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2)1.00,1.20(3)2.00
Ⅵ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
(1)从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因为相等时间内的位移越来越小.版
(2)根据某权段的平均速度等于中时刻的速度,则有:v5=
=
=1.00m/s.
(3)由纸带可知,计数点7往后做减速运动,根据作差法得:
a=
=
(0.0660+0.0460)?(0.106+0.0861) |
4×0.01 |
=-2.00m/s
2,则加速度的大小为2.00m/s
2.
在减速阶段产生的加速度的力是滑动摩擦力和纸带受的阻力,所以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素的真实值偏大.
故答案为:(1)6,7(2)1.00
(3)2.00,偏大
Ⅶ 小朱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在调节杠杆的平衡时,如果杠杆右侧高左侧低,应将两
(1)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左端低,则重心应向右移动,故应向右调节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等于力臂,这样更便于测量力臂;
(2)由图可知,FA=0.5N×3=1.5N,LA=2cm×4=8cm,LB=2cm×5=10c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A×LA=FB×LB,
1.5N×8cm=FB×10cm,
所以FB=1.2N;
如果保持B点不动,弹簧测力计的方向向右倾斜,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了,支点左侧力与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拉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3)实验表格中应包括动力、动力臂、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阻力、阻力臂、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几项,且要多测几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动力/N | 动力臂/cm | 动力×动力臂/N?cm | 阻力/N | 阻力臂/cm | 阻力×阻力臂/N?cm |
| | | | | |
| | | | | |
| | | | | |
(4)由图丙知,支点左端的钩码都使杠杆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支点右侧的钩码都使杠杆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所以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理解为:
使物体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动力)与力臂的乘积之和等于使物体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阻力)与力臂的乘积之和.
故答案为:(1)右;便于测量力臂;(2)1.2;大;力臂变小;(3)表格如上所示;(4)使物体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动力)与力臂的乘积之和等于使物体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阻力)与力臂的乘积之和.
Ⅷ (1)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
①根据某段的平均速度等于中时刻的速度,则有:v5=
=
=1.00m/s
②由纸带可知,计数点7往后做内减速运容动,根据作差法得:
a=
=
(0.0660+0.0460)?(0.106+0.0861) |
(2×0.1)2 |
=-2.00m/s
2.
在减速阶段产生的加速度的力是滑动摩擦力和纸带受的阻力,所以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素的真实值偏大.
故答案为:1.0,2.0,偏大.
Ⅸ (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
①从纸带上的数据分析得知:在点计数点6之前,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增大,是加速运动,在计数点7之后,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减小,是减速运动,所以物块在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v 5 = =1.00m/s v 6 = =1.20m/s ③由纸带可知,计数点7往后做减速运动,根据作差法得: a= 0.046+0.066-0.0861-0.1060 | 0.04 | =-2.00m/s 2 .所以大小为2.00m/s 2 . 测量值与真实值比较,测量值偏大,因为实验中存在阻力,比如:没有考虑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没有考虑空气阻力等. (2)、①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d=1.5mm+27.5×0.01mm=1.775mm
②因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电流不能太大,电流表应选A 1 ;待测电阻的电压约为2V,所以电源选择E 1 ; 电阻值较小,电流表应用分压式,电路图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①6,7;②1.00,1.20;③2.00,偏大 (2)①1.775(1.773~1.775均正确);②A 1 ,E 1 ,电路如图所示 |
Ⅹ 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电热棒的功率保持恒定.(
(1)由甲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而且液柱上表面对应的刻度在回零刻度以答下,故读数为-8℃;
(2)由乙图中图象可知,从t1第到t5这段时间内,随加热时间的增加温度不变,说明这一段时间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对应的温度就是该物质的熔点,是0℃;
(3)从t1第到t5这段时间内,随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因此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4)从t 2到t 3的时间段,物体要吸收热量,内能就会增加.
(5)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在0~t 1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 1=20℃
在t 5~t 6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 2=10℃,故△T 1>△T 2由Q=Cm△t
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t越大比热容C就越小.所以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
故答案为:(1)-8;(2)0;(3)固液混合;(4)t3;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5)小;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