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件孔比較深,打到孔底,孔鞋了,怎麼辦
內螺紋m12的孔打到了11.4這樣辦 一是把孔堵住,重新鑽孔。 二是把孔變大,把m12變成m14或別的 螺紋內公稱直徑在M20左右可以忽略不計,如果在M20以下的話有以下幾種方法可以修補:1:鑲套,A:把螺紋底孔在加大,購買相應的螺紋套鑲嵌。B:把螺紋孔加大,自行加工一個相應的螺紋套鑲嵌。2:焊接修補。如果底孔不深的話可以用焊接修補,先把底孔用焊接的方法填滿,然後修整表面在鑽底孔(焊接材料一定要用碳鋼,母體材料一定也是碳鋼,合金鋼不行)。唯一能做的改設計改其它大一點的螺紋,如不行只好報廢,一般比如M10改M12,如M12改M14都應該可以的,技術上質量上無大礙正常情況下是可以改的。
B. 加工中心鑽孔位置度偏差
按正常來講,用鑽頭鑽孔偏心超過0.1MM屬於正常范圍。
如果位置要求有0.08MM的要求,就必須進行精加工了。
首先,你得確認是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位置偏移。
我們先考慮加工中心主軸。用千分表測一下主軸在旋轉時的顫動是多少,按正常來講,如果超過0.02MM,這台加工中心就不適宜進行精加工了。
其次,考慮鑽夾晌念的偏移量。有的一些夾鑽頭的鑽夾在旋轉時也超過了這個精度。那就要考慮換鑽夾了。有的時候,主軸內部積蓄了大量灰塵和鐵削殘渣也會造成,主軸和鑽夾的結合部有縫隙,造成旋轉時,顫動過大。
如果鑽夾沒有問題,就要考慮裝夾。比如鑽頭的總長度是90MM,而你需要鑽孔的深度是70MM,你只裝夾了15MM左右在鑽夾里,突出的鑽頭部分太大,拆手也會造成顫動過大的問題。那就要考慮換一個更長的鑽頭,比如110MM長的鑽頭了,保證被夾部分有足夠的吃力點。
最後,如果上述的問題都沒有,排除掉加工中心主軸,鑽夾,鑽頭長度,裝夾方式的問題。那隻能考慮加工方式和工件本身的問題了。
按照樓主的敘述,表面上看,加工方式還沒有太大的問題。而工件本身找正或垂直度的問題造成偏移的可能性又微乎其微,真是很棘手啊。
比如說圖紙要求兩個孔的位置精度是旅謹嫌0.08MM之內,那麼這兩個孔的精度不能超過0.1MM。如果圖紙這么標,就說明制圖的人不懂得加工。屬於腦殘標注。
最後再回到測量上去,如果加工2個孔的位置精度是0.05MM,而孔本身的精度是0.1的公差。拿9MM的孔為例,加工者加工的孔1是8.9MM,孔2是9.1MM,兩個孔都不超差。如果測量時並沒有按照孔的中心來找正的話,而是按照工件最外圍分中找正,再加上,平行度和垂直度的偏差,那麼,你測量時,測量的結果肯定不準確,兩個孔的位置公差肯定超過要求的0.05MM。但是如果按照孔來找中心的話,因為孔的精度沒有達到0.05,而是兩個孔被加工成了8.9和9.1的兩個不規則的圓,那麼你無論如何測量都無法找到孔的中心,所以結果顯而易見! 所以我們要討論的是圖紙標注的問題。
純手打,有用請加分。
C. 大孔鑽頭攻孔老偏離怎麼辦
打孔鑽孔容易跑偏,(在鑽頭的切削刃刃磨對稱的前提下)其原因是入鑽點與鑽床主軸不同心所造成的。(工件的平面如果與鑽床主軸不垂直也容易跑偏)解決的方法是先把工件固定住,鑽孔時,先用中心鑽點孔,然後再用小一些的鑽頭鑽底孔,最後再用大鑽頭擴孔,這樣就不會鑽偏了。如果鑽頭刃磨的不對稱,鑽孔時也是會跑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