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硬碟修復
1.硬碟邏輯壞道可以修復,而物理壞道不可修復。實際情況是,壞道並不分為邏輯壞道和物理壞道,不知道誰發明這兩個概念,反正廠家提供的技術資料中都沒有這樣的概念,倒是分為按邏輯地址記錄的壞扇區和按物理地址記錄的壞扇區。
2.硬碟出廠時沒有壞道,用戶發現壞道就意味著硬碟進入危險狀態。實際情況是,每個硬碟出廠前都記錄有一定數量的壞道,有些數量甚至達到數千上萬個壞扇區,相比之下,用戶發現一兩個壞道算多大危險?
3.硬碟不認盤就沒救,0磁軌壞可以用分區方法來解決。實際情況是,有相當部分不認的硬碟也可以修好,而0磁軌壞時很難分區。
Bad sector (壞扇區)
在硬碟中無法被正常訪問或不能被正確讀寫的扇區都稱為Bad sector。一個扇區能存儲512Bytes的數據,如果在某個扇區中有任何一個位元組不能被正確讀寫,則這個扇區為Bad sector。除了存儲512Bytes外,每個扇區還有數十個Bytes信息,包括標識(ID)、校驗值和其它信息。這些信息任何一個位元組出錯都會導致該扇區變「Bad」。例如,在低級格式化的過程中每個扇區都分配有一個編號,寫在ID中。如果ID部分出錯就會導致這個扇區無法被訪問到,則這個扇區屬於Bad sector。有一些Bad sector能夠通過低級格式化重寫這些信息來糾正。
Bad cluster (壞簇)
在用戶對硬碟分區並進行高級格式化後,每個區都會建立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 FAT)。FAT中記錄有該區內所有cluster(簇)的使用情況和相互的鏈接關系。如果在高級格式化(或工具軟體的掃描)過程中發現某個cluster使用的扇區包括有壞扇區,則在FAT中記錄該cluster為Bad cluster,並在以後存放文件時不再使用該cluster,以避免數據丟失。有時病毒或惡意軟體也可能在FAT中將無壞扇區的正常cluster標記為Bad cluster, 導致正常cluster不能被使用。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每個cluster包括若干個扇區,只要其中存在一個壞扇區,則整個cluster中的其餘扇區都一起不再被使用.
Defect (缺陷)
在硬碟內部中所有存在缺陷的部分都被稱為Defect。 如果某個磁頭狀態不好,則這個磁頭為Defect head。 如果盤面上某個Track(磁軌)不能被正常訪問,則這Track為Defect Track. 如果某個扇區不能被正常訪問或不能正確記錄數據,則該扇區也稱為Defect Sector. 可以認為Bad sector 等同於 Defect sector. 從總的來說,某個硬碟只要有一部分存在缺陷,就稱這個硬碟為Defect hard disk.
P-list (永久缺陷表)
現在的硬碟密度越來越高,單張碟片上存儲的數據量超過40Gbytes. 硬碟廠家在生產碟片過程極其精密,但也極難做到100%的完美,硬碟盤面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廠家在硬碟出廠前把所有的硬碟都進行低級格式化,在低級格式化過程中將自動找出所有defect track和defect sector,記錄在P-list中。並且在對所有磁軌和扇區的編號過程中,將skip(跳過)這些缺陷部分,讓用戶永遠不能用到它們。這樣,用戶在分區、格式化、檢查剛購買的新硬碟時,很難發現有問題。一般的硬碟都在P-list中記錄有一定數量的defect, 少則數百,多則數以萬計。如果是SCSI硬碟的話可以找到多種通用軟體查看到P-list,因為各種牌子的SCSI硬碟使用兼容的SCSI指令集。而不同牌子不同型號的IDE硬碟,使用各自不同的指令集,想查看其P-list要用針對性的專業軟體。
G-list (增長缺陷表)
用戶在使用硬碟過程中,有可能會發現一些新的defect sector。 按「三包」規定,只要出現一個defect sector,商家就應該為用戶換或修。現在大容量的硬碟出現一個defect sector概率實在很大,這樣的話硬碟商家就要為售後服務忙碌不已了。於是,硬碟廠商設計了一個自動修復機制,叫做Automatic Reallcation。有大多數型號的硬碟都有這樣的功能:在對硬碟的讀寫過程中,如果發現一個defect sector,則自動分配一個備用扇區替換該扇區,並將該扇區及其替換情況記錄在G-list中。這樣一來,少量的defect sector對用戶的使用沒有太大的影響。
也有一些硬碟自動修復機制的激發條件要嚴格一些,需要用某些軟體來判斷defect sector,並通過某個埠(據說是50h)調用自動修復機制。比如常用的Lformat, ADM,DM中的Zero fill,Norton中的Wipeinfo和校正工具,西數工具包中的wddiag, IBM的DFT中的Erase等。這些工具之所以能在運行過後消除了一些「壞道」,很重要的原因就在這Automatic Reallcation(當然還有其它原因),而不能簡單地概括這些「壞道」是什麼「邏輯壞道」或「假壞道」。 如果哪位被誤導中毒太深的讀者不相信這個事實,等他找到能查看G-list的專業工具後就知道,這些工具運行過後,G-list將會增加多少記錄!「邏輯壞道」或「假壞道」有必要記錄在G-list中並用其它扇區替換么?
