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废水处理实验装置演示模型

废水处理实验装置演示模型

发布时间:2024-06-30 16:23:34

⑴ 中学化学实验室设备需要什么

仪器:试管 ,托盘天平 ,烧杯, 酒精灯, 蒸发皿 ,铁架台, 锥形瓶, 燃烧勺 ,镊子, 坩埚, 坩埚钳 ,燃烧匙, 试管夹 ,铁架台 ,玻璃棒, 漏斗, 集气瓶 ,烧瓶,导管 ,量筒 ,胶头滴管, 毛玻璃片,药匙, 石棉网 ,水槽 ,温度计。

药品:双氧水, 酒精 ,无水硫酸铜,高锰酸钾, 氯酸钾 ,硫, 碳, 白磷, 红磷, 酚酞, 二氧化锰 ,锌 ,石灰水,钠。


(1)废水处理实验装置演示模型扩展阅读: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容器与反应器

1、可直接加热

(1)试管。

主要用途:①常温或加热条件下,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②收集少量气体和气体的验纯。

③盛放少量药品。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可直接加热,用试管夹夹住距试管口1/3处。

②试管的规格有大有小。不加热时,试管内盛放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2,加热时不超过1/3。

③加热前外壁应无水滴;加热后不能骤冷,以防止试管破裂。

④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任何人。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斜。

⑤不能用试管加热熔融NaOH等强碱性物质。

(2)蒸发皿。

主要用途:①溶液的蒸发、浓缩、结晶。

②干燥固体物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盛液量不超过容积的2/3。

②可直接加热,受热后不能骤冷。

③应使用坩埚钳取放蒸发皿。


(3)坩埚。

主要用途: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热。

②取放坩埚时应用坩埚钳。

③加热后可放在干燥器中或石棉网上冷却。

④应根据加热物质的性质不同,选用不同材料的坩埚。


2、垫石棉网可加热

(1)烧杯。

主要用途:

①用作固体物质溶解、液体稀释的容器。

②用作较大量试剂发生反应的容器。

③用于过滤、渗析、喷泉等实验,用于气密性检验、尾气吸收装置、水浴加热等。

④冷的干燥的烧杯可用来检验气体燃烧有无水生成;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用来检验CO2气体。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常用规格有50mL、100mL、250mL等,但不用烧杯量取液体。

②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受热均匀;加热时,烧杯外壁应无水滴。

③盛液体加热时,不要超过烧杯容积的2/3,一般以烧杯容积的1/2为宜。

④溶解或稀释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时,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


(2)烧瓶。

主要用途:

①可用作试剂量较大而有液体参加的反应容器,常用于各种气体的发生装置中。

②蒸馏烧瓶用于分离互溶的、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

③圆底烧瓶还可用于喷泉实验。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受热均匀;加热时,烧瓶外壁应无水滴。

②平底烧瓶不能长时间用来加热。

③不加热时,若用平底烧瓶作反应容器,无需用铁架台固定。


(3)锥形瓶。

主要用途:①可用作中和滴定的反应器。

②代替试管、烧瓶等作气体发生的反应器。

③在蒸馏实验中,用作液体接受器,接受馏分。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滴定时,只振荡不搅拌。

②加热时,需垫石棉网。


3、不能加热。

(1)集气瓶(瓶口边缘磨砂)

主要用途:①与毛玻璃片配合,可用于收集和暂时存放气体。

②用作物质与气体间反应的反应容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不能加热。

②将瓶口与毛玻璃片涂抹一层薄凡士林,以利气密。

③进行燃烧实验时,有时需要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

(2)广口瓶、细口瓶(瓶颈内侧磨砂)。

主要用途:①广口瓶用于存放固体药品,也可用来装配气体发生器(不需要加热)。

②细口瓶用于存放液体药品。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一般不能加热。

②酸性药品、具有氧化性的药品、有机溶剂,要用玻璃塞;碱性试剂要用橡胶塞。

③对见光易变质的要用棕色瓶。

(3)滴瓶。

主要用途:用于存放少量液体,其特点是使用方便。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立,以防液体流入胶头。

②盛碱性溶液时改用软木塞或橡胶塞。

③不能长期存放碱性试剂。


(4)启普发生器:

主要用途:固—液不加热制气体反应的反应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不可加热,也不能用于剧烈放热的反应。

⑵ 化学实验要用的化学仪器有哪些

补充一些仪器设备:
恒温干燥箱、高温电炉、冰箱……。
玻璃干燥器内……。
大气压力计、温度计容……。
真空泵、空气压缩机……。
某些规格玻璃管、锉刀、酒精喷灯……。
多种规格胶皮塞、软木塞、穿孔器、剪刀……。
电子计算器。
等等。

