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移动存储设备有哪些
移动存储设备种类繁多,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其中,u盘作为闪存盘,凭借usb接口,成为高容量移动存储设备的代表。其即插即用的特点,使其成为普及率极高的设备。容量大、性能高、便携、价格低廉是其优势,通常50元即可购买。
移动硬盘则是另一种便携设备,数据交换量大,支持多种输入接口,传输速度快,可靠性能高。相较于u盘,移动硬盘在存储量和传输速度方面更具优势。
CD碟以其小型的镭射盘特性,可存储照片、音频、视频以及CD-ROM等,方便实用。但容量相对较小,且不适用于大容量存储需求。
蓝光碟作为DVD碟的一种,以其高音视频质量及大容量存储能力,成为存储影音资料的理想选择。
SD卡,又称数码安全卡,是半导体快闪记忆器,适用于手机、相机、多媒体播放器、PDA等设备。插入读卡器即可与电脑连接,存储性能高,使用广泛。
MS卡,即记忆棒,是索尼公司研发的存储移动设备,体积小巧,适用于多种数码产品及笔记本,可充当硬盘使用。其优势在于体积小,但容量相对较小。
T-flash卡与SD卡同属闪存储器卡,适用于手机等设备,容量大,可存储大量信息。随着科技发展,它在音乐播放器、GPS设备等场景中也得到应用。
2. 移动存储设备有哪些
1. PD光驱:相变式可重复擦写光盘驱动器,简称PD,采用相变光技术进行数据存储。PD光盘与CD光盘形状相同,为保护盘面数据,通常装在盒内使用。
2. MO(磁光盘):采用热磁方式记录数据,利用材料的居里点写入特性。在写入时,聚焦光点加热记录材料至居里点以上,施加磁场后,材料冷却至居里点以下,磁畴方向固定。MO光盘具有高可重复性(百万次以上)。
3. 活动硬盘:作为个人计算机的主要存储设备,活动硬盘提供了大容量存储介质,且便于携带和交换信息,弥补了固定硬盘和软盘的不足。
4. 大容量软驱:在传统软盘基础上发展而来,如Zip、LS120、HiFD等,旨在取代3.5英寸软盘,以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在国内市场,主要竞争者为Zip和LS-120。
5. FlashRAM:闪存是基于EPROM的非易失性存储技术,通过浮动栅晶体管实现存储单元。闪存与CMOS工艺兼容,多采用0.5mm、0.35mm工艺。
移动存储设备具备集成度高、快速存取、方便灵活、性价比优良和易于保存等特点。根据存储介质不同,移动存储设备大致可分为磁介质存储(如ZIP、LS-120、USB移动硬盘)、光介质存储(如CD-RW、DVD、MO)和闪存介质存储(如USB闪存盘、各种闪存卡)三大类。磁介质存储因价格较高和标准繁多而普及困难。光介质存储是成熟的移动存储解决方案,适合PC间数据交换。闪存技术是基于半导体技术的理想移动存储方式,满足低功耗、高可靠性、高存储密度和高读写速度等计算机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