當然,G-list的記錄不會無限制,所有的硬碟都會限定在一定數量范圍內。如火球系列限度是500,美鑽二代的限度是636,西數BB的限度是508,等等。超過限度,Automatic Reallcation就不能再起作用。這就是為何少量的「壞道」可以通過上述工具修復(有人就概括為:「邏輯壞道」可以修復),而壞道多了不能通過這些工具修復(又有人概括為:「物理壞道」不可以修復)。
Bad track (壞道)
這個概念源於十多年前小容量硬碟(100M以下),當時的硬碟在外殼上都貼有一張小表格,上面列出該硬碟中有缺陷的磁軌位置(新硬碟也有)。在對這個硬碟進行低級格式化時(如用ADM或DM 5.0等工具,或主板中的低格工具),需要填入這些Bad track的位置, 以便在低格過程中跳過這些磁軌。現在的大容量硬碟在結構上與那些小容量硬碟相差極大,這個概念用在大容量硬碟上有點牽強。
深入了解硬碟參數
正常情況下,硬碟在接通電源之後,都要進行「初始化」過程(也可以稱為「自檢」)。這時,會發出一陣子自檢聲音,這些聲音長短和規律視不同牌子硬碟而各不一樣,但同型號的正常硬碟的自檢聲音是一樣的。 有經驗的人都知道,這些自檢聲音是由於硬碟內部的磁頭尋道及歸位動作而發出的。為什麼硬碟剛通電就需要執行這么多動作呢?簡單地說,是硬碟在讀取的記錄在碟片中的初始化參數。
一般熟悉硬碟的人都知道,硬碟有一系列基本參數,包括:牌子、型號、容量、柱面數、磁頭數、每磁軌扇區數、系列號、緩存大小、轉速、S.M.A.R.T值等。其中一部分參數就寫在硬碟的標簽上,有些則要通過軟體才能測出來。但是,高朋告訴你,這些參數僅僅是初始化參數的一小部分,碟片中記錄的初始化參數有數十甚至數百個!硬碟的CPU在通電後自動尋找BIOS中的啟動程序,然後根據啟動程序的要求,依次在碟片中指定的位置讀取相應的參數。如果某一項重要參數找不到或出錯,啟動程序無法完成啟動過程,硬碟就進入保護模式。在保護模式下,用戶可能看不到硬碟的型號與容量等參數,或者無法進入任何讀寫操作。近來有些系列的硬碟就是這個原因而出現類似的通病,如:FUJITSU MPG系列自檢聲正常卻不認盤,MAXTOR美鑽系列認不出正確型號及自檢後停轉,WD BB EB系列能正常認盤卻拒絕讀寫操作等。
不同牌子不同型號的硬碟有不同的初始化參數集,以較熟悉的Fujitsu硬碟為例,高朋簡要地講解其中一部分參數,以便讀者理解內部初始化參數的原理。
通過專用的程序控制硬碟的CPU,根據BIOS程序的需要,依次讀出初始化參數集,按模塊分別存放為69個不同的文件,文件名也與BIOS程序中調用到的參數名稱一致。其中部分參數模塊的簡要說明如下:
DM硬碟內部的基本管理程序
- PL永久缺陷表
- TS缺陷磁軌表
- HS實際物理磁頭數及排列順序
- SM最高級加密狀態及密碼
- SU用戶級加密狀態及密碼
- CI 硬體信息,包括所用的CPU型號,BIOS版本,磁頭種類,磁碟碟片種類等
- FI生產廠家信息
- WE寫錯誤記錄表
- RE讀錯誤記錄表
- SI容量設定,指定允許用戶使用的最大容量(MAX LBA),轉換為外部邏輯磁頭數(一般為16)和邏輯每磁軌扇區數(一般為63)
- ZP區域分配信息,將每面碟片劃分為十五個區域,各個區域上分配的不同的扇區數量,從而計算出最大的物理容量。
這些參數一般存放在普通用戶訪問不到的位置,有些是在物理零磁軌以前,可以認為是在負磁軌的位置。可能每個參數佔用一個模塊,也可能幾個參數佔用同一模塊。模塊大小不一樣,有些模塊才一個位元組,有些則達到64K位元組。這些參數並不是連續存放的,而是各有各的固定位置。
