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反后坐火炮发展历史
最早的炮架很简单,用槽形木架支撑炮身。十五世纪后期,炮身上采用了炮耳轴将其安装在基座上或带轮的架体上,可使炮口升降以调整射程。这种与炮身通过炮耳轴刚性地连接在一起的炮架,称为刚性炮架。发射时全部后坐力作用在炮架上,全炮后坐。火炮十分笨重,发射速度也很低。
十九世纪末,火炮上采用了反后坐装置(弹性缓冲装置),通过它将炮架与炮身连接起来,这种炮架为弹性炮架。发射时炮身相对于炮架后坐,全炮不后移。反后坐装置消耗了大部分后坐能量,炮架受力大减,因而大幅度减轻了全炮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发射速度。这是火炮技术上的一次飞跃。现在火炮除迫击炮和无后坐炮外,几乎都采用弹性炮架。随着机械、液压和电气技术在炮架上的综合应用,现代火炮的炮架性能更加完善,种类也较多
火炮反后坐装置的发明是一个里程碑,它结束了刚性炮架的时代,进入了弹性炮架的时代。通俗的说,火炮的反后坐装置就是一个“弹簧”,是火炮射击时一个有特殊功能的缓冲和复位装置:在火炮射击时,反后坐装置通过后坐部分的后坐运动产生一定的后坐力,从而控制后坐部分的后坐运动规律(速度和行程);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使后坐部分在后坐终止时再能自动返回到射击前的初始位置。可见,反后坐装置的最大优点就是它能将火炮射击时所产生的巨大后坐力巧妙地缓解掉,同时也使得后坐部件正常复进到位以便下次射击。
整体来看,火炮的反后坐装置一般由制退机和复进机组成,它们的组成有多种样式,如各自独立分置的,有机联合的,等等。
最早的制退机是用弹簧缓冲的,也就叫弹簧式制退机。它结构简单、作用可靠,但对火炮而言,它的缓冲能力太小,很快就被淘汰。气体式的制退机,基本上与弹簧式制退机的原理相同,也被淘汰。使用最广泛、使用时间最长的是液压式制退机。目前,电磁缓冲正处于研究之中。
复进机是火炮后坐部分的复位装置,它的功能是:平时让火炮的后坐部分在任何射角时都保持在待射击的位置;射击时吸收并储蓄足够的后坐能量,以备后坐到位后拉动其复进运动,所以它也是后坐阻力的组成部分。
目前,弹簧式的,液体气压式,气压式和火药燃气式几种结构形式的复进机都在用。显然,复进机可以用弹簧和气体作为弹性元件。弹簧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不易损坏。气体式的质量轻,便于调整复进速度。通常情况下,火炮口径小的用弹簧式,口径大的用液体气压式,射速快的航炮用火药燃气式,舰炮用气体式。
㈡ 各国坦克列表
美国:美国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的著名坦克,也是二战中生产数量最多的坦克,总生产量达到了49234辆,在二战后期的坦克战中,M4“谢尔曼”中型坦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而在世界战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940年8月19日,美国开始了新型坦克的研制工作。根据M3“格兰特”的不足,军方要求将75mm火炮装在旋转炮塔上,研制代号是T6中型坦克,1941年9月,T6坦克定型并被命名为M4“谢尔曼”中型坦克。M4“谢尔曼”中型坦克是在M3坦克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因而M4和M3,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底盘总体布置和行动部分都很相似。最大的区别在炮塔上,M4“谢尔曼”中型坦克坦克的炮塔为整体铸造炮塔,圆弧过渡,尺寸上比M3的炮塔要大得多。
