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机械专业很难招到年轻人这个行业真的很繁重吗
机械专业的性价比并不高,课程难,工资低,学业重,工作环境差,这让很多年轻人放弃了这门专业,现在年轻人的选择以金融为主,计算机为辅,相比机械专业选择的人自然就少了,所以招不到人。
行业繁重是肯定的,学习机械每天需要在车间工作,画图,制作,维修,没有双休,每天都在跟金属打交道,甚至有人把机械专业形容为“坑”,上大学累,工作累,一累一辈子,但是了解机械行业的人都知道,这行越老越值钱。
机械是工科之母,跟他有关的行业也比较广泛,车辆、船、兵器、以及航天都是机械专业的,可以说学习机械专业找工作不愁,工资万元以上不是梦,为何如此庞大的专业如今学的人不多,招聘如此难呢?
机械要学的科目太多了,在所有专业里,机械类的难排名第一,他把你的高中物理拆分了一下,具体分为理论力学、工程力学等,当然了数学也是必须要学的科目之一,统计、学复变函数等,当然了,化学、土木、电子、也都是要涉及到的,当你上了大学的那天起,从此才真正的开启了学习生涯。
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什么都一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是现在的年轻人选择性太多了,如此辛苦,性价比不高的行业就被年轻人放弃了。
2. 为什么很多刚做数控机床1年,都不想干了,难道这行真的很累么
真的累,但是要是坚持下去工资会起来的,我姐夫那会也是学,加上自学,学会编程,当上车间主任,好像是12年,8000多一个月,干了一年他就没干了,不想在车间上手做事,现在就每天跟那些个老板吃吃饭喝喝酒,拓展自己的人脉,打算自己开厂,把我叫过来在一个老板的厂里学,说实话,学了三天,干不下去了,太累了,两班倒12个小时,白班还好,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夜班基本没有,而且枯燥,重复那几个动作,上料下料,这是我刚来只会这个,我师傅两个月把上料下料,量刀还有调机学会的,学会调机才是一个正式的操作员,学会这三个工资也不会太高,做的是刀具,还有一点就是站着,偶尔可以坐坐,现在是20年,我刚进来4300,包住,包半个月的吃,白班,两餐,夜班没有,我姐夫那会学了5年左右,从大学出来就学这个,他大学不是学的这个,但是他有知识的底子,学的快点,不像我初中毕业,有些东西根本看不懂,学这个要有一定的数学知识才好学,说实话,对这个东西有兴趣可以去学,要是不喜欢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吧,太枯燥太无聊了,全是男的,整天对着机器,而且腿疼空气不好,因为我只是做了三天,我不能评论什么,我学不下去,坚持不了,而且这个工作环境我也不怎么喜欢
3. 为什么现在进厂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时间过得真快,2020年很快就要结束了,对于很多人而言,2020年还是比较“难熬”的,先是疫情对国内不少行业都产生了冲击,部分人的收入也受到了影响,虽然国内的经济实现了增长,但受全球疫情的影响,国内的进出口业务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部分企业出现了订单量少,亦或是没有订单的现象,那么,今年春年之后,“返工潮”会提前吗?
