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设备点检工作实施细则的点检项目的确定
第二条 点检就是对机器设备以及场所进行的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 5S 、加油、维护等工作。
第三条 设备的点检通常可分为开机前点检、运行中点检、周期性点检三种情况。
1 、开机前点检就是要确认设备是否具备开机的条件。
2 、运行中点检就是要确认设备运行的状态、参数是否良好。
3 、周期性点检是指停机后定期对设备进行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第四条 确定点检项目就是要确定设备在开机前、运行中和停机后周期性需要检查和维护的具体项目。
1 、点检项目的确定可以根据设备的有关技术资料、设备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操作人员的经验完成。一开始确定的点检项目可能很烦琐,不是很精练、准确,但是,以且可以逐渐对其进行简化和优化。
2 、自主保全的点检项目应注意根据技术能力、维修备用品、维修工具等实际情况确定,并且要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专业保全加以区别。在操作人员的能力范围内,要做到自主促使点检项目尽可能完善,保障设备的日常运行安全可靠。
3 、在确定点检项目的同时,要相应地制定每项点检项目的点检方法、判定基准和点检周期,以便点检工作的实施。点检方法、判定基准和点检周期的定义如下:
( 1 )点检方法是指完成一个点检项目的手段,如目视、电流表测量、温度计测量等。
( 2 )点检基准是指一个点检项目测量值的允许范围,它是判定一个点检项目是否符合要求的依据,如电机的运行电流范围、液压油油压范围等。判定基准不是很清楚时,可以咨询设备制造商或根据技术人员(专家)的经验值进行假定,以后逐渐提高管理精度。
( 3 )点检周期是指一个点检项目两次点检作业之间的时间间隔。
2. 点检定修怎么实施,有什么意义
点检定修的实施:
1、制订相关制度和标准
为使点检定修制能有效实施,企业在实施前应制订《设备点检工作管理办法》、《设备日常点检工作管理规定》、《点检员岗位责任制》、《点检员素质要求》,修订了《设备分工管理办法》、《设备消缺管理办法》等有关制度,在保证设备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为检修体制的平稳变化创造良好的基础。
2、配备点检人员,明确点检定修范围
根据“点检人员的素质要求”,结台企业内检修技术人员的具体情况,本着既要保证点检人员的基本要求叉要兼顾企业原有检修内部的检修力量,从检修部内选取点检人员到生产策划部担任点检工作,实行设备管理和设备检修分离。
点检定修制的实施范围是与设备直接相关的设备和系统,而一些设备的检修和管理紧密相关的特殊专业如电气的继电保护专业,具有明显的机电一体化特性的专业如吹灰和暖通消防等,仍然继续留在检修部,没有实行设备检修和管理分离。但在检修部内按照点检定修制实施。输煤系统的设备由燃料部按点检定修制实施。
3、实施点检定修制
根据《设备点检工作管理办法》、《设备日常点检工作管理规定》、《点检员岗位责任制》等制度,点检人员负责下列工作:
(1)专业定期点检和精密点检,主要内容有:设备的非解体检查,设备解体后关键部位的检查,确定零部件更换,设备的劣化倾向分析,设备的性能测试,控制系统特性检查及参数调整;
(2)设备缺陷和隐患的确认及技术诊断;
(3)负责代表厂部进行质量验收;
(4)编制设备的周、月维护与检修计划,适时安排检修工作;
(5)编制备品备件计划,制订备品清册和事故备品的储备定额;
(6)负责备品的测绘、图纸的审.制订各类技术标准和健全各类技术档案,提出或编制技改项目和反措项目;
(7)编制大小修标准项目和工时定额,对检修项目的实施进行跟踪管理;
(8)对点检实绩进行管理,提出点检周、月分析报告。
为了使点检人员能更规范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编制了《设备日常点检工作管理规定》,明确了点检路线、点检时间、点检步骤、点检后续管理等,同时根据不同的设备,制订了日常点检卡,点检人员按日常点检卡开展日常点检工作,并及时提出点检报告。
实施点检定修制的建议: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虽取得了点检定修制的一些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例如:
1、点检定修制是设备管理体制上的一种创新,对电力系统来计,传统的设备管理办法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完善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体系,因此,要从观念上、认识上提高对点检定修制的认识,各级领导、生产技术管理人员都应该加强对点捡定修制的学习。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深化学习点检定修制。
2、要搞好点检定修制,必须将其特点和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要和电厂各专业的特点及设备的特点相结合,如热控、继保专业,如何更好的实施点检定修制值得进一步商榷,机电一体的设备如吹灰和暖通空调系统如何实施等。
