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科学贵在创新.如图1有关制备气体的四种发生装置中,有三种属于创新改进装置.针对它们的描述正确的
(1)
A、装置a不能用作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因为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专使收集的二氧化碳不纯,属同时铁容易被腐蚀.不正确.
B、装置b烧杯中加水后,干燥管内外液面一致,说明装置漏气,干燥管内外液面不一致,说明气密性良好.不正确.
C、加热固体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试管口斜向上容易导致试管炸裂.不正确.
D、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热,利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时不需要加热,因此装置d可作实验室制备氧气、氢气.正确.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
MnO2 | .
⑵ 关于小学科学创新实验,举例说明
气体举重机 如果有人说,他能用呼出的气把10公斤重的东西升上一定的高度,你一定会认为他是在吹牛:“哪会有这样的事呢?根本不可能!” 可是,只要我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方法,呼出的气是完全可以举起10公斤重物的,你自己也能做到这一点,不信,你自己试一试。 材料准备:在桌子上放一个结实的长方形纸袋或是一个塑料袋,大小能放进两本厚书就行。再在上面放上一大堆书——拿你能找到的最厚、最重的书。这时,你可以开始往袋里吹气了。 注意:吹气口应该很小,这样吹起来比较容易一些,不需要费很大的力气。 吹气要慢一些,吹得要匀一些。你会发现你吹出来的气,进到袋里以后,随着袋子慢慢地鼓涨,轻而易举地就把上面一大堆书举起来了。这时,你会兴奋起来——原来我呼出来的气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呀! 其实,只要这个纸袋或塑料袋的尺寸是10厘米×20厘米(200平方厘米),你只要吹出稍微比一个大气压大一点的气,就可以使袋子得到一个20公斤的力。因此,很容易举起10公斤的重物。
⑶ 如下图所示,图1是教材中水电解实验装置,图2是我市化学老师针对图1实验自创新装置.图2的创新实验操作步
(1)溶质的质量等于溶液的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乘积,因此氢氧化内钠的质量=250g×8%=20g. (2)电解容水时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能收集到氧气,氧气一般使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结合常规的实验及所提供的信息只要合理就是正确的答案,四个说法中只有两极距离近,反应快无科学道理. 故答案为:(1)20(2)O2用带火星的木条移到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的尖嘴口上方,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3)B
⑷ 图1是教科书上探究分子性质实验的装置图,图2是我县化学老师针对图1实验的创新装置.图2的创新实验操作步
(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性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A、B装置版内被酚酞溶液湿润权的纱布都能变红,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2)对比创新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B装置内被酚酞溶液湿润的纱布变红所需时间要比A装置内被酚酞溶液湿润的纱布变红所需时间短,从而可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图2的创新实验相对图1来说,除(2)中所述的优点之外,还具有“①用密闭的U型管来代替半封闭的烧杯来做实验,减少了因氨气挥发而对空气的污染,绿色环保. ②实验中所需的药品量较少,节约药品.”的优点,但无法实现“③能得出分子具有的所有性质.”故选:B; 故答案为:(1)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2)运动越快;(3)B.
⑸ 求初二物理随便一节的创新实验(1.创新名称2.目的3.仪器4.实验装置5.实验操作6.创新点7.意义)
纸锅烧开水,有图有真相,简单好操作,相关知识网络一下就知道啦。
⑹ 创新并不高深莫测,对实验进行改进是创新的表现方式之一.一个实验步骤的变化,一个实验装置的改进会收到
【实验一】(1)由装置的特点可知,该装置是加热固体可用来制取O2; (2)在高温条件下,由碳与氧化铜的质量是比是3:15,当碳与氧化铜的反应生成了铜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是3:20,所以碳有剩余,所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C+CuO 高温 | .
⑺ 在化学实验创新竞赛中,某教师设计了下面一个实验:【实验装置】【实验操作】①用一个小集气瓶集满一瓶氧
【实验来操作】氧气能使自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有助燃性或氧化性; 【实验结论及应用】两瓶气体能混合说明了分子的不断运动,可以从闻到气味角度举例说明分子运动; 【反思】氧气达到一定浓度就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评价】该实验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易接受,且趣味性比较强,还比较环保; 故答案为:【实验操作】木条复燃;支持燃烧;【实验结论及应用】分子能不断运动;打开汽油瓶盖能闻到汽油的气味等;【反思】不一定;【评价】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探究新知识;环保;操作简单;趣味性;保护学生的健康;
⑻ 如何在物理实验仪器上创新
新科教学设备为您解答: 物理实验仪器上创新可以有以下几点: 一、针对课本已有实验进行改进,使实验更具有简洁性 繁琐的实验比简单的概念更让人迷惑。因此,实验装置要简洁,实验操作要简便,实验原理要简明。我们应针对课本中某些繁琐的实验进行改进,使实验更具有简洁性,只有“简”的实验才能突出重点,才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装置的原理和进行实验操作。如:在学习到自由落体时,用牛顿管来演示实验自由落体,能很好地说明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纸片和铁片(金属片)是同时落地。从而可得: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为重力加速度。仔细观察分析,感到美中不足之处:一是在倒转过程中,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注意力放在玻璃管的转动上,不利于观察。对此将实验改进为:设计时先将电磁线圈固定在铁架台的上方,并在小羽毛的根部绕上1-2匝的细铁丝,接通电源,再将抽为真空的牛顿管水平放置,使铁片、纸片吸在管的顶部,再缓慢转动牛顿管并将它固定在竖直方向上,然后再切断电源,便能清楚地看到铁片和纸片同时开始下落,同时落“地”。这样改进该实验便克服了前面提到的美中不足,突出了我们所要观察的内容。 二、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加深学生的印象 利用学生熟悉的实验仪器制作简洁的实验装置,由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由单纯的观察学习转为亲自动手实践探索,不仅能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成功地得出结论,而且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等。长此以往,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敢于幻想,创造出自己的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在讲解“动量定理”这一节课时,有一个对“缓冲”的理解,有的教师利用多媒体的课件,来演示“瓦碎蛋全”这个小实验,使学生能看到实验的结果。但我认为,这个实验,只需器材:一个鸡蛋和一块海绵,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实验,这样的话,学生的印象该会很深吧。 三、就地取材,自制实验装置,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物理中的概念、规律、法则、定律等往往枯燥无味,其本身并不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属性,学生往往毫无兴趣,但对奇异的物理现象却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一个成功的实验能诱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激励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热情,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有关物理知识,更增加了学生从实验探究中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⑼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装置,我圈出来的不懂,原理是什么
与在创新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