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机床最重要的是什么
机床最重要的是精度、稳定性和耐用性。
首先,精度对于机床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机床的主要功能是对工件进行高精度的加工,包括铣削、钻孔、车削等。如果机床的精度不够,那么加工出来的工件尺寸就会有偏差,甚至可能导致工件无法使用。例如,在制造汽车发动机时,发动机缸体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哪怕是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发动机性能下降或者故障。因此,高精度是机床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其次,稳定性也是机床不可或缺的要素。在长时间的加工过程中,机床必须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以确保工件的加工质量。如果机床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抖动、漂移等问题,那么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都会受到影响。为了保证机床的稳定性,制造商通常会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和先进的制造工艺,同时还会对机床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调试。
最后,耐用性也是评价机床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机床是一种高价值的设备,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的机床对于企业而言更具有吸引力。为了提高机床的耐用性,制造商通常会对机床进行特殊的热处理和表面涂层处理,以提高其抗磨损、抗腐蚀的能力。此外,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也是延长机床使用寿命的关键。
综上所述,机床的精度、稳定性和耐用性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一台优秀的机床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特点,才能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加工质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㈡ 机床精度都有哪些主要指标
要保证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机床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几何精度、运动精度、传动精度和动态精度。
(1)几何精度、运动精度、传动精度属于静态精度
几何精度是指机床在不运转时部件间相互位置精度和主要零件的形状精度、位置精度。机床的几何精度对加工精度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是评定机床精度的主要指标。
运动精度是指机床在以工作速度运转时主要零部件的几何位置精度,几何位置的变化量越大,运动精度越低。
传动精度是指机床传动链各末端执行件之间运动的协调性和均匀性。
(2)以上三种精度指标都是在空载条件下检测的,为全面反映机床的性能,必须要求机床有一定的动态精度和温升作用下主要零部件的形状、位置精度。影响动态精度的主要因素有机床的刚度、抗振性和热变形等。
机床的刚度指机床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机床的刚度越大,动态精度越高。机床的刚度包括机床构件本身的刚度和构件之间的接触刚度。机床构件本身的刚度主要取决于构件本身的材料性质、截面形状、大小等。构件之间的接触刚度不仅与接触材料、接触面的几何尺寸和硬度有关,而且还与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几何精度、加工方法、接触面介质、预压力等因素有关。
机床上出现的振动,可分为受迫振动和自激振动。自激振动是在不受任何外力、激振力干扰的情况下,由切削过程内部产生的持续振动。在激振力的持续作用下,系统被迫引起的振动为受迫振动。
机床的抗震性和机床的刚度、阻尼特性、固有频率有关。由于机床的各个零部件热膨胀系数不同,因而造成了机床各部分不同的变形和相对位移,这种现象叫机床的热变形。由于热变形而产生的误差最大可占全部误差的70%。
对于机床的动态精度,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主要通过切削加工典型零件所达到的精度间接的对机床动态精度作出综合的评价。
