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如图1(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必须进行平衡摩擦力.(1)
(1)小车由静止下滑,说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于摩擦力,因此平衡过度回,所以该同学的操作答不正确,正确的操作应该为逐渐调节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小车能够带动纸带匀速下滑.
(2)如果这位同学先如(1)中的操作,导致平衡摩擦力过度,因此当小车上还没有挂砂和砂桶时,小车应该就已经有加速度了,故图象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由题意可知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4T,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有:
s3?s1=2a1△T2
s4?s2=2a2△T2
则a=
=a1+a2 2
,[(s3+s4)?(s1+s2)] 64T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得:
vB=
=xAC 2△T
=0.19m/s0.0183+0.0121 2×0.08
故答案为:(1)该同学的操作不正确.
应该这样操作:逐渐调节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直到给小车一定的初速度,小车能沿木板作匀速直线运动;
(2)C;
(3)
;0.19m/s.
[(s3+s4)?(s1+s2)] 64T2
⑵ 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m 1 、m 2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 2 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 1 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
(1)BC(2) 0.58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⑶ 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
(1)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有:
(2)系统动能的增量为:△EK=Ek5-0=
系统重力势能减内小量为:△Ep=(m2-m1)gh=0.1×9.8×0.6000m J=0.59 J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3)由于△EK=Ek5-0=
由于(m1+m2)=2(m2-m1) 所以得到:
所以
故答案为:(1)2.4;(容2)0.58、0.59;(3)9.7. ⑷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可以提供输出电压为6V的交
(1)①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上,故B错误,操作不当.
故答案为:C,B.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由此可以求出B点的速度大小为: vB=
(3)他继续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并以
根据
故答案为(1)①C;B; (2)1.84; (3)C. ⑸ 用如图甲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
(1)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B、C错误. ⑹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气垫导轨水平).图乙所示
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6mm,游标读数为0.05×15mm=0.75mm,则最终读数为6.75mm=0.675cm.
为了验证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即验证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和系统动能的增加量是否相等,表达式为:mgx=
故答案为:(1)0.675,0.45,滑块上遮光条的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滑块的质量. ⑺ 在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下列操作正确且必要的有______A、用秒表
(1)A、打点计时器就是测量时间的器材,本实验不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回间;故A错误.答 k | 2 | |
⑻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有交流(频率为50Hz)和直流两种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要验证动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势能减小量是回否相等,质量可以约掉答,因此质量可以不测,所以没必要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不能接直流电源.故不必要的步骤是A,操作不恰当的步骤是C.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
s4-s1=3a1T2
s5-s2=3a2T2
s6-s3=3a3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有:
a=
a1+a2+a3 |
3 |
(s4+s5+s6)?(s1+s2+s3) |
9T2 |
⑼ (1)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该装置中的错误有: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安装仪器时我们需要注意:①平衡摩擦力,将木板一端垫高;
②细线与木板平行,版保证拉力在小车前进的方向权上;
③打点计时器需要用交流电源;
④释放小车时应让小车从靠近计时器处释放,在纸带上打上尽量多的点;
故答案为:①长木板右端未垫高以平衡摩擦力;②电源应改用交流电源;③开始实验时,小车离滑轮太近.
(2)如果这位同学先如(1)中的操作,导致平衡摩擦力过度,因此当小车上还没有挂砂和砂桶时,小车应该就已经有加速度了,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a=
(s3+s4)?(s1+s2) |
4T2 |
(0.0241+0.0303)?(0.0183+0.0121) |
4×0.12 |
(s3+s4)?(s1+s2) |
4T2 |
⑽ 某同学用如图的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步骤如下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分析图中情景,回答下列问
(1)甲、乙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是因为受到浮力的作用,弹簧秤的回示数差表示浮力的大小;答
(2)乙、丙两图中,物体都是浸没在水中,只是深度不同,但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所以浮力不变;
(3)将排出的水倒入小桶中,测力计恢复原来的示数,说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故答案为:
(1)物体受到的浮力;
(2)在同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浮力也不变;
(3)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