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機械制圖有角度的軸測圖的畫法
為了使常用的立體圖統一規范化,機械制圖對其反映長寬高軸向夾角和軸向變形系數做了統一規定。其中正等側、斜二側較為常見。
正等測:反映長寬高的三軸OX、OY、OZ間夾角均為120º,變形系數取1 。軸向尺寸可按長寬高實際尺寸(或比例)1:1:1直接度量畫圖。
斜二側:反映長、高的OX、OZ兩軸夾角為90º,反映寬的OY與OX、OZ夾角均為135º 。變形系數為1:1:1/2,畫圖時,長和高按1(實際或比例)量取,寬按1/2(實際或比例)量取。
完成同一尺寸形體的軸測圖,無論由誰畫結果應該是一樣的。
正等測:反映長寬高的三軸OX、OY、OZ間夾角均為120º,變形系數自己可以預設。軸向尺寸可按你的預設變形系數X實測值
為了把三個投影面都畫在一個平面里,原點是同一個,均分360°的話,每個軸夾角120°
應該是這么解釋的吧
長對正 寬相等
現在都用3d了,可以直接生成,沒有人學那個了,現在學這個沒有用用
軸測圖多用於尺寸較小的機械零件,適合在手掌上能觀察全面的物體,就算旋轉體,一旦尺寸大了,它就不符合人們眼觀的習慣,所以不管哪種軸測畫法,在表現建築物的景觀或室內空間時,都是費力不討好的。一句話,不像!
軸測圖,知道怎麼畫就行了。要復雜點的在CAD畫軸測圖,那不得畫死人。
一般工程圖中的軸測圖,都是PRO/E,UG,SOLIDWORK等直接3D建模,
再出工程圖,
正等測,斜等測,想哪個方向都行的。
在cad介面的最下面一行 有個極軸按鈕開啟,然後右擊,增量角設定成30』。
cad畫等軸測圖時設定方式:在選單欄里找到」工具「 -----」草圖設定「-----在」捕捉型別和樣式「下-----勾選」等軸側捕捉「然後確定;
可以用F5鍵,更改座標方向,同時最好開啟F8正交。
畫個正剖檢視另外標注
B. 機械制圖求直線與平面之間的夾角
換面法
1,平面def內作水平線(此題已有),換V面使平面集聚為線。
2,再換H面,使平面為水平面,水平投影反映實形。
3,再換V面,使直線為正平線,且平面 仍為水平面,則直線正面投影與軸的夾角α即為直線與平面def的夾角。
C. 機械制圖中怎麼畫與兩個平面距離都相同的點
思路和步驟如下,具體畫法,會因題給條件不同而不同
一,當兩平面相交時,與兩個平面距離相等的點,在兩平面夾角的平分平面上
1,作兩平面交線
2,作交線的 垂直面
3,求出垂直面和兩平面交線
4,作兩交線所成角的平分線
5,該角平分線,原兩平面的交線構成兩平面夾角的平分平面,其上的點到兩平面的距離相等。
二,兩平面平行時,與兩個平面距離相等的點,在與兩平面距離相等,且與兩平面平行的平面上
1,作一直線與兩平面相交
2,求直線與兩平面的交點
3,求交點之間線段的中點
4,過中點作與兩平面平行的平面
D. 機械制圖裡面怎麼求兩相交直線的夾角 最好用圖說明一下
兩相交直線構成平面 ,求其夾角,要在反映實形的平面內比較簡單,直觀。
為此 ,採用換面法較好
1,在兩相交直線構成平面內,作水平線(或正平線),
2,換V面(H面),使平面在新投影面中積聚為直線
3,再換H面(V面),使平面為水平面(正平面),平面反映實形,即可求得兩直線夾角。
如圖
E. 傾角在機械制圖中式怎麼樣定義的
這個傾角的理解應該是這樣的:
你可以考慮兩個平面的夾角,從兩個平面相交的交線上任意一點向兩個平面做垂線,這兩條垂線的夾角就是你所說的傾角。
F. 機械制圖有角度的軸測圖的畫法
抄為了使常用的立體圖統一規范化,機械制圖對其反映長寬高軸向夾角和軸向變形系數做了統一規定。其中正等側、斜二側較為常見。
正等測:反映長寬高的三軸OX、OY、OZ間夾角均為120º,變形系數取1 。軸向尺寸可按長寬高實際尺寸(或比例)1:1:1直接度量畫圖。
斜二側:反映長、高的OX、OZ兩軸夾角為90º,反映寬的OY與OX、OZ夾角均為135º 。變形系數為1:1:1/2,畫圖時,長和高按1(實際或比例)量取,寬按1/2(實際或比例)量取。
完成同一尺寸形體的軸測圖,無論由誰畫結果應該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