5次/10分鍾,如果超過數值,提示出現宮縮,足月孕婦可能即將分娩,未到預產期的孕婦需進一步評價是否需接受保胎治療;若宮縮出現前後伴隨出現胎心的減慢,應警惕胎兒缺氧的可能。
產前檢查時,應從孕32-36周開始定期做胎心監護,監護時間約為20分鍾,檢測胎兒宮內狀態,日常也需關注胎動的次數,如有異常情況可早發現早干預,避免危及孕婦及胎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