M4“谢尔曼”中型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M3式75mm火炮,可以发射穿甲弹,榴弹和烟幕弹。在M4系列的各种改进型车上,共装有4种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变速箱为机械式,行动部分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每侧六个负重轮分为三组,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
M4“谢尔曼”中型坦克的型号十分繁杂,仅美国官方公布的M4系列改进型车,变型车,和实验型车就有五十多种。主要有M4,M4A1,M4A2,M4A3,M4A4,M4A6这6种型号的改进型车,主炮有75mm,76mm,105mm。
M4“谢尔曼”中型坦克的火力虽略显不足,但它的坚固,可靠和耐久性却享誉军界。在整个大战期间,M4“谢尔曼”中型坦克成为美军坦克力量的骨干。由于美军不象德军和苏军那样装备了重型坦克,M4“谢尔曼”中型坦克有时也得权充重型坦克使用,尽管它并不能完全胜任这个角色。
从1942年开始,M4“谢尔曼”中型坦克一批接一批地投入使用,以求尽快替换身有残疾的M3。它第一个大显威风的地方是北非战场。当英军撤至阿拉曼,已置身退无可退的境地时,大约四百辆M4“谢尔曼”中型坦克被火速补充至英国第八军。在“十字军”和“瓦伦丁”型坦克的配合下,经过五小时的炮火准备,M4“谢尔曼”中型坦克率先向油料、备件严重不足,已成强弩之末的德军发动冲击。经过十二天激战,英军大败德军非洲军团。是役,曾在沙漠中令对手望风披靡的德军PzKwIII、Ⅳ型坦克被击毁二百余辆。沙漠之狐隆美尔从此一厥不振。
此后,不论在欧洲战场还是在太平洋战场,随处可见M4“谢尔曼”中型坦克的身影。D-DAY最先登陆诺曼底的坦克就是数百辆M4“谢尔曼”中型坦克,成为盟军迈向胜利的先锋。
M4“谢尔曼”中型坦克的长处在于可靠性高,易于维护和用途广泛。有的在炮塔上加装六十管4.5英寸火箭发射器;有的加装喷火器成为喷火坦克。还有的将其主炮改为105毫米榴弹炮,加强软杀伤能力。大战后期则以生产装备76毫米长身管高初速主炮的M4A3为主。而其主要缺点是火力、装甲防御力与德、苏著名中型坦克相比,有相当的差距。它的汽油发动机周围装甲防护尤其不足,和德军对手对垒时极易中弹起火。因此美军给它起了个外号——“Ronson”,一种名牌打火机。
M4“谢尔曼”中型坦克并不是二战中性能最佳的中型坦克,但其巨大的装备数量加上蒙哥马利、巴顿等名将精明的运用,使它在盟军的武器装备序列中占有重要地位。巴顿将军指挥下的美军装甲师主要装备就是M4坦克,它们在诺曼底登陆以后的历次战斗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1945年春,美军有十六个装备有M4“谢尔曼”中型坦克的装甲师参加了对柏林的总攻。
性能 M4A3(76)W HVSS 主要性能数据列表
战斗全重 33650kg
车 长 7.54m
车 宽 3.0m
车 高 2.97m
引 擎 Ford GAA
最大速度 公路 / 越野: 42/n.a. km/h
最大行程 公路 / 越野: 161/n.a. km
乘 员 5 人
火力装备 76mm Gun M1A1,M1A1C or M1A2 ; 2x.30 caliber MG M1919A4
弹 药 76mm:71 发 ; 7.62mm:6250 发
装 甲 13-178mm
爬 坡 度 31 度
过直墙高 0.61m
越 壕 宽 2.3m
涉 水 深 0.91m
M3/M5 “斯图亚特”
兄弟连30高地里贝克的同学乔治的那辆就是,斯图亚特坦克是美国以及其盟国在二战使用最广泛的轻型坦克,从欧洲、北非到菲律宾,甚至是东南亚丛林以及岛屿上皆有斯图亚特的踪迹。并在租借法案的推广下陆续提供给苏联、中华民国、法国、南斯拉夫、葡萄牙及若干中南美国家使用,其中有部分甚至持续使用至1996年。
主要设定
乘员 4人(车长、驾驶、炮手、副驾驶)
长度 4.5米
阔度 2.46米
高度 2.3米
重量 14.7吨
装甲与武器
装甲 车身:13-51毫米
主要武器 37毫米炮 M6
次要武器 .30-06 勃朗宁M1919A4机枪
机动性
