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设备档案的建立
设备档案属科技档案范畴,属于公司的固定资产,设备大概的购入时间,厂家,价格
并且使用记录,维修时间,维修费用,维修周期等都应该能从设备档案中查阅到。一般审查公司固定财产和各种管理体系时候需要。
那么如何建立设备档案,首先需要根据本行业或企业的档案管理规范建立设备档案归档范围暨保管期限表;其次要在本单位的相关科室部门设立专兼职档案员,组成档案收集网络体系,并开展业务培训教育;第三,本单位档案部门按照相关档案管理要求,接受设备档案材料,做好保管利用工作。这是一般企事业单位建立设备档案的主要工作。
以下是设备档案的资料,就按这收集归档就行了。
1)设备计划阶段的调研、经济技术分析、审批文件和资料;
2)设备选型的依据;
3)设备出厂合格证和检验单;
4)设备装箱单;
5)设备入库验收单、领用单和开箱验收单等;
6)设备安装质量检验单、试车记录,安装移交验收单及有关记录;
7)设备调动、借用、租赁等申请单和有关记录;
8)设备历次精度检验记录、性能记录和预防性试验记录等;
9)设备历次保养记录、维修卡、大修理内容表和完工验收单;
10)设备故障记录;
11)设备事故报告单及事故修理完工单;
12)设备维修费用记录;
13)设备封存和启用单;
14)设备普查登记表及检查记录表;
15)设备改进、改装、改造申请单及设计任务通知书。
B. 怎样建立设备台账 设备台账怎么做表格
一、怎样建立设备台账
设备信息的采集是建立设备台账的第一步。企业需要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调查,收集设备名称、编号、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制造日期、购买日期与价格、使用寿命、保养维护情况等信息。此外,还需收集设备的安全技术参数、使用注意事项、维修保养记录等。
设备分类与归档有助于管理。企业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使用目的和使用频率等进行分类,并建立设备档案。合理划分设备类别,制定分类编码,便于查找和管理。
建立设备管理制度至关重要。设备管理应涵盖购置、运行、维护、保养、保险等方面,明确管理职责,规范使用流程,确保高效性。
设备管理软件的应用提高了管理效率。软件可快速采集设备信息,建立档案,提醒保养,统计故障,为设备管理提供新途径。
设备台账信息需定期维护。企业应规定更改流程和审核程序,确保信息准确完整。同时,制定使用维护计划,定期检查设备,及时处理问题,确保正常运行。
全面掌握设备信息,科学管理设备,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维修损失。
二、设备台账怎么做表格
根据法律法规和企业需求,设计台账信息。台账应包含序号、资产编号、设备编号、设备分类号、资产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商、使用日期、出厂号、资产原值、资产净值、安装地点、使用部门、使用状态、设备重要程度、是否是数控、是否租赁、是否报废等。
建立统一的编码规则,例如:编码中用字母、数字、-线等表达特殊含义,使管理者或使用者能快速了解设备信息。
设备台账表格设计需考虑以下几点:
锁定常用故障名词,防止信息错填。
利用sumif函数建立故障统计表。
设计条状图,对故障类型进行自动分析,便于查看。
设计故障停机时间、故障次数、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TR(平均修理时间)、OEE等设备运行指标的自动统计表格。
设计sum公式,统计维修人员的累计维修时间,作为绩效工资计算依据。
培训相关人员,确保他们理解新标准。制定和发布设备台账统计范本,减少差错。
拟定和发布统计通知,要求各部门按格式记录设备信息,并在规定时间内报送设备管理部门。
定期盘点和更新设备台账,确保数据准确。
C. 实验室的设备档案如何建立
实验室设备档案建立步骤如下:
首先,建立设备清单,设备清单应包含:
a) 设备的专识别,包括软件和固件版本属;
b) 制造商名称、型号、 序列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 ;
c) 设备符合规定要求的验证证据;
d) 当前的位置;
e) 校准日期、校准结果、设备调整、验收准则、下次校准的预定日期或校
准周期;
f) 标准物质的文件、结果、验收准则、相关日期和有效期;
g) 与设备性能相关的维护计划和已进行的维护;
h) 设备的损坏、故障、改装或维修的详细信息。
其次,实时更新清单及相关表格,便于后期的可追溯性。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按时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