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業機械產品為農民帶來了什麼好處
我國農業機械化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風雨之路,從總體上看,應該說成績是主要的。①解放前我國基本上沒有農業機械。解放後,我國的農業機械化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很快。到1997年,全國農業機械總動力達42016萬千瓦,比 1952年的 18萬千瓦增加了 2333倍;農用大中型拖拉機增加到 689051台,比 1952年的 1307台增加了 526倍;農用載重汽車875571輛,比 1952年的 280輛增加T 3126倍。與此同時,農村電力等也都是從無到有,得到了巨大的發展。②農業機械化使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農業機械的推廣使用,提高了生產效率,增強了抵抗乾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靠天吃飯」的狀態;農業機械的使用促使農業向農工貿一體化發展,促進了農業運輸事業的發展。③建立了相當規模的農機生產和推廣體系。培養了一支達二千萬人的農機科研科技隊伍。在農業機械化的推廣過程中,農民開闊了眼界,提高了科技素質。各種基層農機廠、農機站為後來的農村工業、鄉鎮企業的發展打下了基礎。④改革開放以來,農業機械由國家統配變為非控商品進A了市場。農民擁有了選擇購買農業機械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自主權,農機投資主體發生了由國家投資為主到以農民私人投入為主的轉變,出現了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格局;另外,農業機械推廣運用領域不斷拓寬。
B. 中國農業機械化的利與弊
中國農業機械化的好處自然是提高產量,社會進步,農民不在那麼辛苦,也減少了城鄉的差別。
弊端就是這樣會使很多農民有失業的可能,因為機械工作沒有手工幹活細會減少豐收,同時浪費土地,中國的土地山坡多,很多地方用不了機械,機械化還使能源消耗大(柴油,電力),環境有少量的污染。
適合於中國國情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的基本特點:
①農業機械化以提高經濟效益為前提,不僅重視增加產量和節省勞力,也重視為農民增加收入。
②根據國情、國力確定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速度,與工業、能源、科技、資金和勞力安排等方面的狀況相適應。
③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農業生產應實行人力、畜力、機力、電力相結合以及改良農具、半機械化機具和現代農業機器相結合。
④農業機械化為實現農業全面發展和農工商綜合經營服務,其范圍既包括種植業,也包括林、牧、副、漁各業,以及各業的產前(如種子加工、飼料調制)、產後(如農產品加工、冷藏、裝倉、包裝、運輸)諸環節,還包括農村建設和農民生活等方面。
⑤農業機械化的作業項目不急於求全,要優先選擇增產增收效果顯著,能減輕農忙勞動緊張程度和勞動強度的環節;在地區上不強求一律,支持條件好的地方先走一步。
⑥農業機械化要與其他農業技術的政策相結合,既要為推廣先進的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又要與繼承優良傳統技術相適應,從而創立中國自己的農業機器體系。
⑦農機產品以小型為主,大中小型相結合,以價廉、質優、耗能少、使用和修理方便為原則。
⑧重視農業電氣化,特別重視農村小水電站的發展。
⑨妥善安排機械化過程中節約出來的勞動力的出路。
⑩農業機械的所有制與經營形式多樣化,以適應實行聯產承包制後農村經濟的新形勢。農業機械除由集體、國家所有外,還可歸農戶個人所有。在經營形式上可以家庭自營、農民合夥經營、農戶承包經營,以及由國家或合作經銷組織設立農機服務(隊、站、公司)經營。重視農業機械化的智力投資,培養出大批適應農業機械化發展需要的人材,等等。我國農業在集體化的基礎上逐步實現機械化,是發展農業生產力的根本途徑。
C. 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有哪些
一、 能夠有效提升農業生產力與競爭力
農業是我國的基礎產業,也是一個支柱型產業,農業的生產力與競爭力直接關系著國家經濟發展的穩定性與持久性。近些年來,隨著工商業的飛速發展,農業遭受到了比較大的擠壓,加上傳統農業的生產力較低,經濟效益較低,也使很多農民放棄了土地,投入到了城市建設與工商業之中,導致農業的綜合生產力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特別是在一些山區,由於機械化水平較低,體力勞動繁重,很多人都放棄了農業生產,這也給我國的農業生產力造成了很大的流失。
面對這樣的狀況,就需要我們能夠認識到科技的力量,通過機械化的普及,來提升農業的生產力與競爭力,讓群眾重新認識到農業生產的重要性與便捷性,提升他們的生產積極性。在農業建設中,先進適用的農機產品更好的滿足了農業生產的需求,解放了更多的勞動力,加快了農業現代化的進程。現代農業的建設,離不開農業機械化的支持,特別是那些方便、經濟、實效、多用的微型機械和性能精密、作業高效智能化的環保機械,在我國設施農業、精確農業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極大地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和檔次,增強了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這樣一來,農業的生產力、競爭力得以提升,基礎產業得以鞏固,也就能促進其他行業的穩定發展。
二、 能夠有效促進農業生產結構調整
在傳統的觀念中,農業就是種植,其實不然,農業包括農林牧副漁等幾大產業。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以及經濟發展的要求,另外加上地域特徵的限制,單純的種植業已經不能滿足各地農業發展的要求,特別是在一些山區,沒有足夠的條件來進行大規模的農作物種植,所以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還需要進行一定的產業結構調整。而農業機械化的普及則給這些地區帶來了新的生機。比如養殖業需要一定的機械設備、漁業需要專門的配套設施,只有通過機械化才能夠保證這些產業生產的有效進行。
所以要實現農業產業化,必須進行農業產業機構調整。而農業機械的發展推進了農業結構調整,發展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相配套的各式各樣的農業機械,調整和優化農機化的發展結構和布局,促進農業生產向專業化、商業化、現代化轉化。建設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農業生產的產業化,必須使用先進的農業機械。用機械裝備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如種植,收獲、精深加工、包裝、保鮮、運輸等。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產業化的重要生產手段,是實施先進的農藝技術、養殖技術、精深加工技術的橋梁和紐帶,是農業生產向專業化、商品化、現代化的物質保證。所以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就要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以便為產業結構的有效調整、農業產值的有效實現做出自己的應有的貢獻。
