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器材知识 > 教育信息化设备有什么

教育信息化设备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1-03-08 01:57:55

⑴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有哪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以知识和信息的产生、传播及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将占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将呈现出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然而21世纪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因人口增长而引起的教育要求、国际竞争和各种社会问题等方面。传统的教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根本出路就在改革,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育信息化。

一、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的六要素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或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
什么是信息化?首先信息化应是针对某个行业、某个领域、某个事物或某个过程(或统称为一个系统)中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而言的,其次,信息化应是一个社会过程。简而言之,信息化就是人们追求或推动一个系统中信息资源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因此,信息化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将信息作为一种基本的构成要素,即信息资源应是信息化的核心;第二,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即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信息化的目的;第三,信息网络是大范围有效传递信息的基础,也是现代信息技术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因此它是信息化的基础;第四,信息化作为一个社会过程,受到人们在观念、理想、意志、技能以及团体的利益、社会组织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和制约,因此,信息化应有与之对应的保障机制。
综上所述,某个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应有与之对应的基础、核心、目的和保障方面等的若干要素。
事实上,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思路,这个发展思路也与上述相似的观点。她包括国家信息化定义、国家信息化体系六个要素、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原则、奋斗目标、主要任务等内容。其中关于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这个定义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四个现代化;二是国家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信息化建设;三是各个领域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四是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个要素为: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六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完整的信息化体系。而对于一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网络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目的,而信息化人才、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其保障。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行业的信息化也不例外.

2.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社会过程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是什么?我们可以分别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加以考察。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
我们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显著特点。
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意味着存在一种与传统的教育环境发生作用的活跃倾向,它的性质决定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及如何适应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能促进教育革新,也可能强化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
教育设施和教学手段改变了,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必将要革新,而教育模式的改变首先取决于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改变。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新的教学观念是: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帮助者,知识是由学生根据自己头脑里的认知结构而自主建构的,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正好适合于指导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因此,教育信息化除了带来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外,更主要的是带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而且必将是一种革命性的改变。
但要注意的是,任何模式的改变都是要有成本的,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还未必能减轻教师的负担等。我们不能因为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就否定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不是为了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个别要求,因此,我们要认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并正确面对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简况
现代信息技术在九十年代的加速发展,促进了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作为跨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指标,纷纷被纳入当今世界各国新一轮的教改方案。尽管各国所面临的教改任务有层次上的不同,有内涵与外延的差异,但从教改所处的同一全球信息化时代下的宏观大背景、教育所面临的21世纪人类社会的挑战等宏观方面来看,又呈现出某些共性,这些共性集中体现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所呈现的教改特点和举措上。如日本的第五代、第六代计算机进入教育网计划、欧盟?quot;尤里卡计划"、美国ISW向教育进军、韩国的"虚拟大学"、新加坡的"智慧岛"方案等。这些带有浓厚信息化时代色彩的世界教改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信息社会世界教改与发展的教育信息化共性的新特点,世界各国呈现出各有国别特色的新举措,教育信息化一时间成为当代教改的时髦词汇,极大地促进了各国教改的信息化进程。

1.国际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1、从立法和信息政策的角度看,出现在教改方案中把信息技术教育列入正式课程、增加投资和开课年级超前发展的特点。
英国1998年以立法形式规定,在全体中小学中将原来的选修课全部改为必修课,并拟定中学信息技术课评价的九项标准。在国拨教育经费中,法定的6%必须作为学校专款专用的微机购置费,以保证英国20%中小学校上INTERNET网,其中中学占85%,小学占5%。
美国总统克林顿1996年在国情咨文中指出,2000年美国必须实施100%的学校与国际互联网连通,并建议国会通过立法执行使美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实行"人一机一路一网"成片的唯一国家,克林顿的这一举动旨在为美国教育界抢占国际教育化新的制高点做准备。
法国教育部长阿莱格尔1998年初宣布,法国制定三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方案,重点放在教育信息化大发展对相应信息教育师资的培训上,重点倾向于应用多媒体教学和微机操作水平的提高,旨在发挥现有信息设备的使甩效率,使法国由当时的初中学生32人二台微机、高中12人一台微机的水平,提高到初中学生16人一台微机、高中6人一台微机的标准,这一标准2000年要在全法国实现。
1998年7月29日,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发表了题为"关于教育课程基本走向"咨询报告书,进一步明确了信息教育课程的运作细则。首先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所有学科都要使用微机进行教学。小学?quot;综合学习时间"课上要适当地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手段,初中要把现行的"信息基础"选修课改为必修课。此外,文部省提出1994年间小学、初中和高中各校计算机拥有率分别要达到22台、42台、42台。

