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9cr18是什么材料
是不锈钢材料。
不锈钢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
9Cr18 钢属于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淬火后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该钢适宜制造承受高耐磨、高负荷以及在腐蚀介质作用下的塑料模具。
该钢属于莱氏钢体,容易形成不均匀的碳化物偏析而影响模具使用寿命,所以在热加工时必须严格控制热加工工艺,注意适当的加工比。
主要性能:
1、焊接性
产品用途的不同对焊接性能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一类餐具对焊接性能一般不做要求,甚至包括部分锅类企业。但是绝大多数产品都需要原料焊接性能好,像二类餐具、保温杯、钢管、热水器、饮水机等。
2、耐腐蚀性
绝大多数不锈钢制品要求耐腐蚀性能好,像一、二类餐具、厨具、热水器、饮水机等,有些国外商人对产品还做耐腐蚀性能试验:用NACL水溶液加温到沸腾,一段时间后倒掉溶液,洗净烘干,称重量损失,来确定受腐蚀程度(注意:产品抛光时,因砂布或砂纸中含有Fe的成分,会导致测试时表面出现锈斑)
B. A132不锈钢焊条 焊接 16MnNb 后,焊接接头组织主要是铁素体还是奥氏体焊后回火对组织影响是什么求解答
用A132不锈钢焊条焊接16MnNb钢,相当于异种钢焊接,根据不锈钢的舍夫勒组织图,其接头版的焊缝组织,由于母材权的稀释作用,焊缝组织已不是奥氏体组织,而是马氏体组织。
焊后回火时由于碳的迁移扩散,低合金一侧的碳原子会向高合金焊缝扩散,因此会在低合金一侧形成脱碳层,而在高合金焊缝一侧形成增碳层,增碳层主要组织是碳化物,会在焊缝的熔合区附近使接头硬度增高。这种硬度突变 ,对接头的工作性能是有害的,在接头受力时,易在此部位造成破坏。
C. 5A合金钢的简介有什么样的力学性能有无磁性相对应牌号有什么样的用途3A不锈钢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低合金钢的焊接工艺分析
参考文献:
焊接冶金学-材料焊接性 机械工业出版社 李亚江
金属焊接性基础 化学工业出版社 孟庆森
金属学与惹出了 机械工业出版社 崔忠圻 覃耀春
金属工艺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邢忠文 张学仁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 机械工业出版社 李荣雪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 化学工业出版社 雷玉成
结构钢的焊接 冶金工业出版社 荆洪阳(译)
1.低合金钢的发展和应用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焊接结构设计日趋向高参数、轻量化及大型化发展,对钢材的性能提出可越来越高的要求。低合金钢由于性能优异和经济效益显著,在焊接结构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低合金钢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工程上钢结构的制造主要采用铆接,设计参数主要是抗拉强度。钢的强化主要是靠碳以及单一合金元素,如Mn、Si、Cr等,总质量分数达到2%~3%,甚至更高一些。20世纪20~60年代,钢结构制造中逐步采取了焊接技术,设计参数要考虑材料的屈服强度、韧性、和焊接性要求。为了防止焊接裂纹,刚的化学成分低碳多合金化发展方向,碳的质量分数一般在0.2%一下,含2~4个有利于焊接性的合金元素并铺以热处理强化等工艺措施。20世纪70年代以后,低合金高强度钢得到快速发展,钢中碳的质量分数降低到0.1%一下,有的钢向超低碳含量方向发展。Ti、V、Nb等合金微量元素逐步引起关注,而且像多元复合合金化方向发展。
现代低合金钢的重大进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以控制轧制技术和微合金化的冶金学为基础,形成了现代低合金高强度钢即微合金化钢的新概念。进入80年代,一个涉及广泛工业领域和专用材料门类的品种开发,借助于冶金工艺技术方面的成就达到了顶峰。在钢的化学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的四位一体的关系中,第一次突出了钢的组织和微观精细结构的主导地位,也表明低合金钢的基础研究已趋于成熟,以前所未有的新的概念进行合金设计。
低合金钢的应用,低合金钢在建筑、桥梁。工程机械等产业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当合金钢用于桥梁、海上建筑和起重机械等重要焊接结构时,应根据结构的最低温度提出冲击韧度的要求。对于在大气环境下工作的低合金结构钢,冲击吸收功(0℃、V形缺口冲击试样)至少应达到27J的最对要求。
