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防爆等级
1、T1为:t<450℃。
2、T2为:200℃≤ t <300 ℃。
3、T3为:专135℃≤t<200 ℃。
4、T4为:100℃<t ≤135℃。
5、T5为:85℃<t ≤100℃。
6、T6为:t<85℃。
(1)润滑油防爆等级划分扩展阅读
防爆等级分属类:
Ⅰ类:煤矿井下电气设备;
Ⅱ类:除煤矿、井下之外的所有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Ⅱ类又可分为ⅡA、ⅡB、ⅡC类,标志ⅡB的设备可适用于ⅡA设备的使用条件;ⅡC可适用于ⅡA、ⅡB的使用条件。
Ⅲ类:除煤矿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电气设备。
ⅢA类:可燃性飞絮;ⅢB类:非导电性粉尘;ⅢC类: 导电性粉尘。
Ⅱ 防爆等级怎么分
Ⅰ类:煤矿井下电抄气设备;
Ⅱ类:除煤矿、井下之外的所有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Ⅱ类又可分为ⅡA、ⅡB、ⅡC类,标志ⅡB的设备可适用于ⅡA设备的使用条件;ⅡC可适用于ⅡA、ⅡB的使用条件。
说明:ⅡC标志是较高的防爆等级,但并不表示该设备性能最好。
最高表面温度:电气设备在规定范围内的最不利运行条件下工作时,可能引起周围爆炸性环境点燃的电气设备任何部件所达到的最高温度。最高表面温度应低于可燃温度。
点燃源: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电气仪表,各种磨擦的电火花、机械磨损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等不可避免,尤其当仪表、电气发生故障时。
客观上很多工业现场满足爆炸条件。当爆炸性物质与氧气的混合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若存在爆炸源,将会发生爆炸。因此采取防爆就显得很必要了。
易爆物质:很多生产场所都会产生某些可燃性物质。煤矿井下约有三分之二的场所有存在爆炸性物质;化学工业中,约有80%以上的生产车间区域存在爆炸性物质。
Ⅲ 防爆产品的等级怎么定义区分的
防爆电气产品分类:
煤矿用为
I
一般为隔爆型“d”,本版安型“i”产品较多
气体权防爆
类型较多如:隔爆型“d”(dIIA、dIIB、dIIC)增安型“e”、
本质安全型"i"、
正压型”P“、充油型“o”、充砂型"q"、浇封型“m”。
粉尘防爆
III
粉尘型“DIP”
Ⅳ 防爆等级中T4,T6谁的等级高
T6等级最高
t就是温度级别,环境中气体爆炸温度临界值,比如说环境中可燃气体版爆炸温度为150℃,那么权你只能选T4 T5 T6的防爆产品,他们表面温度不会超过150℃ T6不会超过85摄氏度,是最好的,最安全的,所以说T6可以代替其他的产品。
(4)润滑油防爆等级划分扩展阅读:
防爆等级定义
防爆电气设备分为两类:I类为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为除矿井以外的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依照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或最小点燃电流(MICR)来区分,II类电器设备又分为:IIA、IIB、IIC 三个类别。
以上四个类别主要是根据不同工况下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此四个危险等级。
其次,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引燃温度的差异,组别又分为T1、T2、T3、T4、T5、T6六种,引燃温度用t(℃)表示。
Ⅳ 防爆等级分为几个等级
防爆等级分为三类:
Ⅰ类:煤矿井下电气设备;
Ⅱ类:除煤矿、井下之外的所有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Ⅱ类又可分为ⅡA、ⅡB、ⅡC类,标志ⅡB的设备可适用于ⅡA设备的使用条件;ⅡC可适用于ⅡA、ⅡB的使用条件。
Ⅲ类:除煤矿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电气设备。
ⅢA类:可燃性飞絮;ⅢB类:非导电性粉尘;ⅢC类: 导电性粉尘。
爆炸必备条件
点燃源: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电气仪表,各种磨擦的电火花、机械磨损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等不可避免,尤其当仪表、电气发生故障时。
客观上很多工业现场满足爆炸条件,当爆炸性物质与氧气的混合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若存在爆炸源,将会发生爆炸。因此采取防爆就显得很必要了。
