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前期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
设备前期管理是指从设备需求提出直至设备采购,安装调试、验收投入使用的管理,它包含设备需求策划、设备采购评审、设备招标、签订技术协议和合同、设备到厂检验、设备安装、设备调试、设备终验收、设备移交等过程。
设备前期管理的重要性
从设备一生的全过程(设备全过程管理)来看,设备的规划对设备一生的综合效益影响较大。维修固然重要,但就维修的本质来说是事后的补救,而设计制造中的问题,在单纯的维修中往往无法解决。
一般来说,降低设备成本的关键在于设备的规划、设计与制造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设备的成本(包括使用的器材、施工的工程量和附属装置等的费用)已基本上决定了。显然,精湛优良的设计会使设备的造价和寿命周期费用大为降低,并且性能完全达到要求。
设备前期管理若不涉及外购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一般无法直接控制。所以,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把握设备的规划决策和外购设备的选型购置两个关键环节,做好了这一部分工作,就抓住了前期工作的关键,也就基本上做好了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
①设备的规划和选择,决定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方式,工艺过程和技术水平。这些都是关系企业发展方向的根本性问题。设备的规划合理,设备的选择得当,就能为企业掌握和应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奠定良好基础,就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顺利实现;如果决策失误,选择不当,必将妨碍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影响企业的顺利发展。
②设备投资一般占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60%~70%左右,而投资的使用是否合理得当则取决于对设备的规划和选择。设备规划得当,选择合理,便可求得满足生产要求与节约投资的统一;反之,就会造成投资的浪费和设备积压。
③设备的规划和选择,决定着设备的质量。设备的生产效率,精度性能,可靠程度如何,生产是否适用,维修是否方便,使用是否安全,能源节省或浪费,对环境有无污染等,都决定于规划和选择。如果规划、选型得当,将可使设备长期稳定地运转,使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得到提高,使产品生产工艺对设备的各项要求得到满足,使生产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条件下顺利进行;反之,精度性能不能满足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可靠性差,维修不便,故障不断,修理频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修理停歇时间增长,必将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④设备的规划和选型,决定着设备全寿命周期的费用,决定着产品的生产成本。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是设置费和维持费的总和。设备的设置费是以折旧的形式转入产品成本的,构成产品固定成本的重要部分,使用费(包括动力费和操作工人工资等)则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变动成本。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产品制造成本的高低,决定着产品竞争能力的强弱和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而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95%以上,则取决于设备的规划、设计与选型阶段的决策。欲求在保证设备的技术性能、满足生产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使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最小,就必须做好设备规划选型决策前的方案论证和可行性分析工作,在满足生产技术要求下,设法降低设备的设置费和维持费。这样才能以较低的寿命周期费用,取得较高的综合效益。
B. 设备使用初期管理的主要内容
工业设备行业设备人对于设备使用初期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
①设备初期使用中的调整试车,使其达到原设计预期的功能;
②操作工人使用维护的技术培训工作;
③对设备使用初期的运转状态变化观察、记录和分析处理;
④稳定生产、提高设备生产效率方面的改进措施;
⑤开展使用初期的信息管理,制定信息收集程序,做好初期故障的原始记录,填写设备初期使用鉴定书及调试记录等;