3、要有效实施点检定修制,点检人员是关键。必须不断加强对点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首先点检人员的基本素质要得到保证,其次点检人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再者点检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所有的点捡管理规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以点检员为核心的设备管理体制。
4、实施点检定修制,要掌握发电设备的实时运行情况,必须做大量文字技术分析,因此要有效实施这一体制必须充分借助计算机建立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进行实时管理,通过计算机实时信息系统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将以点检为核心的相关生产部门如检修和运行管理有效的联系起来,另一方面也可监督检查点检工作的优劣程度,从而可使点检定捡制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和提高。
3. 设备点检的前期的5准备
设备点检员
职业定义:
对在线生产设备(系统)进行定点、定期的检查,对照标准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和隐患,分析、判断其劣化程度,提出检修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监控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
(1)对设备信息进行分类、编码、更新和管理维护;(2)检测设备关键点的运行状态;(3)采集和分析设备状态信息;(4)确定设备检修方式;(5)编制设备维修方案,监控设备维修过程。5) 改进维修记录,对改进项目的维修记录。 (6) MTBF分析记录表,把设备发生的各种维修作业记录在MTBF(设备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分析记录表上,该表能使现场人员清楚地看到各设备、各部位所发生的故障频率。 (7) 设备台帐,这是设备一生的记录,从设备购进后,将历次事故和修理的内容记录下来并且保存。
一、设备点检定修制
1、点检简介
1)点检的定义及在设备管理中的作用 2)点检与传统设备检查的区别
2、点检的准备
1)定地点 2) 定项目 3) 定人员 4)定周期 5)定方法 6) 定标准 7)定表格 8) 定记录
3、点检计划
1)点检计划模型 2)点检路线 3)检表的设计
4、组织分工
1)检组织结构设计 2)检组织管理
5、点检实施
1)点检检查 2) 点检记录 3)点检处理 4) 点检改进 5)点检实施的规范化作业
6、点检绩效考核
1)点检行为的考核 2) 点检激励设计
7、定修
1)定修、日修、年修 2)定修模型 3)定修计划
8、点检定修的信息化管理
1、设备总体效率(OEE)
六大类损失
损失计算和资料收集
如何改善OEE
设备故障原因分析
消除和设备相关的损失的对策
故障来源于微缺陷-缺陷成长理论
故障为“0”的原则
2、设备维修模式的选择
设备不同的维修模式及其应用范畴
设备服役不同阶段的维修模式
设备组合维修策略设计
设备计划检修与预防性维修
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理模式
设备维修活动的组织和资源整合
检修工程实施标准化管理
TPM的展开系统
TPM活动计划的制作
4. 如何推进设备点检管理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设备点检内容
设备管理部负责设备点检表的编制,编制时应根据设备进行分类,依据设备的说明书、操作规程等,制定详细的点检周期、点检内容,如下几个事项的检查内容:
·每日开机前应检查设备各类紧固件有无松动。
·设备各种指示灯的指示及各类表计有读数是正常。
·设备各转动部位是否转动灵活,有无卡转、堵转现象,润滑是否良好。
·设备各部件气压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气路接头有无漏气现象,及有无松动现象。
·设备有无漏油,温度过高等情况。
·设备上的水管及接头有无漏水现象。
·设备的异常现象,跑、冒、滴、漏情况;发生紧急情况后(如漏电),应立即停电,并马上上报设备管理部。
·设备不用或下班后,必须停机,关闭总电源,房间灯开关,气阀门以及水阀门都必须关闭,使用部门设备使用过程中,注意设备运行状态。
设备点检方法
生产各车间、设备管理部指定设备操作人员专人对设备进行点检,或规定专人根据点检要求安排点检。具体要求如下:
1.定点:要详细设定设备应检查的部位、项目及内容,做到有目的、有方向地实施点检作业。
2.定标:即制订标准,作为衡量和判别检查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
3.定期:制订点检周期,按设备重要程度、检查部位是否重点等。
4.定人:制订点检项目的实施人员(生产、点检、专业技术人员等)
5.定法:对检查项目制订明确的检查方法,即采用“五官”判别,还是借助于简单的工具、仪器进行判别。
设备点检工作的“五定”内容是什么?
