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器材知识 > 如何提升加工设备管理问题

如何提升加工设备管理问题

发布时间:2021-03-05 02:55:32

『壹』 怎样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看来都是内行,上者回答全佩服,但重点是;建立档案,重视技术人才,执行好管理制度。
闲时也可上‘设备维修’和‘矿山设备维修经验交流’吧,一起探讨,解决‘难题’。

『贰』 如何提升企业设备管理水平

在现代化大生产中,设备是企业的生命线,是生产的支柱,有了先进的设备,就基本具备了生产良性发展的物质基础。但要发挥设备的最大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设备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因此,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也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只有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将先进的设备管理水平与先进的设备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先进设备的应有性能。
近几年来,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装备部(简称济钢装备部)认清形式,把握机遇,紧紧围绕“做强做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制度落实为保证,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不断强化设备技术经济管理意识,积极探索设备管理和采购管理的新模式,为争创一流水平,进而大幅提高装备水平,作了一系列探索工作。
1 探索工期管理新模式
济钢是特大型钢铁联合生产企业,各工艺环节上的主要设备运行状态好坏,事关济钢的生产平衡和经济效益大局,其中“四炉四机”的停产检修,影响最为直接。停产检修是设备生命周期的客观要求,是恢复和提高其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但如何保证设备检修的质量,缩短停机检修时间,大有潜力可挖。济钢装备部从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出发,探索出了设备检修工期的管理方法,即实行隐性工期和显性工期管理,争创设备检修效益最大化的工期管理新模式。打破从停产检修开始到恢复生产为止计算检修工期的传统工期概念,将检修工期分为隐性工期和显性工期,即把从立项开始到停产检修前这段时间视为隐性工期管理,把传统概念的检修工期视为显性工期管理,用“工期”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来强化管理,督促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经过探索,隐性工期管理的要点概括为“六落实”管理法,即“检修项目落实、检修费用落实、物资供应落实、施工队伍落实、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落实、网络计划落实”。“显性工期”的施工组织中,实行立体交叉作业,明确工程的主线和主线上的重点,并对重点进行剖析和细化,“变检修为抢修”,采取“划整为零”、“套件更换”、“预先装配”、“大块拆卸,整体吊装”、“检修工序质量确认”等先进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实行24h检修施工作业现场指挥调度,并根据检修施工的进度,及时调整计划和施工力量,做到项目清晰,工序衔接,指挥有力,环环相扣,使得计划工期大幅度压缩,检修质量明显提高,检修效益趋向最大化,为高效生产创造条件。近年来,济钢“四炉四机”的停产检修时间和检修质量,每年都创历史新高。特别是中板生产线、高炉、烧结机、转炉、制氧机等的检修更是如此,使得人们凭经验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为现实,接连创造了设备检修奇迹。
2 治理设备薄弱环节
一条生产线停产检修,并不是因为全线设备、备件均出现问题,而是这条生产线上的某个或几个关键设备、备件因寿命周期已到,不再适应生产要求,致使整条生产线停机检修。这些不适应生产要求的设备、备件,就是生产线的薄弱环节。这些薄弱环节制约生产的稳定高效运行,易造成生产成本上升。为治理这些薄弱环节,推行了项目经理负责制,即把每个薄弱环节作为一个项目来管理,定人员、定责任、定措施、定时间。自2002年以来,制定了设备薄弱环节治理实施细则,督促各生产厂加大工作力度,根据生产和设备检修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同时,通过管理创新,带动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生产厂家进行技术创新。以济钢中板厂为例,1999年以前,每年停产检修两次,检修时间要2O多天。2003年是在已连续生产2O个月后才停产检修,检修时间仅为86h。
3 创新采购管理体系
近几年,济钢装备部全面开展了加强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的一系列探索工作,如以“先用库存,先内后外,招标订货,厂家直供,征求用户意见”的五项原则为指导,制定了《定价比质采购管理办法》,在整个采购工作中,始终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市场化原则,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构筑采购管理新体系:(1)实施公开评价,清理整顿采购源头;(2)强化采购审检管理,形成制约新机制;(3)强化制度建设,规范订货全过程;(4)坚持责、权、利相统一,严格责任制考核。
新的采购管理体系把集中的权力分散化,隐蔽的权力公开化,形成了相互监督、互相制约、分工明确、协调有力的高效、透明的采购管理体系统,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整个采购工作由过去干部职工关注的焦点,变成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点。
同时,研究、探索物资计划管理和仓储管理的新途径,研制开发了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系统,使济钢的备件库存资金占用由1998年的1.2亿元降低到2000年的0.73亿元。通过持续改进,2002年备件库存资金占用降到0.53亿元,连续几年创全国同类企业最好水平。
4 形成持续创新机制
为把管理创新取得的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在日常生产中发挥作用,以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来落实推广管理创新成果,建立起持续改进机制,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济钢装备部与企管部门等合作,充分吸收近几年的管理创新成果,借鉴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考虑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制定了《设备管理制度》。这对规范设备管理,推动全公司的制度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规范管理创新工作,还制定了《装备部管理创新管理办法》,把管理创新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以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设备寿命大幅提高,既保证了生产的稳定性,又节约了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同时改进了产品质量,生产持续稳定,经济效益一直攀升。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创新,努力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性能,才能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叁』 生产制造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如何加强