当下,国内的就业市场还是比较矛盾的,一方面工厂的薪资待遇虽然相对比较高,也很稳定,但工作内容相对枯燥,不少年轻人不愿意进入工厂上班,很多工厂的招聘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上还涌现了一些新兴的行业,这些行业门槛相对比较高,收入也相对比较高,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从这里能够看出,国内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但2020年很快就要结束了,从目前来看,全球的疫情已经逐渐稳定了,但有业内人士则表示,今年国内的返工潮并不会提前,主要与这几个方面有关系。
首先,很多工人可能会由于工厂订单量比较少,提前回家,但这部分人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其次全球经济不确定的因素还是比较多的,进出口业务完全恢复,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春节之后,“返工潮”可能并不会提前,甚至还有可能会延迟。
其次,在年底之前,很多企业还是比较忙的,通常还会出现加班加点赶订单的情况,再加上部分人提前回家,因此很多工厂都会出现用工短缺的局面,这也是有时候工厂会招聘一些临时工、寒假工的原因,从这一点来看,国内的很多工厂并不会提前放假,部分工人为了提高收入,可能还会坚持到放假的前一天。
如果工厂的订单没有在年前完成,可能会在年后提前返工,但一般工厂都会提前做好生产计划,从目前来看,中国部分行业在全球占据的市场份额比较高,有些行业的订单量可能会大幅上涨,而这些企业的员工可能会出现提前“返工”的现象,但这部分人并不多,这类企业也并不是很多。
从目前来看,国内的疫情并不会重来,并且经济也已经实现了增长,因此工厂的整体订单量还是可以的,并不会让工人提前回家过年,应该是正常放假。如果从员工的角度来看,疫情期间人们的花费还是比较高的,再加上有的人收入受到影响,今年并没有存下多少钱,但过年期间,家家户户的消费也是比较高的,例如一些礼钱、春节红包之类的,这些都是消费。
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还要承担家庭的开支,房贷、车贷、孩子的抚养费等等,这些都是开支,因此很多人会坚持到年底还能领到一定的年终奖,从这一点来看,工厂的订单量也会提前完成,因此年后很大程度上并不会出现“返工”提前的情况。再加上国内人口基数比较大,很多行业以及岗位的竞争也是比较大的,因此人们也更珍惜眼前的工作。
但随着全球疫情的结束,国内的进出口业务可能会实现增长,如果订单量大幅上涨的话,工厂可能会扩大生产,在这种情况下,“返工潮”可能会提前。
4. 年轻人为什么都不进工厂了,他们去哪儿了
写在前面
2018年春节过后,我陆续走访了部分客户——地处珠三角城市的十多家制造业企业,发现开工早的企业已经上了一个星期班了,很多工厂还有不少工人没有到岗。
广东惠州,一家做木制品的工厂,现在订单已经排到了8月份,老板娘H却忧心忡忡。
H说,现在真的怕过年了,有些工人才过了元旦节就开始请假回家,如果不批的话直接要辞工。
我问,那怎么办?
她说,请临时工啊,要交货没办法,现在临时工也不好请了。
这是我去年开始服务的一家企业,没想到刚尝到网络营销的甜头,现在却遭遇有订单没人做的窘境。
H一边忙着泡茶,一边打电话安排人事部的女孩打印招聘广告去工厂附近张贴。
她问,岳量老师,有没有什么网站招聘好用一点的?
我说,如果是招聘普通的技术工人,可以去58同城、赶集网这些网站发布招聘信息试试;如果招师傅,可以去一些行业人才网;如果是招管理销售类的,智通和卓博都还可以。
这几年制造业都在推行“机器换人”,但有些岗位仍然是机器无法取代的。
在素有”制造业名城“之称的广东东莞,不少工厂也遭遇到同样的问题。
虽然老板在放假前已经让人事部一再强调,开工当天老板准备了开工大红包,但这一招似乎并没有什么用。
迟来的人还是会迟来,但他们认为,迟来总比不来好。毕竟培训一个生手也需要花不少时间。
很多工厂不得不一边开工一边等待。
但那些提前回家过年的年轻人,他们还会再回来吗?
前几天刚好在凯迪社区看到下面这篇文章,可能会给我们一些答案和启示。
01年后招工难
每年过完年,都会有报道,说什么企业招工难。
尤其是沿海制造业基地,最近这十来年,没一年不吵不闹的:老子招不到人!
