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五金製品的應用及市場前景分析
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五金製品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同時,隨著消費者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提高,五金製品的品質和外觀也需要不斷提高。因此,未來五金製品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企業需要不斷提高產品品質和創新能力,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總之,五金製品作為現代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其應用廣泛,市場前景廣闊。企業需要不斷提高產品品質和創新能力,以適應市場需求,抓住市場機遇。
五金製品的應用
另外,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扶持和鼓勵,五金製品行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將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也將不差滾斷增強。同時,國家對環保和節能的要求也將不斷提高,五金製品企業需要不斷改進生產工藝和技術,推出環枝並保節能產品,以適應虛搭余市場需求。
五金製品是指以金屬材料為主要原料,經過加工、製造、加工等工藝製成的各種金屬製品。五金製品廣泛應用於傢具、建築、機械、汽車、電子等領域,是現代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
傢具五金:傢具五金是傢具生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各種傢具五金配件、五金拉手、五金腳、五金合頁、五金鎖具等。在傢具生產中,美化等作用,為傢具的外觀和使用功能提供了保障。
Ⅱ 建材市場調查報告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建材市場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為了改造、提升玉林城區各大專業市場,重塑玉林商貿形象,促進玉林商貿業進一步繁榮發展,根據區委、區政府的部署,由區建設局牽頭,工商、稅務派員參與組成建材市場調查工作組,於11月25日—27日對玉林市建材市場進行了專項調查。調查以走訪、實地考察等形成進行。兩天來調查組分別走訪了玉州區國家稅務局第三分局、玉州區地方稅務局第三所、玉州區工商局環北工商所、玉林市市場開發服務中心環北市場服務部、以及搪瓷瓷磚、衛生潔具、建築鋼材、水暖器材等業主各十戶,實地考察了玉林市建材市場。現將調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市場的基本情況
玉林市建材市場,原名玉林建材傢具市場,由玉林市市場開發服務中心於一九九五年五月投資興建,並負責管理。市場是集建築材料、摩托車銷售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市場,是玉林市人民政府規劃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
市場位於玉林市一環北路中段(一環北路307號),地理芹譽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南、北能便捷通達廣州、湛江、茂名、海南、北海和南寧、柳州、桂林、貴港、梧州等地,進入市區乘坐15路公交車可直接到達。
綜合市場總佔地面積10萬平方米,其中建材市場部分約6萬平方米,摩托車市場部分約4萬方米。建材市場有圍牆包圍,呈封閉式,內部道路寬暢,建設和安裝有衛生保潔、倉儲保管、金融、通訊、消防等一流的配套設施,聘請有治安保衛、運輸裝卸隊,大小貨車24小時可以裝卸貨物,服務周到,治安狀況良好。