芬兰政府1995年拟定信息社会发展战略、把"全体公民掌握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列为五大方针之一、旨在"使每一芬兰国民掌握信息社会的基本技能"。教育当局规定,从95年开始,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必须达到使用计算机和上网的技能标准。
1995年5月31日,韩国教改委员会制定了《建立主导世界化、信息化时代新教育体制的教育改革》方案,韩国这一方案旨在强调只有把现代高新技术引进教育,才能使韩国进入未来信息化社会的先进国家行列,而这一切取决于加大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决策力度。

2.国际教育信息化的举措
面对西方七个发达国家占据教育信息化制高点的现实,中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奋起追赶并试图超越,更使全球教育信息化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采取相应的教育信息化新举措,成为当代世界各国竞相实行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各国在拟定教育信息化新举措时,呈现了取长补短、既竞争又借鉴的局面。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借鉴当代世界教育信息化前沿水平,尽量少走弯路,以缩短与教育信息化国际水准的差距,这是当代为教育信息化采取教育新举措的原动力之一。

1)
教育信息化的主导是教师,主体是学生,要从师资教育信息化培训和相应信息技术装备实行政策倾斜,确定在经费和投资力度上优先保证的方案,以保证从师资信息化理论型培训向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型能力培训的新一轮战术和战略新举措的落实。
如新加坡1997-2002年的MIT总体教育信息化规划中,要求1999年全国教师接受MIT应用能力培训,并把它作为师资资格聘用的重要标准之一。为此,保证每两位教师配备一台电脑。规定在小学10%和中学40%的课程中,教师必须用电脑授课的硬性举措,以激励教师自身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否则就会面临下岗的严峻局面。到2002年,全国各类学校30%课程用电脑上课,实现全部学校的校园网,所有教师及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人人备有电子邮件账号,旨在使新加坡初步具有教育智能岛的雏形。为此,新加坡教育当局拨出专款,为教师每人补贴20%购买家庭自用电脑的费用,以此提高全员的信息化水平。在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从1999年起在每所学校建立四元信息化梯队,即聘用高理论、高信息技术、高操作水平和高资历教师组成的信息化四结合队伍,为学校教育信息化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以保证学校的理论和实践资源数据库常备常新。与此同时,
加大师范教育信息化课程力度和权重, 使未来教师在校学习时就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楷模。
英国政府宣布1998年是英国的网络年,1998年10月实施全国上网学习计划,其重点放在"为全国教师提供机会,以更新他们的信息和通讯技术能力。"为在4年内训练所有教师使用互联网,英国首相布莱尔宣布今年内拨款一亿二百万英镑,明年达到一亿五百万英镑。布莱尔在1998年10月全国上网学习计划开幕式上指出:"这就等于在我们的课堂内建立起世界一流的教育图书馆。

美国教育部1997年2月13日发表了与总统克林顿教育行动纲领相应的举措说明,其中针对教师首先要教育信息化的条款占有重要地位,如使所有教师都能够掌握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为教师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和ISM提供培训和资助。为实施美国教育行动计划,1998年美国投入510亿美元巨资,旨在使每一位美国公民都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为做到这一点,美国的举措是先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开始。
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1997年1月19日在国会施政报告中指出,在国际化、信息化日益发达的当代,应把迄今重视平等、均一的学校教育转变为个性、个人、个体能力的开发,包括针对教师个体能力的开发,加强教师培训体制的管理和政策倾斜,主要是指进一步加强对师范教育在校生和学校现任教师信息化培训及对学生指导能力的培养,并为此开设"教育信息化方法与技?quot;的教职课程,决定从2000年开始在教师培训阶段设立"信息设备操作"的实用课程,并把它列入培训学分制的计算考核范畴。