1、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操作员是日常使用设备最频繁的人,也是设备保养与维护的直接责任人,他们对设备现有状况的了解程度是最高的,因此他们发现设备故障和隐患的几率也是最高的。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必须让他们将设备操作规程熟记在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常使用和保养设备,并且由于他们是一线操作人员,他们往往还能就设备的使用提出宝贵的意见,因此必须杜绝违规操作现象,让操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比如,实行设备操作保证制度和责任到人制度,就是定期审验,凭证上岗,定期淘汰不合格的操作人员,坚决不允许未经公司系统培训的人员上岗,一旦机器出了问题便直接找该机械设备的责任人即可,不会造成管理混乱。

2、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在第一时间发现并且排除掉各类故障和隐患,是设备始终在适当的负载下运转,不但能够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举措。在管理机械设备时,一方面要认真执行机械设备的检修规程,定期保养,并且严格监管。而且在遇到紧急情况,比如生产任务紧急不能按时保养时,应该采取实时设备状态监测和特殊技术维护等方法,一定要避免机械设备“带病作业”现象的发生。

3、建立机械设备动态库

建立机械设备动态时间表,使我们能够随时掌握每一台设备的状况,实现跟踪管理。通过动态表,我们可以看到每台设备在任何时间的工作或待机状况,并且对维修机械领取的各种材料或费用都得由主要负责人签字,才可以报销,并且每隔一段时间检查设备动态记录是否正常,并且对同一厂家的同一台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来确定每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状况。

结语:

在目前企业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管理和日常维修保养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所以需要我们在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不断的加快管理理论的创新,落实好机械设备的管理责任,努力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确保设备运行效率的提高,使机械设备充分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其自身的价值,为企业带来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肆』 如何改善设备管理影响设备生产效率

