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2020年机床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目前,国内金属成形机床行业呈现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相互竞争的格局,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机床行业研究报告参考
第一,整个行业竞争格局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跨国公司及外资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技术、规模、品牌优势,在高端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第二层次为包括发行人在内的掌握一定核心技术、具备较大规模和一定品牌知名度的少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中、高端市场具有竞争力;第三层次为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在低端市场开展竞争。
第二,国内企业规模整体偏小,行业集中度低。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年鉴2013》,金属成形机床行业共有509家企业,其中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仅有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和沃得精机(中国)有限公司三家。
第三,国内单个企业产品种类较少。金属成形机床包括液压机、机械压力机、锻造机及冲压机、弯曲、折叠、矫直及矫平机床、剪切机床、冲床以及其他金属成形机床。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国内金属成形机床企业主要生产一两种产品。
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数控机床行业迅速发展。2012年,数控机床主要产品,中国金属切削数控机床产量为20.57万台,同比减少24.40%,是近年来的首次下降。新增订单明显减少,资金占用大幅上升,制造资源大量闲置和供需矛盾愈加突出,已成为机床工具行业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具体行业财务指标、经济指标、效益指标等更多内容详见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行业下游议价能力
数控机床行业下游需求范围较广,且数控机床有一定的刚性需求特性,因此,其对下游需求市场的议价能力较强。
行业新进入者的威胁
对于数控机床行业来说,其主要面临的新进入者威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传统机床制造商,另一方面则来自于跨国企业带来的威胁。综合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数控机床生产企业面临较大的新进入者威胁。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工程机械、航天航空等数控机床主要下游需求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于机床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相对于传统的机床,数控机床具有更快、更精确、更节省人力等特点,更符合下游需求变化,未来应用前景也更好,因此吸引了传统机床制造企业向数控机床的转型。而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以及产品性能相对于国外的差距,使得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
场。
行业替代品的威胁
对于数控机床来说,目前其替代产品主要是传统的机床,不过,从下游需求和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机床对数控机床的替代威胁较小。
目前数控机床行业主要面临技术升级带来的高端产品替代低端产品的结构性替代威胁。
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数控机床行业主要以低端产品为主,产品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竞争较为激烈;在中高端产品市场,目前国内仅有少数企业具备中高端产品的生产,行业竞争相对缓和。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2015-2020年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14-2018年数控机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一是智能化是未来的重要趋势之一。
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相关技术会陆续普及应用,在这个大背景下,智能化必然是发展趋势之一。
2、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将首先在互联网行业开始应用,然后陆续普及到其他行业。所以,从大的发展前景来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二是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1、互联网当前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产业互联网将综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来赋能广大传统行业。
2、人工智能作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必然会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就业岗位。
三是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职场人的必备技能之一。
1、随着智能体逐渐走进生产环境,未来职场人在工作过程中将会频繁的与大量的智能体进行交流和合作,这对于职场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2、未来需要掌握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相关技能的教育市场也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四是人工智能取代人力,对全球的经济产生影响
1、说到人工智能,大多数人都是比较期待的,当然也有少数人会怀着担忧的心态看到它,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的高效和服从。
2、在未来,当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阶段,它是不是就能够取代现在一些行业所需要的人工劳动呢?如果是的话,那么将会有大面积的失业问题出现。
