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掌握機械製造工藝知識有哪些
掌握機械製造工藝知識有:
1、識圖,識圖是工藝的基礎知識;
2、懂各種製造工藝:鍛造,鑄造,機加工
3、懂各種機加工:磨,銑,車,刨,鑽等;
4、合理的製造工藝流程圖
5、材料及材料力學
⑵ 機械製造工藝學有哪些內容
第1次課(緒論 、第一章 加工精度分析 1.1、加工精度概述 )一、教學目的和要求1、 掌握機械製造的基本理論和工藝規程的編制,對工藝問題能進行分析和提出改進措施。2、掌握零件加工和機器裝配結構工藝性的原則,設計的產品具有良好的結構工藝性。3、掌握保證機器裝配精度的方法。4、掌握機床夾具的設計原理和方法,具有設計機床夾具的初步能力。5、具有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工藝問題的能力,提出保證質量,提高勞動效率,降低成本的工藝途徑。二、教學內容綱要1.緒論(機械製造工藝的概念、學習的目的、特點、內容、發展方向)2、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狀精度、相互位置精度,各種精度的獲得方法三、重點、難點各種加工精度的獲得方法四、教學方法,實施步驟根據本章課的內容特點,運用啟發式、案例分析式教學方法講授本緒論課程內容。五、時間分配(2學時)本次課共兩學時,其中緒論佔一學時六、布置思考題1.了解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2.針對我國的機械製造業現狀,指出我國機械製造業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3.你認為應該採取哪些具體的措施和方略來改變這種現狀,使我國的機械製造行業處於世界的前列?4.尺寸精度、形狀精度、相互位置精度相比較,那種要求更高些? 第二次課(第一章、加工精度1.2、幾何及原理誤差、1.3受力變形)一、教學目的和要求 使學生能夠更清晰地明白在機械製造當中存在的構件受力變形的實際問題,在以後的機械製造分析中能夠從力學受力變形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二、教學內容綱要1、工藝系統幾何誤差及原理誤差2.工藝系統的剛度3.受力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4.機床剛度的測定,接觸剛度,5.減少受力變形的措施;三、重點、難點1.工藝系統幾何誤差及原理誤差2.工藝系統受力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四、教學方法,實施步驟根據本章課的內容特點,運用講解式、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講授本課程內容。五、時間分配(3學時)1.工藝系統幾何誤差及原理誤差(25分)2.工藝系統的剛度及測定(45分)3.受力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35分)4.接觸剛度,減少受力變形的措施;(30分)六、布置思考題1.查閱相關的資料,思考和比較普通機床和數控機床在工作的時候,哪個系統受力的影響更大些?2.幾何誤差與原理誤差的區別?以車床為例說明機床的幾何誤差對零件的加工精度有何影響? 第3次課(第一章、加工精度 1.4受熱變形1.5內應力變形)一、教學目的和要求能夠系統地掌握工藝系統的熱變形的相關知識和內容,同時能夠熟練的掌握誤差測量及起計算.二、教學內容綱要1、.工藝系統的熱變形:(1)工藝系統的熱源,(2)工藝系統的溫升及其計算公式,(3)機床的熱變形對工件的影響,(4)工件遇刀具的熱變形,(5)工藝系統熱變形的對策;2、.殘余應力引起的變形;三、重點、難點.工藝系統的熱變形:四、教學方法,實施步驟本此課可以採用黑板教學的方法和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兩種手段,根據具體內容採用啟發式和講解式、引導式和提問式教學方法。五、時間分配(2學時)1、.工藝系統的熱變形:(45)2、.殘余應力引起的變形;(45)六、布置思考題1. 自己將誤差的內型總結和歸納.2.試舉例說明在加工過程中,工藝系統受熱變形會對零件的加工精度產生怎樣的影響?應採取什麼措施來克服這些影響? 第4次課(第一章、加工精度 1.6測量誤差1.7誤差分析 1.8提高措施)一、教學目的和要求二、教學內容綱要1、.測量誤差;2.加工誤差的統計分析法:(1)加工誤差的性質,(2)分布曲線分析法,(3)點圖分析法;3.