影响效率的源头很多,如果把设备一年365天作为设备日历时间,设备实际有效可用时间是有限的,而未利用的时间包括设备系统损失时间、生产系统损失时间和系统外部损失时间。
(1)设备系统损失时间
设备系统损失时间是指由于设备本身原因造成的质量损失(折合成时间)、故障处理损失(包括故障停机等待和修理)以及主动预防维修(又是必要的)时间。
许多事实表明,设备故障停机等待时间往往是实际修理时间的几倍,大量时间消耗在寻找维修工程师、研究图纸、拆解诊断、等待合适备件领用到位等环节。因此,如何使维修更有准备、响应更迅速、备件审批领用方式更快捷等,也是值得认真变革和设计的。
维修时间的减少依赖良好的技术训练和长久的维修行为规范约束。有人在维修拆解设备现场铺上一块白布,一边拆,一边将拆下来的零件按照拆下来的顺序、方向和位置摆放在白布上并编好顺序号码,写在白布的零件位置。这样,在安装时可以按照逆序结构,从后向前安装,且保持原来拆下来的方向不变,唯一注意的是零件之间的间隙和平衡问题。这就是一种维修行为规范,而不是像有些人,找一个盒子,小零件扔在盒子里,大零件在地上随意摆放。等到组装设备时就麻烦了,忘记零件的装配顺序,装了拆、拆了又装,甚至装错顺序和方向,不但会造成设备损坏,而且延长维修时间,进而造成设备维修效率损失。
产品的报废,除了可能造成材料损失之外,最直接的损失是设备效率损失,报废产品所占有的设备使用时间是毫无意义的无用功,不但相当于设备在停机等待,而且还造成设备无谓磨损和能源浪费,因此这方面损失的控制尤应严格。
生产部门和设备部门应成立改善设备效率的攻关团队,应用相关分析工具和改善方法,有针对性的研究、实验、解决设备效率损失问题,这已被证明是最有成效的方法之一。
(2)生产系统损失时间
生产系统损失包括运行停机时间(操作失误、检测、工艺改变、调度安排不合理),工艺切换初始化、参数调整等准备时间,性能损失时间(包括速度损失时间和空转短暂停机时间)以及材料工艺造成质量损失时间。
生产系统损失包括运行停机时间,它们是由于操作失误、检测、工艺改变、调度安排不合理等因素造成的。操作失误的问题需要通过合理制订能够纠错、防错的操作规范、严格训练和持证上岗等综合措施加以解决;等待质量检测停机应该通过在线检测方法的应用或者提高检测效率等方式解决;工艺改变通过事先的充分准备来尽可能减少因此造成停机来解决;调度安排的不合理,通过提升调度运筹水平以及相关培训来解决。总之,在生产系统,人人要眼睛盯着设备的开动效率,记住"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句老话。设备是企业的造币机,要千方百计的让造币机多造币,造良币而非劣币。
工艺切换初始化、参数调整损失一般是无法避免的,但却是有潜力可以挖掘的。笔者曾在一家钢铁厂调研,查看了半年多的生产运行记录,发现一条轧钢机生产流程更换某种轧辊的时间最短可以是20分钟,最长达到80分钟。每个班组或者作业人员更换轧辊的方式、辅助工具手段都不一样,因此时间长短各异。如果将换辊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仅这一条线全年多创产值达到三个多亿,利润也可以达到3000万元。在这些更换轧辊的作业行为中,肯定存在一种最佳、快捷的方式,也许会使换辊时间比20分钟还短,但是没人去总结、无人把这种最优做法变成所有作业者可以共享,而且必须遵守的作业规范。必要时把员工们换轧辊的动作拍成录像,大家讨论研究最佳动作,再拍成标准动作录像,对员工进行培训。
性能损失时间,包括速度损失时间和空转短暂停机时间。速度损失是指设备未能开到设备的规定设计速度,不能开到这个设计速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工艺未调好,有的因为原材料不符合要求,有的是设备本身存在问题,开不起来等。需要对症下药的加以解决。笔者曾在一家造纸厂调研,发现纸机开不到设计速度与纸浆的配方有关,因为纸浆配方影响纸张强度,强度不够,一开快就会断纸。看来这个速度问题需要从纸浆配方及其相关工艺上着手解决。笔者在烟厂调研,发现卷接包机组开动速度不理想的原因是烟盒包装纸的质量、克重不符合要求,开快就出现散包,这个问题应该从烟盒包装纸质量的源头加以解决。设备的空转、短暂停机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初始化未做好,总在调整设备,开开停停,会出现不少短暂停机;生产节拍安排不好,又可能造成设备空转,总之还要对症下药来解决。
材料工艺造成质量损失时间的解决需要QC方法的帮助,需要通过TQM、6σ管理体系的整体设计,需要通过国际标准化体系ISO9001,ISO9002的过程控制来根本解决。当然因为设备造成的质量劣化、精度不够或者废品损失,应该通过对设备的质量维修策略(QualityMaintenance)加以解决。
(3)系统外部损失时间
系统外部因素停机时间包括节假日,停电、水、等待定单,产能不平衡等等损失。节假日是法律规定的休息时间,企业是无权侵占的。然而,企业可以通过二班、三班或者四班三运转方式,让员工倒班休息,让设备不停运转。企业内部的停水、停电、停气、停汽反映了企业整体运行和管理缺陷,当然企业要抓住系统木桶的短板--薄弱环节,各个击破。等待计划排产,反映了企业安排调度和供应链缺陷;等待定单,又反映了企业的市场和营销问题。这虽然不是生产系统本身的问题,但都直接影响企业生产和设备效率的发挥。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有具体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这里,我们从一开始就以企业的日历时间作为计算基础的。日历时间,无论设备是否利用,都在以折旧形式在消耗着设备的投入资金。至于企业外部原因造成的停机,如外部配电不顺、停电、停水,合同协做部门的不配合,需要企业从建立稳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角度加以解决。天灾人祸虽然难以避免,但有危机管理预案一定比没有要好。