2) 重视外国语应用界面水平运作能力的提高,并作为教育信息化综合指数评价重要指标之一。

在美国波特尔和日本小松拟定社会信息化综合指数体系评价两个指标常模之后,世界各国也纷纷仿效,并在此基础上把社会信息化指评体系中的教育指标独立开来,拟定教育信息化指标评价体系,如韩国首先将外语应用水平纳入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之一,要求大学师生英语必须达标,为此建立国家虚拟大学(1997年2月建立)和国立电子化外文图书馆,以适应80%以上因特网上的英文界面,提出大学师生普及"微机化加外文化"的国际化教育信息化基础评价标准,并作为全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首批达标指数标准,且以此带动全国教育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和标准运作目标,强调外语和微机要从学术理论型、知识性深造向应用能力型、实践运作型运作转变,注重善于使用电子图书馆系统和超高速通信网的运作能力,提高师资教育信息化处理能力水平,提高大学生整体信息素质水平,尤其重视师范院校师生整体信息化索质水平的提高,以启动整个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母机,这是很有远见的创新只举。
除重视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之外,对造就精英人才的综合大学微机化、外语化和图书馆电子化三大基点为办学目标,旨在建立21世纪信息竞争人才的备战基地,以上举措是为了实现韩国争作21世纪世界十大强国之一的宏伟信息化目标。其重要标志是韩国釜山东明信息大学,独家投入2600台586以上电脑,以电子化图书馆为依托建立虚拟大学,形成以网络化教学为中心的运作体系,以外语化和微机化为两翼的联网讲授立体教育模式。这一高层次的现代立体化教育模式,可与世界上任何电子图书馆互通有无、资源共享,达到"天涯变咫尺,咫尺变天涯"的虚拟教育大环境下的现代讲授与学习的国际大教育目标,并具有评定和授予学位的大学职能,此举堪称东亚虚拟大学教育信息化创新之冠。

处于转型期的前苏联各国继承前苏联教育信息化的传统,在九十年代主要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教育信息化为其主流代表,但信息化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尤以波罗的海的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三国为最高,以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但等国处于庸动发展阶段。从中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水平受制于一个国家的社会信息化的总体水平的发展程度,
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发展又主要受制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这从苏联解体后的各国看十分明显。
俄罗斯1996年开始在拉奥(俄教科院简称)拟定的11项教育科研战略中,明确教育信息化要走独联体与东欧各国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联合体的所谓大斯拉夫体系之路。这个联合体淡化俄语,把MIT技术的英语界面作为国际语联系的电子化手段,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以促进信息化进入世界体系的进程。这种举措是在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以后,加强本民族语,排斥俄语形势下采取联合体多数国家意愿而达成的协议,对联合体各国沟通和与世界接轨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在联合体中共同组建电子图书馆和师资培训联合体,由俄罗斯教科院副院长达维多夫主持;并组建俄教科院教育信息技术部,加强联合体内部相关部门的日常交流与协作,出版合作刊物和教育教学软件。由于目前经济力量有限,这种采取联合体方式进行教育信息化联合开发的形式,有利于节约资金,能起到最大限度发挥投资效益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好转,这一地区很可能成为下一个世纪教育信息化很有前途和具有竞争力的区域。

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知道,在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其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而且,许多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对信息技术教育给予相当的地位。在这方面,国外发达国家比我们已经领先了有3-5年的时间。

三、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开展实际上早在1982年就在北京的几所大学的附属中学进行试点工作,应该说开始的时间还是比较早的,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制约,徘徊的时间较长,主要是发展不够均衡。面对世界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为了尽快缩短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1999年末,教育部宣布我国中小学从2001年9月份开始逐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并公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并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在此会议上,教育部提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主要目标:

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2001年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同时要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机结合。

二是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用5-10年的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与网络连通,使每一名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也使全体教师都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而且,2010年前,争取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条件较差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2001年6月14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其中第26条为:
"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各地要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以多种方式逐步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为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育软件和接收我国卫星传送的教育节目的设备。有条件地区要统筹规划,实现学校与互联网的连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开发、建设共享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库。加强学校信息网络管理,提供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积极支持农村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国家将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支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投入?quot;
这充分说明了我国高层领导人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也体现了他们对加强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决心与信心;教育信息化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而化为一系列具体的行为目标和可操作的步骤。

⑵ 教育信息化包括哪些内容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 (3)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 (4)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5)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 (6)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 (7)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 (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9)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⑶ 中国教育信息化产品有哪些

指哪方面呢?
教育信息化范围很广,包括教学管理(教务、迎新、招生等)的一系列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用于教育单位办公的办公软件、科研单位的科研管理软件也都属于教育信息化的范畴。

