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機械設計軸的校核怎麼計算
軸的設計過程如下:
1.根據該軸所傳遞的功率,用公式T=9550*p/n算出傳遞的轉矩。
2.根據轉矩,利用扭轉切應力公式初步估算軸的直徑。
3.根據軸上的齒輪尺寸,所採取的裝配方案,選出軸承,並做好初步的結構設計。
4.現在開始對軸進行校核,如果是一般的轉軸,就用彎扭合成公式進行校核。如果是心軸,就用彎曲公式來校核,如果是傳動軸,一般不用校核。
5.利用機械零件強度理論對軸進行精確校核。確定各種影響系數。
最後如果強度滿足,一般不做修改,強度不滿足,重新設計即可。
公式的話,可以參考材料力學或者機械設計教材。
軸的材料一般選用40CR
㈡ 機械圖紙審核標准
機械圖紙最終要成為產品,在這個過程中圖紙要經過一系列的審核的。內
在圖紙上的圖框中就有容審核一欄,最基本的審核,這個審核的主要內容是圖面上的東西,像產品的線條是否完整,尺寸標注是否完全,有沒有一些構造在圖中找不到相關尺寸的情況,公差是否合理,細節圖的放大比例是否合適,尺寸線位置是否恰當。測繪零件的話就要看看尺寸是否正確。還有圖面整體效果,清潔度,錯別字等等,就是說,審查這張圖紙畫的符不符合道理,不要出現低級失誤,畫的好不好。
另外就是強度審核,其實更多叫校核,就是零件的強度是否滿足要求,一般來講,零件在能滿足要求的前提下都盡可能減輕自重,一個是節約材料,另一個是如果是運動零件的話更省力。強度不夠的零件製造出來沒有意義。一般強度審核在零件設計之初就考慮的。
還有比較重要的是工藝性審核,在圖紙圖框中如果有工藝一欄的話,就簽在那裡。很多情況下是在圖紙圖框外,設有工藝會簽,包括機加數控等冷工藝,鑄造熱處理等熱工藝,裝配工藝以及非金屬和鈑金工藝,涉及到的專業需要根據專業的加工能力來判斷零件是否能製造或者便於製造。比如看型面,公差等是否是能力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