发动机 2 x 凯迪拉克气冷式辐射型引擎
250匹 ( 千186瓦)
悬挂系统
平地时速 56公里/小时
马力/重量 250匹/吨
行动距离 120公里
M3A3是M3系列轻型坦克最后一种改进型,车体前部和两侧装甲板改为倾斜布置,车内由前至后分别为驾驶室、战斗舱和动力舱。车内乘员4人:车长、炮长、驾驶员和前置机枪手。驾驶员和前置机枪手位于驾驶室内,驾驶员在左、机枪手居右,他们的上方各有1个舱门,门上都装有1具潜望镜。战斗舱在车体的中部,其上安有炮塔,车长和炮长位于炮塔内,车长在右、炮长在左,他们的上方各有一扇舱门。动力舱位于车体的后部,发动机为W679-9A风冷汽油机,动力经变速箱、传动轴传递到车体前部的主动轮。主要武器为37毫米火炮,安装在炮塔中央,辅助武器为3艇7.62毫米机枪:1挺并列机枪、1挺前置机枪和1挺高射机枪。该坦克1942年8月批准定型,1943年投产,共生产了3427辆,其中2433辆通过美国的租借法案交给英国、中国及自由法国等同盟国军队,主要活跃在西欧、意大利及东南亚战场上,为同盟国军队立下汗马功劳。
战斗全重 12700kg
车长 4.53m
车宽 2.24m
车高 2.64m
引擎 Continental W-670-9A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58/n.a.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113/n.a. km
乘员 4人
火力装备 37mm Gun M5 ; 5 x .30 caliber MG M1919A4
弹药 37mm:103发 ; .30:8270发
装甲 10-44mm
爬坡度 31度
通过垂直墙高 0.61m
越壕宽 1.83m
涉水深 0.91m
M26于1945年问世,是美军所研发成功的第一种重坦克,虽然当时说是重型坦克,不久后于1945年3月美军又改变标准将M26归类为中型坦克,车重41.9顿以及25到110毫米的装甲,比起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的虎式、虎王等重型坦克仍有一段差距,在欧洲战场参战接近尾声,美军只有第3和第11装甲师配备了310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总共生产了1,436辆,直到1950年的韩战 M26才真正有所发挥。
衍生型号
M26(T26E3) - 主要生产型,装有M3主炮上及双室制退器。
M26A1 - 装有M3A1主炮、单室制退器及炮膛清除器。
M26A1E2 - 装有加长T15E1/E2主炮的试验型。
M26E1, T26E4 - 加长主炮,采用分离式炮弹。
M26E2 - 装有M3A1主炮、新引擎及变速器、后被M46巴顿取代。
T26E2 - 最后的试验版本,装有105毫米榴弹炮(备弹74发),用于近战支援,又名为“M45重型坦克”。
T26E5 - 加厚装甲试验版本,最厚位置达279毫米
M26A2 - 只有蓝图设计,以T26E3装上150毫米装甲、配双室制退器的105毫米主炮及与M48巴顿及M60巴顿相同的750匹引擎。
战斗全重41.9t
乘员5人
车长8.648m
车宽3.513m
车高2.779m
最大速度48.3km/h
最大行程150km
火力装备一门M3型90mm火炮,1挺12.7mm高射机枪,2挺7.62mm机枪
弹药70发;12.7mm:550发;7.62mm:5000发
装甲19-120mm
M24坦克为传统的炮塔式坦克,它的火力和装甲防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轻型坦克中最强大的,机动性也可以和二战中的同类坦克媲美。它安装一门M6型75mm火炮,发射被帽穿甲弹和榴弹。车体和炮塔为均质钢装甲焊接结构。