对于车辆、船舶、工程机械的运动结构,减轻自重可以节约能源,提出运载能力和工业效率。因此采用焊接性好的低碳调质钢可以促进工程结构向大量化、轻量化和高效能方向发展。由于壁厚减薄,重量减轻,从而减少了焊接工作量,为野外施工,吊装创造了条件。这类钢强韧性和综合性能好,可以大大提高设备的耐用性,延长期使用寿命。WCF-80钢是我国继WCF-62之后开发的焊接裂纹敏感性小的高强度焊接结构钢,这种钢具有很高的抗冷裂纹和低温韧性,主要用于大型水电站、石化和露天煤矿等。
抗拉强度700MPa的低碳调质钢又较好的缺口冲击韧度,可用于低温下服役的焊接结构,如露天煤矿的大型挖掘机及电动轮自卸车等。抗拉强度800MPa低碳调质钢主要用于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的制造中,如推土机、工程起重机、重型汽车和牙轮钻机等。抗拉强度10000MPa以上的低碳调质钢主要用于工程机械高强耐磨件、核动力装置及航海航天装备上。
2.低碳钢简介
低合金钢是在碳素钢的基础上添加一定量的合金化元素而成,其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一般不超过5%,用以提高钢的强度并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或使钢具有某些特殊性能,如耐低温、耐高温或耐腐蚀等。常用来制作焊接结构的低合金钢可分为高强度钢、低温用钢、耐腐蚀用钢及珠光体耐热钢四种。其中高强度钢应用最广泛,按钢材的屈服强度及使用时的热处理状态又可分以下三种:
a. 在热轧、控冷控轧及正火(或正火加回火)状态下焊接和使用,屈服强度为295~490MPa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b. 在调质状态下焊接和使用的,屈服强度为490~980Mpa的低碳低合金调质钢。
c. w(C)为0.25~0.50%,屈服强度为880~1176Mpa的中碳调质钢。
标准中钢的分类是按照钢的力学性能划分的。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汉语拼音字母Q、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符号三个部分按顺序排序排列。按照钢的屈服强度,低合金高强度钢分5个强度等级,分别是295MPa、345MPa、390MPa、420MPa及460MPa。每个强度等级又根据冲击吸收功要求分成A、B、C、D、E、5个质量等级,分别代表不同的冲击韧性要求。
低合金高强钢中W(c)一般控制在0.20%以下,为了确保钢的强度和韧性,通过添加适量的Mn、Mo等合金元素及V、Nb、Ti、Al、等微合金化元素,配合适当的轧制工艺或热处理工艺来保证钢材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由于低合金高强度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优良的可成形性及较低的制造成本,因此,被广泛地用于压力容器、车辆、桥梁、建筑、机械、海洋结构、船舶等制造中,已成为大型焊接结构中最主要的结构材料之一。
低合金高强钢的强化机理与碳素钢不同,碳素钢主要通过钢中的碳含量形成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来达到强化;而低合金高强钢的强化主要是通过晶粒细化、沉淀硬化及亚结构的变化来实现。
屈服强度为295~390MPa的低合金钢大多属于热轧钢,是靠合金元素锰的固溶强化获得高强度。如Q345,当Q345钢作为低温压力容器用钢或厚板结构时,为改善低温韧性,也可在正火处理后使用。Q345、Q390等微合金化低合金钢是在Q345钢基础上,加入少量可细化晶粒和沉淀强化的Nb(0.015%~0.06%)或V(0.02%~0.20%)。这些钢在热轧状态下性能不稳定,正火处理使其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均匀弥散析出,从而获得高的塑性和韧性。所以Q345、Q390钢在正火状态下使用更为合理。
屈服强度大于390MPa的低合金钢一般需要在正火或正火加回火状态下使用,如Q420等。正火处理后形成的碳、氮化合物以细小质点从固溶体沉淀析出,在提高钢材强度的同时,保证具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随着钢材强度的进一步提高,钢中需要加入一定量Mo,Mo不仅可以细化组织、提高强度,而且还可提高钢材的中温性能。
低合金高强度钢按其用途还可分为:锅炉用钢、管线用钢、容器用钢、造船用钢及桥梁用钢等,此外,在正火钢中,还有具有良好的抗层状撕裂性能Z向钢,主要用于海上采油平台、核反应堆及潜艇等大型厚板结构。