三、 能夠有效提升糧食產量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依靠科技,才能夠不斷的提升產業規模,提升產業效益,這在農業中也是一樣的。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隨著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耕地面積的日益縮小,想要保證社會的安定與人們的安居樂業,除了依靠進口之外,我們最主要的還是要發展糧食生產,提高糧食產量。而農業機械化生產效率高、進度快、質量好、經濟合算,農業機械化提高了土地的產出率和農產品質量,提高了農機化水平,是保護和提高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舉措。比如採用機械化進行生產,可以進行有效的灌溉,提升灌溉有效性的實現,依靠機械化進行病蟲害防治,可以提升工作效率,還能夠科學的進行綜合治理,另外運用機械化進行施肥,更可以提升肥料的利用率與吸收率,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的提升糧食的產量,以滿足人們的需求……這些都是提升農業生產價值的有效途徑。由此可見,農業機械化的實施對於糧食產量的提升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
四、 能夠實現農業現代化生產
隨著三農政策的逐步深入,國家對於農業生產的投入也在逐漸的增大,另外加上「新農村」建設的進行,我們也都深刻的認識到了:農村要實現小康,關鍵要靠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靠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全面振興農村經濟,而這些都離不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現實農業生產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增產技術的推廣,需要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農藝與農機相配套,只有農機發展了,農業綜合機械作業水平提高了,這些高產、省工、節本的關鍵措施才能落到實處,這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才能上一個新台階。只有做好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實行,才能夠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生產。當然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發展農業機械化是減?輕農業勞動程度,解放農村勞動力的根本途徑,這也為農業的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更多的勞動力與生產力。所以可以看出農業機械化對於農業生產現代化的重要意義。
另外在推廣農業生產機械化的過程中,也需要我們做好農業機械化示範生產基地的建設,畢竟「事實勝於雄辯」,只有讓群眾認識到了機械化的優良用途,才能夠促使他們進行相關的采購與運用。除此之外,也需要我們做好農業機械服務的產業化與社會化,畢竟農民群眾的知識水平有限,在機械的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或者遇到一些難題,面對這些因素,就需要我們做好准備,鼓勵建立各種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專業協會和農機服務隊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促進其不斷發展壯大,逐步向專業化、市場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推進農機標准化作業,產業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為農業機械化的貫徹、執行做出自己的努力。
D. 農場大規模機械化種植有什麼好處
大面積機械化種植的好處很多,概括起來有:
一、有利於農機具的選型、配套與機組編制專優化,從而降低耕地屬單位面積的農業機械使用數量及機具投資額;
二、由於農機具選型、配套與機組編製得到優化,對農業機械的高使用率和低成本運行極為有利;
三、農業機械作業能實現農作物種植的精耕細作,有利於提高農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
四、農業機械化作業效率高,在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盡可能使用農業機械,可確保農作物種植、護理和收獲等生產環節不誤農時,有利於減少農作物損失和增產增收;
五、大面積使用農業機械化作業,可節省大量的勞動力,有利於降低農作物生產成本。
總之,大面積機械化種植,可以用最少的勞力與物質消耗獲取最大的收益,極大地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當然,在大面積機械化種植過程中,必須切實做好機械化生產的計劃管理、勞動(人員)管理、財務管理和機務管理工作,惟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發揮農業機械化的優勢,獲得應有的效果。
E. 農業機械化的利弊分別有哪些
農業機械化是指利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裝備農業,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生態效益的過程。它使用各種機械代替手工工具進行生產,可以節省勞動力,降低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但是農業機械化也有一定的弊端,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農業機械化的利與弊吧!
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好處
二、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弊端
區域間農業機械化水平嚴重失衡
目前,我國的農業機械化進程反映了我國農村社會、經濟、文化背景與發達國家不同的農業機械化特點,這就是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不平衡。
農業機械設備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
包括的問題有部分農機老化嚴重,更新換代乏力;運輸機械多,耕地少;中小型動力機械較多,大中型機械較少;農機作業配套工具少,配套率低;低檔機械多,適應農業結構調整的新型機械少,高性能機械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