3、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量产,这样就会有很多人下岗,对全球的经济和社会来说,影响都是巨大的。
在人工智能研究的过程中,机器学习是行业研究的核心,也是人工智能目标实现的最根本途径,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瓶颈。有关于机器学习问题的研究是行业研究的重点,无论是融资金额,还是公司的数量都明显超过其他研究内容。人工智能属于全世界科研发展的前沿技术,发展过程中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精密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密切相关,对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要认真、深刻地研究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3. 如何理解沈机"i5"数控系统对中国工业的意义
“i5”不是中国开发出来的第一个数控系统,但却是中国第一个不跟随外国领先者的技术轨道而开发出来的数控系统,它因此显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不仅可以让一个国产数控系统“活下来”,而且正在展现出改变市场竞争格局的力量:中国在数控系统技术上的突破将由此实现。
比如,“i5”正在改变机床本身。当数控机床与机器人以及所有的系统都被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机床还会是现在的样子吗?传统的机床是一个独立的单元,那是因为要适应人工操作的要求。一旦生产过程完全实现数字化,机床作为其中的一种工具/设备就可能成为生产系统或其中一个单元的组成部分。
虽然机床作为机器工具的核心功能和核心知识仍然会存在下去,但机床的形式恐怕会变成另一种样子。如果这种变化发生,那么由数控机床的智能、互联所导致的革命过程也将继续深入下去。
也就是说,生产工具的智能、互联,对于制造方式带来的可能变化之一,就是打开原来不得不采取的企业内部纵向一体化的方式,代之以通过网络连接的社会专业分工。这种变化也会波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床企业之一的沈机自身。
由于沈机将来的经营活动中必将增加复杂的成分,如金融、租赁、云服务等,所以更高效率的管理模式可能改变以前“大而全小而全”的纵向一体化结构,在智能、互联的支持下实行更加专业化的“系统集成”。
如果能够打开原来封闭式的产业链,就可以把大量新创企业整合进新的产业链,形成围绕沈机机床制造的产业集聚。如果不光沈机而且还有其他龙头企业也这样做,那么就可以形成“机器带”,即机器产业的集聚,这将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条新路。
“i5”革命代表着中国产业升级的方向,因为仅从技术本身来讲,“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哪一个不体现在它身上?
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智能、互联的数控系统,“i5”将改变工业模式,成为新工业革命的预言者。迄今推动“共享经济”发展的智能、互联产品都是消费品,但“i5”机床是机器工具(资本品或生产资料),所以它会直接引发制造业的革命:改变制造方式;不仅重塑机床工业的价值链,而且可能重塑许多使用机床的工业的价值链并改变它们的边界;支持中国众多制造工业的升级。
“i5”数控系统是中国机床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重大技术创新。它的意义不仅是为中国机床工业提供了一个可用的数控系统,而更重要的是以其改变工业模式和制造方式的潜力,为中国向新工业革命的迈进开创了一条路径,并再次预示着中国工业可以通过自主创新赶上技术变化的步伐,让西方国家以新技术瓦解中国制造优势的想法化为泡影。
4. 数控未来发展如何
目前,我国是机床大国,离机床强国尚有很长一段要走,同时也是全球的机床主要消费大国。我国机床市场在中低端机床产能充足,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为保证机床生产企业的利润,纷纷开始向中高端机床进军。
在2012年,中国数控切割机床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进入了中高端品牌厮杀阶段,这个阶段的品牌又细化为中、中等偏上、中高等细分市场,在中等市场主要依靠价格战的情况下,运营越来越困难,导致许多品牌开始向上游发展,努力获取更多的品牌附加值和发展空间。
2012年对于中国数控切割机床行业来说,是困难的一年;2012年对于整个数控切割机床行业来说,更加困难和复杂,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增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库存的消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数控切割机床行业面临的挑战诸多,尤其对于中国本土企业来说,扎堆于中低端产品,以价格为主要的竞争手段,抗风险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低。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是有一些新品牌杀入市场,可见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行业竞争激烈也促进我国机床业的高端发展,因为只有质量过硬的品牌才会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才能和外资企业进行竞争。在新一轮五年规划中,根据国家公布的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走“两化融合”新型工业化道路。抓住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发展数控机床为主导、主机为龙头、完善配套为基础,重点突破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薄弱环节,加快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化。中高档数控机床所需要的配套功能零部件一而在“十二五”规划中被提及,这些功能部件的发展之后已成为制约机床行业发展的瓶颈。
“十二五”规划还明确提出要淘汰落后产能,例如高污染,高耗能的产品生产,要生产发展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让中国的机床产品升级换代,利用高技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十二五”期间,随着下游用户行业的产业升级,对机床工具行业产品必将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也孕育着提供更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因此,我国机床行业,特别是在中高端机床领域中,在未来几年将是一个不断竞争,不断淘汰的过程,在竞争淘汰的过程当中,促成整个产业链的进步。
5. 现在工业装备前景怎么样
