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线性(2)存在摩擦力(3)调整轨道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远小于小车质量内
㈡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乙所示,
(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得出a-m图线是曲线,即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非线性关系;
(2)从上图中发现直线没过原点,当a=0时,m≠0,即F≠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拉力不为0时,小车的加速度为0,所以可能的原因是存在摩擦力.
(3)若利用本实验来验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①调节轨道的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即使得绳子上拉力等于小车的合力.
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整体的加速度a=
,则绳子的拉力F=Ma=
,知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时,绳子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所以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故答案为:(1)非线性;
(2)存在摩擦力;
(3)调节轨道的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㈢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请按要求填空:(1)利
(1)B装置为块状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并不用加热,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有:H2、CO2、H2S等,故答案为:H2、CO2、H2S等;
(2)实验室制得的氯气中有杂质气体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要进行干燥的氯气不具备漂白性的验证试验,再进行实验Ⅰ才能得到结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也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一定是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的酸性,故答案为:不合理,没有事先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不合理;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气体,HCl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
(3)验证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可根据反应Cl2+2Br-=2Cl-+Br2设计实验,在A装置中制备氯气,生成的气体通入到装有溴化钠溶液的C中,如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生成,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可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
故答案为:在甲、乙、丙中分别装入浓盐酸、二氧化锰、溴化钠溶液;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生成,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可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
(4)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故答案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5)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氮收集于试管丁中,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要先关闭a、b,然后用微热法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中,
故答案为:a、b;c;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中;
(6)NO2和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 最后剩余气体可能为氧气,也可能是NO气体,设NO2和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0mol,
若剩余气体为氧气,设参加4NO2+O2+2H2O=4HNO3 反应消耗的氧气为x,则有消耗的NO2为4x,即:5x=9mol,x=1.8mol.即氧气为2.8mol,V(NO2)=7.2mol;
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为7.2molNO2与2.8molO2的质量之和为7.2mol×46g/mol+2.8mol×32g/mol=420.8g,平均摩尔质量
=42.08g/mol,平均分子量42.08;
若剩余气体为NO气体,试管9/10充满水,则剩余1molNO,根据3NO
2+H
2O=2HNO
3+NO,说明过量的NO
2为3mol,反应4NO
2+O
2+2H
2O=4HNO
3消耗的气体总体积为7mol,设反应消耗的氧气为y,则有消耗的NO
2为4y则有5y=7mol,y=1.4mol,即此时氧气为1.4mol,V(NO
2)=8.6mol;
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为8.6molNO
2与1.4molO
2的质量之和为8.6mol×46g/mol+1.4mol×32g/mol=440.4g,平均摩尔质量
=44.04g/mol,平均分子量44.04;
故答案为:42.08或44.04.
㈣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
(1)由 = 可知重物速度的大小 = = (86.59-70.99)×0.01 | 2×0.02 | m/s=3.90m/s (2)设重物质量为m,OB对应的下落过程中,重力势回能减少量为△ =mgh B =7.70m,动能增答加量为 = =7.61m,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认为相等,因此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1)3.90 (2)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因为在误差范围内,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动能增加量. |
㈤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
(1)6,7(2)1.00,1.20(3)2.00
㈥ (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
①从纸带上的数据分析得知:在点计数点6之前,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增大,是加速运动,在计数点7之后,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减小,是减速运动,所以物块在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v 5 = =1.00m/s v 6 = =1.20m/s ③由纸带可知,计数点7往后做减速运动,根据作差法得: a= 0.046+0.066-0.0861-0.1060 | 0.04 | =-2.00m/s 2 .所以大小为2.00m/s 2 . 测量值与真实值比较,测量值偏大,因为实验中存在阻力,比如:没有考虑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没有考虑空气阻力等. (2)、①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d=1.5mm+27.5×0.01mm=1.775mm
②因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电流不能太大,电流表应选A 1 ;待测电阻的电压约为2V,所以电源选择E 1 ; 电阻值较小,电流表应用分压式,电路图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①6,7;②1.00,1.20;③2.00,偏大 (2)①1.775(1.773~1.775均正确);②A 1 ,E 1 ,电路如图所示 |
㈦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
(1)3.90(2) v B 2 /2=7.61(m/s) 2 ,因为mv B 2 /2≈mgh B ,近似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㈧ (1)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
①根据某段的平均速度等于中时刻的速度,则有:v5= = =1.00m/s ②由纸带可知,计数点7往后做内减速运容动,根据作差法得: a= = (0.0660+0.0460)?(0.106+0.0861) | (2×0.1)2 |
=-2.00m/s 2. 在减速阶段产生的加速度的力是滑动摩擦力和纸带受的阻力,所以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素的真实值偏大. 故答案为:1.0,2.0,偏大.
㈨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1)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a-F图象,造成这一结
(1)当拉力F等于0时,小车已经产生力加速度,故原因是平衡摩擦力回时平衡摩擦力过大,在平答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倾角偏大. (2)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 则绳子的拉力F=Ma= , 当M>>m,即砝码和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小车上砝码的总质量时,砝码和盘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拉力. 所以为了便于探究、减小误差,应使小车质量M与砝码和盘的总质量m满足M>>m的条件. (3)根据刻度尺的示数可知△x=s DG-s AD=3.90cm-2.10cm=1.80cm, 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时间间隔为T=0.1s, 代入公式△x=aT 2可以求出加速度为:a= =0.20m/s 2. 故答案为:(1)偏大;(2)M>>m;(3)0.20.
㈩ (Ⅱ)某同学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b.接通电
(1)实验中来,除打点计时自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给打点计时器供电,需要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处理数据,故选:AC (2)根据图可读出刻度尺的读数为:x2=2.98cm,x5=13.20cm. (3)小车运动的v-t图线:
△v | △t | | =2.50m/s 2. 故答案为:(1)A、C;(2)2.98,13.20;(3)如图所示;(4)0.18,2.50
与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暖气阀门丝断了
发布:2025-01-20 06:37:10
浏览: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