3. 下面主要介绍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焊接性
低合金高强度钢含有一定量的合金元素及微合金化元素,其焊接性与碳钢有差别,主要是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的变化对焊接热输入较敏感,热影响区淬硬倾向增大,对氢致裂纹敏感性较大,含有碳、氮化合物形成元素的低合金高强度钢还存在再热裂纹的危险等。只有在掌握各种不同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性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制订正确的焊接工艺,保证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焊接质量。
1)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
依据焊接热影响区被加热的峰值温度不同,焊接热影响区可分为熔合区(1350~1450℃)、粗晶区(1000~1300℃)、细晶区(800~1000℃)、不完全相变区(700~800℃)及回火区(500~700℃)。不同部位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和焊接时加热和冷却的速度。对于某些低合金高强钢,如果焊接冷却速度控制不当,焊接热影响区局部区域将产生淬硬或脆性组织,导致抗裂性或韧性降低。
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时,热影响区中被加热到1100℃以上的粗晶区及加热温度为700~800℃的不完全相变区是焊接接头的两个薄弱区。热轧钢焊接时,如果焊接热输入过大,粗晶区将因晶粒严重长大或出现魏氏组织等而降低韧性;如果焊接热输入过小,由于粗晶区组织中马氏体比例增大而降低韧性。正火钢焊接时,粗晶区组织性能受焊接热输入的影响更为显著。焊接热影响区的不完全相变区,在焊接加热时,该区域内只有部分富碳组元发生奥氏体转变,在随后的焊接冷却过程中,这部分富碳奥氏体将转变成高碳孪晶马氏体,而且这种高碳马氏体的转变终了温度(Mf)低于室温,相当一部分奥氏体残留在马氏体岛的周围,形成所谓的M-A组元。M-A组元的形成是该区域的组织脆化的主要原因。防止不完全相变区组织脆化的措施是控制焊接冷却速度,避免脆硬的马氏体产生。
焊接热影响区软化是控轧控冷钢焊接时遇到的主要问题,当采用埋弧焊、电渣焊及闪光对焊等高热输入焊接工艺方法时,控轧控冷钢焊接热影响区软化问题变得非常突出。焊接热影响区的软化使焊接接头强度明显低于母材,给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带来损害。另外,焊接热输入还影响控轧控冷钢热影响区的组织和韧性,当采用较小的热输入焊接时,由于焊接冷却速度较快,焊接热影响区获得下贝氏体组织,具有较优良的韧性,而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焊接冷却速度降低,焊接热影响区获得上贝氏体或侧板条铁素体组织,韧性显著降低。
2)热应变脆化
在自由氮含量较高的C-Mn系低合金钢中,焊接接头熔合区及最高加热温度低于Ac1的亚临界热影响区,常常有热应变脆化现象。一般认为,这种脆化是由于氮、碳原子聚集在位错周围,对位错造成钉扎作用所造成的。热应变脆化容易在最高加热温度范围200~400℃的亚临界热影响区产生。如有缺口效应,则热应变脆化更为严重,熔合区常常存在缺口性质的缺陷,当缺陷周围受到连续的焊接热应变作用后,由于存在应变集中和不利组织,热应变脆化倾向就更大,所以热应变脆化也容易发生在熔合区。在《国产低合金结构钢Q345和Q420焊接区热应变脆化研究》论文中分析了Q345和Q420钢的热应变脆化,发现Q345钢具有较大的热应变脆化倾向。分析认为,Q420钢中的V与N形成氮化物,从而降低热应变脆化倾向,而Q345钢中不含有氮化物形成元素。试验还发现,有热应变脆化的Q345钢经600℃×1h退火处理后,韧性得到很大恢复。
3)冷裂纹敏感性
焊接氢致裂纹(通常称焊接冷裂纹或延迟裂纹)是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时最容易产生,而且是危害最为严重的工艺缺陷,它常常是焊接结构失效破坏的主要原因。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时产生的氢致裂纹主要发生在焊接热影响区,有时也出现在焊缝金属中。根据钢种的类型、焊接区氢含量及应力水平的不同,氢致裂纹可能在焊后200℃以下立即产生,或在焊后一段时间内产生。
大量研究表明,当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热影响区中产生淬硬的M或M+B+F组织时,对氢致裂纹敏感;而产生B或B+F组织时,对氢致裂纹不敏感。热影响区最高硬度可被用来粗略的评定焊接氢致裂纹敏感性。对一般低合金高强度钢,为防止氢致裂纹的产生,焊接热影响区硬度应控制在350HV以下。热影响区淬硬倾向可以采用碳当量公式加以评定。