中商情报网讯:工业自动化装备是现代化工厂实现规模、高效、精准、智能、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应用十分广泛,发展前景良好。目前,当前仅有40%的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5%打通工厂数据,1%使用智能化技术,而预计2025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企业占比将达到70%、30%、10%。数据显示,中国工业自动化装备市场规模近几年稳步上升,在2019年达1,865亿元。随着未来我国自动化核心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202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装备市场规模将达2220亿元。
数据来源:工控网、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行业发展困境
1.创新能力不足
自动化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制造业的基石。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了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而我国自动化装备制造业在自主创新方面明显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技术和产品少,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2.高端专业人才紧缺
自动化精密制造装备业涉及自动化控制、电子、机电一体化、精密测量、精密机械、光学与机器视觉、软件等多个技术领域,企业不仅要加深多门类的学科技术与产业技术的融合,还需不断保持技术创新。这就要求企业研发及技术人员不仅要有复合知识背景、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对下游行业有深度的理解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为客户设计高品质的产品制造解决方案。而我国自动化装备制造行业起步相对较晚,人才培养和储备不足,高端专业人才的紧缺对行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3.资金压力较大
精密装备制造产业对技术创新要求较高,前期的研发投入较多,研发周期较长,同时设备购置、人才引进、厂房建设等均需大量资金的支持,而企业往往资金来源有限,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短缺限制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行业发展前景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自动化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自动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国家为了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不断出台鼓励性政策支持自动化装备制造行业发展。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的清晰导向和有力支持,为我国自动化装备制造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
2.人口红利递减将加大制造业对自动化精密装备的需求
近几年,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退,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同时,我国劳动力单位成本也不断上升,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使得国内制造业的成本优势逐渐消失,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为减少人口红利递减的影响,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精密度,我国制造业急需加大对自动化装备的投入和改进,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6. 电线电缆行业网315如何进入
电线电缆行业是我国经济建设重要的配套产业,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电线电缆是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电器、仪表、汽车、机床等设备所不可缺少的基础器材,电线电缆为电力行业和通信产业提供基础设施,占据着中国电工行业四分之一的产值,是机械工业中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型电站、西电东送、电网改造等重大工程的建设,都预示着电线电缆行业具有较长的景气周期,因此电线电缆行业也随之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全球电缆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电缆市场的日趋成熟,世界电线电缆制造业增长幅度趋缓,2003-2007年全球电缆产量平均增长率为5.30%,这一数据到2008年下降为 1.20%,2009年为-7.70%。(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会报告集》)在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中由于制造业的比重逐渐下降和转移,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经济增长相对缓慢,形成了需求下降和产业高度竞争的市场格局。而像中国、印度等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对电缆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快速增加。从世界电缆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的发展方向是:大容量、超高压、无油化、抗短路、高可靠、免维护。目前各电压等级交联电缆已逐渐取代传统充油纸绝缘电力电缆,高压及超高压交联电缆的应用日趋广泛。欧美及日本目前对所使用的电缆要求越来越高,已严禁使用或进口非环保型电缆,并随着欧盟 RoHS指令的颁布,生态环保电线电缆的大规模采用已经成为全球趋势。近年来,由于亚洲新兴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世界电线电缆的生产中心向亚洲转移,带动了中国、印度、越南、菲律宾和中东地区的埃及等国家电线电缆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中东欧地区由于欧洲统一、制造成本相对低廉,电线电缆行业增长也相当迅速。
中国电线电缆的发展现状
