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复叠制冷机组设计方面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复叠制冷机组设计需要解决多方面问题。在低温级制冷剂选择上,要确保其能在极低温度下仍有良好的热力性能,满足制冷需求,且化学性质稳定,与系统材料兼容性好,避免腐蚀等问题。
高温级与低温级的匹配至关重要。两者的制冷量需合理搭配,以实现高效的复叠制冷效果。若匹配不当,可能导致系统效率低下,无法达到预期的低温目标。
热交换效率问题也不容忽视。复叠制冷机组中有多个换热器,如蒸发冷凝器等,要优化其结构和设计,提高热量传递效率,减少能量损失,提升机组整体性能。
系统的压力控制是关键。复叠制冷机组运行时,高低温级会产生不同压力,需精确控制各级压力,防止压力过高引发安全隐患,或压力过低影响制冷效果。
此外,润滑油的选择和管理也有挑战。在低温环境下,润滑油的黏度等性能会改变,需选用合适的润滑油,并保证其能正常循环,为压缩机等部件提供良好润滑,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同时,还要考虑机组的整体紧凑性、可维护性等,以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
㈡ 制冷机房设计及设备布置的原则是什么
制冷机房设计需遵循就近原则,确保高效运行。压缩式制冷装置如R22、R134a等,可布置于民用建筑、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内或地下室,但需确保与楼梯间、走廊、建筑物出入口保持一定距离。氨压缩式制冷装置则应单独布置于隔断开的房间或独立建筑物内,避免影响上下层空间。在高层民用建筑中,制冷机房通常设于地下层,确保有足够的预留孔洞以供设备进出、安装。直燃吸收式机房需符合防火、燃气设计规范要求。对于采用氨制冷的冷库和工业建筑,应采用水-空气间接供冷方式,氨制冷机房内的管路设计应遵循《冷库设计规范》。大型制冷机房应与辅助设备间、水泵间分开,配置值班室、中央控制室、维修间及卫生间等,确保通风设施良好,特别是地下层机房。控制室、维修间应设空调装置。制冷机房高度需根据设备情况确定,通常压缩式制冷不低于3.6米,氨压缩式制冷不低于4.8米,净高指地面至屋顶或楼板的距离。设置集中采暖的制冷机房室内温度不低于16°C。制冷机房内需配备电话及事故照明,照度不宜小于100L,并在测量仪表集中处设置局部照明。需设置给水排水设施,满足水系统冲洗、排污需求。设备布置及管道连接需符合制冷工艺流程,便于安装、操作与维修。制冷机突出部分与配电柜间的距离和主要通道宽度应保持在1.5米以上。制冷机与其他设备、墙壁间的净距应在1.2米以上,非主要通道的宽度至少1米,并根据设备种类及规格确定检修用通道宽度。卧式壳管式蒸发器、冷水机组布置时需考虑清洗或更换管束的便利性。制冷机与上方管道、烟管或电缆桥架的净距至少1米,确保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