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煤礦機械修理人員有什麼要求
1、具備鉗工基本技術
2、懂得煤礦作業規定
3、如果在中小型煤礦必須是多面手(一般的電工、安裝鉗工、修理鉗工、焊工等)
4、大型煤礦最好有一門手藝是精通的。
B. 起重機械安裝與維修人員需要什麼證
望採納 1 機械安裝維修人員崗位職責 1、起重機機械安裝維修人員必須經有關部門按規定進行安全技術培訓,並經考試合格、取得資格證後方可上崗 2、貫徹企業標准和各種規章制度,全面保質、按期、安全地完成領導下達的機械安拆檢修任務; 3、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開展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活動,及時消除和整改工器具或索具的安全隱患,堅持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事故分析堅持「三不放過」的原則; 4、參加起重機械安、拆的技術交底; 5、負責起重機械安裝、拆卸、維修工作;安拆過程中嚴格按操作規程和說明書的要求,進行進程序化作業,把好安全、質量關,絕不留下安全隱患; 6、作好機械安裝拆卸和檢修記錄; 7、積極參加安全學習、安全檢查,及時提出各項安全防範措施和有關建議; 8、積極參加崗位練兵,崗位培訓工作,確保持證上崗,不斷提高業務技術水平; 9、配合好技術人員定期對機械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
2 起重機指揮人員職責 1、起重機指揮人員必須經有關部門按規定進行安全技術培訓,並經考試合格、取得資格證後方可上崗; 2、 指揮人員應根據GB5082-85《起重吊運及指揮信號》的信號要 求與操作人員進行聯系。 3、 指揮人員發出的指揮信號必須清晰、准確。 4、 指揮人員應站在使操作人員能看清指揮信號的安全位置上,當 跟隨負載進行指揮時,應隨時指揮負載避開人及障礙物。 5、 指揮人員不能同時看清操作人員和負載時,必須設中間指揮人 員逐級傳遞信號,當發現錯傳信號時,應立即發出停止信號。 6、 負載降落前,指揮人員必須確認降落區域安全時,方可發出降 落信號。 7、 當多人綁掛同一負載時,應先作好呼喚應答、確認綁掛無誤後, 方可由一人負責指揮起吊。 8、 用兩台起重機吊運同一負載時,指揮人員應雙手分別指揮各台 起重以確保同步。 9、 在開始起吊負載時,應先用「微動」信號指揮,待負載離開地 面10~20cm並穩定扣,再用正常速度指揮。必要時,在負載降落前,也應用「微動」信號指揮。
3 起重機械操作人員崗位職責 1、起重機械操作人員必須經有關部門按規定進行安全技術培訓,並經考試合格、取得資格證後方可上崗; 2、起重機械操作人員應熟悉所操作起重機各機構的構造和技術性能以及保養和維修的基本知識。 3、作業前應檢查起重機的工作范圍,清除防礙起重機行走及回轉的障礙物。檢查軌道是否平直,有無沉陷;軌距及高差是否符合規定。 4、作業前應按照本機械的保養規定,執行各項檢查和保養。 5、起重機械操安全操作的一般要求 5.1、露天作業的軌道式起重機,作業前應先將夾軌嵌松開,作業結束後應將夾軌嵌夾住。 5.2、應在確認起重機上及周圍無人後方可閉合主電源開關. 5.3、閉合主電源開關前應確認所有控制手柄處於零位。 5.4、應對制動器、吊鉤、鋼絲繩以及安全裝置等進行檢查並作必要的試驗。如有異常,應在作業前排除. 5.5、進行維護保養時,應切斷主電源開關。 6、雪、雨天作業時,應保持良好的視線並防止起重機各部制動器受潮失效。作業前應檢查各部制動器並進行試吊,確認可靠後方可進行作業。 7、起重機作業時,無關人員不的進入操作室。作業時操作人員必須精力集中,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
C. 設備維修公司組織機構如何設置
對設備管理組織機構產生影響的因素很多,主要由:
(1)企業規模
大型企業,尤其是特大型企業,生產環節多、技術與管理專業跨度大,設備管理業務內容繁雜,工作量大。通常公司(或總廠)一級設置主管設備的副經理(或副廠長);在其領導下,分別設置總機械師與動力師直接領導設備部、處等機構。各分廠設立相應的設備主管人員和職能機構。
小型企業生產環節少,技術與管理專業跨度小,設備管理業務內容較簡單,工作量小,可由廠長直接領導或授權某副廠長領導設備系統(科、股)的工作。
(2)機械化程度
一般說來,生產機械化程度高、設備擁有量多的生產單位,由於設備管理與維修工作量大、技術復雜,設備管理機構相應要齊全一些。對於一般的加工企業,設置的機構可相對簡單一些。
(3)生產工藝性質
化工、冶煉企業由於高溫、高壓、連續生產、腐蝕性強等原因,對設備運行與萬豪要求十分苛刻,設備管理與維修工作量大,設備管理機構相應要齊全一些。對於一般的加工企業,設置的機構可相對簡單一些。
(4)協作化程度
設備維修、改造、備件製造等的專業化、協作化、社會化程度,對於企業設備管理組織機構的設置有重要影響。在某些大中城市,上述各項的專業化、社會化程度較高,圍繞企業設備維修的社會服務體系較完善,大大減輕了企業自身的設備維修、技術改造、備件製造等工作量,企業的設備管理機構可以精簡。例如上海寶山鋼鐵總廠,堅持「不在鋼廠內部龐大的修理廠」的方針,通過主生產線設備檢修外協、面向社會引進部分專業檢修力量,自身擁有一支精乾的設備檢修隊伍,開展備件供應的社會協作,加上生活後勤的社會協作,率先解決了企業辦會,「大而全」「小而全」的弊病,機構、人員十分精幹。1992年人均產鋼量達513t,比當時全國鋼鐵廠人均產鋼量22t高出20多倍。發展設備維修等的專業化、協作化,建立為企業設備工作服務的社會體系,是培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內容。
(5)生產類型
在加工裝配行業中,例如機器製造、汽車、家用電器等行業,由於生產類型(大量生產、成批生產、單件小批量生產)不同,設備管理機構的設置也有較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