㈢ 影响车床主轴旋转精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主轴旋转精度直接受轴承精度和间隙的影响,同时也和与轴承相配合零件的精度及轴承的安装,调整等因素有关。机床主轴用于安装工件或刀具,它的回转精度直接影响工件的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
主轴回转精度是指机床主轴在回转时实际回转轴线相对于自身理想回转轴线的符合程度。二者之间呈现出的变动量就是主轴回转误差。变动量越小主轴回转精度越高,反之,主轴回转精度越低。主轴回转误差受轴向窜动、径向跳动、角度摆动三者的综合影响,较为复杂,目前多采用动态测试的手段进行测试和研究。
主轴受自身轴颈、内锥孔、装拆夹头等加工制造精度的影响十分大,所以必须严格控制自身的尺寸和形状误差,让它的精度高于配合件的相对应精度。主轴回转精度还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轴承误差主要是指主轴颈和轴承内孔的圆度误差和波度。以使用单油楔动压滑动轴承带动的主轴为例进行详细分析。使用车床车削外圆时,车床主轴带动工件作高速旋转运动,车刀沿导轨作直线运动,此时作用在工件上的切削力保持着较稳定的方向,在这种方向固定的切削力作用下,主轴颈要以不同的部位与滑动轴承内径某一固定不变的部位进行接触。若主轴颈为椭圆形的,则主轴每旋转一圈,主轴回转轴线就产生两次径向跳动;若主轴颈表面存在波度,则主轴回转轴线就产生高频径向跳动。所以主轴颈的圆度误差和波度是主要影响因素,而滑动轴承内径的圆度误差是次要影响因素。
使用镗床镗孔时,镗刀要做高速旋转运动,所以主轴总是以自身轴颈某一固定不变的部位与轴承内表面的不同部位进行接触。由上述分析可知,轴承内表面的圆度误差和波度的影响十分大,而主轴颈圆度误差的影响因素十分小。主轴采用滚动轴承与用滑动轴承产生的情况类似,只是要把外圈滚道等同于轴承孔,内圈滚道等同于轴径就可以了。
在轴承间隙过大的情况下,若改变载荷或转速,误差必然随之迅速增大。轴承间隙不仅使主轴发生一定的静位移,还使主轴的轴线作十分复杂的周期运动。应对措施:对滚动轴承进行适量的预紧就可以很好的消除间隙,由于轴承内外圈和滚动体弹性变形是互相影响的,这样做既增加轴承刚度,又均化误差,从而提高精度。
若轴承内外圈或轴瓦发生变形就会使轴颈、箱体支承孔产生圆度误差;若主轴轴肩、轴承端盖、垫圈等端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垂直,会使轴承装配时因受力不均造成滚道倾斜,进而产生径向、轴向误差。
刚度在不同位置上往往不相等,当外载荷的作用方向随主轴的高速转速旋转而迅速变化时,就会因产生的变形不一致而使主轴产生误差。所以必须使主轴薄弱环节的刚度得到有效提高。受切削热和摩擦热的影响,主轴要发生轴向膨胀和径向位移。由于轴承径向热变形、前后轴承的热变形各不相同,会影响主轴精度。因此就要设法减少发热或进行强制冷却。
受主轴部件自身质量不平衡、机床各种随机振动的影响,当主轴转速提高时主轴回转轴线的位移迅速增大,所以主轴转速最好在最佳转速范围之内,还要尽量避开机床的共振区,从而提高加工精度。
实际生产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正确措施减小误差,提高效率。
㈣ 怎样正确理解机床的品质
机床精度分成两块。一块是机床自身的运动精度,包括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一般和实际加工精度成正比;另一块是机床的加工精度,是加上负载后,实际加工工件后得到的尺寸精度,这个指标和厂家样本上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是两个概念。高精度的机床一般是高性能的,但不代表是高品质,高精度机床故障率高的现象比比皆是。
刚性指的是机床承受负载的能力,和切削效率成正比。高刚性机床意味着高效率,注意这里的效率讲的是单位时间内切除金属的体积,大切深慢走刀不一定效率高,小切深快走刀不一定效率低。高刚性的机床不一定高性能,也不代表高品质。
机床的技术水平是相对的,比如说滚珠丝杆技术在二十年前属于尖端技术,但现在已经属于常规技术,直线电机驱动才是高技术。机床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新技术常常意味着高精度、高刚性或者高品质,但世事无常,新技术胎死腹中也极有可能。
机床的可靠性指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无故障地执行指定功能的能力或可能性。机床的可靠性基本等同于低故障率,是用户最关注的指标。
稳定性具体到机床上就是指机床精度、刚性等物理能力的保持性有多久,即机床性能保持性时间的长短。也是影响用户做出机床选择的重大指标。
分析后的结果是,高性能机床和高质量机床不能直接画上等号。高品质的机床等于高性能机床加高质量机床之和。
需要指出的是,评价一款机床的品质,需要有参考标准。拿一款3万元机床去和一款100万元的机床去比品质,是荒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