M24轻型坦克为传统的三人炮塔式坦克,车内由前至后分为驾驶室、战斗室和发动机室。战斗全重18.37吨,乘员5人,即车长、炮长、装填手、驾驶员和副驾驶员。车长(炮向前)5.486米,车宽2.95米,车高(至指挥塔顶)2.46米。驾驶员位于车体内前部左侧,副驾驶员(兼机电员和前机枪手)位于右侧,他们各有1扇拨转式舱门和1具潜望镜,并设有安全门。车首上倾斜装甲板中部开有1个六边形窗口,装有1块活动盖板,盖板打开后,便于检修车辆转向机构。窗口右边装1挺前机枪。车长位于炮塔内左侧,炮长和装填手位于炮塔内右侧,每人各有1扇可向前开启的舱门。车长指挥塔为固定式,其顶舱可旋转,上边装有6具观察镜和1具潜望镜。炮塔内有1个备用座椅,供部队指挥官使用。炮塔顶后部装有1挺高射机枪,炮塔正中央装有1门火炮,火炮右侧有1挺并列机枪。
主要武器是1门M6型75毫米火炮,采用单肉身管、半自动横楔式炮闩及同心式反后坐装置。后坐装置与炮管同心安装在一起,除具有驻腿退作用外,还起倒向作用。火炮可发射被帽穿甲弹和榴弹,弹药基数48发。其中穿甲弹的初速为860米/秒。火炮装有电击发和手击发两种装置。火控系统包括炮塔的电液操纵和手操纵方向机、陀螺仪式火炮稳定器、观瞄装置、象限仪和方位仪等。火炮方向射界为360度,高低射界为-10~+15度。辅助武器有1挺M2型12.7毫米高射机枪、1挺1919型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相同型号的前机枪,12.7毫米机枪的弹药基数为440发,7.62毫米机枪的弹药基数为3750发。
发动机为2台“卡迪拉克”44T24型V8水冷4冲程汽油机,位于车体后部,在转速3400转/分时,每台发动机的功率为80.85千瓦。每台发动机的动力分别经液力耦合器、行星变速箱传至位于车体前部的传动箱,再经双差速转向机构、单级齿轮式侧减速器到主动轮。传动装置为液力机械式,只有4个前进档而没有倒档。坦克要借助加力减速器的倒档机构才能倒车。操纵装置有2套,副驾驶员代替驾驶员操纵时不必换座位。行动装置每侧有5个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在第1、2、4和5负重轮处装有液压减振器,行动装置上部有裙板保护。悬挂装置为独立扭杆,单销式履带带有橡胶衬垫和中央诱导齿。坦克最大速度5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240千米。
车体和炮塔为均质钢装甲结构,车体前装甲板厚30毫米,倾角60度;前下装甲板厚25.4毫米,两侧装甲板厚25.4毫米,倾角78度;后部装甲板19毫米,倾角78度;顶部和底部装甲板厚12.7毫米。炮塔装甲板厚38毫米。车内备有2个灭火瓶,一个是固定式的,安装在发动机室内,另一个是便携式的,安装在乘员室。
识别特征:M24外形与M41类似,主要区别是M24换装了1门75毫米老式火炮,炮身无复杂装置,火炮身管尺寸与车体比例接近于步兵战斗车。具体是:1、炮塔位于车体中部,炮塔两侧呈弧面形,火炮身管与现役型号相比较,显得又细又短。火炮与炮塔连接处有突起的防盾,外观上即可确认其技术水平较落后。2、车体较短,炮塔两侧车身以一定角度向下方倾斜
由于M47坦克系过渡性产品,因此在生产该坦克的同时,底特律(Detroit)坦克厂于1950年10月开始研制新的装90mm火炮的坦克。同年12月陆军正式要求克莱斯勒公司研制新型T48坦克并制造6辆样车,翌年12月完成首辆样车。T48设计构想取自T43,但车体尺寸和重量减少。
由于侵朝战争中苏制T-34坦克的威胁,1951年3月陆军在6辆样车测试评估工作未完成之前就签订了总数超过1300辆的T48生产合同。第一辆生产型车于1952年4月在克莱斯勒公司的特拉华(Delaware)坦克厂制成,从研制到生产不到两年时间。由于匆忙投产,问题甚多,随后又不得不专门设立改装厂来修改T48坦克。
变型车
除主战坦克改进外,美国还利用M48坦克底盘发展了一些变型车,
主要有下面几种:
1.M67/M67A1/M67A2喷火坦克
3种车型的火焰喷射装置相同,分别采用M48、M48A1和M48A2底盘,主要是把主炮改成M7-6型火焰喷射管。该喷射管射程只有100m左右,可连续喷射1min左右,仅由海军陆战队在越战中使用,目前已封存。
2.M88装甲抢救车