想想2008年前,那时候的70后们要想进个像样子的工厂,还得托熟人,请客送礼之类的,跟孙子似的。
现在呢?反过来了,没有年轻人再想进工厂当工人了,老板们也牛不起来了,舔着脸好话说尽,连哄带骗的,招人也难。
以前沿海城市的市区居民90%的人都是工人子弟,但是这些人已经彻底不做工人了,郊区的年轻人也鄙视做工人,就算再没有门路,那也得在工厂找个清闲的管理职位,三心二意的混日子。
一大批中小制造业如今世道不好,之所以还能勉强维持,是因为有一批60后、70后的农民工在支撑,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歇,也不敢闹,他们拼命干活的动力是子女绝不再进厂当工人,能够改变家族命运。如果再过十年,等这帮人退休,或者干不动了,制造业的车间里就真找不到工人了。
现在的80后、90后,进厂打工主要是找对象谈恋爱,顺便长点见识,对于学习专业、钻研技术,根本不感兴趣。这批人已经毫无机会,失去理想,带有绝望,未富先废。
02农民工去了哪里?
现在的城市子弟们靠着父辈的积累,基本上都完成了转型,根本不可能去工厂上班,那是他们看不上的地方。干什么不好呢?干什么都比当工人舒服还挣钱多,这是他们一致的看法。计划经济年代当工人的荣光,一去不复返了。所以工厂里都是农民工,而农民工越来越少,工资水平也越来越高,其它成本也是年年看涨,最后产品就毫无价格竞争力了。
更可怕的是社会上的观念,完全变了,对于工人,没有正眼相看的。要是哪个男孩子说自己在厂里上班,就是农民工的女儿也会鄙视他。这种舆论环境下,这些制造业还怎么玩,真的玩不下去了。
那么农民工哪儿去了?
主要成了“农二代大学生”。
他们毕业后在大城市的各个角落晃荡,怀揣希望,但是毫无希望。
希望在歌声里,在诗里以及所谓的远方,听着听着也麻木了,也佛系了。
他们的职业最多的是房屋中介、各类销售员之类的,年纪超过30岁就难办了。这也是中国经济的困难之处。
我曾经在珠三角一家传统制造业工厂考察,车间内的操作工,年轻人很少,最小也是30岁。
倒是在管理区,财务、人事、销售等,都是年轻人,因为这些工作相对而言,还算体面点。
因为农二代也是大学毕业,他们的父母绝对不会让子女去车间上班了,他们自己也会觉得,那个地方真没前途。
十年后,工厂要是关停,如果不出现意外,这些30多岁的农二代大学生大吵大闹一番后,会大批失业。
03考证和自己玩
曾和某熟人聊天,他说他村子里好几个大学毕业的孩子,有一年到头都不上班的,就窝在家里考证,各种各类的职业资格证,忙个不亦乐乎。
还有的干脆是自己当个体户,送货跑运输,甚至玩自媒体的。硬是没有一个是进厂当工人的。
这样下去,中小制造业还有未来吗?
从用人角度看,管理员和操作工,中国1:8是合理的,德国约1:4。
但中国大学生录取率超70%,算上存量劳动力,也是严重结构失衡,大学生太多,怎么消化呢?
