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朋友叫一起開一家CNC加工店,不知道這個行業利潤如何
一、純利潤是在45000元左右,兩人合夥的話,每個人的利潤差不多22500元。
二、具體分析:
在廣東地區,按加工模具來說cnc電腦銑一般是按每個鍾頭50元計算,一天也就1200左右;按24小時一台雕刻機計算的,是按每個鍾頭25元計算的,一天也就700元左右;如果按你買四台雕刻機算的話,四個開機師傅,兩班制,每個師傅2800元,4個就的開銷11000左右
兩個編程師傅,每個4000元,就得開銷8000元;
加上刀具損耗,一台機按每月400刀具,開銷1600元;
加上伙食、鋪租、機床維修費、工廠平時開銷費;
如果你沒有電腦銑,還要外加工開粗,按每台每月3000開粗費,就的開銷12000元
這樣算起來的話,4台機,每台每月的營業額是在20000元左右4台80000元
所以,純利潤是在45000元左右,兩人合夥的話,每個人的利潤差不多22500元。
一、(1)機械行業維修費利潤取多少擴展閱讀——因為最主要的是以後接單子這方面,所以怎麼去找潛在客戶以及需求客戶很重要,那麼以下幾個途徑:
(一)線下的:
1、找周邊的大一些的加工廠,前去拜訪,詢問是否有外協的加工訂單。
2、參與一些行業的展會,或者線下的采供對接會,當面結識采購,匹配訂單。
(二)網上的:
1、擁有自己的官網(可以做網路推廣競價之類的,這個方法目的是讓采購找到你----後續的正常進行)
2、在知名平台上注冊商鋪(也是要做付費排名的,這個方法目的是讓采購找到你----後續的正常進行)
3、機械加工訂單平台(也是要付一定的會員費用,不同的是你可以自己去找訂單,找采購,進行匹配對接,大大提高了效率----後續的正常進行)
總之,最主要的還是要有一定的客戶資源,這是立足之本。
② 建築工程的利潤率是多少
建築行業正常的凈利潤率10%左右,如果一年完成工程量一億元,凈利潤就是一千萬,表面看利潤率很高,實際上並不是那樣的,現在工程或多或少要填資金的,一億工程一般填資三千萬,如果銀行貸款來填資這樣利息就需要三百萬,如果工程款滯後進帳,利潤損耗至少三至五百萬,實際上做一億工程真正產生的純凈利潤就在三百萬左右。
如果有家建築工程集團公司,年營收一千億,純凈利潤大概就是二十億左右,全中國的建築行業總體就是那樣的。
如果說建築行業做什麼最賺錢,技術含量不高,工程量很大的基礎項目實際上最賺錢的。
如果特殊的材料專利技術含量很高的某些專項項目利潤率可超過30%以上,並且大多數都是預付工程款的,基本上不會拖欠這部份工程款。
建築行業水很深,處理好人際關鍵是很高的公關藝術的。
拋開這些我可以給你列舉一下幾個利潤相對比較大的。
1.金橋,架橋的工程利潤很高。但是一般單位是很難中標的,更別說私人承包了。
2.銀路,這個利潤也相當可觀。同樣的道理,私人幾乎別想。除非干一些市政維修道路,鄉村新建道路,能接上這些活也算很不錯了。
3.承建高樓大廈,你沒有一定的實力想都不用想。房地產的利潤可以在富豪排行榜就能窺測一二,大多數富豪都有地產開發項目。
4.園林綠化,這個利潤也相當不錯,但是你必須得有鐵一般的關系,不然連口湯你都喝不到。
5.裝修項目,可不是說家裝。而是大型裝修,比如酒店寫字樓等。還是同上利潤可觀,關系要過關才行。
就不一一列舉了,建築行業賺錢的項目很多,就看你有沒有實力和關系。如果沒有,還是好好搬磚吧。我寫過幾篇比較務實的建築行業入行的項目,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也許有你合適的。做事情總得從底層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因為大部分人都沒那麼強大的關系。
③ 設備維修費和購置費比例多少比例合理
設備維修費用通常占設備總值的2%-3%,而機床的大修費用可能達到設備總值的百分之二十左右。這個比例是由工程定額來決定的,工程定額是在正常工作條件下,完成一個合格單位產品或一定量工作所需的人力、材料、機械台班和財力的數量標准。
具體來說,設備的維修費用與設備的價值直接相關,一般情況下,較小的設備維修費用占其總值的2%-3%,對於大型設備或精密設備,維修費用可能會更高,有時甚至達到總值的百分之二十。然而,這個百分比取決於設備的類型、使用頻率和維護狀況。
工程定額是一種重要的工程管理工具,它根據國家或地區的規定和標准,規定了完成特定工程所需的資源量,包括人力、材料、機械和資金等。這些定額是基於長期實踐經驗總結得出的,確保了工程項目的合理性和經濟性。
確定設備維修費用和購置費用的比例時,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包括設備的類型、使用環境、維護狀況以及市場行情等。合理的比例不僅能夠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控製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設備更新換代的加快,設備維修費用和購置費用的比例可能會發生變化。因此,定期對這些比例進行審查和調整,以適應市場和環境的變化,顯得尤為重要。
在實際操作中,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行業標准和經驗,合理設定設備維修費用和購置費用的比例。這不僅有助於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還能確保企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