⑷ 急求推荐!教育信息化智能设备与软件做的比较好的企业

云教数坝还行,拥有自己完善的独立研发团队。

⑸ 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常用的音频媒体设备有哪些

信息化教学所需要建设的多媒体教室,其中就音频媒体设备来说,配置基本都是教学音箱、教学扩音系统、无线咪、中央控制器,除此之外的设备也可以根据需求自行添加。

⑹ 教育信息化有啥优点

在网络找到的。
从技术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1] 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多媒化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
从教育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开放性打破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得教育社会化、终生化、自主化;共享性是信息化的本质特征,它使得大量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全体学习者共享,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交互性能实现人--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协作性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人--人、人--机协作完成任务的机会。教学信息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至少有四大特征:
信息传递优势。现代经济学认为,获取信息是克服人类“无知”的唯一途径。信息搜寻要花费代价(即交易费用),其中,信息传递成本占据了相当的份额。传统教学采用“师傅带徒弟”式的完全面接方法,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是一种社会资源浪费。网络教学高速度的信息传递功能,无疑地大大节约了全社会的信息传导成本。
信息质量优势。随着“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学生可以共享优秀教育资源和高质量的教学信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知识传导者的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接受者获得的信息质量也就大有差异。远程教学由最优秀的教师制作课件,可以有效保证所传输的信息质量。

⑺ 教育信息化是做什么的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专的全面改革,使之属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北京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正在革新现代教育,里面有好多,其中著名的课堂派就在这里,他们做的就是课堂管理,助力高校走向信息化,非常棒的。

⑻ 教育信息化包括哪些内容

教育信息化包括的内容:

1、教育信息环境的完善

这里的环境是指用于学习的环境,是指用于教育信息存贮、处理和传递的信息环境。教育信息环境主要包括用于远程教育的信息网络系统、学校的校园网、CAI教室、网络教室、用于教和学的各种支援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

2、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使用

教育资源是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各种信息资源。与信息环境相比较,教育资源在教育中的应用具有更为直接的作用。教育过程主要是通过各种教育资源的应用予以展开和控制的。对各种教育信息资源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应根据教育信息的特点、教育过程的要求展开。

3、人才的培养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面向信息社会的跨世纪人才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是信息能力。它是信息社会中每一个人赖以生活、用于学习的基本能力,是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

教育信息化应将每一位学生,乃至全体国民的信息能力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它是实现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保证。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认为是实现国家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步骤和重要内容。

(8)教育信息化设备有什么扩展阅读:

教育信息化基本范围:

教育信息化与国家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的概念不同。

首先,教育信息化作为行业的信息化,其信息化的范围仅限于教育领域;

其次,教育信息化是整个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其建设、资源开发及应用必然会涉及到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管理等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

第三,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发展必须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针下进行,同时还应处理好与其他行业信息化之间的关系。

⑼ 目前中小学信息化教学有什么设施

那要看你在什么地区,什么学校,我们学校的话,只有电脑房,而且电脑是很陈旧的那种

⑽ 目前你比较常用的信息化教学软件有哪些

信息化教学教学信息化,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1]中文名信息化教学指导现代教学理念支持信息技术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快速导航理论基础教学中心具体介绍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育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形成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教育模式。信息化教学,研究主体对象是教学,中心词是教学,信息化是定语,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更好的教学。教学信息化,研究主体对象是教学环节及其状态,目标是信息化,指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所有的教学环节达到信息化。因此,教师关注的是信息化教学,以便更好地上课。社会及官员关心的是教学信息化,是否完成了现代化的建设。信息化教学比较通俗的理解是“电化教学”的新说法。理论基础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其学习环境包含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阅读全文

与教育信息化设备有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厂的通用机械设备有哪些 浏览:498
笔记本装机械硬盘要什么工具 浏览:829
半导体制冷怎么制作 浏览:31
怎么做齿轮传动装置 浏览:242
怎么样计算设备的能量损失 浏览:954
车工机械如何操作 浏览:849
消防室外管道加阀门方案 浏览:885
制冷配件一年收入多少 浏览:474
空调什么的制冷最好 浏览:440
木工电动工具有哪些 浏览:831
化工装置安全设计科技论文 浏览:355
高血压测量仪器怎么用 浏览:151
仪表防爆正压柜怎么样 浏览:833
柜机制冷出风口温度多少为正常 浏览:378
制作消防器材点检卡入什么科目 浏览:711
广西柳州声福国际五金机电 浏览:733
冰箱开一夜不制冷是什么原因 浏览:568
地暖进水阀和回水阀中间的阀门是干什么的 浏览:50
轴承振动盘价格是多少 浏览:570
改进实验器材意味着什么 浏览: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