讀出內部初始化參數表後,就可以分析出每個模塊是否處於正常狀態。當然,也可以修正這些參數,重新寫回碟片中指定的位置。這樣,就可以把一些因為參數錯亂而無法正常使用的硬碟「修復」回正常狀態。
如果讀者有興趣進一步研究,不妨將硬碟電路板上的ROM晶元取下,用寫碼機讀出其中的BIOS程序,可以在程序段中找到以上所列出的參數名稱。
硬碟修復之低級格式化
熟悉硬碟的人都知道,在必要的時候需要對硬碟做「低級格式化」(下面簡稱「低格」)。進行低格所使用的工具也有多種:有用廠家專用設備做的低格,有用廠家提供的軟體工具做的低格,有用DM工具做的低格,有用主板BIOS中的工具做的低格,有用Debug工具做的低格,還有用專業軟體做低格……
不同的工具所做的低格對硬碟的作用各不一樣。有些人覺得低格可以修復一部分硬碟,有些人則覺得低格十分危險,會嚴重損害硬碟。高朋用過多種低格工具,認為低格是修復硬碟的一個有效手段。下面總結一些關於低格的看法,與廣大網友交流。
大家關心的一個問題:「低格過程到底對硬碟進行了什麼操作?」實踐表明低格過程有可能進行下列幾項工作,不同的硬碟的低格過程相差很大,不同的軟體的低格過程也相差很大。
A. 對扇區清零和重寫校驗值
低格過程中將每個扇區的所有位元組全部置零,並將每個扇區的校驗值也寫回初始值,這樣可以將部分缺陷糾正過來。譬如,由於扇區數據與該扇區的校驗值不對應,通常就被報告為校驗錯誤(ECC Error)。如果並非由於磁介質損傷,清零後就很有可能將扇區數據與該扇區的校驗值重新對應起來,而達到「修復」該扇區的功效。這是每種低格工具和每種硬碟的低格過程最基本的操作內容,同時這也是為什麼通過低格能「修復大量壞道」的基本原因。另外,DM中的Zero Fill(清零)操作與IBM DFT工具中的Erase操作,也有同樣的功效。
B. 對扇區的標識信息重寫
在多年以前使用的老式硬碟(如採用ST506介面的硬碟),需要在低格過程中重寫每個扇區的標識(ID)信息和某些保留磁軌的其他一些信息,當時低格工具都必須有這樣的功能。但現在的硬碟結構已經大不一樣,如果再使用多年前的工具來做低格會導致許多令人痛苦的意外。難怪經常有人在痛苦地高呼:「危險!切勿低格硬碟!我的硬碟已經毀於低格!」
C. 對扇區進行讀寫檢查,並嘗試替換缺陷扇區
有些低格工具會對每個扇區進行讀寫檢查,如果發現在讀過程或寫過程出錯,就認為該扇區為缺陷扇區。然後,調用通用的自動替換扇區(Automatic reallocation sector)指令,嘗試對該扇區進行替換,也可以達到「修復」的功效。
D. 對所有物理扇區進行重新編號
編號的依據是P-list中的記錄及區段分配參數(該參數決定各個磁軌劃分的扇區數),經過編號後,每個扇區都分配到一個特定的標識信息(ID)。編號時,會自動跳過P-list中所記錄的缺陷扇區,使用戶無法訪問到那些缺陷扇區(用戶不必在乎永遠用不到的地方的好壞)。如果這個過程半途而廢,有可能導致部分甚至所有扇區被報告為標識不對(Sector ID not found, IDNF)。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個編號過程是根據真正的物理參數來進行的,如果某些低格工具按邏輯參數(以 16heads 63sector為最典型)來進行低格,是不可能進行這樣的操作。
E. 寫磁軌伺服信息,對所有磁軌進行重新編號