市場建築面積29108平方米(包括:商住面積4020平方米,倉庫面積3060平方米,經營面積22028平方米),共有門店500間。市場最初為經營副食、五金、舊貨、獸葯等行業的綜合性市場,到一九九六年最終發展成為專業性的建材市場。市場開業之初,已有廣東、福建、浙江、南寧、柳州、貴港、欽州、北流等省市的經營戶180多戶進場經營,雖有的經營業主在中途轉手,但門店出租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市場經營的產品主要有產於廣東佛山等地的塘瓷瓷磚、水暖器材、衛生潔具、廚具、五金製品、防盜門、建築塗料、石材,和產於柳州、江西萍鄉、貴州水城、雲南昆明等地的建築鋼材等,共有上千個品種,商品門類廣泛,品種齊全。商品的銷售網路覆蓋整個玉林市,部分的商品銷售還輻射附近的地區,如貴港、桂平、岑溪、合浦、浦北、靈山等縣市。據統計,目前市場的日客流量在10000人以上,年成交額約達3億元,年上繳稅金310萬元,其它征費約70多萬元。
經調查,建材市場目前鋪面利用率達99%以上,銷售量基本能滿足玉林附城地區的居民需要,但由於其面積有限,規模小、檔次低,周邊缺乏擴展空間,進一步發展潛力有限。
二、市場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全面調查了解發現建材市場在建設和管理中存在四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一)市場發展定位不夠高,不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作為中南地區的商貿集散地,玉林有著悠久的商貿歷史和較好的`商業發展前景。而建材市場的建立和發展,由於認識上的局限性,其發展戰略定位不是很高。判升表現在二個方面:一是市場建設檔次不高,大部分建材經銷商雖能夠歸行入市,但是經營方式仍停留在攤位式經營,商品以低、劣居多;二是市場銷售覆蓋面不廣,目前市場上的商品多銷在本地,及周邊一些縣城,知名度低,輻射范圍不廣,銷售量有限,影響力低下。
(二)政策法規配套跟不上,進一步發展受阻。表現為:一是行政引導不力,造致了市場分散。當前玉林市區內還有很多建築材料店鋪未能歸行入市。如公園路上的建築塗料店和其它各種裝修材料店,工業品市場附近的管材店和燈飾店,清寧路上的鋁合金(不銹鋼)窗(門)店等等。市場的分散既不利於市場的管理,也不利於市場的良性發展,更不利於市場品位的提升。二是征費政策過緊,各種征費過高。行內業主普遍反映,本市場與廣東的佛山、東莞、順德、珠海、湛江、茂名以及區內百色、欽州等地的同類市場相比,同類征費偏高,這無疑會打擊業主的投資信心,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三)市場設施不配套,服務掘首老質量不高。主要表現在:一是門店(貨位)面積大小不一,不合適。業主普遍反映是小戶不夠用,大戶用不完。二是鋼材貨位場地沒有硬化,場地沆窪不平,積水疏排不暢,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三是無地磅設施。四是倉儲設施不配套,倉庫容量遠不能滿足業主的需要。五是缺乏對裝運隊的有效管理。六是生活設施不配套。
(四)地理位置已不相適應城市發展要求。市場建成之初,其地理位置尚屬城郊。隨著二環路的建成以及城區的擴展,目前市場已進入市區之中。承載建材商品的重(大)型貨運車輛將不再適宜進出市區內的市場,在市區內設置建材市場,一方面對其自身發展是一個限制,另一方面影響到城區居民的正常生活,影響到城市的品位和檔次。
三、建議
根據當前建材行業的發展形勢以及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調查組結合調查到的情況認為必須重新建設我市建材市場,這是因為:
1、鑒於當前二環路的建成、城區的擴展,現在的建材市場已進入了市區之中,承載建材貨物的重(大)型車輛將不能再在市區內自由進出市場以及現有的建材市場離鐵路和公路交通要道太遠,運輸不方便。
2、現有建材場建設的不規范、不集中,倉儲保管、生活辦公設施不配套,遠不能滿足業主的需求。