⑥使用部门要提供各项原始记录,包括实际开动机时、使用范围、使用条件、零部件损伤和失效记录、早期故障记录及其他原始记录;
⑦对典型故障和零、部件失效情况进行研究,提出改善措施和对策;
⑧对设备原设计或制造上的缺陷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采取改善性维修的措施;
⑨对使用初期的费用与效果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做出评价;
⑩对使用初期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a:属于设计、制造上的问题,向设计、制造单位反馈;
b:属于安装、调试上的问题,向安装、试车单位反馈;
c:属于需采取维修对策的,向设备维修部门反馈;
d:属于设备规划,采购方面的信息,向规划,采购部门反馈并储存备用。
C. 什么是设备的前期 管理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设备前期管理是指从设备需求提出直至设备采购,安装调试、验收投入使用的管理,它包含设备需求策划、设备采购评审、设备招标、签订技术协议和合同、设备到厂检验、设备安装、设备调试、设备终验收、设备移交等过程。
设备前期管理按照工作时间先后可分为规划、实施和总结评价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内容和程序如图所示。
①规划阶段主要是进行规划构思、初步选择、编制规划、评价和决策。本阶段工作的重点是进行规划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确定设备的规划方案。
②实施阶段主要是进行设备的设计制造,或者是进行选型(招标)、订货和购置等工作,并对这些工作加以管理。如设备正式使用前的人员培训、检查验收和试运行等的管理。本阶段工作的重点是尽可能的缩短设备的投资周期,及时发挥设备的投资效益。
③总结阶段主要进行设备在规划、设计制造或选型采购、安装调试、使用初期等阶段的数据和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反馈,为以后企业设备的规划、设计或选型提供依据。
D. 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做好设备资料管理工作设备管理资料是设备一生最基本的记录文件,记录了一台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到使用、维护、改造、更新、报废的全过程。它包括设备说明书、图纸图册、技术标准、档案以及原始记录等。它的记录和使用,对帮助设备管理人员更详细的综合评价管理费用,更准确地制订维护和维修工艺标准,以及备品备件的选购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作为设备管理人员,一方面要通过它获取设备的管理资料,另一方面,要对它进行不断完善和完整。完整是指对新的设备运行状况和维护维修情况及时作详细记录,以备后查。而完善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设备在一生的运行过程中,随着磨损的加剧,原有性能和精度会发生变化,即开始老化。老化之后的设备,原有部位故障发生性质和发生率会发生变化,那么原点检和润滑标准也应该随之改变。作为设备管理人员应该不怕麻烦,结合自己日常管理经验,细心重新修订。第二、由于各设备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同,经验不同,或者业务能力和经验得到了提高,可能会对现有标准产生不满意,那么无论是从节能降耗,或是安全使用等方面,都应该获得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及时重新修订。二、加强设备日常维护1、正确制订维护标准并严格执行维护标准主要有两种:点检标准和润滑标准,这两项标准的正确制订,对设备的高效使用产生直接影响。①、点检:点检就是通过对设备运转部件作正确详细分析后,制订标准(如温度、压力、振动、声音、腐蚀、泄露等),然后采用各种手段,例如听、看、摸、嗅等,对这些部位按测定标准定人定时进行运转正常性判定。重点部位需采用高精度仪器,如振动测试仪、磁粉探伤仪等,这是发现设备事故并将其消除于萌芽状态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设备管理部门应不惜重金,培训点检人员,配备高精仪器。②、润滑标准:绝大多数设备故障是因润滑不良而加重设备磨损造成的,应重视润滑标准的制订和执行工作。制作这些标准时,应该从运转部位速度、间隙参数、受力情况、温升以及设备工作环境、性能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免在实际润滑过程中,形不成油膜或油太多,起不到润滑作用并造成污染和人力物力浪费。相同的设备在不同的企业和时期都有不同的点检润滑标准,设备管理人员应因地、因时、因经验制订,不可盲从。标准制订结束后,应会同生产人员、维修人员会审后,再投入生产使用并严格监督执行情况,定时检查记录是否完整,是否按规程操作,切不可马虎从事。2、全员参与管理:在不少企业,存在一种误区,认为设备管理是设备技术人员和维修维护人员的工作,与生产操作人员无关。其实生产操作人员是设备的直接使用者,他们虽然对设备的结构、原理不如维修人员清楚,但他们对设备的使用性能比维修人员要熟悉得多,加之他们常年累月就在设备跟前,因此,异常事故发生前,往往是他们先发觉,并且得以避免。