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对于给出几种实验装置,选择发生或收集装置的依据的一类题要怎么答呢
发生装置:(初中的两种类型)
1、如果题目是: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
则回答:发生装置选用固固加热型.
理由: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
2、如果目是: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
则回答:发生装置选用固液不加热型.
理由: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
初中就两种爱考
收集装置:(只给出气体)
1、如果题目是: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则回答: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理由:XX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2、如果题目是: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则回答: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理由:XX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3、如果题目是:该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略小
则回答:不能采用“排空气法”收集.
理由:XX气体密度比略大/略小.
4、如果题目是:该气体可/能/易溶于水
则回答: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
理由:XX气体可/能/易溶于水.
5、如果题目是:该气体难/不能/不易溶于水
则回答: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
理由:XX气体难/不能/不易溶于水.
总结:综合回答,记住字眼:“只能”“或”
如果题目是: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且可/能/易溶于水
则回答: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理由:XX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且可/能/易溶于水.
如果题目是: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难/不能/不易溶于水
则回答: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理由:XX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难/不能/不易溶于水.
不懂的可以继续问
㈡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要考虑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发生装置要考虑是固固反应还是固液反应等
收集装置要考虑如何滤去其中杂质及如何收集保存(如与空气的比重)
㈢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要考虑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要考虑制取气体的密度与是否溶于水.这样可以选择向上(向下)排空气发,或者排水发,若溶于水也能用排HCL发.
㈣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依据什么确定收集装置依据什么确定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看反应是否需要加热;是否是固体和回液体反应.
2、 收集答装置:是否溶于水(选择排水法);密度与空气密度比较(选向上、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果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小,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㈤ 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发生装置:首先看反应物的状态,第二看反应是否需要加热
收集装置:首先看生成物是否与水反应,反应的话再看与空气的密度谁大,大于空气的话向上排空气法
㈥ 实验室要制取某种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什么
反应是否产生水,产生的气体密度,是否与水反应。
㈦ 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
反应的条件和 反应物的状态(2)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生成物是否与水反应和气体与空气的密度大小关系
㈧ 化学实验中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应如何判断
气体制备装置一般分四大部分: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一、气体的发生装置
一)固+固(加热):适用于制O2、NH3、(CH4课本没有)
二)固+液体(不加热):适用于制CO2、H2 、H2S(SO2、NO2、NO课本没有制法)
三)固+液或液+液(加热):适用于制C2H4、Cl2、SO2、乙酸乙酯、蒸馏(HCl课本没有)
根据气体溶解性(分子极性)和密度(相对分子量,与29比较)不同,把气体的收集方法分为排液法(常为排水法)和排气法(常为排空气法)。装置图见下:
一)排液法: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例如:H2、O2、CO、CH4、NO(只能用排液法收集)、CH2=CH2、CH≡CH等。注:Cl2不用排水法收集,但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收集,CO2可以用排饱和NaHCO3收集。注意导管只能伸入集气瓶内少许。
二)排气法: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与空气相差较大的气体;又可分为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用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一定要伸入集气瓶底部,把空气尽量排出。为了减少空气扩散,集气瓶口可盖上毛玻璃片;试管口轻轻塞上一小团疏松的棉花
(1)向上排空气法:式量大于29的气体。如O2、CO2、SO2、H2S、Cl2、NO2(只用排空气)、HCl等;。
(2)向下排空气法:式量小于29的气体。如H2、CH4、NH3等;
㈨ 在初三化学的考试中,对于给出几种实验装置,选择发生或收集装置的依据的一类题要怎么答呢
发生装置:(初中的两种类型)
1、如果题目是: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
则回答:发生装置选用固固加热型。
理由: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
2、如果目是: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
则回答:发生装置选用固液不加热型。
理由: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
初中就两种爱考
收集装置:(只给出气体)
1、如果题目是: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则回答: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理由:XX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2、如果题目是: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则回答: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理由:XX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3、如果题目是:该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略小
则回答:不能采用“排空气法”收集。
理由:XX气体密度比略大/略小。
4、如果题目是:该气体可/能/易溶于水
则回答: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
理由:XX气体可/能/易溶于水。
5、如果题目是:该气体难/不能/不易溶于水
则回答: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
理由:XX气体难/不能/不易溶于水。
总结:综合回答,记住字眼:“只能”“或”
如果题目是: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且可/能/易溶于水
则回答: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理由:XX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且可/能/易溶于水。
如果题目是: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难/不能/不易溶于水
则回答: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理由:XX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难/不能/不易溶于水。
不懂的可以继续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