强度级别较低的热扎钢,由于其合金元素含量少,钢的淬硬倾向比低碳钢稍大。如Q345钢、15MnV钢焊接时,快速冷却可能出现淬硬的马氏体组织,冷裂倾向增大。但由于热轧钢的碳当量比较低,通常冷裂倾向不大。但在环境温度很低或钢板厚度大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冷裂纹的产生。
控轧控冷钢碳含量和碳当量都很低,其冷裂纹敏感性较低。除超厚焊接结构外,490MPa级的控轧控冷钢焊接,一般不需要预热。
正火钢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焊接热影响区的淬硬倾向有所增加。对强度级别及碳当量较低的正火钢,冷裂倾向不大。但随着强度级别及板厚的增加,其淬硬性及冷裂倾向都随之增大,需要采取控制焊接热输入、降低含氢量、预热和及时后热等措施,以防止冷裂纹的产生。
4)热裂纹敏感性
与碳素钢相比,低合金高强度钢的w(C)、w(S)较低,且w(Mn)较高,其热裂纹倾向较小。但有时也会在焊缝中出现热裂纹,如厚壁压力容器焊接生产中,在多层多道埋弧焊焊缝的根部焊道或靠近坡口边缘的高稀释率焊道中易出现焊缝金属热裂纹;电渣焊时,如母材含碳量偏高并含Nb时,电渣焊焊缝可能出现八字形分布的热裂纹。另外,焊接热裂纹也常常在低碳的控轧控冷管线钢根部焊缝中出现,这种热裂纹产生的原因与根部焊缝基材的稀释率大及焊接速度较快有关。采用Mn:Si含量较高的焊接材料,减小焊接热输入,减少母材在焊缝中的熔合比,增大焊缝成形系数(即焊缝宽度与高度之比),有利于防止焊缝金属的热裂纹。
5)再热裂纹敏感性
低合金钢焊接接头中的再热裂纹亦称消除应力裂纹,出现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过程中。再热裂纹属于沿晶断裂,一般都出现在热影响区的粗晶区,有时也在焊缝金属中出现。其生产与杂质元素P、Sn、Sb、As在初生奥氏体晶界的偏聚导致的晶界脆化有关,也与V、Nb等元素的化合物强化晶内有关。
6)层状撕裂倾向
大型厚板焊接结构(海洋工程、核反应堆及船舶等)焊接时,如在钢材厚度方向承受较大的拉伸应力,可能沿钢材轧制方向发生阶梯状的层状撕裂。这种裂纹常出现于要求熔透的角接接头或丁字接头中。选用抗层状撕裂钢;改善接头型式以减缓钢板Z向的应力应变;在满足产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选用强度级别较低的焊接材料或采用低强焊材预堆边;采用预热及降氢等措施都有利于防止层状撕裂。
4.具体焊接工艺,主要是Q345钢焊接工艺介绍
一、材料介绍
(1)材料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分析
表1Q345(16Mn)的材料化学成分
钢号 化学成分
备注
C Si Mn S P Cr Mo V Ni
Q345 ≤0.2 ≤0.55 1.00~1.60 ≤0.045 ≤0.045 _ _ 0.02~
0.15 _
表2 Q345(16Mn)的材料力学性能[2]
钢号 力学性能
备注
δb/MPa δs/MPa δ(%) AKV /J
Q345A 470~630 345 21 _ GB/T1S91—94
(2)Q345钢的焊接特点
碳当量(Ceq)的计算:
Ceq=C+Mn/6+Ni/15+Cu/15+Cr/5+Mo/5+V/5
计算Ceq=0.49%,大于0.45%,可见Q345钢焊接性能不是很好,需要在焊接时制定严格的工艺措施。
(3)Q345钢在焊接时易出现的问题
1. Q345钢在焊接冷却过程中,热影响区容易形成淬火组织-马氏体,使近缝区的硬度提高,塑性下降。结果导致焊后发生裂纹。
2. Q345钢的焊接裂纹主要是冷裂纹。
二、焊接施工流程
坡口准备→点固焊→预热→里口施焊→背部清根(碳弧气刨)→外口施焊 →里口施焊→自检/专检→焊后热处理→无损检验(焊缝质量一级合格)
三、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通过对Q345钢的焊接性分析,制定措施如下:
1. 焊接材料的选用:
根据产品对焊缝性能要求选择焊接材料,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材料的选择首先应保证焊缝金属的强度、塑性、韧性达到产品的技术要求,同时还应该考虑抗裂性及焊接生产效率等。由于低合金高强度氢致裂纹敏感性较强,因此,选择焊接材料时应优先采用低氢焊条和碱度适中的埋弧焊焊剂。焊条、焊剂使用前应按制造厂或工艺规程规定进行烘干。焊缝金属强度过高,将导致焊缝韧性、塑性以致抗裂性能的下降,从而降低焊接结构生产及使用的安全性,这对与焊接接头的韧性要求高,且基材的抗裂性差的低合金钢结构的焊接尤为重要。为了保证焊接接头具有与母材相当的冲击韧性,正火钢与控轧控冷钢焊接材料优先选用高韧性焊材,配以正确的焊接工艺以保证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具有优良的冲击韧性。海洋工程、超高强钢壳体及压力容器选用的焊接材料,还应保证焊缝金属具有相应的低温、高温及耐蚀等特殊性能。由于Q345钢的冷裂纹倾向较大,应选用低氢型的焊接材料,同时考虑到焊接接头应与母材等强的原则,选用E5015 (J507)型电焊条。