⑶ 如何利用仪器和自制教具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教具是教学形象化的教学器具。自制教具与实验教学的联系十分密切,两者“形同手足”。课改中出现一套好教材,必须有相映的教具与之配套,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完成新的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在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利用自制教具,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切实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小学数 学课中的自制教具在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中有独特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还要针对教学内容选出实验教学新的教学方法,每一位教师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这种成功,不只是把新课程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情感和数学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因此,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运用自制教具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创造条件,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长方体认识》一节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比较自制教具—长方体(实物)的6个面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画一画,得出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接着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框架,学生通过量一量、比一比长方体的棱,得出长方体有l2条棱,这12条棱根据长短和方向可以分成3组,相对的棱平行且长短相同。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画一画、想一想,动手操作和动脑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很轻松的得出长方体的“面和棱”的特征,满足了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活动中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引导、点拨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教学必须为学生创造一切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自制教具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师生用自己研制的教具、学具做实验,得心应手,教具的性能通过研制,师生了解,教师授课道理讲的清楚,学生操作,加深了理解,记忆深刻,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自制教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多种器官参与活动,使学生产生亲近感,促使学生亲身探究,自己发现,理解验证数学知识,认识内化,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最终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一节时,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对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学生也不容易理解。教学时,让学生亲手用l2个棱长是l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形状的长方体,然后依照表1作好记录。
小组分析讨论,从记录的数据中可以分析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宽×高。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运用自制教具,独立思考,操作实验,积极探索中得出非常抽象的计算公式,其知识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的,很容易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
三、自制教具的简化原则,加快感知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自制教具有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自制教具活动使学生更加珍爱自己的作品,精心使用,养成了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通过开展自制教具活动,即培养学生爱护实验器材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具不是越复杂越好,而是在教学中更适用,效果就越好。当教具的适用性正好符合学生心理的简化水平时,就会加快学生的感知速度,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第五册《面积与周长的比较》时,可以用铁丝制一个长方形框,然后用纸板制一个长方形面,组合成一个长方形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一圈铁丝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内部纸板面的大小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对照模型,对比面与线,学生很容易区分面积与周长的不同含义。这样的自制教具虽然简单,但用起来教学效果很好,简单明了,学生一看即懂,是一种最经济、最容易制作的教具。这种教具制作简单,功效与多媒体教具不相上下,因其具有的可操作性而使学生也更易于理解。
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的使用自制教具,放手让学生在学习中操作运用,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牢固握数学知识,而且可以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恰当地使用自制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亲手操作,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可以从中得到“灵感”,而且使跨越式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易懂,达到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梯形的面积”时,用纸板做成简单的教具,根据教学内容用剪刀直接割补,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图形的变换,然后通过讨论、互学,从操作、比较、观察中得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能透彻地、全面地、灵活地理解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善于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问题,从而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从接受型学习转向探究型、体验型、发现型和创新型学习。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定律性质的认识,具体测量操作方法等都需要学生亲自体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笔者总平时教学之体会,认为教师在制作、使用小学数学教具时,应加强如下几点意识:
一、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教学与教具的关系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但这种初步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特征。为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维的启动和诱因,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的升华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在使用教具时要分析它能否让学生的思维启动起来,能否鲜明突出某一既定的特征,能否解决学生急欲了解的共性问题。不能仅在常规教学模式和教材中的插图内画圈圈,而要留心教材,留心学生,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教学与教具的关系,创意性地制作、使用好教具。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改变了通常教法中让学生推、拉斯变形、三角形木框来证实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然后根据课本中的插图和课后练习题来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做法。课前,我给每个实验小组准备好4根两两相等的木条和一根稍长的木条(木条两端、中间有多个小孔,备以穿铁钉用)及6根小
铁钉。上课时先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演示,用两两相等的木条和4个小铁钉制成一个长方形;接着让学生拿着长方形的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会出现什么情况?(长方形变成了四边形)。然后,让学生用手中稍长的木条和铁钉,怎样才能使拿着长方形的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不变形 。经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出现如下四种情况。再经师生共同演示发现:长方形分成的图形中有三角形,长方形才稳定,否则长方形就不稳定了。从而学生会自悟了三角形有稳定的特征。最后,我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电线杆的变化》,通过动态模拟演示,在摆动的电线杆支架上钉一根斜直木条,电线杆的支架就稳定了,如果换成四边形的木条,电线杆的支架仍然变斜、摆动,易发生危险。从而进一步证实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样教学不仅面向全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比较思维逻辑,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二、立足于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敢于改进正规教具。
在教学中常见的教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国家教学仪器装备司统一安排生产的正规教具;另一类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而自行设计、制作的简易教具。正规教具性能可靠,能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传授科学知识过程中的问题。但与简易教具比,缺乏“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性,不易解决教学中关键问题,强化某一知识点。因此,教师在使用正规教具时一定要分析教具的可行性,能否面向全体学生,解决教学中的疑难点,突出、强化某一知识点。必要时,能结合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敢于对正规教具进行改进、完善,使教具使用效果达到最优化。如学生学习了量角的度数方法后,学生在量角的度数时往往会出现把锐角的度数量成了对应的钝角的度数;钝角量成了对应的锐角的度数(量出的度数与实际度数和为180°)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演示的量角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造成的。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首先对正规教具——量角器进行改进,来提高学生对这堂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能力:1、把右边0刻度线和内圆圈刻读数分别涂成红颜色;2、把左边0刻度线和外圆圈刻读数分别涂成黄颜色;3、在量角器的圆心点上钉上一根小木条,并在木条的左边涂上黄色;木条的右边涂上红色,与两边的零刻度线的颜色相对应的。在教学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如何使用量角器:1、现把量角器的圆心点对准角的顶点。2、把角的一边与零刻度线重合。3、如果重合的黄色零刻度线,就旋转木条,使黄颜色的木条左外侧线与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再看黄线所指的黄色刻度数;就是该角的度数;如果重合的是红色零刻度线,就旋转木条,使红颜色的木条右外侧线与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再看红线所指的红色刻度数;就是该角的度数。这样,通过量几个角的度数的演示,学生会很快地领悟量角的度数的方法。量角时不会再出现上述不正确的情况,突出、强化了量角的度数的具体方法。(量角器是透明的效果最佳)
三、把握时机让学生自主操作,自制教具,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学生提供大量操作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如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我未采用正规的圆柱体教具模型进行拆分模型,让学生观察发现圆柱体侧面与长方形之间关系的教法(这种教法枯燥,模仅能展示圆柱体侧面与长方形之间联系,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是让学生自制了底面半径和高不等的一个个圆柱体,准备了直尺和剪刀,课中让学生亲自操作,把自制的圆柱体剪开观察。学生发现侧面展开后,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还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或,有时还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些发现令学生欣喜不已,都受到了启发,一会儿,有个同学有提出了不同的剪法。他说:“我没有直尺,是随便剪的,所以剪出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但是我试了试,这个图形只要通过再一次剪拼,(做示范)也就会得到如同上面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此时,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我及时给予表扬:“你的设想真精彩,这是一种创新。”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发现了新知,掌握了新知,体验到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与解决问题的快乐,提高了实践能力,激发了创新意识。
总之,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把学生摆在主体的地位,能抓住学生思维启发过程和诱因,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智力背景,充分考虑为学生提供演示、操作、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多向思维,逆向思维、集敛思维,形成合情猜想、合情推理的品质和习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