3、經營戶在市場內切割瓷磚和切割鐵制管材時的雜訊污染和塵粉污染超標,嚴重影響了城區居民的正常生活。
4、目前現有的建材市場銷售狀況已飽和,規模小、檔次低,周邊缺乏發展空間,已不適應當前城市建設速猛發展的需求。
因此現有的建材市場已不宜再繼續留在鬧市區中,必須重新選址,整體搬遷。
(一)建設新的建材市場應該考慮的幾個問題
1、市場定位。新建市場應按照立足現在,著眼未來的要求,建設成為玉林城區范圍內唯一的綜合性建材經營地,成為專門、集中、門類廣泛、品種齊全、管理統一、服務優質的專業市場,成為憑借玉林傳統的區位優勢,充分展現嶺南商貿都會魅力,有品位、上檔次、有影響力的專業建材市場;進一步建設成為兩廣及中南地區以建築材料為主,集展示、交易、信息、倉儲、服務為一體的建材貿易集散中心。
2、新建市場選址。建議選擇設置在二環路北流路口至秀水收費站之間路段的北側或在苗園路石子嶺附近。主要是因為建材產品多屬體重量大產品,對運輸條件要求較高,而該地段鐵路和公路運輸交通方便,空地較多,便於建設和使用,同時也可拉動該地段的經濟繁榮和勞動就業。此外,新建市場近鄰的新體育館,對今後組織開展商品會展活動也相當有利。
3、建設規模。新建材市場佔地15萬平方米,其中營業面積4.5萬平方米,倉庫面積3萬平方米,營業門店設計為二層,上面為辦公室、住房,下層為經營門店,倉庫設計為單層。新市場經營門店為1500個,年銷售額為5億元人民幣,產品主要銷往桂南及粵西地區。
4、新建市場投資。新市場預計總投資4500萬元,其中置地費用約1100萬元,建築費用約3400萬元,建設資金可由市場服務中心獨立投資興建,也可通過招商引資,實行股分制進行經營。
5、市場的管理和經營。市場的管理既可保持原有模式,繼續由市場服務部負責,或是實行股份制,由股東董事會負責實施經營管理。經營方式採取先進的敞開式、超市式經營,裡面經營商品齊全,基礎設施配套齊備,實現「一站式」采購,提供細致周到的售後服務。
(三)建設新的建材市場政府應加強宏觀調控
1、加強協調,組建市場管理體制。主要由市政府牽頭,協調規劃、建設、市政、工商、稅務、玉州區政府以及市場服務中心等部門,組建市場建設管理委員會,進一步加強對市場建設總體規劃和建設的領導,加強對市場內外關系的協調和管理。
2、加大行政引導和管理力度,擴大市場規模。加大行政引導力度,將城區范圍內與建築業相關的、分散的專業門類店歸行納市,遷入建材市場之內。如公園路上的建築塗料店和其它各種裝修材料店,工業品市場附近的管材店和燈飾店,清寧路上的鋁合金(不銹鋼)窗(門)店……等等所有分散的經營戶一律引進市場內經營,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增強市場競爭力,擴大市場影響力,提高市場活力。
3、營造良好經營環境。幫助建立建材行業協會,充分發揮協會幫助協商解決經營業主之間的矛盾,協助組建專業的裝卸、搬運、運輸隊伍的作用。制訂出台統一管理和統一收費標准,除按服務內容收取相應的服務費外,在征費上免收業主地(鋪)租,降低經營戶的經營成本。出台相適應的優惠政策,以優惠的政策和優質的服務穩定和吸引廠家直銷商和其他經銷商進駐市場。
Ⅲ 五金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傳統的五金製品,也稱「小五金」,是指金、銀、銅、鐵、錫五種金屬;現代社會的五金製品更為廣泛,包括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建築五金以及安防用品等。
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我國五金製品行業始終保持著高速發展的態勢,目前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已成為工業製造不可缺少的一個產業環節。近年來,更憑著製造五金製品的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優勢,我國五金製品出口一直保持穩定的增長趨勢,已成為全球五金製品的主要出口國之一。
建築五金行業市場現狀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建築五金行業上游包括鋼鐵、有色、塑料、玻璃纖維等原材料,下游則是幕牆、門窗、房地產、市政建設等應用領域。
