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儀器儀表 > 病人耳朵裝的儀器叫什麼

病人耳朵裝的儀器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5-04-04 16:31:24

Ⅰ 什麼是助聽器

助聽器,顧名思義,是幫助人耳聆聽的工具。它是一種提高聲音強度的裝置,可幫助某些聽力障礙患者充分利用殘余聽力,進而補償聾耳的聽力損失。作為一種聽力康復手段,它不能使聽力障礙患者的聽力恢復至正常,但能將聲音放大到患者能夠聽見的水平,幫助聽力障礙患者更好地與人交流。
目前全世界聽力殘疾人有近1億,我國聽力言語殘疾人約有2700萬,估計每年以2-4萬的速度增長,若加上老年性聾、雜訊性聾需要提高聽力者估計在3000-4000萬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交往的日益頻繁,重聽患者對助聽器的需求量逐年提高。
助聽器的技術經歷了非電性、電放大、真空管和晶體管四個時代。隨著科技的發展、數字技術的應用,助聽器可使患者的聽覺動態范圍變寬,聽覺舒適度提高,它不僅可提高低強度輸入時信號的放大能力和對信號的分辨能力,同時還可提高患者在雜訊環境下的言語識別能力,使聽障者在雜訊環境中聽到清晰的言語

Ⅱ 有一個小女孩頭上戴著一個儀器,看著很心酸,想知道這個儀器是干什麼的

人工耳蝸。

人工耳蝸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

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語音學、電生理學、材料學、耳顯微外科學的發展,人工耳蝸已經從實驗研究進入臨床應用。現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蝸作為治療重度聾至全聾的常規方法。

聽覺言語康復

應該使患者、聾兒家長和教師了解人工耳蝸植入術後聽覺語言康復訓練的重要性,特別是對語前聾患兒術後應如何進行康復訓練以及康復地點的選擇做好准備。

術前的康復訓練應針對不同患兒的年齡和聽力語言水平等特點實施,康復訓練的內容應以患者聽覺意識的建立和事物概念定義的理解為重點,為其術後開機調試和康復訓練做好行為經驗和學習心理上的准備。

「聽覺口語訓練法」為一個具有邏輯性的嚴格的指導原則。對於人工耳蝸植入患兒來說,它是指使用人工耳蝸的信號最大限度地發展聽力,繼而發展口頭語言,為其創造最佳環境的一種訓練手段。

聾兒的聽覺言語訓練,應符合小兒語言發展規律,按聾兒「聽力年齡」分階段由淺入深逐步進行。大體分為三個階段,即聽覺訓練階段、詞彙積累階段、語言訓練階段。

Ⅲ 電子耳如何重現聽力的世界人工耳蝸的設計原理

電子耳就是人工耳蝸 ,屬於第三級醫療器材,那什麼樣的族群會需要人工耳蝸呢?它究竟彌補了我們耳朵缺失的哪一項功能呢?一個人造的儀器,可以重現聽損患者失去的世界?透過這篇文章,讓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人工耳蝸的基本設計。

人工耳蝸 — 透視圖。 *** 聽力損傷最常見的種類

蘇軾〈石鍾山記〉提到:「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焦,可乎?」我們在認識這個世界時,眼睛與耳朵幾乎是同等的重要。

根據今年 3 月的 WHO 報告指出,目前 全世界有 4 億 6 千萬的人口屬於聽力損傷(disabling hearing loss)患者 ,而到了 2050 年,聽損人口的數字將來到 9 億,這代表什麼意思呢? 代表你未來在生活周遭的人群中,每 10 個人里就有 1 個人是重聽。

pixabay

但是聽損的患者里,只有極小的比例是屬於小耳症,也就是我們上一篇提到的骨導式助聽器的主要適用族群。

絕大多數的患者,都是屬於 感音神經性聽損 的范疇,這些人主要配戴 氣導式助聽器 (一般市面上常見的助聽器)即可。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重度的感音神經性聽損患者,也是配戴一般助聽器就好了嗎?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也是我們今天要來討論的主題。

「感音神經性聽損」是什麼?