⑷ 建设内容

(一)科研建设

技术方法优势明显,研究方向明确,科研问题典型或普遍,技术示范性强,研究内容具体,且长期固定,具有符合基地发展的研究项目,能依托基地形成科研团队并完成科研成果、如研究报告、获奖项目、专利、主要文章、主要技术方法和产品等。具备进行现场观察与研究、技术试验的条件等基础设施。

(二)场地建设

对于观测类基地应有一个或多个支撑科学研究的观测或数据采集点(站)。基地建设要紧密结合科学研究方向和任务,科研基地选区位于重要地质构造带、成矿(藏)区带以及能够解决地学科学问题的区域,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交通和自然条件相对较为便利。应该突出科研特色,因此总体规划建设应本着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逐步完善的原则,使基地能持续、协调发展,即要突出重点,又要注重全局,整体推进。野外观测与实验研究基地的规模可根据学科发展方向和科研重点建设,不一定强调规模大小,根据需要有的可能就是一个观测站,有的可以大到集观测、实验、开发、综合研究于一体的实体。场所建设应根据基地的研究内容尽量多样化,避免千篇一律的“四合院厢房”式风格。

基地应有固定的场所和展室,大型基地可建设展览馆。场地由科研用房、展示用房、辅助用房、观测与实验设备、标本与岩心库、剖面与地质遗迹等组成。小型的观测基地可根据其研究内容和任务具体确定。基地观测点(站)应具备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基本功能。基地展室是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利用图片、文字、模型、实物、影视及信息系统等多媒体形式,集中展示基地内科研内容、研究成果、地质现象、地质遗迹、矿山史迹,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并可作为科研、科普互动的场所。

1.选址原则

特色性原则:基地选择要突出科研特色,学科特色,区域特色,紧密结合科学研究方向和任务,应满足本专业科技发展的需要,基地场所的条件要符合科研工作的研究方向,支撑学科发展,如选择在典型地质结构和构造带、典型地质剖面、典型矿山、能反映重大地质问题或容易得到观测数据的地区。基地周围应有一定的社会资源配套条件,应该充分挖掘基地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将其所具备的科学、自然、历史、文化等一系列的内容,有重点、有目标地发展成为一些科技活动的项目,实现基地科研性、创新性、服务性、观摩性、教学性、知识性统一的特点。

可持续发展原则:基地建设应坚持长期性的原则,统一布局,分步实施,制定好近期和中长期建设规划。基地要为科研提供稳定性的基础数据,通过长期的观测,为地质活动规律,灾害防治等有关地学科学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建设初期要充分考虑基地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永续利用为前提,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保护性原则:对于矿山和有地质遗迹类的基地,保护原则更为重要,它们是科研和观摩的重要资料,也是旅游的重要资源。有些基地拥有珍贵的矿业资源、地质现象、地貌景观、自然及人文资源,其中很多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在建设中要首先突出保护性原则,尤其是对矿业、地质遗迹要进行严格保护。基地兼顾文化传承作用,科学普及和旅游发展主要依托其珍贵的矿业遗迹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因而应坚持在保护基础之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要根据矿业遗迹不同的级别和类型,严格划定其保护范围,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协调处理好遗迹保护、科学研究、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加强引导性规划措施,使这些矿业遗迹能够完整、持久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实现资源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2.场地规划