但正因为他们不是设备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所能发现的,也是比较显而易见的,对于比较隐蔽的,就难以及时发理,这就要由设备管理人员制订标准,交由他们负责。详细制订工艺操作规程并严格监督执行。生产操作人员对设备操作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设备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设备管理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应引起足够重视,共同制订工艺操作规程并随时监督。三、维修设备从试车生产开始,至报废为止一般要经过3个阶段:磨合期,正常使用期,性能衰退期。其使用寿命是由无形磨损程度、维护保养质量决定的。1、提高人员素质:第一、采用自学、进修、授课等方式,综合提高设备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让大家懂科学管理,用科学管理。第二、多渠道、多层次提高维修人员业务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2、合理安排大、中、小修时间及内容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各种原因,如振动、腐蚀等,原有精度会降低,设备管理人员应适时组织人员进行检修。前期应作好准备工作,包括修前检查(目的是掌握设备具体现状,充分做好修理的有关备件、工具等工作)、备件准备、网络制定、标准制定、财务预算等,确保以最短工期和最少资金完成检修任务。3、设备绝不能带病作业设备发生故障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修,绝不能带病作业,对于重要部位,应制订严格维修标准,对维修人员给以指导和正确约束。4、维修质量检查:设备维修结束后,设备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应一起对维修质量进行检查。项目包括结构检查和精度检查。结构检查即检修修后设备是否完整,有无遗漏等。精度检查即检查修后设备是否保持原有精度和性能。精度检查是一项细致和重要的工作,经验表明,如果精度达不到,维修部位很快会发生同样故障,因此一定要耐心进行这项工作。四、备品备件管理:现在各企业普遍采用ABC管理法,价值高、制造同期长的划归A类;价值中等、使用频率中等、不重要的划归B类,如小型轴承、线圈、小型电机等:其他的如一些螺栓、密封图等可划入C类。设备管理人员员首先要对备件库存情况了如指掌,通过对其使用情况记录的分析,掌握其使用寿命,结合市场销售情况和制作周期,适时提供采购计划给供应部门。其次,备件到库后,要组织有经验的测量和维修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即使上面贴有“合格品”字样也不能放过,除非确认合格,否则,立即返回供应部门,换下来的零部件能修复的尽快修复,不能抱着“先放着以后再修复”的态度,因为时间一长,容易忘掉,造成浪费;再者零件生锈后,会给修复造成困难。五、因人而宜的安排设备维护和维修:因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技术力量、经验参差不齐,在设备的维护维修过程中应因人而宜,也可以采用ABC分类法,视设备重要和复杂程度,与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一一对应承包。设备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耐心的工作,既需要设备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组织能力,更需要具备高的思想政治水平,真正树立“以厂为家”的观念,如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设备,关心设备。
E. 设备使用初期管理有哪些内容
设备使用初期管理的主要内容:
①设备初期使用中的调整试车,使其达到原设计预期的功能。
②操作工人使用维护的技术培训工作。
③对设备使用初期的运转状态变化观察、记录和分析处理。
④稳定生产、提高设备生产效率方面的改进措施。
⑤开展使用初期的信息管理,制订信息收集程序,做好初期故障的原始记录,填写设备初期使用鉴定书及调试记录等。
⑥使用部门要提供各项原始记录,包括实际开动台时、使用范围、使用条件;零部件损伤和失效记录;早期故障记录及其他原始记录。
⑦对典型故障和零、部件失效情况进行研究,提出改善措施和对策。
⑧对设备原设计或制造上的缺陷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采取改善性维修的措施。
⑨对使用初期的费用与效果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作出评价。
⑩对使用初期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a、属于设计、制造上的问题,向设计、制造单位反馈。
b、属于安装、调试上的问题,向安装、试车单位反馈。
C、属于需采取维修对策方面的,向设备维修部门反馈。
d、属于设备规划、采购方面的信息,向规划、采购部门反馈并储存备用。