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三、重點、難點1、.測量誤差;2、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四、教學方法,實施步驟本此課可以採用黑板教學的方法和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兩種手段,根據具體內容採用啟發式和講解式、引導式和提問式教學方法。五、時間分配(3學時)1、.測量誤差;(45)2.加工誤差的統計分析法:(60)(1)加工誤差的性質,(2)分布曲線分析法,(3)點圖分析法;3.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30)六、布置課後思考:1. 本章重點講述了加工精度影響的原理和具體計算方法以及保證高的加工精度和質量的具體方法,應重點掌握此方法,並提前預習下章「表面質量」. 第5次課(第二章表面質量2.1表面質量含義)一、教學目的和要求1.解掌握各原理的基本模式概念和特徵,能舉例說明各原理;2.通過實際問題的講解,使學生形成對機械製造表棉質量和粗糙度的個體認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歸納的學習習慣;二、教學內容綱要1.表面質量的含義以及對零件使用的影響:;三、重點、難點1.刀具切削後的表面粗糙度,2.磨削後的表面粗糙度;四、教學方法,實施步驟根據本章課的內容特點,運用啟發式原則、講解式、案例分析式等教學方法講授本課程內容。五、時間分配(2學時)表面質量的含義以及對零件使用的影響;六、布置思考題1.查找相關的資料並思考高精表面質量在現在的高科技行業當中有哪些具體的應用呢?2.機器零件的表面質量包括哪幾個方面內容?為什麼說零件的表面質量與加工精度對保證機器的工作性能來說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第6次課(第二章表面質量2.2粗糙度影響因素2.3物理機械性能)一、教學目的和要求引導學生能夠對機械的相關性能有更深的了解和掌握.二、教學內容綱要1.表面粗糙度的形成及影響因素:(1)刀具切削後的表面粗糙度,(2)磨削後的表面粗糙度;2.表面加工硬化:三、重點、難點表面粗糙度的形成及影響因素:(1)刀具切削後的表面粗糙度,(2)磨削後的表面粗糙度;四、教學方法,實施步驟本此課可以採用黑板教學的方法和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兩種手段本此課可以採用黑板教學的方法和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兩種手段,根據具體內容採用啟發式和講解式、引導式和提問式教學方法。五、時間分配(3學時)1.表面粗糙度的形成及影響因素:(1)刀具切削後的表面粗糙度,(50)(2)磨削後的表面粗糙度;(50)2.表面加工硬化:(35)六、布置思考題1. 課後復習這一堂課的重點內容,下堂課提問.2.影響切削表面粗糙度的因素有哪些? 第7次課(第二章表面質量2.4機械加工振動2.5提高表面質量)一、教學目的和要求1.解掌握機械加工振動的具體概念和分類;2.熟練掌握提高表面質量的具體的方法. 二、教學內容綱要1.受迫振動,2.自激振動;3.提高表面質量的方法三、重點、難點1.提高表面質量的方法2.自激振動四、教學方法,實施步驟本此課可以採用黑板教學的方法和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兩種手段,根據具體內容採用啟發式和講解式、引導式和提問式教學方法。五、時間分配(2學時)1.受迫振動,(30)2.自激振動;(30)3.提高表面質量的方法(30)六、布置思考題1.預習第三章:工藝規程制定.2.何為強迫振動?它與自由振動有何區別?減少強迫振動的基本途徑喲哪些?3.何謂自激振動?它與強迫振動有何區別?目前關於自激振動的學說有哪些?其要點是什麼?通過哪些措施可以抑制自激振動? 第8次課(第三章、工藝規程制定3.1 基本概念 3.2制訂步驟)一、教學目的和要求1.熟練掌握工藝規程的概念;2.使學生在設計中能應用工藝規程的步驟和方法;二、教學內容綱要1、工藝規程的基本概念2、工藝規程的制定步驟三、重點、難點1、工藝規程的基本概念2、工藝規程的制定步驟四、教學方法,實施步驟本此課可以採用黑板教學的方法和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兩種手段,根據具體內容採用啟發式和講解式、引導式和提問式教學方法五、時間分配(3學時)1、工藝規程的基本概念(45)2、工藝規程的制定步驟(90)六、布置思考題1.