电线电缆制造业在电工电器行业20多个细分行业中是产值最大的行业,占据四分之一的产值规模。中国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呈现两个特点:从总体上来讲,电线电缆行业整体规模在增长;从结构细分上来讲,电力电缆占电线电缆行业的比重不断加大,电力电缆的市场空间仍然比较乐观。随着中国电力、石油、化工、城市轨道交通、汽车以及造船等行业快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电网改造加快、特高压工程相继投入建设,电线电缆行业规模增长迅速,2006年-2010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7.62%,远远超过GDP增长速度。电线电缆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已从2006年的4,131.61亿元上升为2010年的9,255多亿元。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电线电缆制造规模、市场消费规模最大的国家。
近年来我国电线电缆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2007年突破2%,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截止2010年底,这一比例达到2.31%的水平,电线电缆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我国电线电缆企业数量多且规模小,行业集中度较低。其表现为: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内的大小企业达9,000多家之多;2010年全国4,765家规模以上 (500万及以上)电线电缆企业中,29家大型企业市场占有率仅有14%。这种高度分散化的格局,不仅很难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而且也加剧了生产能力过剩和市场的过度竞争状况。
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中企业的区域分布性也非常明显,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以及华北地区,而中西部地区比重较小。其中华东地区电缆产业最为突出,占据行业的半壁江山,在规模实力和收入效益等方面相对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我国电线电缆行业资本结构日趋多元化,国有、国有控股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弱化,民营、外资比例明显增加,在中低压电线电缆生产领域,国内民营企业已成为行业的主导力量。根据2010年的统计结果,电线电缆行业中私人控股企业所占的产值份额为69%,企业数量占比为75%,从业人员占比为55%,利税占比达 71%。应用电线电缆的大型工程一般都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供应商,外资大型电缆企业因其技术方面的优势,在部分行业竞争中仍处于有利地位,同时民营企业凭借技术创新、成本优势、机制灵活,市场份额逐步提升,民营经济力量不断壮大推动了行业内市场化运作机制。
国内电线电缆产业产品结构中电力电缆、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绕组线占主要部分,并主要应用于电力、通信、建筑、交通、汽车、船舶、家电等主要领域。以导体用量为表征的我国电线电缆产品大类构成中,电力电缆、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绕组线用铜量占全部行业用铜量的89.00%,通信电缆等产品类的用铜量较低。
行业政策
根据国务院发布实施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发改委令2011第9号)的要求,除了用于新能源、信息产业、航天航空、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领域的特种电线电缆以外的电线、电缆制造项目属限制类项目,受到国家产业政策限制。 2006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振兴装备业的若干意见》提出“选择一批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建设有重要影响,对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显着效果,对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有积极带动作用,能够尽快扩大自主装备市场占有率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作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实现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并在意见中确定了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型船舶、海洋工程设备等16个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领域,这些鼓励类项目都需要相应的特种电缆予以配套,因此专门为这些产业配套的特种电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
2009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会议指出,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必须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大规模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和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2009年5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了《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2009-2011),在“输变电设备”大类中,核电电缆(K1)类,大跨越导线(500kv及以上)、倍容导线(500Kv及以上)等电线电缆产品被列入目录。十一五期间,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发展,年产值规模逐步提升,同时国内行业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进口替代面不断扩大,未来,我国电线电缆行业长期向好的基础条件不变:
1、未来五年,我国城市化仍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线电缆仍面临广阔的需求市场。
2、我国工业化在主要产品已经可以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发展先进生产技术、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对相关配套行业也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智能化、互联化等新的发展趋势,将为电缆行业提供新的增长点。
行业发展趋势