2. 坡口形式:
采用同一焊接材料焊同一钢种时,如过坡口形式不同,则焊缝性能各异。如用HJ431焊剂进行Q345钢埋弧焊不开坡口直边对接焊时,由于母材溶入焊缝金属较多,此时采用合金成分较低的H08A焊丝配合HJ431,即可满足焊缝力学性能要求;但如焊接Q345钢厚板开坡口对接接头时,如仍用 H08—HJ431组合,则因母材熔合比小,而使焊缝强度偏低,此时应采用合金成分较高的H08MnA、H10Mn2等焊丝与HJ431组合。角接接头焊接时冷却速度要大于对接接头,因此Q345钢角接时,应采用合金成分较低的H08A焊丝与HJ431焊剂组合,以获得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的焊缝金属;如采用合金成分偏高的H08MnA或H10Mn2焊丝,则该角焊缝的塑性偏低。
3.焊接方法的选择:
低合金高强度钢可采用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埋弧焊、钨极氩弧焊、气电立焊、电渣焊等所有常用的熔焊及压焊方法焊接。具体选用何种焊接方法取决于所焊产品的结构、板厚、堆性能的要求及生产条件等。其中焊条电弧焊、埋弧焊、实心焊丝及药芯焊丝气体保护电弧焊是常用的焊接方法。对于氢致裂纹敏感性较强的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焊接,无论采用那种焊接工艺,都应采取低氢的工艺措施。厚度大于100mm低合金高强度钢结构的环形和长直线焊缝,常常采用单丝或双丝载间隙埋弧焊。当采用高热输入的焊接工艺方法,如电渣焊、气电立焊及多丝埋弧焊焊接低合金高强度钢时,在使用前应对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的韧性能够满足使用要求。Q345钢焊接时可采用电弧焊、CO 气体保护焊和电渣焊,但本次设计采用手工电弧焊。
4.焊接热输入的控制:
焊接热输入的变化将改变焊接冷却速度,从而影响焊缝金属及热影响区的组织组成,并最终影响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及抗裂性。屈服强度不超过500MPa的低合金高强度钢焊缝金属,如能获得细小均匀针状铁素体组织,其焊缝金属则具有优良的强韧性。而针状铁素体组织的形成需要控制焊接冷却速度。因此为了确保焊缝金属的韧性,不宜采用过大的焊接热输入。焊接操作上尽量不用横向摆动和挑弧焊接,推荐采用多层窄焊道焊接。
热输入对焊接热影响区的抗裂性及韧性也有显著的影响。低合金高强度热影响区组织的脆化或软化都与焊接冷却速度有关。由于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强度及板厚范围都较宽,合金体系及合金含量差别较大,焊接时钢材的状态各不相同,很难对焊接热输入作出统一的规定。各种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时应根据其自身的焊接性特点,结合具体的结构形式及板厚,选择合适的焊接热输入。与正火或正火加回火钢及控轧控冷钢相比,热轧钢可以适应较大的焊接热输入。含碳量较低的热轧钢(09Mn2、09MnNb等)以及含碳量偏下限的16Mn钢焊接时,焊接热输入没有严格的限制。因为这些钢焊接热影响区的脆化及冷裂纹倾向较小。但是,当焊接含碳量偏上限的16Mn钢时,为降低淬硬倾向,防止冷裂纹的产生,焊接热输入应偏大一些。
碳及合金元素含量较高、屈服强度为490MPa的正火钢,如18MnMoNb等。选择热输入时既要考虑钢种的淬硬倾向,同时也要兼顾热影响区粗晶区的过热倾向。一般为了确保热影响区的韧性,应选择较小的热输入,同时采用低氢焊接方法配合适当的预热或及时的焊后消氢处理来防止焊接冷裂纹的产生。Q345钢的含碳量和碳当量均较低,对氢致裂纹不敏感,为了防止焊接热影响区的软化,提高热影响区韧性,应采用较小的热输入焊接,使焊接冷却时间t8/5控制在10s以内为佳。
5.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的力学性能是影响街头使用可靠性的基本性能,而其中强度与韧性又是关键的考核因素,特别是对合金结构钢街头更为重要,几种典型热轧及正火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见下表。
钢种
焊接工艺 焊缝金属性能 过热区
/MPa
/MPa
(%)
ψ
(%) /J.cm
-20℃ -40℃
-20℃ -40℃
Q345 埋弧焊(δ=16mm,V形对接)H08MnA+HJ250焊态 504 351 30.2 65.3 166 121 175
埋弧焊(δ=12mm,I形对接)H08MnA+HJ431焊态 576 400 30.7 67 84 33q 73