什麼是機械加工的工藝過程,工藝規程?工藝規程在生產中起什麼作用?2. .熟練掌握工藝規程的概念和步驟,為機械工藝規程的設計作準備3.制訂工藝規程時,為什麼要劃分加工階段?什麼情況下可以不劃分或不嚴格劃分加工階段? 第9次課(第三章、工藝規程制定3.3 毛坯選擇3.4基準選擇)一、教學目的和要求1.掌握各種新機械名詞的概念;2能熟練掌握基準的選擇和路線的擬定二、教學內容綱要1、毛坯選擇2、基準選擇三、重點、難點1、基準選擇四、教學方法,實施步驟本此課可以採用黑板教學的方法和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兩種手段,根據具體內容採用啟發式和講解式、引導式和提問式教學方法五、時間分配(2學時)1、毛坯選擇(30)2、基準選擇(60)六、布置思考題1.熟悉課堂所講的內容,選擇一個具體的實物分析和研究。2.什麼是工序、工步、安裝、工位? 第10次課(第三章、工藝規程制定3.5路線擬定3.6工序內容3.7經濟分析)一、教學目的和要求能熟悉工序的具體內容,能進行具體的經濟分析二、教學內容綱要1、路線擬定2.工序內容3.經濟分析三、重點、難點1、路線擬定2.工序內容四、教學方法,實施步驟本此課可以採用黑板教學的方法和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兩種手段,根據具體內容採用啟發式和講解式、引導式和提問式教學方法五、時間分配(3學時)1、路線擬定(60)2.工序內容(50)3.經濟分析(25)六、布置思考題1.查找圖書館關於經濟分析的具體書籍,擴展經濟分析的能力和認識. 2.什麼是勞動生產率?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工藝措施有哪些?3.什麼是時間定額、單件時間?
⑶ 2022機械工藝技術專業課程有哪些 就業方向有什麼
機械工藝技術專業課程主要有: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工程力學、機械工程材料、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機電傳動控制、機械製造技術。機械工藝技術專業為教育部根據社會需求增設的新專業,就業面廣,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到研究機構、政府機關、城市建設等部門從事科研、教學、機械加工等方面的工作。
機械制圖、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繪圖(AutoCAD)、工程力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機械設計基礎、電工學及工業電子學、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金屬切削機床、夾具設計、金屬切削原理及刀具、機械製造工藝學、數控加工技術、數控原理及編程、CAD/CAM應用、特種加工、工業企業管理、制圖測繪、計算機操作實訓、AutoCAD實訓、金工實習、專業課程設計、機加工實訓、數控機床操作技能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設計
機械工藝技術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掌握現代機械製造技術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機械製造工藝設計、機械加工和設備操作、維護能力的職教「雙師型」師資,以及面向企業生產一線具有機械製造領域的產品工藝設計與製造、設備操作與維護能力,掌握數控加工技術、具備機械加工技術服務、生產組織管理和機電產品營銷的高級技術型人才。
1.中、高等職業學校從事機械專業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教師(主要以中職學校為主)。
2.機械行業、企業從事產品設計、新產品開發和技術改造與創新的設計工程師。
3.生產現場從事機械製造加工工藝規程的編制與實踐、工藝裝備的設計和製造的工藝工程師。
4.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的工藝編程人員。
5.機械加工和數控設備的維護、維修人員。
6.機械CADCAM技術的應用人員。
7.企業生產組織和管理、機電產品的銷售和技術服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