在确定场地位置、类型、范围、规模的基础上,综合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要合理区划基地的功能分区,统筹安排基础设施、科研设施、服务设施、展示设施、保护设施等。根据基地综合发展需要,结合地域特点来设置不同类型的功能分区,进行功能分区是为了调节控制功能特征,以便针对基地的类型和特征分区,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建设,实施恰当的建设强度和管理制度,即有利于展现和突出基地的分区特点,也有利于加强基地的整体特征。基地功能分区,应主体鲜明,特色显著,应突出各个分区的特点,便于管理,控制各分区的规模,解决各个分区间的分隔、过渡与联系关系,基地设计应尽量维护原有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矿业、地质遗迹资源的相对完整性,

3.路线设计

要根据基地内的各类地层剖面、地质遗迹、矿业遗迹、主要数据观测点、主要设备布置点、展室以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资源的分布形式的特点,对基地的各种资源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有机地组合设计,使整个基地形成完整的资源结构体系,并按科研工作流程设计观摩路线。

基地的布局和建设要突出基地的主题,观摩点必须以基地主题为主,突出基地主题的发展历史,将科研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做好基地的静态空间布局与动态空间布局的紧密结合,处理好动与静之间的关系,使之协调成为有机的艺术整体。观摩点的连续序列布局应按基地的内在规律进行安排,运用多种构景手法,形成即多样统一、又特色鲜明的展示系列。

以基地总体规划为基础,按照基地地理位置和科学内容,按照展示内容最多、又不重复又不遗漏、不同路线各有侧重、最大限度地展示基地的科研特征和自然特征的原则,设计观摩路线,各条路线应该有主要的标示和内容的说明。

在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各种方式,提供丰富的观摩内容的前提下,考虑到参观过程的阶段性和空间序列变化的节奏感,线路的安排要做到由“启景—高潮—结景”,逐步引人入胜。线路的布置还要做到在保证安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尽量便捷,使参观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基地的主要科研内容和研究主体,并感受基地的精华所在和体会基地的多种效益功能。

(三)标牌标识

基地的标牌是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地的形象工程。标志牌是一种通过文字、图像、图形表达传递信息功能的牌子,一般有标志碑(图)、标识牌(图)、电子屏、标志物,其功能有说明牌、引导牌、提醒标志、服务标志、管理标志。标牌制作应注意:标识牌制作要坚持标牌与基地主题相协调原,主题突出,特征鲜明,形象完整,就地取材,厉行节约,标牌规模与样式组合相协调,尽量采用国际通用形象标志,文字书写采用中英两种文字,且规范、美观,表达准确,语言友善。

标识牌的设计:标识牌设计制作中要注意与基地特征相符合,与基地环境相协调,突出基地特色,把握其引导性、知识性、宣传性和装饰性功效,要重视规范性和系统性。标识牌要反映特定科研环境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突出的形象特征。设计要有系统的视觉面貌,重视设计对于造型、色彩、文字、图案设计等标识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参与设计的所有成员必须统一思路、统一宏观与细节,除了在设计概念方面的一致性外,还需要制作标识手册,其中包括:用色、字体、形式、尺寸、材料等制作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无误和设计的完整性。

(四)文字展示材料

(1)基地的基本概况(名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区域地质与构造、成矿地质背景、经济社会状况)。

(2)基地的科研概况,基地建设的意义、主要科学任务和主要研究内容。(根据类型介绍,包括研究历史、科研成果和科技贡献概况,地质、找矿理论、模式、模型、理论创新、技术方法创新等主要研究成果介绍及出版物、奖、专利等情况,承担国家、部门和地方的研究任务与经费、存在的重要科学问题、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方向等)。

(3)科研基地使用的主要技术方法,场地及基础设施、主要仪器等(方法原理及特点、技术方法研发、优选和改进,技术方法适用范围、适用条件等)。

(4)科研基地的主要地质现象概况(包括典型的野外现象现状和保护措施)。

(5)支撑基地的科研队伍和科技人员概况(科研基地负责人、研究团队的概况,人才培养情况,基地合作交流情况,承担项目情况等。

(6)科普知识。根据深入浅出、即通俗易懂又严谨科学的原则,介绍基地内的科研过程,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研究成果的应用、地质现象、科研设备、地质遗迹和相关的地学知识。

(7)文字表述要内容翔实,图文并茂,言简意赅。

(五)实物标本

实物标本的内容比较多样:可以是基地内遗迹的典型标本,可以是相关地质知识所涉及的实物标本,也可以是其他地质剖面提供的有典型意义的标本,还可以是与地质相关的使用工具、科研人员生活用具等人文资源实物标本等。

(六)图件

原理图:在基地中,原理图主要表现为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科研工作流程,原理图力争简单、明了、准确,有些工作流程在科研项目中也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关系科研的整体质量。