『伍』 如何提升设备现场管理

1、指定专来门的管理人,并规定自其在设备现场管理的职责。
2、制订有关设备现场管理的标准或规章制度。
3、定期检查设备现场管理情况,并进行评比。
4、对管理好的进行表扬和奖励,对管理差的进行批评和处罚,必要时进行分析和采取纠正措施。
5、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设备现场管理人员不合格的要进行培训或调换人员。
2)要给予设备现场管理人员一定的时间进行维护和保养,整理、整顿、清扫设备现场。
3)不仅要考核设备现场管理人员,还要考核他所在的团队。
4)处罚不是目的,要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

『陆』 浅谈如何加强设备管理

Zhang Shao-ling (Northeast rock soi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coMPangAnshanLiaoning114002) 【Abstract】The synopsis analyzed how to strengthen an equipments management to go together by providing to draw lessons from. 【Key words】Equipments management; Standardized ; Systemize; Managment system在设备管理中我们坚持以提高设备运转率为重点、以强化设备维护保养为主线、以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为目标,遵循“学习、调整、总结、提升”的管理思路,强化四个管理,全方位开展设备升级达标活动。提高了设备的运转率和出力率,为公司产值超历史,管理上水平提供了保障。 强化基础,确立标准,建立机制设备维护保养必须从基础管理抓起,一是量化设备维护保养指标,二是确立工作标准,考核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在设备管理中设备维护保养只是个概念,如何进行量化,我们是用设备管理的“五率”来体现的,即:设备“完好率、泄漏率、故障率、保养达标率、运转率”。以设备运转率为重点,确立考核指标,并以生产计划的形式每月下发到各车间、机场、班组;指标量化后围绕强化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定了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标准,工作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建立班组、车间(处室)、公司“三级”考核体系。把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做为设备管理中的重点与效益工资挂钩,依据标准细化了考核内容,每月由生产部对各单位完成情况进行月份考核。考核不讲客观、不讲情面,起到了激励先进,约束后进的作用。这样,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就做到有章可循并形成了管理有目标、工作有标准、效果有考核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体制。 1. 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 在建立机制的基础上,我们把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标准溶解到设备管理活动当中去,使维护和保养工作做到了有质、有量、有形、有效的开展,做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经常化。为了巩固和保持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我们在设备管理上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做到“五交、三不交”。五交是:交生产和工作情况的同时,交设备运行和使用情况;交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和事故的处理情况;交三级过滤情况,交滴漏跑冒情况。“三不交”是:遇有设备事故没处理完不交;设备问题不清楚不交;设备卫生不达标不交。岗位员工从无怨言,主动自觉地完成当班的各项任务,做到交文明班、标准班。 2. 强化操作环境管理以“治、理”并进的规范管理,提升设备维护保养综合效果 在抓设备维护保养中,我们坚持“治、理”并进的原则,把治理操作环境做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对岗位,设备周围,建筑物,扬尘点等进了整顿和治理,使操作环境做到了整洁。 3. 强化“人本”管理。更新观念,提高素质,为维护保养提供了保障 企业管理五要素中人是关键要素。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设备维护保养取得成效。因此,在设备的维护保养中我们始终把更新员工的思想观念和提高技术素质做为重要工作来抓。在员工中进行了以“降低设备故障,就是效益”为主题的大讨论。使员工从“要我管好设备,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向“我要管好、维护保养好设备”的思想转变。在实现观念转变中,重点克服了员工中存在的“设备不坏只管转”的拼设备思想和满足于“步子不大年年走”的低标准,坚持常年不断对自己责任区的设备隐患,缺陷等问题开展 “查、摆、找”和“整、治、升”活动。抓设备管理不但要增强员工的理念,而且还要培养和提高员工过硬的操作技术和维修技术,只有两者的统一才能充分发挥员工在设备管理、维护保养工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我们以机场、班组为单位对设备的操作和维修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同时不间断地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在维护和生产岗位上设立了练兵卡。采取对岗位操作和设备维护人员进行应知应会的培训,及现场模拟设备事故处理等形式,使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业务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 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中,领导重视与否是关键。我公司各级领导齐抓共管,一把手挂帅、主管领导亲自抓,各单位把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列入管理的重要日程。正是这些具体工作使设备维护保养取得了一定效果。 我公司采用了现代设备管理理论与方法-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综合管理是运用长远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采取一系列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措施,力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设备综合管理的特点:一是全程管理;二是全员参加管理(从企业领导到生产工人);三是价值管理。全过程管理是基础,全员参加是手段,价值管理是目的。 搞好设备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国家及各部委、总公司所颁布的法规、制度行事。坚持专管与群管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设备管理与技术开发及智力开发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上述原则具体说明如下: 3.1专管与群管相结合。 