CO 气体保护焊H08Mn2SiA焊态 540 390 24 61 78
6.焊接电流:
为了避免焊缝组织粗大,造成冲击韧性下降,必须采用小规范焊接。具体措施为:选用小直径焊条、窄焊道、薄焊层、多层多道的焊接工艺(焊接顺序如图一所示)。焊道的宽度不大于焊条的3倍,焊层厚度不大于5mm。第一层至第三层采用Ф3.2电焊条,焊接电流100-130A;第四层至第六层采用Ф4.0的电焊条,焊接电流120-180A。
7.预热温度:预热及焊道层间温度:
1)预热温度
预热可以控制焊接冷却速度,减少或避免热影响区中淬硬马氏体的产生,降低热影响区硬度,同时预热还可以降低焊接应力,并有助于氢从焊接接头的逸出。因此,预热是防止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氢致裂纹产生的有效措施。但预热常常恶化劳动条件,使生产工艺复杂化,不合理的、过高的预热和焊道间温度还会损害焊接接头的性能。因此,焊前是否需要预热及合理的预热温度,都需要认真考虑或通过试验确定。
预热温度的确定取决于钢材的成分(碳当量)、板厚、焊件结构形状和拘束度、环境温度以及所采用的焊接材料的含量等。随着钢材碳当量、板厚、结构拘束度、焊接材料的含氢量的增加和环境温度的降低,焊前预热温度要相应提高。对于厚板多道多层焊,为了促进焊接区氢的逸出,防止焊接过程中氢致裂纹的产生,应控制焊道间温度不低于预热温度和进行必要的中间消氢热处理。因此下图标为Q345的预热条件
板厚(mm) 不同气温条件下的预热温度
≤10 不低于-26 oC不预热
10~16 不低于-10oC不预热,低于-10oC预热100oC~150oC
16~14 不低于-5oC不预热,低于-5oC预热100oC~150oC
25~40 不低于0oC不预热,低于0oC预热100oC~150oC
≥40 均预热100oC~150oC
2)层间温度
层间温度过高会引起热影响区晶粒粗大,使焊缝强度及低温冲击韧性下降。如低于预热温度则可能在焊接过程中产生裂纹。因此规定道间温度不得低于预热温度,最高不得大于某一界线的温度。而对于Q345的层间温度则选用:Ti≤400℃。
8.焊后热处理参数:
除了电渣焊由于接头区严重过热而需要进行正火处理外,其他焊接条件应根据使用要求来判断是佛需要焊后热处理。低碳合金高强度钢中热轧钢和正火钢不需要焊后热处理,但对要求抗应力腐蚀的焊接机构、低温下使用的焊接结构和板厚结构等,焊后需要进行消除应力的高温回火。确定焊后回火温度的原则:
1) 不要超过木材原来的回火温度,以免影响母材本身的性能。
2) 对于回火脆性材料,要避开出现回火脆性的温度区间。例如,对含V或V+Mo的低合金钢,回火时应提高冷却速度,避免在600℃左右的温度区间停留时间过长,以免因V的二次碳化物析出而造成脆化;
如焊后不能及时进行热处理,应立即在200~350℃保温2~6h,以便焊接区的氢扩散逸出。为了消除焊接应力,焊后应立即轻轻锤击焊缝金属表面,但这不是用于塑性较差的钢件。强度级别较高或重要的焊接结构件,应用机械方法修正焊缝外形,使其平滑过渡到母材,较小应力集中。Q345焊后热处理工艺参数见下表:
强度级别
δs/MPa 典型钢种 预热温度/℃ 焊后处理工艺
电弧焊 电渣焊
345 Q345 100~150
δ≥16mm 一般不进行
或600~650℃回火 900~930℃正火
600~650℃回火
当我们悬着电弧焊时,为了降低焊接残余应力,减小焊缝中的氢含量,改善焊缝的金属组织和性能,在焊后应对焊缝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600-640℃,恒温时间为2小时(板厚40mm时),升降温速度为125℃/h 。
9.焊接过程:
1)焊前预热
在翼缘板焊接前,首先对翼缘板进行预热,恒温30分钟后开始焊接。 焊接的预热、层间温度、热处理由热处理控温柜自动控制,采用远红外履带式加热炉片,微电脑自动设定曲线和记录曲线,热电偶测量温度。预热时热电偶的测点距离坡口边缘15mm-20mm。
2)焊接
①为了防止焊接变形,每个柱接头采用二人对称施焊,焊接方向由中间向两边施焊。在焊接里口时(里口为靠近腹板的坡口),第一层至第三层必须使用小规范操作,因为它的焊接是影响焊接变形的主要原因。在焊接一至三层结束后,背面进行清根。在使用碳弧气刨清根结束后,必须对焊缝进行机械打磨,清理焊缝表面渗碳,露出金属光泽,防止表层碳化严重造成裂纹。外口焊接应一次焊完,最后再焊接里口的剩余部分。
② 当焊接第二层时,焊接方向应与第一层方向相反,以此类推。每层焊接接头应错开15-20mm。
③ 两名焊工在焊接时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和焊接层数应保持一致。
④ 在焊接中应从引弧板开始施焊,收弧板上结束。焊接完成后割掉并打磨干净。
5.总结
通过对低碳钢的了解以及对Q345钢焊接工艺的研究,对其焊接工艺大体的认识,所以经过上面的叙述,对Q345的焊接工艺进行总结,如下表:
接头形式 焊件厚度/mm 焊缝次序(层次) 焊丝直径/mm 焊接电流/A 焊接电压/mm 焊机速度/
焊丝加焊剂