有些硬碟允許將每個磁軌的伺服信息重寫,並給磁軌重新賦予一個編號。編號依據P-list或TS記錄來跳過缺陷磁軌(defect track),使用戶無法訪問(即永遠不必使用)這些缺陷磁軌。這個操作也是根據真正的物理參數來進行。
F. 寫狀態參數,並修改特定參數
有些硬碟會有一個狀態參數,記錄著低格過程是否正常結束,如果不是正常結束低格,會導致整個硬碟拒絕讀寫操作,這個參數以富士通IDE硬碟和希捷SCSI硬碟為典型。有些硬碟還可能根據低格過程的記錄改寫某些參數。
下面我們來看看一些低格工具做了些什麼操作:
1. DM中的Low level format
進行了A和B操作。速度較快,極少損壞硬碟,但修復效果不明顯。
2. Lformat
進行了A、B、C操作。由於同時進行了讀寫檢查,操作速度較慢,可以替換部分缺陷扇區。但其使用的是邏輯參數,所以不可能進行D、E和F的操作。遇到IDNF錯誤或伺服錯誤時很難通過,半途會中斷。
3. SCSI卡中的低格工具
由於大部SCSI硬碟指令集通用,該工具可以對部分SCSI硬碟進行A、B、C、D、F操作,對一部分SCSI硬碟(如希捷)修復作用明顯。遇到缺陷磁軌無法通過。同時也由於自動替換功能,檢查到的缺陷數量超過G-list限度時將半途結束,硬碟進入拒絕讀寫狀態。
4. 專業的低格工具
一般進行A、B、D、E、F操作。通常配合伺服測試功能(找出缺陷磁軌記入TS),介質測試功能(找出缺陷扇區記入P-list),使用的是廠家設定的低格程序(通常存放在BIOS或某一個特定參數模塊中),自動調用相關參數進行低格。一般不對缺陷扇區進行替換操作。低格完成後會將許多性能參數設定為剛出廠的狀態。
2. 鏈烘扮‖鐩樺潖閬撹兘淇澶嶅悧
鐢佃剳鍦ㄦ垜浠闀垮勾緔鏈堢殑浣跨敤榪囩▼涓錛屽緢澶氱‖浠墮兘浼氬彈鍒頒笉鍚岀▼搴︾殑鎹熶激錛屽氨姣斿傜數鑴戠殑鏈烘扮‖鐩橈紝浣跨敤涔呬簡錛屾満姊扮‖鐩樺氨浼氬嚭鐜板悇縐嶉棶棰橈紝鍑虹幇鍧忛亾鐨勬儏鍐碉紝浣嗘槸鏈夋椂鍊欏彧鏄涓閮ㄥ垎鍧忎簡錛屽傛灉鍥犱負涓鐐歸棶棰樺氨鎶婃暣涓紜鐩橀兘鎹㈡帀錛屾槸闈炲父鍒掍笉鏉ョ殑銆傞偅涔堟満姊扮‖鐩樼殑鍧忛亾鍙浠ヤ慨澶嶅悧錛
鍧忛亾鍙浠ヤ慨澶嶇殑錛屼絾鎴愬姛鐜囦竴鑸涓嶄細瓚呰繃鐧懼垎涔嬩竷鍗佺殑銆傝屼笖淇澶嶈繃紼嬫瘮杈冨嶆潅錛屾湁鐨勪慨澶嶅伐鍏峰叏鏄鑻辨枃錛屾墍浠ヤ笉鎳傚緱璇濓紝濡傛灉鑷宸變笂鎵嬪彲鑳戒細鎶婃h勭‖鐩橀兘緇欐瘉鎺夛紝寤鴻鎵句笓涓氫漢澹淇澶嶃傛満姊扮‖鐩樺嚭鐜板潖閬撳悗錛岃嫢涓嶅強鏃朵慨澶嶏紝鍧忓尯鍧楁槸浼氭墿鏁d紶鏌撳叾鐩擱偦鎵囧尯錛岀戶緇鎵╁ぇ鍧忓潡鍖哄煙銆 鍥犲叾鏄鐩樼墖浠嬭川鐗╃悊鎹熷潖錛岄氬父鐨勫仛娉曟槸灝嗗潖鍧楀強鍏墮檮榪戠殑濂藉潡涓騫跺垝鎴愪竴涓鍒嗗尯錛屼笉鍐嶄嬌鐢ㄨ繖涓鍖哄煙錛屾潵寤墮暱紜鐩樺垮懡銆
浣嗘槸澶у跺湪鎵句笓涓氫漢鍛樺府蹇欎慨澶嶅潖閬撶殑鏃跺欙紝涓瀹氳佹敞鎰忥紝鏈夌殑涓撲笟甯堝倕浠栦滑涔熶笉緇欎綘淇澶嶇殑錛屽彧浼氱粰浣犱綆鏍礆紝浣庢牸鎿嶄綔綆鍗曪紝浣嗘槸浼氶檷浣庣‖鐩樼殑鎬ц兘銆
3. 機械硬碟壞道怎麼修復
可以用mhdd這款軟體。pe系統中全有這個軟體,可以說是最好用的硬碟壞道檢測修復軟體了版。
進入到「MHDD」界面後權,能看到我們硬碟已經檢查出來了。有硬碟型號的一項。輸入具體數字回車。
接著按一下F4,
start LBA 填入你硬碟壞道的起始扇區 end LBA 填入你硬碟壞道結束扇區。
Remap 選為 ON 表示開啟修復功能。
Timeout 為時間 一般是默認。
LOOP/TEST REPAIR 設置為ON 表示開啟這里是反復擦寫可以修復玩固壞道。