1961年开始生产,共装备1075辆。该车使用了M48的悬挂和动力装置,车体重新设计,宽度减少,但长度增加。车上抢救工具有推土铲、A形框架和绞盘,武器仅是1挺12.7mm机枪,无三防和两栖能力。
从1973年起,M88改装了M60坦克的发动机和传动装置,改称M88A1,行程由360km提高到450km,可用于抢救M60和M1坦克。目前M88全部改装成M88A1,预计将使用到1990年。
3.M48装甲架桥车
该车去掉了原车炮塔,采用剪式桥,液压驱动架桥,架桥时间35min。全桥重14470kg,全长19.2mm,可横跨宽达18.388m的壕沟,桥的最大负重能力为60t。该车乘员2名,装桥全车重55740kg。
4.M48扫雷车
该车采用M48底盘,1985年完成首辆样车。
性能数据
型号 M48 M48A1 M48A2 M48A3 M48A5
乘员 4人 4人 4人 4人 4人
战斗全重 44906kg 47173kg 47173kg 47173kg 48987kg
净重 42240kg 43999kg 43999kg 44452kg 46287kg
单位功率 13.3kW/t 12.6kW/t 12.8kW/t 11.7kW/t 11.7kW/t
单位压力 76.5kPa 81.4kPa 81.4kPa 81.4kPa 81.4kPa
车长(炮向前) 8.444m 8.729m 8.686m 8.686m 9.306m
车体长 6.705m 6.870m 6.870m 6.882m 6.419m
车宽 3.631m 3.631m 3.631m 3.361m 3.361m
车全高 3.241m 3.130m 3.089m 3.124m 3.086m
车底距地高 0.393m 0.387m 0.385m 0.406m 0.419m
履带宽 711mm 711mm 711mm 711mm 711mm
履带中心距 2.921m 2.921m 2.921m 2.921m 2.921m
履带着地长 4m 4m 4m 4m 4m
公路最大速度 41.8km/h 41.8km/h 48.2km/h 48.2km/h 48.2km/h
燃料储备 757L 757L 1268L 1420L 1420L
公路最大行程 113km 113km 258km 463km 499km
涉水深
无准备 1.219m 1.219m 1.219m 1.219m 1.219m
有准备 2.438m 2.438m 2.438m 2.438m 2.438m
爬坡度 60% 60% 60% 60% 60%
攀垂直墙高 0.915m 0.915m 0.915m 0.915m 0.915m
越壕宽 2.59m 2.438m 2.438m 2.438m 2.438m
发动机
生产公司 大陆(Continental)公司
型号 AV-1790-5B/7/7B/7C AV-1790-7C AV-1790-8 AVDS-1790-2A AVDS-1790-2D
类型 12缸风冷汽油机 汽油机 汽油机 柴油机 柴油机
功率/转速 596kw/2800r/min 596kW/2800r/min 607kW/2800r/min 551kW/2400r/min 551kW/2400r/min
辅助发动机生产公司/型号 通用汽车公司/A41 /A-41 /A-41 无 无
传动装置
生产公司 阿里逊(Allison)
型号 CD-850-4/4A/4B CD-850-4B CD-850-5 CD-850-6 CD-850-6A
类型 带有液力变矩器的行星齿轮
前进档/倒档数 2/1 2/1 2/1 2/1 2/1
转向装置类型 双流差速
悬挂装置类型 扭杆 扭杆 扭杆 扭杆 扭杆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 90mm/M41/线膛 90mm/M41/线膛 90mm/M41/线膛 90mm/M41/线膛 90mm/M41/线膛
并列武器口径/型号/数量 7.62mm/M1919A4E1/1挺 7.62mm/M1919A4E1/1挺 7.62mm/M1919A4E1/1挺 7.62mm/M1919A4E1/1挺 7.62mm/M1919A4E1/1挺