我公司按照上级规定,根据本单位生产规模与实际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设备专门管理系统。建立优化组合的组织机构及专业设备管理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公司经理等主要领导干部把设备管理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对设备管理的方针、目标做出决策,一名经理主管设备工作。同时根据需要设置专职设备技术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专职设备技术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在主管经理领导下,负责设备技术管理工作。车间由一名主任主管设备,并配备管理设备的专职工程技术人员;机场、班组也有兼职设备员;形成一个设备管理网。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程,以使工作有章可循。 在工厂企业中,直接操纵设备、维修设备的是广大生产工人和检修工人。他们对设备的性能、工作状态及存在的问题最熟悉了解。他们是设备的主人,而且他们对自己操纵的设备日常维护负有具体责任。因此,完全应当发挥他们管理设备的积极性。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要强调人的因素,要充分调动生产工人和维修工人的积极性。 我公司在其制定的《设备强制维修保养细则》中,要求设备维护实行专机专责制或包机制。要求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操作人员对所用设备要做到“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搞好设备润滑,坚持“五定”和“三级过滤”(即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三级过滤”为从领油大桶到岗位储油桶、岗位储油桶到油壶、油壶到加油点)。操作工应保持本岗位的设备、管道、仪表盘、油漆、保温完整,地面清洁。应加强静密封点管理,消除跑、冒、滴、漏,努力降低泄漏率。要搞好环境卫生,做到文明生产。 3.2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设备综合管理是广义的设备管理,即设备的技术和经济的全面管理,要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设备管理本质上是设备运动过程的管理。设备的运动有两种形态:一是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二是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投资、折旧、维修费用支出与核算、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和经济效果分析等。前一种运动形态的管理称技术管理,后者称为经济管理。它们分别受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支配。据此,设备管理要最终取得两个成果:技术成果和经济成果。即一方面要求经常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另一方面要求节约设备维修与管理的经费支出。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以求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设备综合效能最高。 设备从规划到设计、制造阶段,费用是递增的;安装阶段以后费用开始下降;运转阶段的费用大体保持稳定的水平,而且历时较长;最后费用再上升,说明设备已到了应进行修理、改造或更新的阶段。对使用单位,购置新设备时不仅考虑购置时的购置费(即生产费),还要考虑设备在运转阶段的使用费(或维持费)。 设备综合管理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任务就是采取各种措施,使企业设备消耗的费用最少。它不是只顾设备的某一阶段,而是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的费用最经济,即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为最经济。寿命周期费用包括设备的生产费用和使用费用。生产费用是设备构成以前调研、设计、试制、制造、储存、运输等付出的费用,一般是产品的售价。使用费用(又叫维持费用)是设备在使用阶段付出的费用,包括动能、工资、维修、折旧、保险、培训等费用。在设计阶段不能只顾降低制造成本而忽略设备的可靠性、耐久性、节能性等,要长远地估计到运行阶段的管理和维修费用。在使用阶段不能只强调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而要将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所获得的生产成果进行比较,力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传统的设备管理多注重于设备的技术管理。在设备管理的考核指标中也突出了考核设备的技术指标,满足于把设备管好、用好、修好,而对经济效益不那么重视。我们运用设备周期费用的概念,就可以克服在设备管理上只看技术成果,不看费用消耗;在设备使用上只重工艺需要,不讲合理使用和发挥设备潜力的现象。 为了便于对设备管理工作中的经济效益做出判断,适当增加了经济效益指标。由于我公司普遍推行了设备维修费用等项目的考核,因而节省了大量维修费用支出。 3.3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 现代化的化工企业,设备是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完成生产任务的手段。设备管理水平和设备状况的好坏与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密切相关。 设备管理工作,必须适应企业经营方向的变化,为生产服务。随着企业产品结构的变更、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用户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企业的经营方向,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当企业经营方向转变的时候,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也应及时地调整、改善和提高,以适应变化了的经营方向对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应当树立重视设备管理、加强设备管理为生产服务的思想。要根据企业的生产任务、品种质量、设备修理工作的难度,确定重点设备。对重点设备实行维护、修理、备件供应、改造、更新五优先,确保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 3.4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 设备的设计、制造过程由设计、制造部门管理;设备的使用过程由使用单位管理。两者应该密切结合,互遇信息。设计、制造部门不能只顾降低设备成本而忽略设备的可靠性、耐久性、维修性、环保性、安全性及节能性等。要熟悉使用单位的工艺要求和使用条件,要考虑到设备运行阶段的管理和维修费用。在设备制造出厂后,研制人员要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并做好技术服务工作。使用单位及时的地把安装、调试、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向设计、制造部门进行信息反馈,以便改进设备的设计。

