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般纳税人出售旧设备如何开票
一般纳税人出售旧设备开票方式如下:
1、公司出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先开具二手车发票,次月进行纳税申报;
2、销售旧车,原购进时已抵扣过增值税,按17%税率征收,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填写在纳税申报表附表一第1行第1列;
3、按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开具普通发票,销售额填写在纳税申报表附表一第3列或第5列;
4、减征部分填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的“应纳税额减征额”栏。
一般纳税人的开票流程:
1、确定开票内容,包括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名称、数量、单价等信息;
2、选择适用的税率,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选择合适的增值税税率进行开票;
3、填写发票信息,包括购买方的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等信息,确保发票内容的准确性;
4、使用税控系统开具发票,通过税控设备或税控软件,按照规定程序开具发票;
5、发票审核,开具发票后,需要对发票进行审核,确保开票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6、发票交付,将开具好的发票交付给购买方,完成开票流程。
综上所述,一般纳税人出售旧设备时,应首先开具二手车发票并在次月申报增值税;销售已抵扣增值税的旧车按17%税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记录在申报表附表一第1行第1列;采用征收率征收的开具普通发票,销售额填报在附表一第3或第5列;减征部分则在主表的“应纳税额减征额”栏填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二十二条
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制;其他发票,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指定企业印制。
未经前款规定的税务机关指定,不得印制发票。
⑵ 一般纳税人出售旧固定资产如何开具发票
一般纳税人出售旧固定资产如何开具发票
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
1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应开具普通发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2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并且属于条例第十条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应开具普通发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3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转让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怎样填报?
1如果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转让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机器设备),如果该设备是在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的,因为在当时购进时已抵扣了增值税进项税额,所以在转让时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依据17%的税率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
2如果转让的设备是在2009年1月1日以前购进的,因为在购进时没有抵扣着进项税额,所以采用以下简易的方法计算应交增值税=含税收入/1.03*2%,要开具普通发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转让自己使用过的旧设备,要开具普通发票,也采用上述公式计算应交增值税.
应交增值税计算方法:
为方便企业填报,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下列方式填报:
(1)一般纳税人企业,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计算该指标,计算公式为: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同时注意,计算该指标时应包括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对应项目.
(2)执行简易征收办法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可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填报该指标.
(3)符合财税部门规定的对某些产品实行税额减征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在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报该指标时还应扣除"应纳税额减征额".
(4)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可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本期实际应纳税额"填报.
一般纳税人出售旧固定资产如何开具发票?一般纳税人出售旧固定资产开具的发票是增值税普通发票还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决于该固定资产的购入时间是多会,详情请大家通过小编的分享来掌握,感谢大家,本文就结束了,再见.
⑶ 出售了正在生产经营用的旧设备怎样做会计分录
企业在出售正在使用的旧设备时,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
首先,设备转入清理过程: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接着,收到出售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1170 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售税额)170
若设备清理净收益,则结转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若设备清理净损失,则结转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会计分录中的金额1170、1000、170均为示例数据,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企业在进行此类会计处理时,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相关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此外,企业在出售旧设备时,还应当注意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如设备转让手续、税务登记等,以确保交易合法合规。
最后,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清理时,应当关注清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费用,并将其合理地计入成本或费用科目,以便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