防空武器口径/型号/数量 12.7mm/M2/1挺 12.7mm/M2/1挺 12.7mm/M2/1挺 12.7mm/M2/1挺 7.62mm/M60D/2挺
烟幕弹发射器型号 无 无 无 无 M239
热烟幕施放装置 无 无 无 无 有
弹药基数
炮弹 60发 60发 64发 62发 54发
7.62mm枪弹 5900发 5900发 5590发 6000发 10000发
12.7mm枪弹 180发 500发 1365发 630发 无
炮塔驱动方式 电-液,可手动
炮塔最大回转速度 360°/15s 360°/15s 360°/15s 360°/15s 360°/15s
车长超越控制 有 有 有 有 有
火炮俯仰范围 -9°~+19° -9°~+19° 9°~+19° -9°~+19° -9°~+19°
火炮稳定器 无 无 无 无 无
车长火控超越控制 有 有 有 有 有
测距仪型号/类型 M13/合像式 M13/合像式 M13A1/合像式 M17B1C/合像式 M17A1或M17BIC/合像式
炮长昼/夜主瞄准镜型号/类型 M31型瞄准镜/潜望式
炮长辅助瞄准镜型号/类型 M97C/望远式 M97C/望远式 M97C/望远式 M105/单目望远式 M105D/单目望远式
高低象限仪型号 M13A1 M13A1 M13A1 M13A3 M13B1
方向指示器 有 有 有 有 有
驾驶员红外夜视仪型号/类型 M24/双目,潜望式
三防装置 无 无 有 有 有
装甲厚度
车体前部 101/120mm 101/120mm 101/120mm 101/120mm 101/120mm
车体侧前部 76mm 76mm 76mm 76mm 76mm
车体侧后部 51mm 51mm 51mm 51mm 51mm
车体顶部 57mm 57mm 57mm 57mm 57mm
车体尾部 44mm 44mm 44mm 44mm 44mm
车体底部 12.7/63mm 12.7/63mm 12.7/63mm 12.7/63mm 12.7/63mm
炮塔前部 110mm 110mm 110mm 110mm 110mm
炮塔侧部 76mm 76mm 76mm 76mm 76mm
炮塔后部 50mm 50mm 50mm 50mm 50mm
炮塔顶部 25mm 25mm 25mm 25mm 25mm
电气系统电压 24V 24V 24V 24V 24V
蓄电池数量/电压 4个/12V 4个/12V 4个/12V 6个/12V 6个/12V
M48系列坦克车族
M48------------M48C坦克
--M88装甲抢救车
--M48扫雷车
--M48装甲架桥车
--M67/M67A1/M67A2喷火坦克
M48A1----------M48A3坦克
--M48A5坦克
M48A2----------M48A2C坦克
--以色列M48坦克
--联邦德国M48A2GA2坦克
1953年4月陆军将T48坦克列入装备,改称M48坦克,也称M48巴顿坦克,该系列坦克生产量达11703辆,其中克莱斯勒公司制造6000辆,各型车生产持续到1959年。M48系列坦克生产车型包括M48、M48C、M48A1、M48A2、M48A2C等,其中M48装有外露的高射机枪;M48C采用软钢车体,仅用于训练;M48A1改为全封闭的指挥塔;MM48A2采用燃料喷射式发动机和红外设备;M48A2C装有改进的火控装置,炮塔与M60的相似。
1955年10月陆军开始订购M48A2坦克,同年开始生产。据称,如果战术使用正确,M48坦克可以对付苏制T-54/55,装105mm火炮的M48A5可对付苏联的T-62坦克。1967年以色列曾把该坦克成功地用于第三次中东战争。目前美国陆军把改进型M48A5坦克装备国民警卫队,80年代末将被更换。
结构特点
一、总体布置
该系列坦克采用整体铸造炮塔和车体,车体前部是船形的,内有焊接加强筋,车体底甲板上有安全门。车体分前部驾驶舱,中部战斗舱和尾部动力舱,动力舱和战斗舱间用隔板分开。
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央,舱盖前部装有3具M27潜望镜,在驾驶员舱口转台上装有1具制式M24夜间驾驶双目红外潜望镜。车上有4个红外车灯,视距200m,大多数车型还在主炮上方安装了红外/白光探照灯,最大距离是2000m。
