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做好機械企業的績效考核
現在很多企業都出現一種情況,即過分強調了業績,而忽略了對行為的培養。這就出現一個問題:業績做得越好的員工,越不遵守紀律,越不尊重遊戲規則,這種員工在企業大力發展的過程中,將成為企業的阻礙。一旦被提拔成管理人員,影響就更大了。所以,員工的績效考核要慎之又慎。譚小芳老師表示,績效考核有以下幾個種類:
1、按時間劃分
(1)定期考核。企業考核的時間可以是一個月、一個季度、半年、一年。考核時間的選擇要根據企業文化和崗位特點進行選擇。(2)不定期考核。不定期考核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指組織中對人員的提升所進行的考評,另一方面是指主管對下屬的日常行為表現進行紀錄,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同時也為定期考核提供依據。
2、按考核的內容分
(1)特徵導向型。考核的重點是員工的個人特質,如誠實度、合作性、溝通能力等,即考量員工是一個怎樣的人。(2)行為導向型。考核的重點是員工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行為,如服務員的微笑和態度,待人接物的方法等,即對工作過程的考量。(3)結果導向型。考核的重點是工作內容和工作質量,如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勞動效率等,側重點是員工完成的工作任務和生產的產品。
3、按主觀和客觀劃分
(1)客觀考核方法。客觀考核方法是對可以直接量化的指標體系所進行的考核,如生產指標和個人工作指標。(2)主觀考核方法。譚小芳老師認為,主觀考核方法是由考核者根據一定的標准設計的考核指標體系對被考核者進行主觀評價,如工作行為和工作結果。
績效考核原本應該與具體工作的員工息息相關,結果卻成了企業少數「精英」才能理解才能使用的「奢侈品」,彷彿沒有復雜的公式就不能進行績效考核,似乎離開了希臘字母就無法表述計算依據。一句話,脫離具體企業的格式化考核害人不淺,導致今天國內的企業不是考核過度,就是考核不足,不是過左,就是過右。
很多公司把日常考核與嚴格的獎懲制度結合起來,這樣做的結果勢必導致管理工作的短期化和員工行為利益化,更破壞了組織與團隊的和諧關系,索尼公司曾經因「績效主義」而一度走向衰敗就是典型例證。為了實行績效管理,索尼公司成立了專門機構,制定了非常詳細的評價標准,並根據對每個人的評價確定報酬。這種一切以工作績效為導向的管理,使索尼公司內追求眼前利益的風氣蔓延,職工逐漸失去工作熱情,公司失去活力。
② 機械加工廠 員工怎麼計算工資
每個企業的工資計算標準是不一樣,但是基本都是底薪+計件為主。有一些企業還會有獎金:比如 滿勤獎、工作表現優秀獎等等。
③ 機械加工行業,工資根據工時定額計算,請大神教我算下定額工時怎麼分。
一.工資應該至少分三塊:
1.基本工資:按出勤時間計。
2.崗位工資:按崗位技能計。
3.績效工專資:按完成工屬作計。
二.完全按完成工作計,全額計件工資。
三.你的情況,建議:
1.A出勤240小時,B出勤200小時,共440小時。
2.A佔了240/440=6/11,B佔了200/440=5/11。
3.A系數0.4,B系數0.6。所以A為2.4/11,B為3/11。A:B=4:5。
4.完成定額總工時600小時,A=267小時,B=333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