ERASE 為OFF 表示關閉。
9、設置完成,按F4 開始修理了。
想要治病,就得先看病,直接按F4進行全盤掃描!
4. 硬碟壞道如何修復
1、首先下載需要用到的硬碟壞道檢測、修復軟體。網路搜索DiskGenius,如下圖所示,通過官網下載安裝或者網路普通下載安裝。
5. 如何修復硬碟壞道
硬碟是電腦極重要的一部分,所有的資料和數據都會保存在硬碟中,一旦硬碟出現錯誤,有時數據的損失會比整個電腦報廢的損失還要大。不過,作為電腦的硬體之一,許多人總以為硬碟輕易不容易損壞,一旦壞了就是不能啟動的情況,還有人認為壞道是很容易識別的,發現了用什麼磁碟醫生之類的軟體修理就行了,再不行就低格吧!其實硬碟壞道,幾乎可以稱為硬碟的致命傷。筆者見識過許多因為延誤時機,自己亂用各種軟體修理,最後把偌大個硬碟整成一塊廢鐵的例子。修理硬碟壞道對於邏輯壞道,我們可以修復,對於物理壞道,我們應採用隔離的辦法,以最大程度減少損失,防止壞道進一步擴散為目標。我見過有些人在報紙上吹說用某個特殊軟體能修理物理壞道,最要命的是許多人對低格硬碟的迷信,實在是誤人之語。所謂低級格式化,指的是將空白的磁碟劃分出柱面和磁軌,然後再將磁軌劃分為若干個扇區,每個扇區又劃分出標識部分ID、間隔區GAP和數據區DATA等。低級格式化只能在DOS環境下完成,而且只能針對—塊硬碟而不能支持單獨的某一個分區。有些壞磁軌和壞扇區能夠通過低級格式化來修復,但對於真正的硬碟磁碟表面物理劃傷則無法進行修復,這只有通過各種辦法標出壞扇區的位置,以便讓操作系統不去使用,以防止擴大壞道進而延長硬碟使用。特別想強調,低級格式化是一種損耗性操作,對硬碟的壽命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如無必要,用戶們盡量不要低級格式化硬碟。對於邏輯壞道,一般情況下我們用操作系統自帶的工具和一些專門的硬碟檢查工具就能發現並修復。如:Windows自帶的Scandisk磁碟掃描程序就是發現硬碟邏輯壞道最常用的工具,而我們常見的Format命令不能對任何硬碟壞道起到修補作用,這點大家要明白。我們可在Windows系統環境下,在「我的電腦」中選中要處理的硬碟盤符,選擇其「屬性」,在出現的「工具」按鈕中選擇「查錯狀態」,再在「掃描類型」中選「全面檢查」,並將「自動修復錯誤」打上「勾」,然後「開始」即可。如果系統在啟動時不進行磁碟掃描或已不能進入Windows系統,我們也可用軟盤或光碟啟動盤啟動電腦後,在相應的盤符下,如「A:」下運行Scandisk *:(註:*為要掃描的硬碟盤符),回車後來對相應需要掃描修復的硬碟分區進行修理。但是,如果是硬碟物理壞道,那麼千萬千萬記住不要試圖用這些方法來修復,相反用各種工具反復掃描,就是對硬碟的物理壞區強制進行多次讀寫,必然會使壞道變多,進而擴散,正確的方法是用下面的方法果斷地把已有壞道的地方隔離開。這是一種很無奈的辦法,但是一個20G的硬碟,如果因為壞道,屏蔽了15G,總還有5G空間可用,如果不這樣做,最後的結果是整個硬碟全部報廢。方法一:用PartitionMagic等磁碟軟體完成工作如PartitionMagic分區軟體,先用PartitionMagic4中的「check」命令或Windows中的磁碟掃描程序來掃描磁碟,算出壞簇在硬碟上的位置,然後在Operation菜單下選擇「Advanced/badSectorRetest」,把壞簇所在硬碟分成多個區後,再把壞簇所在的分區隱藏,以免在Windows中誤操作,這個功能是通過HidePartition菜單項來實現的。