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燕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用于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实验前将甲装置放到黑暗处48小时后,移出装置经阳光照射
(1)将装置来移至光下后,在自然自状态下,植物体的叶片能够接触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等有机物.A叶片处于装有氢氧化钾的玻璃瓶内,这样玻璃瓶中的二氧化碳就被氢氧化钾吸收;B叶片处于装有水的玻璃瓶内,水几乎不吸收二氧化碳,B叶片能吸收到二氧化碳.这样A叶片与B叶片就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二氧化碳.在设计对照实验时,除要探究的变量不同外,其余条件应完全相同.
(2)由于叶绿素的颜色较深,不溶于叶片中的叶绿素,滴加碘液后,叶片颜色的变化就不明显;叶绿素能溶解在酒精中,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就可溶去叶绿素,使后面的染色效果更加明显.
(3)A叶片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制造淀粉;B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B叶片经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能变蓝的是B叶片,A叶片不变蓝,植物的光合作用在该叶片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
(4)由此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该实验设计的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对照实验;二氧化碳;
(2)叶绿素
(3)B 淀粉 叶绿素
(4)二氧化碳
2.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激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激光器发出的一束直径很小的红色激光进入一个一端装有
(1)这个现象是光的干涉现象.干涉现象是波独有的特征,所以说明激光具有内波动性.容
(2)双缝的缝间距离为d,双缝到感光片的距离为L,感光片上相邻两光点间的距离为x,则光的波长λ=
由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知第1到第4个光点的距离是8.5mm.
由题意知:x=
mm,d=0.22mm,L=1.0000m
所以波长为:λ=
=6.23×10
-7m.
(3)蓝光波长小于红光波长,由λ=
知:变小.
故答案为:(1)波动;(2)λ=
,8.5;6.23×10
-7;(3)变小.
3.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甲同学设计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发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先下降,后上升,因为开始时,燃烧放热使气体体积膨胀,冷却后收缩,因此先下降,后上升;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已知C=500ml,a=100ml,a上面的空气五等分,则b=180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
×100%=20%;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的作用是:形成液封,防止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的气体从长导管中向外逸散而影响实验结果;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的是: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体积的水,使一部分气体在导管逸出;
故答案为:实验过程:②引燃白磷;③发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4P+5O
2点燃 | .
4.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橡皮塞中紧密地插入一根细玻璃管,将此橡皮塞盖紧在
答: 手捏玻璃瓶,玻璃瓶会发生形变,但形变太小,不能直接观察.但采用图中所示方法后,通过细玻璃管内水柱的上升间接知道了瓶子发生的形变,利用液柱变化放大了瓶子的形变,这就是微小现象放大法.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地方也用到了这种方法.如: ①将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用细线悬吊着的乒乓球,通过乒乓球反复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 ②温度计的玻璃管做的很小,用液柱的长度变化显示液体的热胀冷缩; ③金属盒压强计用指针的摆动显示金属盒的形变程度; ④用托盘天平的指针是否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显示天平的横梁是否平衡.
5. 小芳同学探究了教科书上的图实验之后,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在空气中燃烧,
(1)甲装置中红磷和木炭都足量,待红磷和木炭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内,打开C、D两处容的夹子看到的现象是A瓶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B瓶烧杯里的水没有倒吸到集气瓶内; (2)产生甲现象的原因是红磷燃烧的产物是固体,内外产生压强差,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木炭燃烧的产物是气体,内外没产生压强差,因此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不会倒吸到集气瓶内. 答案: (1)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B瓶烧杯里的水没有倒吸到集气瓶内; (2)红磷燃烧的产物是固体,内外产生压强差,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木炭燃烧的产物是气体,内外没产生压强差,因此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不会倒吸到集气瓶内.
6.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甲同学设计如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实验
(1)本题中甲同学设计如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被倒吸入集气瓶中,其原因是没有关闭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有可能有以下几点: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冷却就读数;故答案为:没有关闭止水夹;装置漏气(合理即可); (2)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发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先下降,后上升,因为开始时,燃烧放热使气体体积膨胀,冷却后收缩,因此先下降,后上升;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已知C=60ml,a=10ml,a上面的空气五等分,则b=20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 ×100%=20%;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的作用是:形成液封,防止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的气体从长导管中向外逸散而影响实验结果;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的是: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体积的水,使一部分气体在导管逸出;故答案为:实验过程:②引燃白磷;③发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磷+氧气 点燃 |
7. (2014宝鸡三模)某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
(1)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的大小,故: k= = =70N/m; 横轴截距表回示弹簧的答原长,为0.15m; (2)去掉挂在弹簧下端所有质量为m的砝码,将质量为M的小球挂在弹簧下端,并用手扶住小球,使弹簧下端指针恰好指在弹簧原长L 0处, 然后将小球由静止释放,测得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弹簧下端指针在刻度尺上所指示的读数L, 该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 p=Mg(L-L 0), 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量△E′ p= kx 2= k (L?L0)2, 则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等式为Mg(L-L0)=k(L?L0)2, 故答案为:0.15;70;Mg(L-L0)=k(L?L0)2
8. 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1)图甲是让
(1)图甲,两小球滚下高度相同,速度相同,两小球的质量不同,探究的是动能与质专量的关属系,得出的结论是,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图乙两小球的质量相等,滚下的高度不同,探究的是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图乙中两小球的质量相同,滚下的高度越大,到达水平面的速度越大,将木块推得越远,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a、研究超载隐患时,应控制小球下滑的高度相同而质量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应选择甲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b、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同等条件下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更大一些 故答案为: (1)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质量相同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a、甲;b、速度.
9. 小涛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甲装置中红磷和木炭都足量,待红磷和木炭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
(1)甲装置中红磷和木炭都足量,待红磷和木炭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C、D两处的夹子看到的现象是A瓶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B瓶烧杯里的水没有倒吸到集气瓶内; (2)产生(1)现象的原因是红磷燃烧的产物是固体,内外产生压强差,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木炭燃烧的产物是气体,内外没产生压强差,因此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不会倒吸到集气瓶内. (3)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待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烧杯上端的夹子,看到的现象是水进入两个集气瓶中; (4)产生(3)中现象的原因是打开烧杯上端的夹子,由于整个装置中的气体压强变小,因此水进入两个集气瓶中. 故答案为:(1)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烧杯里的水没有倒吸到集气瓶内; (2)红磷燃烧的产物是固体,内外产生压强差,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木炭燃烧的产物是气体,内外没产生压强差,因此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不会倒吸到集气瓶内; (3)水进入两个集气瓶中; (4)气体总体积减小,压强变小.
10. 小芳同学探究了教科书上的图2-1实验之后,又设计了如下图甲中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在空气
答:(1)烧杯中的水会到流进A集气瓶。 (2)AB中均有水进入。因为A中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版得A瓶中气压减小权,B中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虽然气压不变,但AB相通,因此AB两瓶中压强相等,两瓶中均有水进入。
(3)红磷+氧气 —点燃—(箭头)五氧化二磷
PS:自己的理解,不保证全对。如有错误请多指教。
与小燕同学设计了甲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类似装置设计
发布:2025-01-22 23:20:51
浏览:362
什么是双阀门
发布:2025-01-22 22:59:38
浏览:58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