模式图:基地的模式图包括地质构造演化模式、矿床成因模式、地下水循环模式、技术方法工作模式等,要求模式图清晰,反映的问题符合逻辑,图标、图例标准规范。

地质图:地质图是将沉积岩层、火成岩体、地质构造等的形成时代和相关地质体、地质现象,用图例表示在某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是表示地壳表层岩相、岩性、地层年代、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矿产分布等地图的总称。地质图编制要按照相应的图幅编图规范编制,力求图面轮廓清楚,内涵丰富,达到科学性、专业性、艺术性、实用性相结合。

剖面图:剖面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花纹和颜色按一定的比例,沿一定的方向,标示一定距离内、地下一定深度内地质现象的图件。剖面图要求图名、图例、比例尺、方位准确,各单元布置合理,地质、地层界线、颜色清晰。

平面图:这里的平面图是基地布局或规划的平面图,也可以是反映基地全貌的示意图。包括工作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标高点、基地整体布局、地质现象、矿床等,在图上应反映出地物大致的位置、相互间的距离。

(七)声像资料

视频材料是基地宣传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可以制作成光盘向观众发放。成功的光盘制作,应该以一个好的脚本为基础,脚本要根据实际资料,突出基地特色,以科学性、通俗性的方式编写,文字内容简练、准确。光盘最好请专业人员,用较为专业的设备制作,对抽象性的科学问题尽量使用三维动画的形式处理,整个制作过程应该有地质专家参与和指导。

(八)实验设备建设

基地根据类型和承担科技工作的需要,应有一定的科研设备与实验仪器,设备与仪器建设一般分为:观测系统、采集系统、传输系统、处理系统、显示系统、实验设备(固定设备、移动设备)等,基地根据不同类型,应配备相应的设备和数据应用研究系统,仪器设备应附有标牌和使用注意事项。对于技术方法类基地,至少能满足一种或一套技术方示范的需求。

实验设备是基地开展科研和获取观测和实验数据的重要手段,可分为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实验设备安装时都有详细的说明书,说明书中给出的安装环境和环境参数,在野外安装时除按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还应注意防雨、防雷电,移动设备要有安全的存放处,各种设备应建立使用日志,对于共享和开放设备应有专人登记保管。所有设备应置于安全处,并标有明显的标志,如仪器设备功能作用、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等。

(九)数据建设

1.数据库建设

对于科研数据,数据库建设尤为重要,数据库建设要选好建设平台,尽量选用通用成熟的软件,建立统一管理平台,避免多源异构的现象,给用户使用造成困难。尽可能实现野外观测数据从采集、描述、建库、处理、表达和服务的全过程数字化,要建立有效的数据库更新与维护机制,保证数据资源的现势性。应配备冗余存储介质和备份系统,有条件的可实现镜像系统实时备份,对重要历史数据实行双备份。

2.数据共享与服务

数据共享是基地的主要开放内容之一,除正常开展学术交流,提供信息共享应是基地的责任,要提高信息共享与社会化服务意识,制定相关信息共享办法,建立地质数据统一的信息共享与服务基础平台,有条件的可建设数据共享与远程调用系统,同时要注意保密和保护知识产权。

3.网站建设

基地应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站宣传基地的研究内容、研究报告和研究成果,提高信息服务和成果共享的能力。网站制作总体上分为策划、前台和后台3部分。一般都是由3种不同专业的人合作完成,网站设计一般由团队完成。

(十)人才建设

基地应该至少有一个科研团队,在此开展长期的科研工作。基地应有固定研究人员、客座研究人员和辅助科研人员,有条件的基地可采取开放课题的做法,吸引更多的科学家来基地从事科研工作。基地还应应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兼职工作人员,负责基地日常管理工作。基地应开展人员培训工作,一般情况每年应不少于两次。

(十一)运行与管理

基地的运行机制是“产、学、研结合,开放、竞争、协作”。应制定相应的基地管理办法,包括基地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合作研究管理办法、数据共享管理办法、安全保密管理办法、主要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参观须知、应急预案、基地活动日志等。

(十二)科学普及建设

1.科普材料

科普材料要以单行本的形式制作,要求简单通俗,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即通俗易懂又严谨科学,内容包括: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基地的科研概况、主要科学任务、科研成果,基地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地质背景、地质遗迹、主要设备与技术方法等,如矿山类可介绍矿山历史、矿床名称、矿种、矿石组合、开采深度、储量、品位、围岩基岩、矿床类型、成矿时代、构造单元、找矿及开采历史过程、本矿山主要产品的用途等相关的地学知识。

2.科普材料制作要求

科学性:科学性是指科普材料制作的内容要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符合逻辑,即概念、原理、定义和论证等内容叙述清楚,实验材料、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是否可靠等。科普材料制作要体现科学的“简单性原则”,就是把解释复杂现象的规律,越简单越好,越简单越可能使公众接近客观真理,更容易获取地学知识。基地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学科门类复杂,涉及地质、构造、岩石、矿物、地下水、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灾害等,并在研究中不断探索地质演化、成矿模式、地下水循环、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效应等内部自然规律,特别是基地错综复杂的观测数据,应用更简单、更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公众,用科学的语言,简单明了的道理解释说明基地的研究过程、成果及复杂的地质现象的意义,使公众更贴近生活,进一步崇尚科学,提高保护地球、保护资源的意识。

