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胳膊太細適合帶手錶(胳膊太細戴手錶)
胳膊太細戴手錶手腕細時,可選手錶范圍確實較小,但不必煩惱。名士克系列、IWC波諾非濤或飛行員的中號都是不錯的選擇,表徑都是34毫米。手腕細的朋友除了考慮表徑外,表的厚度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例如,勞力士的一些款式雖然表徑不大,但太厚重,且為鋼帶,建議選擇皮帶。選擇手錶時,重點在於表帶的纖細度,顏色可素可跳躍,但不宜過粗。
鋼鏈手錶在細胳膊上也十分大氣,銀色帶尤為好看。胳膊粗的話,愛馬仕表盤是不錯的選擇。蘋果手錶Series 7型號將提供41毫米和45毫米機身尺寸,45毫米的屏幕對角線尺寸為1.9英寸,相較於前代增加16%的像素。更大的45毫米蘋果手錶意味著機身內部將有更多的空間,Apple有多個新的表盤正在開發中,以配合Series 7型號。新的愛馬仕表盤每小時的數字都會變化,還有一個新的Nike表盤,其數字會根據人的動作而變化。
胳膊細戴手錶時,避免選擇白色、橙色和粉色,這樣會讓手看起來更加黑。過亮和過於跳躍的粉嫩奶色也不適合。喜歡白色的話,選擇寬頻子的(寬度在2.5-3.5)會更好,也可以考慮皮質棕色表帶,看起來復古,又會襯托出手部的白皙,或是咖色,米咖色。選擇一款精緻的,纖細一點的金屬表帶的表,但表盤一定要干凈簡潔,越簡單越好,這樣會讓女孩子看起來更動人,更舒緩。
胳膊太細戴手錶時,選擇合適的表帶非常重要。避免手錶在手臂自然下垂時在手腕上輕易滑動、摩擦。佩戴後將手掌90度垂直豎起,類似於打拳(推掌動作),表盤和按鈕錶冠不應觸碰到手背皮膚。表帶最佳位置,以第二點的動作豎起手掌後,手背皮膚與手錶距離5-10毫米為宜。智能手錶於傳統腕錶最大的區別在於,表背貼膚處有感測器,並且多數採用凸起設計。
選擇表帶材質需考慮環境和個人慵懶。皮帶有機、親膚、有韌性、柔軟,但怕汗怕水怕油怕曬。塑表帶什麼都不怕,極易清潔水洗,但對皮膚壓力最大。鋼帶舒適易清潔,但難以掌握佩戴,品質差的鋼帶遇汗遇雨水會出銹傷膚。最後建議花粉們還是按照對待腕錶的方式來對待花表,勤於根據場景需要換表帶,勤於打理清潔。
勞力士的遊艇名仕表徑是37毫米,表殼和表帶都是904L鋼,表圈上的拋光數字和刻度閱讀清晰。在盤面中採用了經典的「賓士針」和夜光顯示時標,藍寶石鏡面的3點位是能夠放大日歷的泡泡鏡。腕錶內部搭載定製版3135機芯,上滿鏈能夠提供55個小時的動能。手腕細的朋友選擇手錶時,除了考慮表徑,表的厚度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選擇手錶時,重點在於表帶的纖細度,顏色可素可跳躍,但不宜過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