在談到我們今天的主角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前述的 感音神經性聽損 是什麼?

造成聽損、聽障的原因有很多,長期處在噪音的環境下,或是經由疾病、葯物,甚到老化、基因遺傳……等等都有可能引發。如果從耳朵病變位置的角度切入,聽損可以分成 傳導性聽損(Conctive hearing loss)、感音神經性聽損(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NHL)與混合型聽損(Mixed Hearing Loss) 三個方向。[參考資料:1, 2, 3]

聽損類別 — 依病變位置分成 3 類。 轉載自原文章。

其中, 感音神經性聽損又占最大的比例 ,成因是我們內耳里耳蝸的毛細胞受損,或是我們的聽神經纖維功能異常,造成聲音從內耳傳遞至大腦的路徑受到影響。這樣的患者,病情如果輕微戴上傳統助聽器就可以了,而如果病情嚴重的話,就可能會需要用到我們今天文章想要討論的主題── 人工耳蝸 (Cochlear Implant) ,才有辦法聽見聲音。

人工耳蝸怎麼運作?

人工耳蝸到底是什麼?這里的「人工」是什麼意思?跟我們常聽到的人工皮、人工心臟、人工淚液的「人工」是一樣的嗎?── 其實是類似的,人工都是有一種輔助增強、或是取代我們身體原功能的意思。

人工耳蝸主要就是利用一條長長的電極,進到我們耳朵的最深處的──內耳,繞過毛細胞,施予電訊號直接 *** 聽神經,來達到「幫助我們恢復聽力的目的」。

耳蝸內植入電極示意圖。圖嵌入自/Advanced Bionics 生物+工程,人工耳蝸的設計原理

人工耳蝸 (Cochlear Implant) 的設計與改良,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 電極與耳蝸聽神經之間的 *** 關系 ,想要來探討其中的奧秘,我們可以分別從 「生物面」 「工程面」 的角度去切入。

1. 生物面 :運用共振分辨頻率的「內耳」

我們人聽到聲音這件事,其實機制是極其復雜的。內耳如何去處理聲音里復雜的頻率,扮演了很大的角色。試想,我們在一場音樂會里,為什麼有辦法同時聽到不同的樂器,所發出的不同聲調的聲音呢?

簡單來說,內耳分辨頻率,是利用你我都耳熟能詳的 「共振」原理 。初中曾學到,一個物體的自然頻率如果與外力的頻率接近或一致,那物體便會不由自主的擺動起來,且擺動的幅度非常大。最著名的案例有 Taa 吊橋倒塌事件,風的頻率與吊橋的自然頻率很不巧的達到一致;還有英國步兵過橋時由於步伐太過一致,造成的吊橋倒塌事件

而平常外界的聲音從外耳傳到中耳、內耳時,我們的鐙骨(聲音在中耳的終點)會開始不斷敲擊耳蝸的卵圓窗(聲音在內耳的起點),並對耳蝸內的淋巴液產生擾動(行進波,Traveling Wave),從耳蝸的基部(Base)一路傳遞至耳蝸的頂部(Apex)。

然而,我們耳蝸不同部位的基底膜(Basilar membrane)對傳遞過來的行進波的反應都不太一樣,高頻的行進波,會引起耳蝸基部基底膜的共振;低頻的行進波,會引起耳蝸頂部基底膜的共振。由此一來,我們可以理解,不同頻率的聲音,會引起耳蝸不同的地方產生大幅度的振動,這些振動,會再帶動該部位的毛細胞擺動,進而 *** 聽神經產生動作電位,傳遞至大腦。(更詳細機制可參考此影片)

耳蝸內部基底膜對於不同音頻的共振關系。 Jared E.〈Piezoelectric-Based, Self-Sustaining Artificial Cochlea〉