建築五金產品成本主要源於上游原材料,原材料的質量高低直接決定了建築五金產品的品質優劣,其價格波動也影響著建築五金企業經營情況。近年來,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環保督查高壓下,鋼鐵、有色等供給規模明顯收縮,價格上漲明顯,對建築五金造成較大影響。
建築五金行業未來展望
建築五金行業是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關系密切的重要產業,在城鎮化建設中具有較強的穩健性及不可替代性,是一個具有長久生命周期的行業。建築五金行業具有資金技術密集、規模效益顯著、市場容量巨大等特點,是帶動金屬材料、機械製造等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築安全、建築節能、建築裝飾的發展,建築五金作為現代建築的關鍵部件,其重要作用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長期發展穩中向好。
不過,隨著人口紅利消失,企業低成本的競爭優勢逐漸消失,建築五金行業需逐步向中高端方向發展;同時,由於過於依賴出口,在貿易摩擦已成為常態、貿易摩擦來源多元化下,建築五金行業短期發展面臨挑戰。
盡管短期面臨重重挑戰,但建築五金行業已經在多年的殘酷競爭環境下得到了全方位提升,行業整體抗壓能力也比以往更加強大。在國家政策指引下,有望突破瓶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建築五金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Ⅳ 軸承行業中的刀具費用佔比
1.工業刀具消費占機床消費比例提升,生產觀念轉型帶來市場增量
國內企業目前在高精尖設備端投入意願較強,在刀片端投入意願較弱,即國內企業更願意花錢購買高端機床等設備,而不願意在切割刀片等環節投入資金。發達國家刀片年均消費規模為機仿局滑床消費的50%,而國內企業這一佔比僅為18%,隨著國內終端用戶生產觀念逐漸從「依靠廉價勞動力」向「改進加工手段提高效率」 進行轉變,以及機床市場的轉型升級,我國刀具消費規模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2.數控機床滲透率提升帶動數控刀片需求
我國2020年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約為44%,2021年預計將達到47%。而根據國家政策《中國製造2025》規劃,我國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在2020年要達到50%以上,按照目前趨勢預測,該目標將在2022或2023年達成,到2025年,數控化率預計將達到57%~60%,但對比日本等發達國家接近100%的機床數控化率,向上仍有較大空間。
3.國產替代帶動國產刀片需求
根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19年我國刀具市場總消費規模約為393億元,進口刀具規模為136億元,絕大部分是現代製造業所需的高端刀具。2016~2019 年進口刀具占總消費的比重從 37.17%下降至 34.61%,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數控刀具的自給能力在逐步增強,國內企業研發實力提升,產品線逐漸擴張至高端刀片,進口替代速度加快。目前看來,國產替代將是國產刀具的主要增量市場,但存在的問題是,雖然中國進口刀具占總消費比重呈下降趨勢,但進口刀具絕對量仍在增加,原因是下遊客戶目前大多採用進口設備,對進口高端刀具的需求仍舊旺盛。
4.工業刀片生產成本佔比提升
在生產成本端,發達國家刀具占成本普遍為總成本的3%~4%,而國內企業成本佔比3%以下的企業達到60%。
主要風險因素
1.國產替代速度不及預期
國產刀具替代進口刀具的前提是國產刀具可在刀具性能和壽命等關鍵指標趕超國外企業,並具有和國外企業刀具相當的產業鏈配套能力。國內刀具企業起步晚,規模小,研發投入小,產品品類少,產品單價低,若國產企業不能在上述因素方面快速趕上,則國產替代進度可能不及預期。
