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氬弧焊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氬弧焊除了與焊條電弧焊相同的觸電、燒傷、火災以外,還有高頻電磁場、電擊放射性和比焊打電弧焊強得多的弧光傷害。氬弧焊主要應用於鋁及鋁合金、銅及銅合金、鎂及鎂合金、鈦及鈦合金、高溫合金等焊接,在許多重要的工業部門都有廣泛的應用。
焊煙凈化:
1、自然通風。
2、濾筒式移動焊煙凈化器。
3、高負壓焊煙除塵器。
自然通風成本最低,主要採用純自然的方法,通過開窗通風,設置百葉窗等方法減少車間焊煙的濃度。
氬弧焊操作規程:
1、氬弧焊必須由專人操作開關。
2、工作前檢查設備,工具是否良好。
3、檢查焊接電源,控制系統是否有接地線,傳動部分加潤滑油。轉動要正常,氬氣、水源必須暢通。如有漏水現象,應立即通知修理。
4、檢查焊槍是否正常,地線是否可靠。
5、檢查高頻引弧系統、焊接系統是否正常,導線、電纜接頭是否可靠,對於自動絲極氬弧焊,還要檢查調整機構、送絲機構是否完好。
6、根據工件的材質選擇極性,接好焊接迴路,一般材質用直流正接,對鋁及鋁合金用反接法或交流電源。
7、檢查焊接坡口是否合格,坡口表面不得有油污、鐵銹等,在焊縫兩側200mm內要除油除銹。
8、對於用胎具的要檢查其可靠性,對焊件需預熱的還要檢查預熱設備、測溫儀器。
9、氬弧焊操縱按鈕不得遠離電弧,以便在發生故障時可以隨時關閉。
10、採用高頻引弧必須經常檢查有否漏電。
11、設備發生故障應停電檢修,操作工人不得自行修理。
12、在電弧附近不準赤身和裸暴其它部位,不準在電弧附近吸煙、進食,以免臭氧、煙塵吸入體內。
13、磨釷鎢極時必須戴口罩、手套,並遵守砂輪機操作規程。最好選用鈰鎢極(放射量小些)。砂輪機必須裝抽風裝置。
14、操作工應隨時佩戴靜電防塵口罩。操作時盡量減少高頻電作用時間。連續工作不得超過6小時。
15、氬弧焊工作場地必須空氣流通。工作中應開動通風排毒設備。通風裝置失效時,應停止工作。
16、氬氣瓶不許撞砸,立放必須有支架,並遠離明火3米以上。
17、在容器內部進行氬弧焊時,應戴專用面罩,以減少吸入有害煙氣。容器外應設人監護和配合。
18、釷鎢棒應存放於鉛盒內,避免由於大量釷鎢棒集中在一起時,其放射性劑量超出安全規定而致傷人。
⑵ 咽拭子一般檢查什麼病
咽拭子是屬於一種醫學檢測儀器,通過咽拭子可以有效檢查出人體的咽喉部位是否患有疾病,可以清楚的檢查出扁桃體炎或者是咽喉炎等,是一種專業檢查人體咽喉部位的儀器,操作也比較簡單,而且還可以檢測出人體咽喉部位的分泌物等。
咽拭子一般檢查什麼病?
咽拭子檢查是用來檢查咽部的白喉、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等咽部疾病的重要檢查方法。具體操作是用壓舌板壓住患者的舌頭,用干凈的棉花簽取一點咽喉的分泌物,放到顯微鏡下進行檢查。也可以用這些分泌物做葯敏的實驗,發現定植在咽喉部的有害細菌,為下一步的診斷和用葯指導提供臨床的幫助。咽拭子檢查會有一定的不適反應,有的患者在做咽拭子檢查時會有輕度的咽部反射,但是可以耐受,所以咽拭子檢查非常有必要。
咽拭子檢測
是一種醫學檢測方法,是用醫用的棉簽,從人體的咽部蘸取少量分泌物,接種於特製培養皿中,然後放置在一個可以控制溫度的設備內進行培養的過程。可以了解患者病情、口腔黏膜和咽部感染情況。
臨床意義
咽拭子分泌物中檢測出致病菌,則視為呼吸道感染。可結合其他檢查(X光透視、B超等)診斷呼吸道感染部位。如培養出類酵母菌則考慮是否在感染期間使用抗生素不當或過量,應當立即停止使用抗生素,改用抗真菌葯物,如兩性黴素B、灰黃黴素、克霉唑等。
常見的病原菌有:
1、革蘭陽性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 肺炎鏈球菌 β溶血性鏈球菌 白喉棒狀桿菌 念珠菌等
2、革蘭陰性菌:有腦膜炎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 嗜血桿菌 莫拉菌 卡他布蘭漢菌 百日咳桿菌 腸桿菌 銅綠假單胞菌和產鹼桿菌等 如培養出結核桿菌,則為肺結核。
3、百日咳 白喉病人的咽部可分離出相應細菌
4、急性咽喉炎 鼻部膿腫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鏈球菌 銅綠假單胞菌引起
5、咽部感染很多是厭氧菌引起
臨床分析
目的 探討小兒呼吸道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咽拭子檢測肺炎支原體DNA臨床價值。方法 採用熒光PCR技術檢測患兒咽拭子肺炎支原體DNA。並與臨床診斷進行相關分析。結果100例臨床診斷支原體肺炎患兒咽拭子陽性71例(71%)。結論咽拭子檢測肺炎支原體DNA技術快捷、簡便、敏感性高、兒童順應性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注意事項
1、操作過程中,應注意瓶口消毒,保持容器無菌。
2、最好在使用抗菌葯物治療前採集標本。
⑶ 什麼是院感
一、醫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出院後發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者入院時已處於潛伏期的感染。醫院工作人員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也屬醫院感染。廣義地講,醫院感染的對象包括住院病人、醫院工作人員、門急診就診病人、探視者和病人家屬等,這些人在醫院的區域里獲得感染性疾病均可以稱為醫院感染,但由於就診病人、探視者和病人家屬在醫院的時間短暫,獲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復雜,常難以確定感染是否來自醫院,故實際上醫院感染的對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醫院工作人員。
二、醫院感染分為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體感染、衣原體感染及原蟲感染等,其中細菌感染最常見。每一類感染又可根據病原體的具體名稱分類,如柯薩奇病毒感染、銅綠假單孢菌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