设备使用初期管理是指设备正式投产运行后到稳定生产这一初期使用阶段(一般约6个月)的管理。也就是对这一观察期内的设备调整试车、使用、维护、状态监铡、故障诊断、操作人员的培训、维修技术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等全部工作的管理。
F. 设备早期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设备管理是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包括选择设备、正确使用设备、维护修理设备以及更新改造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设备运动过程从物资、资本两个基本面来看,可分为两种基本运动形态,即设备的物资运动形态和资本运动形态。设备的物资运动形态,是从设备的物质形态的基本面来看,指设备从研究、设计、制造或从选购进厂验收投入生产领域开始,经使用、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至报废退出生产领域的全过程,这个层面过程的管理称为设备的技术管理;设备的资本运动形态,是从设备资本价值形态来看,包括设备的最初投资、运行费用、折旧、收益以及更新改造自己的措施和运用等,这个层面过程的管理称为设备的经济管理。设备管理既包括设备的技术管理,又包括设备的经济管理,是两方面管理的综合和统一,偏重于任何一个层面的管理都不是现代设备管理的最终要求。
G. 设备管理具体包含哪些方面的工作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前期管理和使用管理工作。
1、前期管理
设备的前期管理是指设备在正式投产运行前的一系列管理工作,设备在选型购置时,应进行充分的交流、调研、比较、招标和选型,加强技术经济论证,充分考虑售后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选用综合效率高的技术装备。
2、使用管理
设备的使用期管理分设备初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
设备的初期管理一般指设备自验收之日起、使用半年或一年时间内,对设备调整、使用、维护、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以及操作、维修人员培训教育、维修技术信息的收集、处理等全部管理工作,建立设备固定资产档案、技术档案和运行维护原始记录。
设备的中期管理是设备过保修期后的管理工作。做好设备的中期管理,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降低维护费用,得到较好的设备投资效果。
设备的后期管理指设备的更新、改造和报废阶段的管理工作。对性能落后,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以及设备老化、故障不断,需要大量维修费用的设备,应进行改造更新。
(7)设备前期管理应当做好哪些工作扩展阅读
设备管理常用于解决以下问题:
1、机械设备管理、操作、维修人员年龄老化,人员流失严重,自有职工比例下滑加快,导致大量无一定工作经历的农民工上岗操作。
2、设备陈旧、老化加快,不少机械设备已到了甚至超过了报废年限,导致此类机械设备的事故隐患不断和维修成本增加。
3、机械设备档案不齐全,设备管理者、使用者对设备使用寿命无法控制,安全隐患较多。
4、不重视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设备带病运转、缺零少件、拆东墙补西墙现象普遍,不能发挥全部机械设备的效能。
5、管理无序,自有设备与租赁设备并用,存在“谁买谁用,谁用谁管”现象,不讲究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
H. 新手如何开展设备管理工作,初期需要做些什么功课
——负责仪器设备的校准计划制定,校准工作实施;
——负责仪器设备标示管理,唯一性标示及校准标示;
——负责所有仪器设备建档及档案管理工作;
——当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负责联络厂商维修处理并更催维修进度;
——负责仪器设备的出入库,财产转移,报废申请等日常管理;
——重要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及落实情况跟进;
——负责仪器设备使用状况资料统计(维修、校准、期间核查、稼动率);
——完成上级主管交办的其它工作。
I. 设备前期管理的工作程序
设备前期管理按照工作时间先后可分为规划、实施和总结评价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内容和程序如图所示。
①规划阶段主要是进行规划构思、初步选择、编制规划、评价和决策。本阶段工作的重点是进行规划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确定设备的规划方案。
②实施阶段主要是进行设备的设计制造,或者是进行选型(招标)、订货和购置等工作,并对这些工作加以管理。如设备正式使用前的人员培训、检查验收和试运行等的管理。本阶段工作的重点是尽可能的缩短设备的投资周期,及时发挥设备的投资效益。
③总结阶段主要进行设备在规划、设计制造或选型采购、安装调试、使用初期等阶段的数据和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反馈,为以后企业设备的规划、设计或选型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