炮塔内乘员3人,车长和炮长位于火炮右侧,炮长在车长前下方,装填手位于火炮左侧。从M48A1开始装有M1全封闭指挥塔,可手动旋转360°,四周装有5具观察镜,并装有12.7mm高射机枪用M28C车长潜望式瞄准镜,放大倍率为1.5×,视场为48°。早期M48坦克没有装M1指挥塔(高射机枪外露),后来陆续加装到M48A1、M48A1C坦克和M67喷火坦克上。炮塔内后顶部有圆顶型通风装置,炮塔尾部有储物筐篮。
车体前部有推土铲安装支座,M48、M48A1坦克装有M8推土铲(重3980kg),M48A2、M48A3和M48A5坦克装有M8A1推土铲(重3810kg)。
M48坦克无需准备即可涉水1.2m深,装潜渡装置潜深达4.5m。在潜渡前,所有开口均要密封,在发动机格栅右后位置竖立潜渡通气筒;潜渡时需要打开排水泵。
二、武器系统
1.主要武器
该系列坦克的生产型车主要武器都采用1门M41式90mm坦克炮,俯仰范围为-9°~+19°,炮管前端有一圆筒形抽气装置,炮口有导流反射式制退器,炮闩为立楔式,有电击式击发机构,炮管寿命为700发。
2.弹药
M48A3坦克装90mm炮弹62发,其中驾驶员左侧19发,右侧11发,炮塔底板水平放置8发,炮塔座圈周围竖立16发,炮塔内另有8发待用弹。该车可选用多种炮弹,包括M580曳光杀伤弹、M82曳光被帽穿甲弹,M77曳光穿甲弹、M318曳光穿甲弹、M336和M337榴霰弹、M71曳光榴弹、M431破甲弹、M332A1曳光高速穿甲弹、M353曳光教练弹和M313黄磷发烟弹以及比利时或以色列研制的新型尾翼稳定越速脱壳穿甲弹。
3.辅助武器
主炮左侧安装1挺7.62mmM73式并列机枪,车长指挥塔上安装1挺12.7mmM2式高射机枪,其俯仰范围为-10°~+60°,且能在指挥塔内瞄准射击。
4.火控系统
M48生产型车火控系统采用体视测距仪。
M48A2C坦克车长配有1具M13A1E1合像式光学测距仪,取代了原来的体视测距仪,最大测距距离为4400m,放大倍率为10×。炮长有1具潜望式瞄准镜和1具观察潜望镜,放大倍率均为8×,前者与主炮相连。采用机电式弹道计算机,通过机械导杆将目标距离传入计算机,通过炮长面板上的6个选择钮用手工输入温度、炮膛磨损、弹药种类等弹道参数。弹道计算机驱动导杆调整炮长/车长瞄准镜中的十字线而完成瞄准角装定,此时炮长即可操纵主炮进行瞄准和射击。
车长配有主炮超越控制装置。炮塔为液压驱动,备以手动
三、推进系统
1.动力装置
该系列生产型车之间的差别主要是发动机的选用。M48、M48A1坦克采用AV-1790-5B、7、7B、7C几种汽油机和CD-850-4、4A、4B几种传动装置,燃料储备均为757L,最大行程仅为113km。
为提高最大行程,M48A2坦克改用AV-1790-8发动机和CD-850-4D传动装置。该发动机的特点是用新的燃料喷射系统取代了原来的汽化器,提高了燃油经济性。此外,由于发动机油冷却器位于发动机上方,因此发动机顶舱盖加高。这样既抑制了红外辐射,又增加了燃料箱容积,从而提高了战斗行程。
M48生产型车动力舱内还装有1台用来带动发电机发电的单缸4冲程风冷汽油机,燃料由主发动机燃料箱供给,在主机不工作时使用。生产型车还装有总容积为830L的附加油箱。
2.行动装置
该系列坦克采用扭杆悬挂,每侧有6个铝制双轮缘挂胶负重轮,M48A1每侧有5个托带轮并有1个履带张紧轮(在主动轮和第六负重轮之间),M48A2及以后各咱车型改装3个托逞轮,并取消履逞张紧轮,第一、二、六负重轮处均装液压减振器。
m60 m1a1艾布拉姆斯
德国:A7V(一战的老古董,全世界仅存一辆)
Pz3 指挥坦克
PzKpfw 3号部队坦克,PzKpfw 6 "虎"1 H, (3号坦克),Pz5 坦克 (黑豹 ,Perzf-Ⅳ型坦克(PzkpfwⅣ)即Ⅳ号坦克,虎2坦克(虎王),豹2A6(现役)
豹1(现役)
日本:97式(退役)97改(退役)3式,4式(仅有4辆),5式(只有样车日本就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