1)定点——设定检查部位、项目和内容
2)定法——设定检查方法
3)定标——制定检查标准
4)定期——设定检查周期
5)定人——确定点检项目由谁实施
点检职责
1)编制和修订所管设备的点检标准和点检计划
2)协助进行所管设备操作规程的修改,制定修改维护规程和检修规程
3)检查指导日常点检工作,对需专检的设备专业点检
4)编制设备检修计划、备件计划、材料计划等各种计划
5)参加设备事故管理
6)负责检修工程的管理
7)填写设备技术档案
8)上报设备管理报表
点检内容
[2](1)设备点检——依靠五感(视、听、嗅、味、触)进行检查;
(2)小修理——小零件的修理和更换;
(3)紧固、调整——弹簧、皮带、螺栓、制动器及限位器等的紧固和调整;
(4)清扫——隧道、地沟、工作台及各设备的非解体清扫;
(5)给油脂——给油装置的补油和给油部位的加油;
(7) 排水——集汽包、储气罐等排水;
(8) 使用记录——点检内容及检查结果作记录。
定检内容
定期点检的内容
(1)设备的非解体定期检查;
(2)设备解体检查;
(3)劣化倾向检查;
(4)设备的精度测试;
(5)系统的精度检查及调整;
(6)油箱油脂的定期成分分析及更换、添加;
(7)另部件更换、劣化部位的修复。
管理环节
1)指定点检标准和点检计划
2)按计划和标准实施点检和修理工程
3)检查实施结果,进行实绩分析
4)在实绩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措施,自主改进
5. 如何做好日常点检工作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异常现象,应全面准确记录,同时相关操作人员应签名确认。
1.3建立企业设备的自主管理体系
经过以下的七个步骤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管理体系:通过初始清洁(清洁、点检);对设备问题根源攻关;标准规范的初步编制;点检实习;自主点检;整理整顿规范化;自主管理的不断完善。
2设备的点检制度
2.1点检制的系统功能
设备点检制度是以设备点检为中心的设备管理体制,也是TPM的基础。对于自动化流水线设备,采用点检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维修效率,提高生产品质,降低维修费用,从而给企业带来显著地经济效益。专职点检人员负责设备的点检,又负责设备管理,是操作和维修之间的桥梁与核心。点检员对其管理区内的设备负有全权责任,严格遵守标准进行点检,制定维修标准、编制点检计划、检修计划、管理检修工程、编制材料计划及维修费用的预算。点检体系由五个方面组成:岗位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专业点检人员的定期点检;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专家的技术诊断和倾向性诊断;技术专家的精度测试检查等。设备点检由操作人员、专业点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维修技术人员等,在不同专业和不同阶段协调于同一目标下,使这些各类专业技术的各个层次的人相互配合、协调,形成完善有效的设备管理体系。
2.2点检制的业务
设备点检按照设备区域划分、检查路线图、规定的业务流程进行。企业应当根据自身设备的特点编制相应的点检计划,点检标准,并对点检工作结果进行跟踪考核。具体来说就是“八定”。
(1)定人员。点检作业的核心是专职点检员的点检,它不是巡回检查,而是固定点检区的人员,做到定地点、定人员、定项目等,不轻易变动人员。
(2)定地点。预先设定好设备的点检计划表,包括明确设备的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以使点检人员能够心中有数,做到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点检。
(3)定方法。对不同的点,采用不同的点检方法,常常称“五感”,即听、看、闻、摸、尝。
(4)定周期。对于故障点的部位、项目、内容均有明确预先设定的周期,并通过点检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进行不断的修改、完善,摸索出最佳的点检周期。
(5)定标准。点检标准是衡量或判别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也是判断此部位是否劣化的尺度。
(6)定表式。点检计划表(或点检作业卡)是点检员实施点检作业的指南,也是点检员心中的一份自主管理蓝图。
(7)定记录。点检实绩记录有固定格式,包括作业记录、异常记录、故障记录和倾向记录等。这些完整的记录为点检业务的信息传递提供了有价值的原始数据。
(8)定点检业务流程。
2.3专业点检员