易爆物质:很多生产场所都会产生某些可燃性物质,煤矿井下约有三分之二的场所有存在爆炸性物质。
Ⅵ 润滑油的级别怎么划分
润滑油的级别划分:
按粘度划分
10W-40就是它的SAE标准粘度值,这个粘度值首先表示这个机油是多级机油,W代表WINTER冬天,W前面的数字代表低温时的流动性能,数值越小低温时的启动性能越好。W后面的数字代表机油在高温时的稳定性能(即变稀的可能性),数值越大说明机油高温的稳定性能越好。
四冲程机油
四冲程机油的粘度等级分类适用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分类,及SAE分类
SAE润滑油粘度分类的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代表冬季,W前的数字越小,其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
SAE润滑油粘度分类的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
SAE润滑油粘度分类的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适用最低气温越低),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大),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
Ⅶ 汽车润滑油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
1、按粘度划分
10W-40就是它的SAE标准粘度值,这个粘度值首先表示这个机油是多级机油,W代表WINTER冬天,W前面的数字代表低温时的流动性能,数值越小低温时的启动性能越好。
W后面的数字代表机油在高温时的稳定性能(即变稀的可能性),数值越大说明机油高温的稳定性能越好。
四冲程机油:
四冲程机油的粘度等级分类适用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分类,及SAE分类
SAE润滑油粘度分类的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代表冬季,W前的数字越小,其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
SAE润滑油粘度分类的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
SAE润滑油粘度分类的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
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适用最低气温越低),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大),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
二冲程机油:
二冲程机油的粘度等级分类适用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分类,及SAE分类
二冲程汽油机油有二个粘度级别,即SAE20和SAE30,一般情况下选用SAE30,如果是分离润滑,寒区使用或超轻负荷二冲程发动机则使用SAE20
粘度级的选择:
SAE粘度代号:
2、燃料经济型等级划分
由于欧洲在发动机设计、车辆行驶条件及政府对节能和环境保护等政策方面,与美国有显著差别,因此这种差别也反映在欧洲汽车制造商对发动机油性能的关注重点及程度也不相同。
欧洲汽车工业十分注意节能,把汽车燃料经济性放在首位,兼顾动力性和排放性能。
ACEA欧洲润滑油分类标准,最新的2007版的分类为3个系类。分别为:
A/B系列:汽油和轻负荷柴油发动机油
C系类:适应催化剂型发动机油
E系列:重负荷柴油发动机油
其中A/B系列包括:A1/B1;A3/B3;A3/B4;A5/B5。
C系列包括:C1;C2;C3;C4。
E系列包括:E2;E4;E6;E7。
3、质量等级选择
发动机润滑油质量等级又称为使用性能等级,是正确选用润滑油的重要依据。
(1)柴油机油
柴油机润滑油质量等级的选择有两个主要依据。一是根据汽车发动机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的总和,以强化系数来表示;再就是根据发动机工况苛刻程度。
对于1990年以后生产的高速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应使用CF-4以上级别的柴油发动机油。
对于98年以后出现的高速四冲程柴油发动机,为适应发动机技术改进和排放法规的要求,应使用CH-4以上级别的柴油机油,CH-4级别可以替代CF-4,CD。