不开破口(双面焊) 8 正
反 4.0 550~580
600~650 34~36 34.5 H08A+HJ431
10~12 正
反 4.0 620~680
680~700 36~38 32 H08A+HJ431
V形坡口(双面焊)α=60°~70° 14~16 正
反 4.0 600~640
620~680 34~36 29.5 H08A+HJ431
18~20 正
反 4.0 680~700
700~720 36~38 27.5 H08MnA+HJ431
22~25 正
反 4.0 700~720
720~740 36~38 21.5 H08MnA+HJ431
T形接头不开坡口(双面焊) 16~18 (2) 4.0 600~650
680~720 32~34
36~38 34~38
24~29 H08A+HJ431
20~25 (2) 4.0 600~700
720~760 32~34
36~36 30~36
21~26 H08A+HJ431
D. 不锈钢焊接件回火后变色怎么处理
[最佳答案] 先要看你的目的,一般退火是为了得到相对较软的组织,提高其切削性能,退火一般都在加工前,所以变色一般对其没有什么影响.产品是304不锈钢冲压
E. 2Gr13是什么不锈钢
2Cr13钢材属于不锈钢。
归属于马氏体不锈铁,主要用于机械加工,比正常的不锈钢具有更专好的性价比,因此在对属耐腐蚀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2Cr13经过淬火处理后可以得到更好的机械性能,具有较好的可加工性,组织形态为马氏体型。
(5)不锈钢焊接后怎么回火扩展阅读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σb (MPa):淬火回火,≥640,条件屈服强度 σ0.2 (MPa):淬火回火,≥440
伸长率 δ5 (%):淬火回火,≥20,断面收缩率 ψ (%):淬火回火,≥50
冲击功 Akv (J):淬火回火,≥63,硬度 :退火,≤223HB;淬火回火,≥192HB
计算公式:
直径×直径×0.00609=kg/m,例如:¢50 50×50×0.00609=15.23Kg/米
直径×直径×0.00623=kg/,例如:¢50 50×50×0.00623=15.575Kg/米
六角棒对边×对边×0.0069=Kg/米,方棒边宽×边宽×0.00793=Kg/米
F. 怎样去除不锈钢焊接时,产生的热回火色和其它氧化层
酸洗、钝化、用布抛盘进行抛光、用石英砂做原料进行喷砂都可以。
G. 不锈钢丝304N是什么材质的
304N是一种含氮不锈钢,0Cr19Ni9N(304N) 06Cr19Ni10N奥氏体不锈钢,
材料名称:不锈钢
牌号:内0Cr19Ni9N
标准:GB/T 1220-1992
●特性及使用容范围:
0Cr19Ni9N不锈钢为在牌号0Cr19Ni9上加N,强度提高,塑性不降低,可使材料的厚度减少。0Cr19Ni9N不锈钢用作为结构用
强度部件。
●化学成分:
碳 C :≤0.08
硅 Si:≤1.00
锰 Mn:≤2.00
硫 S :≤0.030
磷 P :≤0.035
铬 Cr:18.00~20.00
镍 Ni:8.00~10.50
氮 N :0.10~0.25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σb (MPa):≥550
条件屈服强度 σ0.2 (MPa):≥275
伸长率 δ5 (%):≥35
断面收缩率 ψ (%):≥50
硬度 :≤217HB;≤95HRB;≤220HV
●热处理规范及金相组织:
热处理规范:固溶1010~1150℃快冷。
金相组织:组织特征为奥氏体型。
●交货状态:一般以热处理状态交货,其热处理种类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者,按不热处理状态交货。
H. 38CrSi与35钢用ER307Si不锈钢焊丝焊接焊接部分抗拉强度是多少
38crsi这是一种高强度、中等韧性的钢,它的淬透性比40Cr稍好,在油中临界淬透直径达25~83.5mm;钢的可切削性尚好,但热处理时有回火脆性倾向,且冷变形塑性低、焊接性差。38CrSi,。统一数字代号:A21382 标准:GB/T 3077-1988
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碳 C :0.35~0.43
硅 Si:1.00~1.30
锰 Mn:0.30~0.60
硫 S :允许残余含量≤0.035
磷 P :允许残余含量≤0.035
铬 Cr:1.30~1.60
镍 Ni:允许残余含量≤0.030
铜 Cu:允许残余含量≤0.030
力学性能
试样毛坯尺寸(mm):25
热处理:
第一次淬火加热温度(℃):900;冷却剂:油
第二次淬火加热温度(℃):-
回火加热温度(℃):600;冷却剂:水、油
抗拉强度σb (MPa):≥960(100)
屈服强度σs (MPa):≥840(85)
伸长率δ5 (%):≥12
断面收缩率ψ (%):≥50
冲击功 Akv (J):≥55