对专业点检员的要求很高,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掌握各种技术和管理标准,制定维修计划、材料计划、资金预算,分析故障及处理意见,提出改善设备的对策等。
2.4点检计划和作业卡
制定点检作业卡、周点检计划卡、长期点检计划表等,使点检成为标准作业。
3设备的故障管理
设备故障管理工作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掌握设备状况的基本工具之一。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整理,不仅可以了解设备的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改善行动,避免错误重复发生,而且还可以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维修效率。另外设备的故障信息,对于设备的设计制造单位来讲,也是非常宝贵的信息,是其进行设备更新换代的基础之一。设备故障的分析是十分复杂的工作,涉及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就金属失效分析来说,它本身就是一门专业技术。目前故障分析有三种形式:
(1)综合统计方式。这是针对工厂设备总体发生的故障概率分析。如各类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按故障发生的现象或原因分类的故障概率;某类大量使用的设备所发生故障类型的分类概率。针对概率发生高的设备故障,制定技术的或管理的措施,找出降低改种设备故障的方法,加以实施。
(2)典型失效分析方式。对某些重要设备或部位发生缺陷和失效,或者经常发生的失效模式,就要找出其内在的原因。为此需要利用技术分析的手段和借助专业分析仪器加以解决,这就是金属失效分析技术。金属失效分析技术的一般步骤如下:典型破坏部位取样一断口失效宏观分析一断口微观失效分析一材质分析一失效类型及机理一失效原因判断。破坏环境分析:对设备工作环境中的介质、温度、压力、有害物质、腐蚀产物,或对大气及周边条件等进行分析。模拟分析:模拟失效构件的工作条件,以验证失效分析的结论。
金属失效分析既是一项专业技术,又是一项综合分析方法。它需要利用各种技术,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制造、装配调整、使用维修到工艺过程、人为因素、环境污染等,成为相关性综合分析的系统工程。
(3)故障诊断分析。采用监测诊断仪器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监测和诊断,从而找出故障发生和发展变化的状态及趋势。一般步骤如下;设备运行中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分析→趋势预报。当设备停机后,对故障设备解体检查和检测,验证故障结论并与诊断分析对照。其方法包括腐蚀监测、振动监测、温度监测、声音监测、润滑监测等。
4设备操作维护人员和专业点检人员的培训
设备的操作维护人员和专业点检人员要成为合格员工,除了经过操作培训外,还必须经过设备日常维护或点检操作的专业培训教育,使所有员工建立“自主”维护地观念。一方面要了解设备的性能结构,掌握设备保养维护技术,能诊断设备的一般故障或常见故障,并懂得排除故障的方法或是应急处理方法,才能建立起企业员工地“自主维护”体系,也是推行TPM的基础工作之一。
要做好设备操作维护人员、专业点检人员的培训,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明确培训目的,根据实际目标制定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培训计划,以及相应地培训内容;分类、分层次地组织员工参加培训;对员工的培训结果进行考核;对培训结果和员工培训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结合企业设备运行情况和故障情况的变化、设备的更新等不断研究完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务求通过培训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素质的目的。
6. 设备点检的步骤
设备点检的步骤:
1、设备点检——依靠五感(视、听、嗅、味、触)内进行检查;
2、小修理—容—小零件的修理和更换;
3、紧固、调整——弹簧、皮带、螺栓、制动器及限位器等的紧固和调整;
4、清扫——隧道、地沟、工作台及各设备的非解体清扫;
5、给油脂——给油装置的补油和给油部位的加油;
6、排水——集汽包、储气罐等排水;
7、使用记录——点检内容及检查结果作记录。
点检程序:
1、点检方法
外部点检由国家认可的计量机关实施,有时也称为“校正”,这里不再详述。内部点检由指定人员按点检指导书进行点检。简单的日常点检一般由操作者负责,复杂的则由班组长或专门人员负责。
2、点检周期
根据各种设备的点检项目不同,分别按每日、每周、每月进行点检。
3、点检记录
点检后将点检结果记入点检记录表。在设备修复或使用备品前必须按点检指导书进行点检并记录。
4、报告途径
点检记录报告每月一次,具体可依据企业性质或设备性质。途径:点检者→班组长→部门主管人员。
5、点检记录的保管
点检记录由各班组长保管,并根据各自企业的规定及记录重要程度确定保管期限。
7. 如何做好设备的日常点检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异常现象,应全面准确记录,同时相关操作人员应签名确认。
1.3建立企业设备的自主管理体系
经过以下的七个步骤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管理体系:通过初始清洁(清洁、点检);对设备问题根源攻关;标准规范的初步编制;点检实习;自主点检;整理整顿规范化;自主管理的不断完善。
2设备的点检制度
2.1点检制的系统功能
设备点检制度是以设备点检为中心的设备管理体制,也是TPM的基础。对于自动化流水线设备,采用点检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维修效率,提高生产品质,降低维修费用,从而给企业带来显著地经济效益。专职点检人员负责设备的点检,又负责设备管理,是操作和维修之间的桥梁与核心。点检员对其管理区内的设备负有全权责任,严格遵守标准进行点检,制定维修标准、编制点检计划、检修计划、管理检修工程、编制材料计划及维修费用的预算。点检体系由五个方面组成:岗位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专业点检人员的定期点检;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专家的技术诊断和倾向性诊断;技术专家的精度测试检查等。设备点检由操作人员、专业点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维修技术人员等,在不同专业和不同阶段协调于同一目标下,使这些各类专业技术的各个层次的人相互配合、协调,形成完善有效的设备管理体系。
2.2点检制的业务
设备点检按照设备区域划分、检查路线图、规定的业务流程进行。企业应当根据自身设备的特点编制相应的点检计划,点检标准,并对点检工作结果进行跟踪考核。具体来说就是“八定”。
(1)定人员。点检作业的核心是专职点检员的点检,它不是巡回检查,而是固定点检区的人员,做到定地点、定人员、定项目等,不轻易变动人员。
(2)定地点。预先设定好设备的点检计划表,包括明确设备的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以使点检人员能够心中有数,做到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点检。
(3)定方法。对不同的点,采用不同的点检方法,常常称“五感”,即听、看、闻、摸、尝。
(4)定周期。对于故障点的部位、项目、内容均有明确预先设定的周期,并通过点检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进行不断的修改、完善,摸索出最佳的点检周期。
(5)定标准。点检标准是衡量或判别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也是判断此部位是否劣化的尺度。
(6)定表式。点检计划表(或点检作业卡)是点检员实施点检作业的指南,也是点检员心中的一份自主管理蓝图。
(7)定记录。点检实绩记录有固定格式,包括作业记录、异常记录、故障记录和倾向记录等。这些完整的记录为点检业务的信息传递提供了有价值的原始数据。
(8)定点检业务流程。
2.3专业点检员
对专业点检员的要求很高,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掌握各种技术和管理标准,制定维修计划、材料计划、资金预算,分析故障及处理意见,提出改善设备的对策等。
2.4点检计划和作业卡
制定点检作业卡、周点检计划卡、长期点检计划表等,使点检成为标准作业。
3设备的故障管理