我們的耳蝸就是利用這樣的方式,對不同頻率的聲音進行拆解,再藉由聽神經將拆解後的訊號傳入大腦,使我們感受到了聲音的高低起伏。

耳蝸不同部位的基底膜對不同的聲音頻率產生共振。

2. 工程面 :以電 *** 器引發聽神經作用

我們理解大腦是如何透過耳蝸感知到這么復雜的聲音後,就可以開始從工程面去思考如何設計人工耳蝸的植入電極了。首先,因為重度感音神經性患者的耳蝸毛細胞受損,基底膜共振的時候就不能帶動毛細胞擺動,引發該部位的聽神經產生動作電位。

所以我們就需要有一根長長的電 *** 器取代毛細胞。它要能夠根據不同聲音的頻率,去 *** 耳蝸不同部位的聽神經,另外它也要是柔軟的,能夠沿著耳蝸的螺旋形狀從基部一路延伸至頂部,而電 *** 器上的電極陣列也是一個重點, 電極數越高,代表越高的頻率解析度

電 *** 器放大圖與在耳朵中的位置。 Paweł R.〈From cochlear implants to brain-puter interfaces〉 3. 訊號接收器:以麥克風接收外在聲音轉成神經訊號

講完電 *** 器後,難道就討論完人工耳蝸了嗎?其實還是不夠的,想讓重度感音神經性患者恢復聽力,人工耳蝸還需要其它物件。

除了電 *** 器外,我們還需要一個 訊號接收器(Receiver) ,它的作用除了要可以接收來自體表的訊號發射器所發出的無線電波外,還要擁有基底膜的功能,可以從無線電波解碼、分離出不同頻率的聲音訊息,之後再傳給電 *** 器,進一步形成驅動電極的指令。

通常一個戴有人工耳蝸的聽損患者,耳朵後方還會安裝麥克風(Microphone)與語音處理器(Audio Processor)。麥克風就相當於人造的外耳,可以接收外界的聲音,並經由語音處理器的濾波後,無線傳遞至皮下的訊號接收器,最後形成前述提到的 ──能夠 *** 聽神經的訊號。

圖人工耳蝸系統示意圖。 Centre for Hearing

以上就是我們對人工耳蝸簡單的討論,我們希望讀者在閱讀完這篇文章後,可以了解人工耳蝸幾個重要的設計要點,與在人體中扮演的角色。

其實在設計每一項醫材時,工程面與生物面的考慮都是十分重要的,如何讓工程的裝置符合我們人體構造的需求,同時藉由儀器的 *** 讓我們人體產生原有的知覺……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工程師與臨床人員不斷交流,細細去耕耘的。我們也希望可以藉由這篇文章,讓讀者了解一項醫材產品是如何因應臨床需求而去設計,並且需要哪些水平知識的連結。

補充:若正在閱讀文章的您正是電子耳使用者,或是您有認識配戴電子耳的親朋好友,歡迎加入陽明大學神研所有關電子耳的研究,一同為了更優質的聽知覺品質努力!詳情可以參考:連結。

本文轉載自 Unmet Needs 臨床工程專欄《電子耳?人工耳蝸?助聽器的世界可能遠比你想像得還要復雜》。

閱讀全文

與病人耳朵裝的儀器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燃氣閥門處有氣味 瀏覽:429
動能與大小因素實驗裝置 瀏覽:614
乙類大型醫療設備包括哪些 瀏覽:209
立體式空調怎麼調製冷圖片 瀏覽:718
機械廠到烏市南門中醫院怎麼走 瀏覽:267
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的主要設備有哪些 瀏覽:482
冬天怎麼加入32型製冷劑 瀏覽:757
環世界機械族陣地怎麼打 瀏覽:137
FLEXIM超聲波怎麼樣 瀏覽:487
緊急逃生裝置設計 瀏覽:451
裝置聯鎖的作用 瀏覽:520
電動車上儀表玻璃碎了怎麼弄 瀏覽:65
澳格斯電動工具 瀏覽:721
機床轉盤怎麼畫 瀏覽:543
羽毛球器材包括哪些 瀏覽:535
哪些設備跟usb有關 瀏覽:582
多種液體混合裝置控制課程設計 瀏覽:438
肇慶液壓傳動裝置 瀏覽:917
加工精密高孔可以用什麼機床 瀏覽:995
機械圖紙中r是什麼 瀏覽: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