冲击韧性值 αkv (J/cm2):≥69(7)
布氏硬度(HBS100/3000)(退火或高温回火状态):≦255
交货状态:以热处理(正火、退火或高温回火)或不热处理状态交货,交货状态应在合同中注明。
I. 45度弯头计算公式
1、弯头曲率半径计算公式:英寸×25.4×1.5=1.5D弯头曲率半径。
2、弯头外弧长度计算公式:R+(口径÷2)×1.57=90°弯头外弧长度。
3、弯头重量计算公式:(口径-壁厚)×壁厚×0.0387×R÷1000=弯头理论重量。45°、180°弯头的重量分别按90°弯头重量的1/2和2倍计算。
r--圆环圆半径,R--圆环回转半径,中空管圆环体积=2X3.14X3.14((r^2)-(r'^2))R。90,60,45度的弯头(肘管)体积分别是对应中空管圆环体积的1/4、1/6、1/8。
(9)不锈钢焊接后怎么回火扩展阅读
热推成形:
热推弯头成形工艺是采用专用弯头推制机、芯模和加热装置,使套在模具上的坯料在推制机的推动下向前运动,在运动中被加热、扩径并弯曲成形的过程。
热推弯头的变形特点是根据金属材料塑性变形前后体积不变的规律确定管坯直径,所采用的管坯直径小于弯头直径,通过芯模控制坯料的变形过程,使内弧处被压缩的金属流动,补偿到因扩径而减薄的其它部位,从而得到壁厚均匀的弯头。
热推弯头成形工艺具有外形美观、壁厚均匀和连续作业,适于大批量生产的特点,因而成为碳钢、合金钢弯头的主要成形方法,并也应用在某些规格的不锈钢弯头的成形中。
冲压成形:
冲压成形弯头是最早应用于批量生产无缝弯头的成形工艺,在常用规格的弯头生产中已被热推法或其它成形工艺所替代,但在某些规格的弯头中因生产数量少、壁厚过厚或过薄。
产品有特殊要求时仍在使用。弯头的冲压成形采用与弯头外径相等的管坯,使用压力机在模具中直接压制成形。
J. 马氏体不锈钢避免冷裂纹形成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马氏体不锈钢材料存在非常强的空淬倾向,此类不锈钢材料的焊缝与热影响区的焊后状态组织是马氏体,非常容易形成冷裂纹。为防止冷裂纹的形成以及优化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要使用预热、后热以及焊后高温回火等办法。
首先是焊前预热。在焊接马氏体不锈钢时,尤其是在采用和母材化学成分相同的焊接材料时,为避免发生冷裂,在焊接前要进行预热。预热温度通常在200-329℃区间范围,最好不要大于马氏体组织的转变温度。碳含量是找准预热温度的最重要因素,含碳量高,预热温度则需要更高一点。影响选择预热温度的别的因素还有不锈钢材料的厚度、填充金属种类、焊接方法、拘束度等。碳含量低于0.1%时则没有必要进行预热,也有建议预热温度,比如预热400至450℃区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高温预热容易导致些负面影响。而当碳含量高于0.2%时,焊接比较困难,除了要进行预热外,还要确保层间温度。
其次是焊后回火前的温度。马氏体不锈钢工件在焊后不要从焊接温度直接升温做回火处理。由于在焊接过程中奥氏体组织可能没有完全转变,比如焊后马上升温回火,会产生碳化物沿奥氏体晶界沉淀和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形成晶粒粗大的组织,严重减小韧性。所以在回火前要让焊件冷却下来,把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奥氏体基本分解完了。对于刚度小的不锈钢构件,可以冷却到室温后再进行回火。对于大厚度的结构,尤其是当碳含量比较高时,则要使用比较复杂的工艺,在焊后冷却到100-150℃,并且保温0.5至1.0h,随后再加热到回火温度。
第三点是焊后热处理,在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是减小焊缝与热影响区硬度,优化材料的塑性与韧性,再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焊后热处理包括回火与完全退火两种状态。只有在为取得低硬度,比如需焊后机加工时,才使用完全退火状态,退火温度是830-880℃,保温2h后炉冷到595℃,随后再空冷。高铬马氏体不锈钢通常在在淬火与回火的调质状态下焊接,焊后通过高温回火处理,让焊接接头有着比较好的力学性能。假如在退火状态下进行焊接,焊后还会产生不均匀的马氏体组织,整个焊件还要通过调质处理,让接头拥有比较均匀的性能。
在回火温度的选择应适应工程项目对接接头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的要求。回火温度通常是选在650至750℃的温度区间,至少保温1h,随后再进行空冷。回火温度不能太高,避免再度奥氏体转变。对高温采用的焊接结构常使用比较高的回火温度。高温回火时析出较多的碳化物,对耐蚀性能不利。对于主要用于耐蚀的结构,应进行低温度的消除应力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