设备故障管理工作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掌握设备状况的基本工具之一。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整理,不仅可以了解设备的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改善行动,避免错误重复发生,而且还可以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维修效率。另外设备的故障信息,对于设备的设计制造单位来讲,也是非常宝贵的信息,是其进行设备更新换代的基础之一。设备故障的分析是十分复杂的工作,涉及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就金属失效分析来说,它本身就是一门专业技术。目前故障分析有三种形式:
(1)综合统计方式。这是针对工厂设备总体发生的故障概率分析。如各类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按故障发生的现象或原因分类的故障概率;某类大量使用的设备所发生故障类型的分类概率。针对概率发生高的设备故障,制定技术的或管理的措施,找出降低改种设备故障的方法,加以实施。
(2)典型失效分析方式。对某些重要设备或部位发生缺陷和失效,或者经常发生的失效模式,就要找出其内在的原因。为此需要利用技术分析的手段和借助专业分析仪器加以解决,这就是金属失效分析技术。金属失效分析技术的一般步骤如下:典型破坏部位取样一断口失效宏观分析一断口微观失效分析一材质分析一失效类型及机理一失效原因判断。破坏环境分析:对设备工作环境中的介质、温度、压力、有害物质、腐蚀产物,或对大气及周边条件等进行分析。模拟分析:模拟失效构件的工作条件,以验证失效分析的结论。
金属失效分析既是一项专业技术,又是一项综合分析方法。它需要利用各种技术,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制造、装配调整、使用维修到工艺过程、人为因素、环境污染等,成为相关性综合分析的系统工程。
(3)故障诊断分析。采用监测诊断仪器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监测和诊断,从而找出故障发生和发展变化的状态及趋势。一般步骤如下;设备运行中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分析→趋势预报。当设备停机后,对故障设备解体检查和检测,验证故障结论并与诊断分析对照。其方法包括腐蚀监测、振动监测、温度监测、声音监测、润滑监测等。
4设备操作维护人员和专业点检人员的培训
设备的操作维护人员和专业点检人员要成为合格员工,除了经过操作培训外,还必须经过设备日常维护或点检操作的专业培训教育,使所有员工建立“自主”维护地观念。一方面要了解设备的性能结构,掌握设备保养维护技术,能诊断设备的一般故障或常见故障,并懂得排除故障的方法或是应急处理方法,才能建立起企业员工地“自主维护”体系,也是推行TPM的基础工作之一。
要做好设备操作维护人员、专业点检人员的培训,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明确培训目的,根据实际目标制定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培训计划,以及相应地培训内容;分类、分层次地组织员工参加培训;对员工的培训结果进行考核;对培训结果和员工培训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结合企业设备运行情况和故障情况的变化、设备的更新等不断研究完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务求通过培训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素质的目的。
8. 设备点检工作实施细则的介绍
为了使操作者能胜任对设备的点检工作,对操作人员进行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设备原理、构造、性能的培训是必要的。
9. 如何实施设备点检管理 50
实施点检管理有12个步骤(摘自张孝桐《设备管家点检管理手册》)
1、企业内产品的确认容
2、制作、熟悉企业作业产品的工艺流程图
3、确定配套作业设备的规格型号
4、组成三位一体的设备管理体系和设备管家团队
5、到现场确认产品作业工艺流程和配套设备
6、确定产品作业线设备的范围及其关键设备
7、列出每台关键设备的隐患、危害分析
8、建立产品作业线设备状态受控点的分工方案
9、设定各关键设备、状态受控点的允许值限值
10、确定防止状态受控点超标的措施和监控手段
11、建立设备管理防患对策文件、记录和留存程序
12、完善设备管家防患对策的监督、验证流程管理。
实施点检管理,除了领导要重视外,还需要一个好的系统管理软件和硬件设施来辅助企业认真贯彻和执行点检管理。
10. 怎么能保证员工做好设备点检工作
1、领导可以在场
2、可以进行抽查
3、可以采取惩罚的措施
这是我的一点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