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72.7%
(2)同一滑轮组提重物时,重物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3)不同滑轮组提不同重物时,越省力,机械效率越低。
(4)减小
② 如图所示是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为6N
(1)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cm,有用功为(0.6J)
W有用=Gh=6N
x
0.1m=0.6J
(2)机械效率为(83.3%)S=3h=3
x
0.1m=0.3m
W总内=FS=2.4N
x
0.3m=0.72J
η=
W有用
/
W总=0.6J/0.72J=83.3%
(3)若减少钩码个数容,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减少
过程:
(1)
W有用=Gh=6N
x
0.1m=0.6J
(2)S=3h=3
x
0.1m=0.3m
W总=FS=2.4N
x
0.3m=0.72J
η=
W有用
/
W总=0.6J/0.72J=83.3%
(3)因为对钩码做的功才是有用功,对动滑轮做的功是额外功,在减少钩码后,有用功相少减少,所以机械效率将减少
③ 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组装好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当匀速向上提升重物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2)图中滑轮组绳子股数为5股,钩码提升的高度为h=0.1m,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5h=5×0.1m=0.5m,而表中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为0.4m,所以出现了错误;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
×100%=
×100%=
×100%=
×100%=80%;
(4)在图2实验中,克服木块的摩擦力做的功为有用功,而他错误地认为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造成计算结果不合理;
(5)木块受的摩擦力:
f=0.3G=0.3×2N=0.6N,
小红的实验装置效率:
η=
×100%=
×100%=
×100%=
×100%=60%;
(6)小明和小红使用的是相同的滑轮组,额外功相同,但是有用功不同,根据η=
=
可知,两人的机械效率不同.
故答案为:(1)匀速;(2)因为绳子股数为5股,所以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应该为0.5m;(3)80%;(4)在此实验中克服木块的摩擦力做的功为有用功,不是克服重力做的功;(5)60%;(6)额外功相同,但是有用功不同.
④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2)表中第
(1)为了测力计的示数与于拉力的大小相等,只有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根据图示可回知,n=3,第一次实答验中,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h=3×0.1m=0.3m;
则第一次实验的机械效率:η=
×100%=
×100%=
×100%=60.6%;
(3)根据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滑轮组一定时,提升重物的重力越大,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
该实验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匀速;(2)60.6%;(3)滑轮组一定时,提升重物的重力越大,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B.
⑤ (2011锦州)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
(1)机械效率:η=
=
=83.3%.
(2)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相同条件下,同一滑轮组,提内起的钩码越容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3)由实验2、3得,有用功不变,总功增大,额外功增大,机械效率降低.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动滑轮的重有关.
(4)实验步骤:
选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用弹簧测力计匀速竖直向上拉动绳端.
使重物升高h
1,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测量动力点移动的距离,算出机械效率.
使重物升高h
2,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测量动力点移动的距离,算出机械效率.进行比较.
故答案为;(1)83.3%;
(2)高;
(3)增加;有关;
(4)实验步骤:
选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用弹簧测力计匀速竖直向上拉动绳端.
使重物升高h
1,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测量动力点移动的距离,算出机械效率.
使重物升高h
2,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测量动力点移动的距离,算出机械效率.进行比较.
⑥ 小华同学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对同一滑轮组进行实验探究,得到了下表中的
(1)2.5 0.3 89(2)匀速直线(3)钩码重改变(4)变大
⑦ (2012泉州)如图所示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
(1)①实验中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便于读数; ②弹回簧测力计每一个大格答代表1N,每一个小格代表0.2N,拉力大小为2.4N; ③动滑轮和钩码有三段绳子承担,因此钩码上升的高度h= = =5cm; ④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 = = ×100%=83.3%. (2)取下2个钩码后,则所做的有用功减小,而额外功不变,所以有用功在总功所占的比例减小,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减小. 故答案为:(1)匀速;2.4;5;83.3%; (2)减小.
⑧ 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物理量实
(来1)在测绳端拉力时自,需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测力计. 故答案为:匀速. (2)η= = = ≈74% 故答案为:74%. (3)由数据知第2次实验中,s为h的3倍,所以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而被提升的物重为6N,其它3组为4N.所以第2次实验是用b图做的; 第4次实验s为h的5倍,所以滑轮组由5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第4次实验是由c图做的. 故答案为:b;c. (4)分析第1、2次实验,两次所用滑轮组相同,但第2次物重大于第1次物重,机械效率也大于第1次的机械效率,所以可得使用同一滑轮组,提高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析第1、3次实验,两次提升物体的重力相同,第3次实验的动滑轮较重,而机械效率较低,所以可得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故答案为:提高物重;越低. (5)第3、4次实验只是改变了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机械效率没变,所以可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 故答案为:无关.
⑨ 实验室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组下面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为G;每个滑
(1)最省力的绕抄绳方法是袭从动滑轮开始绕,如图所示. (2)如甲图所示,由于承担动滑轮的绳子有3段,所以绳子自由端(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是钩码上升高度的3倍,如果不考虑滑轮自重及摩擦的情况下,拉力应该是钩码重力的 ,即F= G.但由于动滑轮的自重,使得拉力会变大,即F> G.提升钩码的同时,会对动滑轮做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小于1. (3)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发现,它们提升的钩码是一样的,即所做有用功相同,但乙滑轮组中的动滑轮有两个,甲中只有一个,则乙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多,所以乙的机械效率小于甲. 故答案是:(1)如图所示. (2)大于;等于;小于; (3)小;有用功相同,但乙滑轮组中动滑轮数量多,做的额外功多.
⑩ 如图是“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细绳时的示数为2.4N(
(1)该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6N×0.3m=1.8J; (2)由图知n=3, 绳端移动的距离: s=nh=3×0.3m=0.9m, 拉力回做的总功: W总=Fs=2.4N×0.9m=2.16J, 弹簧答测力计拉力做功的功率: P= = =0.72W;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 ×100%≈83.3%. 答:(1)该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1.8J; (2)弹簧测力计拉力做功的功率为0.72W;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与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如图相关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