在2002年以后生产的高速四冲程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重负荷柴油发动机,因为有废气再循环装置的存在和配方法规的要求及尾气后处理技术的要求,应使用CI-4以上级别的柴油机油,可替代CH-4、CF-4和CD。
(2)汽油机油
根据发动机工况的苛刻程度和进口汽车进排气系统中的附加装置及生产年代来选用相应使用性能等级(质量等级)的汽油机油。一般来讲,高质量等级可代替低的质量等级的油,但绝不能用低质量级别的油去代替高质量级别的油,否则会导致发动机故障甚至损坏。
许多新车在一般驾驶情况下,如果用合成机油,基本上可以每1万公里更换一次机油,有些甚至可以拖上2万公里。汽车维修专业人士认为,“一般驾驶”指的是经常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很少停停走走。
但如果常在城市驾车,走到哪里都有红绿灯,动不动就塞车,而且每一趟的路程大多数又不超过十几公里,这种驾驶属于“耗损性驾驶”。
(7)润滑油防爆等级划分扩展阅读:
选油方法:
外观清澈含硫量低(小于1.0%)、含残碳量低(小于1.0%重量)、水及沉积物少(小于0.1%体积)、含灰份少(0.03%重量以下)。
市场上常见劣质柴油的特征:外观浑浊、达不到规定的标号、达不到规定的低热值、含硫量较高、含杂质多、含水分高、残碳量高。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机油
Ⅷ 润滑油库防火防爆等级是甲类还是丙类
润滑油一般闪点都在200℃以上,按照GB50160-2008表3.0.2,润滑油库火灾危险性是丙类。
Ⅸ 润滑油如何分类分级
润滑油的分类 :润滑油分为工业润滑油和车用润滑油两大类。其中车用润滑油油包括发动机油,水箱及冷却系统用油,自动波箱油,齿轮油(手动波箱用),刹车及离合系统用油,润滑脂等。
有关润滑油的构成以及合成油与矿物油概念 :
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对于发动机油,基础油通常约占90%,剩下是添加剂。基础油质量对于润滑油性能至关重要,它提供了润滑油最基础的润滑,冷却,抗氧化,抗腐蚀等性能。但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在润滑油中还包含了提高其综合性能的添加剂。发动机油的添加剂主要有:抗氧化添加剂,防锈添加剂,防腐蚀添加剂,抗泡添加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清洁添加剂,分散剂,抗磨损添加剂等。上述添加剂并不是多加就好,多项性能需要综合平衡。因此,润滑油才需要进行台架试验以通过其在发动机内的综合表现确定或评定配方的性能优劣。因为含量占绝大部分,因此,基础油的性能对成品润滑油的性能至关重要。依据习惯,把通过物理蒸馏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基础油称为矿物油(部分非深度加氢基础油也应称为矿物油),合成油,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的基础油(其成份多数并不直接存在于石油中)。合成油与矿物油没有准确的定义,这是俗称的说法。API(美国石油协会)对基础油共分五类,通常对第三类和第四类基础油称为合成油。
通常的合成油通常为:PAO类,XHVI类,酯类。此外VHVI类基础油性能介于合成油和矿物油之间,虽有人称其为合成油,但其性能(如粘温特性和抗氧化性等)较PAO,XHVI和酯类有较大差距。PAO和XHVI是最广泛用作发动机油的基础油,其中,XHVI是壳牌专利技术的合成型基础油,美孚的合成机油主要以PAO为原料,嘉实多的合成油多以酯类为基础油。XHVI与PAO性能相近,但酯类发动机润滑油在抗氧化性上性能与前两种有一定差距。
现在我国工业紧跟西方新技术,很多使用美国、日本、欧洲的油品,因此逐渐开始引用这些国家的标准(如美国SAE、日本JIS、欧共体CCMC、德国DIN等),我国现行润滑油标准(SY、SH、GB)也逐步向这些标准靠拢,尤其是参照美国SAE标准。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各国润滑油行业采用标准逐步一致或相互等同,我国也不例外,首先分类与ISO(国标标准化组织)一致:共十三大类,主要的几大类油品如内燃机油、齿轮油、液压油等均采用了国标最新的标准分类,就标准而去,我国的水平与国标同步。
但在实际应用中, 我国的润滑油与发达国家水平差距明显,润滑油中耗量最大的内燃机油,我们普遍使用SD、SE级,而发达国家已用到SG、SH级,相差了2、3个等级(按字母顺序排列);我国现在能生产SE、SF,甚至SH级的内燃机油,但关键原料:内燃机复合添加剂,还是基本依赖进口;这就是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际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