『柒』 如何做好设备管理,提升设备运行水平

在做设备管理复这方面的工作制,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在推行TPM设备管理TPM活动作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工具,已经在世界各地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做用。
推行TPM的具体步骤是这样的:
1.宣布公司决定,全面引进TPM;
2.发动教育和培训战役;
3.建立组织机构,推进TPM;
4.建立基本的TPM策略和目标;
5.建立TPM的主计划;
6.抓好TPM的启动,举行TPM的“誓师会”;
7.提高设备效率;
PM分析方法的要点是:
(1)定义问题;
(2)对问题进行物理分析;
(3)找出产生问题的所有条件;
(4)找出造成或影响条件的设备、材料和操作方法;
(5)做出调查计划;
(6)调查异常缺陷;
(7)制定改进计划;
8.建立操作者的自主、自动维修程序;
9.维修部门的日程化维修;
10.改进维修与操作技能的培训;
11.发展设备前期管理程序;
12.全面推进TPM,向更高目标前进;

『捌』 如何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恩威并用,不要得罪人。要学会让底下的人互相牵制。具体怎么做,还得你自己去把握。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玖』 如何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及管理

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及管理,能够安全合理有效的发挥设备的功效,内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容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保证设备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转。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工期和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加强机械设备前期管理工作: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机械设备管理要实行“三定”制度,维修要及时:加强机械设备保养等方面就如何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及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汉高机械

『拾』 如何提高设备管理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

工作责任制,专人负责专人监督,最终由两个人共同负责
按时汇报整理工作进度

阅读全文

与如何提升加工设备管理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安全连锁装置实验维护记录 浏览:146
佛山市顺德区大良信楚塑料五金制品厂 浏览:797
发电机组自动调频调载装置 浏览:361
家用自来水阀门螺杆漏水怎么办 浏览:318
创新工具箱图 浏览:535
钢轨电位限位装置作用 浏览:174
常见计量设备包括哪些 浏览:541
如何拆卸电动三轮车电机前盖轴承 浏览:463
十万的自行车是什么材质铸造的 浏览:29
镇海儿童游乐设备在哪里买 浏览:829
如何用机械制图画出以下图片 浏览:848
嘉定区上海阀门厂待遇 浏览:937
如何关闭车辆仪表盘故障灯 浏览:111
东莞市铭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476
电气火灾模拟实验装置 浏览:208
刷机时未知设备怎么处理 浏览:610
数控机床运动坐标轴怎么看 浏览:468
什么阀门要转8万圈关闭 浏览:670
汽车仪表trlp是什么意思 浏览:40
手机银行怎么更换绑定设备登录 浏览: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