一旦楼市偏冷,大批中介和各相关配套的个体户马上就失业。到时这些农二代大学生们进退失据,会大面积失业,这是隐忧所在。
制造业工厂需要大量理科生,但是现在企业利润薄,导致大量优秀学生选择从事金融、法律、中介等服务行业,表示绝不进厂。
这些人从生产领域进到分配领域,导致生产行业人员素质越来越低。
不要相信什么高科技研发(光伏),说穿了就是买套进口高科技机器。你看看“机床加工中心”,基本是意大利、德国的。只要有一点儿波折,企业就垮。
普通员工最希望把企业的利润,年底全部分掉,房价这么高,分钱最实惠。他们不喜欢把利润留出来搞研发,搞积累。企业垮了,反正明年换一家就是了。
大大小小的老板们何尝不是这种心态?辛辛苦苦挣点钱容易吗?还不如拿着钱去搞搞金融和房地产得了!但是,站在更高的宏观经济上看,这样做的结果是,满大街都是乱窜的失业者。
04用工荒的真相
所谓的用工荒是企业和年轻人的双输。
目前的劳动力市场是供需不匹配,大量的年轻人没有技能,但因为生活成本高,也得要高工资;成本高昂的企业无力支付,双方僵持。
年轻人,骑驴找马,随时跳槽;企业面对大量的生手,前期培训费用打水漂。其实大学生也活得差,企业也活得差,双输。企业只想要熟练农民工,不要大学生,嫌他们娇气还事多,有脑子的人不好管不是?现在一个企业只是招聘10人,却写招聘100人,原因是想多挑挑,但实际上工资开得低;而农民工被某些唱高调的新闻误导,对工资抱有太高期望。
于是一方面企业找不到人,一方面农民工找不到活。企业和工人僵持,却被人报道和解读为用工荒。所以,用工荒的真相是缺少:熟练工和苦工种。
一是中国毁掉了“技校”,德国75%的中学生是去了技校,中国90%的中学生是去了大学(主要是文科)。
以前技校毕业去工厂,现在进高校为了赚钱,活生生把人关了三四年,培养了一批酸秀才。剩下的歪瓜裂枣,越来越不会干活,还眼高手低,一般工作不想干,真要技术的工作干不了,企业根本不敢要。做坏一批产品,损失远远大于节约的工资,熟练工培养周期太慢,所以出现抢工人。说白了,工人很多,但是有点儿技术的不多,企业没法用。
我曾观察了一个企业,普通制造业,企业员工除了老板一家全部是大学生,其他都是中学毕业,日常电脑管理做得也很好。该企业前几年也招聘了几个大学生做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但是他们上班就是拿着“考公务员”或者“英语六级”书复习,和农民工无法交流,工作马马虎虎,抱怨一大堆,确实没办法使用。
二是苦工种,如搬运,年轻人不想干,中老年干不动。我认识一个搞装修的小包工,在某一线城市苦干十五年,为儿子买了房买了车。
儿子现在某小公司混,月薪不到4000元。装修工月入8000元很正常,但吃住太艰苦了,儿子果断拒绝。
0590后们的好日子
90后的农村员工,绝大多数是喝可乐、吃麦当劳长大的,刚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就遇到新《劳动合同法》的强力保护,根本不关心企业的难处。
90后员工只会和老板儿子比生活待遇,然后产生怨恨心态。这个状态,很难维持多久的。我们国家的经济,必将迎来一次考验。
很多企业招聘给出了4000?7000元的工资,其实是“计件,不交社保”,新手根本拿不到这些。
今后机器会慢慢取代一部分人力。有个朋友,买了一台机器10万元左右,取代了两个熟练工,效率大增,原来要一天,现在半个小时。
机器不需要缴纳社保,也不需要“辞退赔偿”。当然,大部分工种还是要人力完成。
但这里少用一个人,那里就会多出一个劳动力,总体还是有用的。
劳动关系不稳定,员工大流动,熟悉本企业特定岗位的工人越来越少,所以做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率企业就是个笑话。
但企业负担太重,产能过剩,也无力提供高福利,恶性循环。
结果是绝大多数制造业在低水平竞争,你花三年的高成本培养工人,会一夜之间全部辞职。
对制造业而言,财政、老板、工人,这三方是不会同时达到满意的。
中国制造业利润薄,就业人数多,还在初级阶段,在没有进入高科技打遍天下的水平前,“财政,老板,员工”,不可能同时乐呵呵。
现在情况是:财政满意,员工满意,小老板不容乐观了。中间掉链子的后果就是,就业压力跳过企业,直接到了各地方。
要为中小企业减负,优化民企经营环境,怎么搞?其实大家心知肚明,那样才是90后们好日子的开始。
最后,认知要升级,思考要深度,那就从读书开始吧。
来源:凯迪猫眼
声明: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电商岳谈,一个关注传统企业转型电商的微信公众号:mriter 。
主笔作者:岳量,电商专栏作者,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导师,多家企业网络营销顾问,13年电商运营与网络营销研究经验,微信公众号:mriter。转载请保留作者信息及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