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的“应用材料”—北方华创,未来市值万亿市的半导体设备公司
国产半导体设备崛起:北方华创引领万亿市场
半导体设备,犹如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而刻蚀与薄膜沉积设备尤为重要。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面临海外限制的背景下,国产设备的自主化需求日益凸显。中国厂商北方华创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成为国产设备替代的关键力量。其由七星电子和北方微电子合并而来,凭借核心整合与海外收购策略,不断提升全球竞争力。公司业务覆盖半导体装备与新能源锂电装备,产品线全面,已能与国际巨头抗衡。
在薄膜沉积设备领域,北方华创的PVD、CVD和ALD设备布局完善。PECVD设备占比达到33%,ALD设备占比11%,自主研发的SACVD设备虽相对较小,但自主知识产权丰富。其中,ALD设备的Polaris A630已成功实现量产验证,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
薄膜沉积设备市场由于国产化率低,国际巨头掌控局面,但北方华创、拓荆科技、中微公司和盛美上海等国内企业正在逐步改变这一格局。其中,北方华创的薄膜沉积设备贡献显著,国产化率有望提升。
刻蚀设备方面,北方华创在14nm FinFET工艺节点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市场的增长势头迅猛。NMC508和NMC612系列对应8/12英寸的刻蚀设备,尤其在14nm FinFET刻蚀机和12英寸ICP刻蚀机上,技术国内领先,且在28nm国产化工艺中占据重要位置,中标率不断提升。尽管全球市场仍由LAM、TEL和AMAT等外资企业主导,但北方华创等中国厂商正在逐步崭露头角。
清洗设备领域,北方华创收购Akion后,清洗业务线实力增强,国产清洗设备的市场份额有望率先实现大幅提升。清洗设备的价值量虽然相对较低,但随着工艺复杂度的提升,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作为国内平台型的半导体设备领军企业,北方华创已经成功研发并推向国际市场。虽然与应用材料(AMAT)相比还有差距,但在国产替代的大趋势下,北方华创的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22年,北方华创营收达到1468.8亿元,同比增长51.68%,与AMAT的差距显著缩小。华创的复合增长率更是达到36.98%,对比应用材料的9.82%,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动力。
券商对北方华创的业绩预期积极,预计未来三年营收和净利润将持续增长。公司研发投入的高增长,人员队伍的壮大,都为北方华创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持。在国产替代的浪潮中,北方华创展现出超越应用材料的强劲势头,有潜力成为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的“新巨头”。据长江证券报告预测,北方华创的未来市值可能突破万亿,通过并购与市场扩展,有望成为行业瞩目的新星。
总结,北方华创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市场战略,正在逐鹿万亿市值的半导体设备市场,为国产化替代的里程碑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