2.硬質合金刀具被替代
目前國內企業主要產品及產業鏈布局重心均以硬質合金數控刀具為主。但近年來硬質合金刀具、陶瓷刀具、超硬刀具均快速發展,並相互向其他削切領域滲透。伴隨陶瓷和超硬刀具性能不斷優化、工藝改良和成本下降,可能擠占硬質合金刀具傳統應用市場,對國內企業經營產生影響。
3.市場競爭加劇
國內企業近年來積極擴大產能、產品品類,同時歐美日韓企業逐漸加大對中國市場開拓力度。國內企業可能面臨對國外企業和同行業的直接競爭,競爭格局可能加劇。如備臘果相關行業公司不能持續強化自身競爭優勢,保持核心競爭力,將可能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4.宏觀因素導致下游需求收縮
在中美競爭格局加劇,美國無限量化寬松可能導致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一旦宏觀經濟層面發生較大變化、產業政策調整和居民消費習慣改變等情況,可能對刀具下游產業產生較大影響,從而影響刀具行業需求。
一、工業刀具簡介
據《切削加工刀具專利分析報告》記載,切削加工占整個機械加工流程的90%,切削加工的主要核心部件為刀具,而刀具的性能表現直接決定產品的質量。
高端刀具使用壽命長,工作穩定性高,加工精度高,同時,性能優異的刀具可有效提升機床加工速度。根據資料,機床切削速度每提高15%-20%,其製造成本就將降低10%-15%,同時,刀具成本占產品總體成本比例較低。刀具的直接成本僅占工件製造成本的2%-4%,而刀具成本端50%的增加僅會導致零件成本端增加1%左右,可見刀具質量的提升對企業成本控制及生產效率提升起重要積極作用。
二、工業刀具發展歷史
工業刀具行業的快速發展從18世紀後期開始。到1923年,德國的施勒特爾發明硬質合金,將削切速度從5米/分提高至8米/分。到1949年,美國開始使用可轉位臘祥刀片,1972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開發人造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刀片。1969年,山特維克取得化學氣相沉積法生產硬質合金刀片專利。1972年美國人發明物理氣相沉積法,可在硬質合金或高速鋼刀具表面塗覆碳化鈦或氮化鈦塗層。表面塗層法可有效提升削切性能。
在發達國家,工業刀具產業規模隨數字化製造增加。隨著製造業逐漸趨向高端,對刀具的使用要求逐漸提高,刀具技術,研發,營銷,服務體系日益復雜。刀具自主創新要求越來越高,產品未來將由標准件逐漸轉向非標,小型刀具企業由於缺乏材料,塗層等核心技術領域的持續研發投入,生存發展空間將被壓縮。
目前我國刀具行業集中度較低,較為缺乏技術積累及研發能力,隨著工業刀具行業的不斷發展,資本投入實力弱的企業將被淘汰或並購,而具有研發能力,品牌積累,資本優勢的企業將在高端領域擁有更多競爭優勢,並擁有較大發展空間,取得更多市場份額。
圖片
圖一:中國刀具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情況
三、工業刀具的分類
圖片
表一:工業刀具材質分類情況
圖片
表二:不同材質刀具主要生產企業
四、不同材質工業刀具行業的使用情況
刀具在進行金屬切削工作時,需要承受很大壓力、沖擊力、熱載荷,因此刀具材料需要具備高硬度、高耐熱性、高強度和耐沖擊性的特點。一般來說,硬度越高的材料切削速度越快。不同材料的刀具各有特點,適用於不同應用場景。
根據《金屬加工雜志》發布的《切削用戶調查分析報告》以及產業賣方分析報告整理,國際國內市場主流使用產品為硬質合金刀具。原因是硬質合金刀具可廣泛應用於加工車刀、銑刀、刨刀、鑽頭和鏜刀,可加工材料較多。但隨著行業技術進步,工件加工端對刀具性能要求不斷提升,硬質合金刀具佔比呈下降趨勢,而金剛石、陶瓷、氮化硼等刀具使用量逐漸提升。但雖然硬質合金刀具佔比雖然呈下降趨勢,其國內產值仍逐年提升,原因是刀具的國產替代和國內企業與國際的對標(即國際主流使用硬質合金刀具)。
削切刀具的使用覆蓋行業主要為:汽車、摩托車、機床、航空航天、通用機械、模具及工程機械等。
圖片
圖二:削切工業刀具主要覆蓋行業