通俗性:基地除进行正常的科研外,还要承担科学普及的工作,特别是公益性研究单位的研究工作应该对社会和公众有回馈。科普材料在保证科学性前提下,必须注重通俗性,尽量用通俗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通俗语言容易达到意义明晰、单纯、易于理解的效果;必须用专业术语的应附有普通解释,对科研工作应用浅近的道理阐述深奥的概念或道理,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尽量选用大众常用的语言,俗语或惯用语,通俗语言的应用自然会使公众有明确的认识,增进更深一层的理解。

艺术性:基地材料在科学性、通俗性的前提下,应增加其艺术性和趣味性。科学关注的是客观事实,艺术则依赖个体的感受,要把枯燥乏味的科学研究变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采用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增加欣赏性,让公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获得知识,提高对科学的认知,了解科学的本质。

可视性:基地除制作音像制品外,三维可视化也是除科研工作表达形式外的科普有利工具,三维可视化是用于显示描述和理解地下及地面诸多地质现象特征的一种工具,广泛应用于地质和地球物理学各领域。三维可视是描绘和理解模型的一种手段,是数据体的一种表征形式。它能够利用大量数据,检查资料的连续性,发现和提出有用的规律,为分析、理解及重复数据提供了有用工具,对多学科的交流协作起到桥梁作用。三维可视化既是一种解释工具,也是一种成果表达工具。三维体可视化解释是通过对来自于地下界面的地震反射率数据体采用各种不同的透明度参数在三维空间内直接解释地层的构造、岩性及沉积特点。这种三维立体扫描和追踪技术可使解释人员快速选定目标,结合精细的钻井标定,可帮助解释人员准确快速的描述各种复杂的地质现象。对公众展示三维可视化时,尽量要遵循通俗易懂的原则,增强其观赏性。

互动性:互动性主要是人的心理交感和行为交往过程,这些在互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特性被称为互动性。基地进行科普时,应注意科普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效应。随着公众科技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科普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人已经不再满足被动的科普,他们盼望科普活动主动起来、互动起来,从静态转向动态,从围观转为参与。在活动时科学家与公众展开富有意义的交流,可以迅速、准确、个性化地获得信息、反馈信息。如向参观现场演示某种地质现象的发生,在某些环节上可以问答;某些项目的测试工作,可以在专家指导下由公众完成,互动是一种主动认知的学习方式,是科学知识传播的最理想方式。互动也可以用沟通、讨论、问答的方式进行。

(十三)环境建设

1.绿色基地建设

基地在规划时就要注意其环境建设,遵守国家环保规定,结合基地类别和专业特色,建造一些特殊景观,应考虑设施安排合理,环境友好。基地要保持实验设备、设施及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因科研需要进行施工时,尽量不要破坏环境,把损失降到最低。基地范围内的沟、坑、井、洞,必须加装盖板,确保使用安全方便。不得随意排放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三废”物质和噪声,对“三废”要妥善处理,对噪声要积极防治。

废弃物处理:基地在科研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废弃物,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废气、废水和废物的处理工作,避免污染环境。处理主要包括废物的破碎、焚化、填埋、分解、吸收等。特别在处理废物时,应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对有毒有害废物应确保不致对人和环境产生危害。

实验环境保护:基地人员要提高科研与实验环境保护的意识,避免实验设备、样品和实验环境的污染,包括噪音、震动、电磁、废气、废水、废物、粉尘、垃圾、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等对采集数据和实验数据的污染,以提高采集数据的可用性和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2.遗迹保护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地球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各种地质体,是地球历史的“档案”和地球学科研究的依据,是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类型包括:有重大观赏和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有重要价值的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有重要价值的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遗迹;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其典型产地;有特殊意义的水体资源;典型的地质灾害遗迹等。矿业遗迹是矿业开发过程中探、采、选、冶、加工等活动,以及遗物和史籍等遗留下来的踪迹和与采矿活动相关的实物,是人类矿业活动的历史见证。地质遗迹和矿山遗址具有重大的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是人类的财富。重要地质遗迹要按照《地质遗迹保护规定》进行保护,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为本、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要掌握地质遗迹资源的变化规律,为保护地质遗迹提供科学依据。地质遗迹保护点的建设内容主要根据保护等级,采用立碑标示、工程隔离、整治修复、动态监测等几种方式。

地质剖面:对于地质矿床类的基地来说反映地质遗迹的主要是地质剖面,地质剖面是研究地层、岩体、构造和矿床的基础资料,对追溯地质历史、矿床成因等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典型矿床自然属性集中表现是矿床的地质剖面,它通过由各种矿物、岩石组成的地层及证明层序关系的古生物遗迹,由地层构成的地质构造遗迹,直接或间接的找矿标志等,集中反映了矿床的各种典型特征。尤其对典型层型剖面(含副层型剖面)、生物化石组合带地层剖面,岩性岩相建造剖面及典型地质构造剖面和构造形迹,具有国际或国内大区域地层(构造)对比意义的典型剖面、化石及产地,有区域地层(构造)对比意义的典型剖面、化石及产地、典型矿床地质剖面保护极为重要。对地质剖面首先要确定保护主体,制订保护计划,然后按照相关保护要求对重要地质剖面进行围栏设置、标志物、防洪沟槽、地质剖面标志碑牌、生态恢复等建设,使之成为科普、科考的重要基地。