2011年以来,中国线缆制造业随着整个电工行业经济向好而扭转了2009年开始的低迷状态,呈现显着增长的态势。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数据表明,2011 年,电工电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4,506.74亿元,同比增长26.98%;完成销售产值43,315.35亿元,同比增长26.48%;产销率为 97.32%;完成出**货值5,991.98亿元,同比增长19.22%,其中电力电缆行业同比增长12.75%。根据专家预测,我国线缆市场的需求还将持续增长。一是随着新型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迎来空前的建设周期,我国特种电缆的市场规模为每年400-500亿元,占国内线缆市场总规模的20%-30%,而当前中国所需的高档电缆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二是通信所用的铜芯对绞电缆在今后10年仍将是宽带用户线的主角,预计几年内,电话电缆销售将出现第二次**,年销售量有可能恢复到7000万-8000万公里,呈稳中有升的趋势;三是虽然电子线材国内市场在宏观上供大于求,但在品种、规格和特殊性能上还不能满足彩电行业的需要;四是电力电缆总产值的25%,年产值近400亿元,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而且电力电缆的市场容量还在以每年 8%-9%的增长率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特殊场所适用的具有独特性能和特殊结构的特种电线电缆的需求日益增加,相对于普通电线电缆而言,具有技术含量高、适用条件较严格、批量较小、附加值高的特点,其技术要求是:阻燃、不含卤素、不产生毒性和腐蚀性气体、不含铅等重金属、易于回收利用等,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舰船及海上石油开采、矿藏开发、高层建筑大楼、重要军事设施等,目前国内业中电缆80%以上需要进口,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特别是一些中高端特种电缆,国内的生产能力和供给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量,近几年我国特种电缆的进口量增长率均在20%以上,随着我国特种电缆制造能力的不断提高,存在进口替代的趋势。特种电缆应用行业非常广泛,尤其随着新技术发展将产生行的应用领域,因此特种电缆行业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行业竞争格局
1、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引导落实,电线电缆行业也逐步优化和形成了金字塔型的市场结构。经过“十五”“十一五”近十年时间的发展,电线电缆行业伴随着电力、石油、通讯、冶金等行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与垄断型企业、产业政策促进发展的工业企业相配套的细分市场。形成了一部分中附加值的规模化市场和更高附加值的小众化市场,其产品多以特种电缆为主。特种电缆市场具有技术含量高、进入门槛高、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国内有实力参与的高端市场竞争的企业数量并不多,企业集中度相对较高。
2、结构发展失衡,不同细分领域竞争格局差异较大
现阶段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产品结构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普通电缆产品供应有余,高端产品供应不足,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在中低压电线电缆市场领域,集中了国内绝大部分的电线电缆企业,因技术含量低,生产企业众多,产能严重过剩。在高压、超(特)高压电缆市场领域,因技术要求高,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尤其是超 (特)高压电缆国内有效供给不足,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及国内未形成批量产品仍需进口。目前,在高压、超(特)高压交联电缆领域中,500kV及以上的交联电缆主要依赖进口、国内合资企业和几家大型企业提供,竞争相对较缓,利润水平较高。但随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提高的电线电缆需求,世界排名前列的制造商如意大利普睿斯曼、法国耐克森等均已独资或合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使得行业竞争加剧。
在特种电缆市场领域,因需要满足特殊的使用环境、敷设方式、运行条件及专项功能等要求,因此在电缆的结构、绝缘和护套的材料等方面有特殊的要求,技术含量要求高,各领域基本上都有较高的准入资质要求,因此,产品附加值也比较高,利润水平相对较高,其毛利率等指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产业集群和产业生产基地初步形成
与市场分布区域性明显一致,在华东、华北等产业集中的区域内已形成了若干个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集群和产品生产基地,如华东地区江苏宜兴的电力电缆企业群、江苏吴江和浙江富阳的通信电缆企业群、浙江临安的射频电缆企业群、安徽无为的特种电缆企业群,广东珠三角地区的广东东莞电子线缆企业群。
7. 怎样寻找行业龙头股
你好,在选择行业龙头股时,需要关注行业影响力较强的股票的上涨走势力度、股票基本面、股票成交量、股票价格走势、股票的行业概念、技术指标、盘面趋势走向等等进行参考。
一般情况下,选择行业龙头股需要关注盘面趋势处于稳定震荡或者上涨趋势之中,并且股票的行业概念是属于热门行业概念,涉及的行业概念处于向好发展之中。股票的基本面是较为稳定的,上市公司在所处行业里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而且,股票的成交量形成上升趋势,处于放量活跃表现之中。还需要股票的短线技术指标处于多头区间或者多头买入点。例如:均线指标、CCI指标、RSI指标、KDJ指标、DMA指标等技术指标处于中位线上方,技术图形处于强势多头区间或者转势买点信号之中。
通常情况下,因为,龙头股对行业概念会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投资者可以观察行业概念中的其他个股的表现,来体现行业概念的发展。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8. 我国减速机行业发展状况如何
减速机在我国的发展已有近40年的历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及国防工业的各个领域。产品已从最初单一的摆线减速机,发展到现在多品种起头并进的格局,主要包括摆线减速机、无级变速器、齿轮减速机、蜗轮蜗杆减速机等。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减速机行业的产业链,区域发展情况以及代表性企业产能及规划
产业链剖析:减速机行业下游应用广泛
上游企业主要包括设备生产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及原材料企业,减速机主要生产设备为金属切削机床,主要企业为大连机床集团等;零部件生产企业包括铸件和轴承生产企业;原材料生产企业主要为钢铁企业。中游参与者主要为通用减速机、专用减速机生产企业和机器人减速机生产企业。减速机下游应用领域较广,涉及冶金、航空、食品、机器人等。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减速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