五、工業刀具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金屬切削機床的改良更新,更高轉速的機床需要切削能力相匹配的刀具來配合完成金屬切削工作,刀具的結構、性能和質量直接影響機械加工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質量高的刀具不僅能加工出高質量的產品,也能有效提升機床的生產效率,從而增加製造企業的經濟效益。
同時,我國機床設備正在逐漸從傳統機床向數控機床過度,在機床數控化的大趨勢下,作為消耗品的刀具尤其是數控刀具需求將逐漸提升。根據賣方報告,我國2020年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約為44%,2021年預計將達到47%。而根據國家政策《中國製造2025》規劃,我國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在2020年要達到50%以上,按照目前趨勢預測,該目標將正在2022或2023年達成,到2025年,數控化率預計將達到57%~60%,但對比日本等發達國家接近100%的機床數控化率和國際平均數控化率60%以上水平,國產數控刀具向上仍有較大空間。
六、國產工業刀具和進口工業刀具性能差距
從材料端看,國產工業刀具部分產品與日韓歐美產品材料性能相當,華銳精密PVD塗層刀片與日韓刀具相比在硬度,塗層硬度方面相當;CVD塗層刀片各方面性能與歐美日韓企業相當。歐科億不銹鋼PVD塗層刀片各項性能指標與日本三菱相當;CVD塗層刀片與泰珂洛整體綜合性能相當。
從削切性能端看,國產工業刀具與日韓工業刀具性能相當,但與歐美工業刀具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同時國產工業刀具在耐磨性能,使用壽命和穩定性方面與歐美工業刀具相比也有差距。根據可查找到的文獻《國產刀具和進口刀具切削鈦合金的測試研究》和《TBM國產刀具性能現場測試與對比分析》總結,在相同削切條件下,國產工業刀具和進口工業刀具在使用壽命和表面質量與進口工業刀具有10%左右的性能差距,同時國產工業刀具的非正常磨損率較高,異常磨損率在10%~20%左右,而進口工業刀具異常磨損率較低。
同時,根據行業內調研信息顯示,國產工業刀具的最大問題是產品達標率(不穩定性),即同一批次的工業刀具無法達到統一誤差標准,目前國際標准同一批次工業刀具根據不同工業刀具類型允許誤差在15~20絲(即0.15~0.2毫米),日本標准則為3絲以下(即0.03毫米以下),國產加工零件毛坯一致性較差,可能誤差范圍在10~20絲(0.1~0.2毫米)左右,這就造成了下遊客戶對國產產品質量不穩定的印象。
七、工業刀具的使用損耗和配套情況
工業刀具要安裝在加工機床上,其規格必須和機床的工業刀具卡槽配套,而一般進口設備工業刀具卡槽規格並不支持國產刀具,雖然存在國產仿製工業刀具可以使用在進口設備上的情況,但國產仿製工業刀具比較進口工業刀具一般質量較差,頻繁使用會對機床造成損傷且影響生產效率,而進口設備價格一般數倍於國產設備(按照了解到的信息是四倍以上),企業出於保護昂貴設備和保證生產效率的目的,一般也不會使用國產仿製工業刀具配套進口設備。這就造成了進口設備只能使用進口工業刀具,國產設備只能使用國產工業刀具的現象。
在工業刀具使用損耗方面,由於工業刀片損耗受工業刀片種類、削切環境、受加工材料、加工時間、機床轉速和潤滑油質量等因素影響,工業刀片損耗率的判斷較為復雜難以給出較為具有總結性的估計。但按目前了解到的信息,工業刀片損耗率有按時間和按加工件數兩種計算方式,一些小企業或高校研究室一般按時間計算工業刀具損耗,但如果企業生產規模較大,則按小時計算損耗的人力成本過大,所以大企業一般會按照加工件數計算工業刀片損耗,一些企業給出的工業刀片壽命約在100件左右,即加工零件數達到100件則自動換刀。
八、工業刀具行業規模
1. 市場規模分析
全球市場:
2019年全球工業刀具市場規模為359億美元, 2020年全球工業刀具市場規模為 370 億美元,同比增速為 3%。根據相關研究數據,預計到 2022 年全球工業刀具市場將達到 390 億美元規模。
圖片
圖三:全球切削刀具消費額(億美元)
國內市場:
我國工業刀具市場規模較為穩定,平均維持於358億元上下,2020年市場份額400億元人民幣左右。
圖片
圖四:2010-2019年中國刀具行業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2. 行業格局
目前我國工業刀具行業仍呈現二元分化,國產企業因起步晚,積累時間短,目前行業仍呈現國產企業主要生產低端工業刀片,而中高端工業刀片市場主要被國外企業占據的競爭格局。目前國內中高端工業刀片的主要供應企業為歐美系的山特維克集團、肯納金屬集團、伊斯卡集團。日韓系的三菱、京瓷、特固克等。
從企業定位看,歐美企業定位於提供全產品線服務方案,例如山特維克,針對不同客戶有多達近十萬種工業刀片解決方案和產品品類,而國內企業則很少有做全產品線服務方案的,除株洲鑽石有少部分布局外,國內企業在該方面基本沒有競爭力。而日韓企業定位為提供通用性高、穩定性好、具有性價比的產品。由於日韓企業的高出廠標准,導致其在對中國企業競爭時具有較大優勢。
從收入端看,山特維克、肯納集團、伊斯卡三家合計營收600億元以上,其中山特維克營收300億,肯納集團200億,伊斯卡100億。而國內工業刀具企業營收最高的株洲鑽石僅有14億,其中工業刀具端收入在12億左右。
但具體來看,行業分散度較低,國內市場份額較高企業最高的山特維克也沒有超過10%,由於近年企業引進歐美設備較多,因此對進口刀片銷量有促進作用。同時,進口刀片價格方面,歐美系刀片均價在40元~50元/片,而數控刀片則在上百元/片,而PCD/CBN材質刀具則普遍在千元以上,而國產刀片,根據華銳精密招股書披露,其刀具產品均價在5元~6元/片,這也印證了我國刀具行業二元分化的格局。
圖片
表三:行業內主要企業產品銷售單價
註:國外企業價格較高(千元以上)的刀片/鑽頭多數為金剛石/氮化硼材質。同時外國企業部分高端刀具根據不同使用場景價格差距較大,部分高端刀具售價較高,綜合來看三菱的硬質合金刀具主要售價區間集中於100~600元/片,車刀片售價區間集中於2
Ⅳ 材料市場調研報告優秀範文精選
調查時間:20**年4月26--27日
Ⅵ 五金市場容量的變化趨勢怎麼寫
電子五金材料行業趨勢研究報告是通過對影響電子五金材料行業市場運行的諸多因素所進行的調查分析,掌握電子五金材料行業市場運行規
律,從而對電子五金材料行業的未來的發展趨勢特點、市場容量、競爭趨勢、細分下游市場需求趨勢等進行預測。
電子五金材料行業趨勢研究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電子五金材料行業發展趨勢特點分析。通過對電子五金材料行業發展影響因素分析,總結出未來電子五金材料行業總體運行趨勢特點;
2)預測電子五金材料行業生產發展及其變化趨勢。對生產發展及其變化趨勢的預測,這是對市場中商品供給量及其變化趨勢的預測;
3)預測電子五金材料行業市場容量及變化。綜合分析預測期內電子五金材料行業生產技術、產品結構的調整,預測電子五金材料行業的需求結構、數量及其變化趨勢。
4)預測電子五金材料行業市場價格的變化。企業生產中投入品的價格和產品的銷售價格直接關繫到企業盈利水平。在商品價格的預測中,要充分研究勞動生產率、生產成本、利潤的變化,市場供求關系的發展趨勢,貨幣價值和貨幣流通量變化以及國家經濟政策對商品價格的影響。
電子五金材料行業趨勢研究報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海關總署、國家發改委、國家商務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行業協會、國內外相關刊物雜志等的基礎信息,結合電子五金材料行業歷年供需關系變化規律,對電子五金材料行業內的企業群體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與研究,對電子五金材料行業環境、電子五金材料市場供需、電子五金材料行業經濟運行、電子五金材料市場格局、電子五金材料生產企業等的詳盡分析。在對以上分析的基礎上,對電子五金材料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和市場前景進行科學、嚴謹的分析與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