這樣也能保證有嚴重壞道的硬碟的正常使用,並免除系統頻繁地去讀寫壞道從而擴展壞道的面積。但是這需要對這些軟體熟悉,並且有計算硬碟的經驗,許多人並不容易做到准確。方法二:用FDISK和格式化命令FORMAT具體的方法是這樣的,第一要搞清硬碟的容量,對於有問題的磁碟先用FDISK分成一個C盤,再用FORMAT進行格式化,當碰到無法修復的壞塊時面對FORMAT總是試圖修復,這時記錄下進行的百分比.然後按CTRL+BREAK強行終止任務,用磁碟總容量×百分比,得出這部分正常的磁碟容量,用FIDSK劃出一個邏輯磁碟,再將後面的磁碟估計出壞道的大概大小,大概比例為10%左右,再劃分一個邏輯盤。這個小盤不用格式化,在總工作完成後將其刪除,這樣就將壞塊給全部跳過去了。這樣可能會損失一些好道,但對大容量硬碟來說無足輕重,而硬碟使用起來更加穩定。方法三:用專門的壞盤分區工具如FBDISKFBDISK這是一個DOS下專門發現壞道並隔離後重新分區的軟體,只有一個文件,僅僅幾十K。操作很簡單,先製作一張能啟動到DOS的軟盤,把FBDISK放在軟盤上,用它引導系統,注意系統上只能掛一個要修理的硬碟,並且將其接在主硬碟的線上。進入DOS後,只要能發現硬碟,就運行FBDISK好了,這個小程序先會對硬碟按磁軌進行掃描,發現壞道就顯示出來,同時還會估計總體掃描完要用多長時間,全部掃描完後,程序會根據掃描結果和壞道情況給你提出一個全新的分區方案來,如果你接受就按Y,否則不會對你的硬碟進行處理。這個軟體不錯,但是可能比較大手,筆者曾有一次用它把一個10G硬碟掃完後,報告說只有300M可以使用,但是我用方法二後,卻找出了近2G的完好空間。所以大家還是按需使用。還有一類特別的壞道表面看起來很可怕,其實反而好修理,如系統顯示「TRACK 0 BAD,DISKUNUSABLE」,意思為「零磁軌損壞,硬碟無法使用」或用磁碟掃描程序掃描其它硬碟時其0扇區出現紅色「B」。大家都知道硬碟扇區是最重要的地方,損壞後一點也不能用,一般人往往將出現這樣故障的硬碟作報廢處理。其實合理運用一些磁碟軟體,把報廢的0扇區屏蔽掉,而用1扇區取而代之就能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這樣的軟體如Pctools9.0和NU8等。以Pctools9.0為例來作說明。一塊40G硬碟出現上述故障,用盤啟動電腦後,運行Pctools9.0目錄下的DE.EXE文件。接著選主菜單Select中的Drive,進去後在Drivetype項選Physical,按空格選定,再按Tab鍵切換到Drives項,選中harddisk,然後OK回車後回到主菜單。打開Select菜單,這時會出現PartitionTable,選中進入後出現硬碟分區表信息。該硬碟有兩個分區,找到C區,該分區是從硬碟的0柱面開始的,那麼,將1分區的BeginningCylinder的0改成1就可以了,保存後退出。重新啟動電腦後按Del鍵進入COMS設置,運行「IDEAUTODETECT」,可以看到CYLS由782變成781。保存退出後重新分區格式化該硬碟就可以了。更多最新硬體資訊請訪問:中關村在線-首頁
更多的最新硬碟產品信息請訪問:中關村在線-硬碟專區
更多硬碟工具軟體請訪問:中關村在線-下載專區希望以上信息對你的問題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