矿山遗址:对于矿山类的基地,应该把矿业遗迹的保护放在首位,基地建设应将矿山遗迹与周围的环境有机地结合,恢复和保护自然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矿业遗迹分为珍稀级、重要级和一般级,根据分级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保护。珍稀级:具有全球或大区域典型意义的矿产地质遗迹,能为世界矿业发展史提供重要证据的矿业遗迹,具有代表当时国际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矿业遗迹;重要级:具有区域典型意义的矿产地质遗迹,能为国家矿业发展史提供重要证据的矿业遗迹,具有代表当时全国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矿业遗迹;一般级:具有地区典型意义的矿产地质遗迹,能为地区矿业发展史提供重要证据的矿业遗迹,具有代表当时地区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矿业遗迹。

矿山设备:对于矿山类基地可能包括与矿业开发的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废旧矿山设备,包括勘查、探矿、采矿、选矿、运输、冶炼、加工、配套设施、人文活动等设备、设施。对这类设备的保护应采取保持或恢复其原貌,修旧如旧,尽量保持原貌,展示当时的社会和科学发展水平。对于一些淘汰的废旧设备可将它们稍微整理,向人们展示设备的结构构造,让人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对有些残缺不全的废旧设备还可以进行巧妙的利用,不同的部件可巧妙地组合成一系列艺术品,提高艺术欣赏价值。

(十四)安全建设

1.消防安全

基地消防安全建设可参照中华人们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建设,提高“四个能力”和以落实“六化”为核心内容的消防安全标准建设。即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落实消防组织制度规范化、标准悬挂统一化、设施器材标识化、重点部位警示化、培训演练经常化、检查巡查常态化。针对基地的实际情况,具体实现必要的建设内容,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装备和个人防护器材,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处置操作程序,规范基地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行为,建立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消防责任自负的自我管理与约束机制,全面提高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2.有害及危险品安全

对于有些类型的基地可能存放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致病菌、腐蚀、放射性等性质的固体、液体、气体或化学药品等,对于这类物品应参照国务院颁布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对于有毒有害物品要严格履行保管和使用手续。化学危险品要保管应该科学化,储存在通风、低温、阴凉、干燥的房子内,保管地点应有相应的防火、防爆、防静电、隔离、监测、报警等设施,特别要注意性质相抵触的危险品绝对不能堆放在一起,接触化学危险品、剧毒及致病微生物等的仪器设备和器皿必须有明确醒目的标记,使用后及时清洁,特别是维修保养或移至其他场地前必须进行彻底的净化,管理人员应具备急救知识,使用化学危险品的地方应备齐急救器材和用品。

3.劳动防护安全

基地的劳动保护目的是为科研人员、工作人员和参观人员创造安全、卫生、舒适的工作和学习条件,消除和预防科技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伤害、中毒等,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安全意识,强化安全制度,努力改善工作条件。对有些开展钻探、物探、仪器设备操作等专有设备以及含有工程施的基地,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同时对接触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进行实验必须谨慎小心,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必要时应有人员监护。

4.专有设备安全

这里指的是基地专有的大型仪器、精密仪器、稀有仪器的技术安全,使用人员首先要了解仪器使用说明书,熟悉操作程序,工作人员要树立高度的安全责任感。清洁、整齐、有序的环境是保证仪器精度、维护设备使用寿命的前提条件。大型精密仪器要逐台建立技术档案,要有使用、维修等记录,定期对仪器的性能指标进行校检和标定,对精度和性能降低的仪器要及时进行修复,保证科研实验数据的准确。

5.应急演练

基地应按照应急预案,安排一次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应急管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职责,检验各种制度的落实程度,提高果断快速应对如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意识,评估基地应急准备状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发现并修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的缺陷和不足。

