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機械制圖里有個鋁棒的技術要求「交貨狀態:CS」什麼意思
鋁合金狀態:
R:熱加工狀態
M:退火狀態
Y:加工硬化狀態回
C:淬火答狀態
CZ:淬火、自然時效狀態
CZY:淬火、自然時效,冷作狀態
CS:淬火、人工時效狀態
CSY:淬火、人工時效,冷作狀態
Y2:半硬狀態
RCS(T5):風冷、人工時效狀態
以上是老的代號,CS對應的新代號為T6,意思是:固溶熱處理+工時效的狀態。適用於固溶熱處理後,不再進行冷加工(或影響力學性能極限的矯直、矯平),然後人工時效的產品。
新代號及新舊代號對比請參閱《GBT 16475-2008 變形鋁及鋁合金狀態代號》,網上有免費下載(網路搜索:GBT 16475-2008)
❷ 機械制圖的技術要求到底該怎麼寫。
技術要求是表述視圖與標注無法表達的其他要求,技術要求是圖紙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一、一般技術要求
製件去除表面氧化皮;
製件不得有劃痕、擦傷等損傷零件表面的缺陷;
去除毛刺飛邊;
銳角倒鈍;
未注倒角均為0.5×45%%d;
未注越程槽均為1.2×0.3;
表面平整無毛刺;
二、未注公差技術要求(金屬件)
未注公差尺寸的極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長度尺寸允許偏差±0.5;
三、表面處理技術要求
表面鍍白(黑)鋅處理;
表面噴漆(噴塑)處理;
表面發黑處理;
表面電泳處理;
表面鍍鉻處理;
表面拋光處理;
表面滾花,直紋(網紋)m=0.4 GB/T 6403.3;
四、熱處理技術要求
製件氮化450-480HV;
製件毛坯須調質處理220-260HB;
製件調質處理30-35HRC;
製件高頻淬火45~50HRC;
製件滲碳處理,深度>0.1;
製件進行高溫回火處理;
製件整體淬火40-45HRC;
五、塑料件技術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極限偏差按GB/T 14486-MT6級;
製件應飽滿光整、色澤均勻;無縮痕、裂紋、銀絲等缺陷;
澆口、溢邊修剪後飛邊≤0.3,且不得傷及本體;
未注壁厚3;未注筋板1.5~2;
表面打光(噴砂)處理;
未注過渡圓角取R0.3~R1,脫模斜度≤0.3%%d;
各脫模頂料推桿壓痕均應低於該製件表面0.2;
與對應裝配結合面外形配合錯位≤0.5;
製件應進行時效處理;
製件機械強度須符合GB 3883.1標准規定;
製件內腔表面打上材料標記和回收標志;
未注尺寸參照三維造型;
製件表面處理及其它要求由客戶定;
六、焊接件技術要求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9804-F級;
焊縫應均勻平整,焊渣清理干凈;
焊縫應焊透,不得燒穿及產生裂紋等影響機械性能的缺陷;
未注公差線性及角度尺寸的極限偏差均按GB/T 19804-B級;
七、齒輪(齒軸)技術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極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製件毛坯須調質220~260HB;
製件材料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應符合GB/T 3077的規定;
齒面接觸斑點:按齒高不小於40%,按齒長不小於50%;
齒面高頻淬火回火至49-52HRC;
製件表面不應有銹跡、裂紋、灼傷等影響使用壽命的傷痕及缺陷;
最終工序熱處理表面不得有氧化皮;
八、一般軸芯(無銑齒)技術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極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為0.5×45°;
未注越程槽均為1.2×0.3;
製件毛坯須調質220~260HB;
檔車正反兩條螺旋槽,螺距10,深0.4;
螺紋表面不允許有磕碰、亂扣、毛刺等缺陷;
熱處理:
表面處理:
九、自鎖銷軸技術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極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為0.5×45%%d;
熱處理:30-35HRC;
表面發黑處理;
十、輸出軸技術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極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為0.5×45%%d;
未注越程槽均為1.2×0.3;
製件毛坯須調質220~260HB;
製件表面不允許有銳邊、銹跡、污垢等缺陷;
熱處理:
磨加工前表面發黑處理;
十一、彈簧技術要求
總圈數=
有效圈數=
展開長度=
旋向:
熱處理:
表面處理:
製件定型處理;
❸ 機械制圖技術要求中調整處理是什麼意思,例如250~280HB。
是調質處理不是調整處理吧?調質處理是熱處理的一種,屬於回火,能降低零件的硬度和脆性,目的是消除內應力。250~280HB是指它的硬度,HB是布氏硬度的意思
❹ 機械制圖中材料選718H模具鋼,技術要求中的熱處理該怎麼寫
718H是瑞典一勝百出產的預硬態塑料模具鋼,其出廠硬度可達330~370HBW。
這種鋼材無需熱處理, 可縮短模具回製作周期, 降低模答具所需成本, 模具易於修改或維修. 可施以氮化及硬化處理, 以增進模具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
所以,圖紙中不需要註明其硬度。
其它相關資訊可以參考網路。網頁鏈接
❺ 機械制圖,用雙點劃線表示零件表面的局部熱處理,之後粗糙度應該如何標注
零件表面的局部熱處理、電鍍等一般用粗虛線表示。粗糙度是指零件完工時的表面結構要求(如導軌表面經淬火後,再磨削表面,以達到要求的粗糙度),應標注在輪廓線上。
❻ 熱處理鍋爐的軸承端蓋的機械制圖的技術要求該怎麼寫
有圓柱孔的軸承 用裝在軸端的端蓋
帶有過盈配合的軸承圈在安裝時一般是讓軸承圈在一側緊靠軸上或軸承座內的擋肩。(圖20)。 在另一邊,內圈通常是用「鎖緊螺母」一節所說明的鎖緊螺母來固定,例如其類型為KM + MB(圖20),或者用裝在軸端的端蓋(圖21)來固定。 外圈通常是用軸承座端蓋來固定(圖22),在特殊情況下可能用螺紋圈(圖23)來固定。
除了整體式軸或軸承座的擋肩之外,更簡便的方法通常是在軸承圈之間或軸承圈與諸如齒輪等鄰近部件之間使用隔套或隔圈(圖24)。 軸上定位也可以用開口軸套,它位於軸的溝槽內,並由另一個不開口隔圈或由軸承內圈夾住。
使用卡環來對滾動軸承進行軸向定位,可以節省空間,允許快速安裝與拆卸,並可簡化軸與軸承座孔的加工。 如果必須承受中等或重型的軸向負荷,在軸承圈與卡環之間應該插入支撐墊圈,以免卡環承受過度的彎矩。(圖25)。 必要的話,可以通過為支撐墊圈選擇適當的公差或使用調整墊片,來減少卡環與卡環槽之間常有的軸向間隙。 外圈帶有卡環槽的軸承(圖24)可以用卡環來固定,非常簡單而又節省空間,見「單列深溝球軸承」一節"。
軸向定位的其它方法,特別是適用於高精度軸承配置的方法,需要使用壓力配合,例如,用階梯套配置的形式。 可以在SKF型錄「高精度軸承」中找到詳情。
帶有錐形孔的軸承
帶有錐形孔的軸承直接安裝在錐形軸頸上,通常是用鎖緊螺母,或插在軸槽內的外螺紋開口卡圈上的鎖
❼ 機械制圖HT表示什麼
HT一般是灰鐵
焊後熱處理一般是:After welding stress relieved.
如果說材料對熱處理的方法的話:
A:退火
N:正火
Q:淬火
T:回火
QT:調質處理
S:固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