⑸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博奇环保杯的奖励

1.竞赛设立等级奖、单项奖和优秀组织奖三类奖项。
2.等级奖设特等奖(可空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中,一、二等奖的比例由竞赛委员会根据参赛规模的实际情况确定。
3.单项奖由专家委员会提出设立,报竞赛委员会批准。
4.优秀组织奖由组织委员会对竞赛组织中表现突出的单位进行提名,报竞赛委员会讨论通过确定。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以下简称“节能减排竞赛”)是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竞赛目的在于,通过竞赛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重要意义的宣传,增强大学生节能环保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扩大大学生科学视野,提高大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
第二条 节能减排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部分高校承办,赞助企业协办。
第三条 节能减排竞赛每年举办一次,原则上申报时间为1月份,竞赛时间为8月份。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四条 节能减排竞赛设竞赛委员会,竞赛委员会下设专家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
第五条 竞赛委员会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聘请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部分高校有关负责人与专家教授组成。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秘书长一名、委员若干名,聘期与该届教指委委员聘期相同。秘书处设在浙江大学。根据工作需要,竞赛委员会可聘请顾问若干名。
第六条 竞赛委员会工作职责:
1、制订、审议、修改竞赛章程和评审规则;
2、聘任专家委员会成员;
3、确定获奖比例;
4、讨论和确定竞赛的承办单位;
5、负责涉及竞赛活动的其他重大问题。
第七条 专家委员会成员由竞赛委员会聘请。设顾问若干名,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委员若干名,秘书长一名,副秘书长一名,秘书若干名。
第八条 专家委员会工作职责:
1、根据评审规则制定本次竞赛的评审实施细则;
2、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并确定获奖作品等级;
3、负责处理竞赛过程中的有关专业技术问题。
第九条 组织委员会由承办单位有关人员组成。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委员若干名,并根据工作需要下设若干工作组。具体组织形式由承办单位自定。
第十条 组织委员会工作职责:
1、根据竞赛委员会的决定,实施竞赛的组织筹备工作;
2、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竞赛;
3、负责竞赛所需的经费。经费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学校的相关财务制度。
第三章 参赛资格和作品申报
第十一条 参赛学校为普通高等院校。参赛队员应为在竞赛报名起始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
第十二条 申报参赛的作品以小组申报,每小组署名的学生不超过7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参赛作品应为能体现申报小组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独立完成的成果作品。为体现节能减排特点,竞赛完全采取网络申报方式。
第四章 作品展示、出版和学术交流
第十三条 参赛作品在现场展览或演示,供专家委员会评审和其它人员观摩。
第十四条 组织委员会在竞赛期间,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如:报告会、论坛、讲座、专家点评等,加强对节能减排活动的宣传。
第十五条 竞赛委员会拥有参赛作品实物模型、结集出版竞赛获奖作品介绍及评委评语的使用权。参赛作品可由作者自行取回,不取者概不退还。
第五章 奖 励
第十六条 节能减排竞赛设立等级奖、单项奖和优秀组织奖三类奖项。
第十七条 等级奖设特等奖(可空缺),不超过有效参赛作品总数的1%、一等奖不超过有效参赛作品总数的5%、二等奖不超过有效参赛作品总数的10%、三等奖不超过有效参赛作品总数的20%,另设一定数量的鼓励奖,具体比例由竞赛委员会根据当年参赛作品规模的情况在网评后确定。
第十八条 入围决赛作品未到决赛现场参赛的作品,以放弃决赛处理,不参加二等奖及以上等级奖项的评选。
第十九条 单项奖设立由专家委员会提出,报竞赛委员会批准。
第二十条 优秀组织奖,由组织委员会对竞赛组织中表现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
第二十一条 对参赛获奖的学生和单位,给予不同形式奖励。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通过预审的作品,设置十五天公示期。若收到投诉或异议,由竞赛委员会秘书处组织调查,并上报竞赛委员会讨论。经调查确认有违规行为的,则取消该作品参赛资格,并予以通报。
第二十三条 竞赛承办单位可以使用节能减排竞赛委员会的名义寻求赞助和冠名,经主办单位审核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四条 为了补充竞赛所需经费,参加全国竞赛作品的作者所在学校应交纳一定数额的参赛费。
第二十五条 竞赛要提倡节约,体现节能减排精神。
第二十六条 本章程未尽事宜,由节能减排竞赛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章程自节能减排竞赛委员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解释权归竞赛委员会。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
二OO九年九月十四日 由教育部高教司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浙江大学承办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于2008年12月4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正式拉开帷幕。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唯一由高等教育司办公室主抓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
本届大赛是教育部“环保全民行动”之“学校行动”的主要内容,高校作为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的重镇,参加人数多、覆盖面广,不仅有本科生、硕士生,还有不少博士生积极组队,自2008年7月启动以来,共向竞赛组委会上交了500余件作品,分别来自包括西藏自治区在内的26个省、市、自治区近90所高 校,参赛学生近三千名。参赛作品类型多、专业性强、涵盖面广,涉及了能源、机械、资源、建筑、电气、海洋、社会、经济、矿业等多个领域。
教育部高教司办公室主任康凯先生在开幕式上指出,节能减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目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和开展,通过第一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我们所得到的不仅仅只是结果,还需要通过此次竞赛辐射开来,增强竞赛的社会服务功能,增强其持续性、外延性影响。
正式比赛为期三天。最终入围决赛的100件优秀作品来自55所高校,不仅有涉及关系到国民经济重大发展的能源生产问题,如海上风力发电平台,太阳能梯级开发热利用系统及生物质能利用系统等作品;也有贴近日常生活节水节电的小发明、小制作,如厨房节能小助手,新型节能开关电源,厨余堆肥机等;还有一些作品紧跟“节能减排”领域的学术研究前沿。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当代学子科技创新的能力和 新思维、新思想,生动反映了大学生对环保的热情关注、深入思考和大胆实践,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全民环保运动”。
节能减排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每年举办1次,旨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重要意义的宣传,提高大学生创新设计、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同时,通过此次竞赛,能够有效加强教育与产业的 联系,推动中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真正实现产业化。
第一届部分获奖作品名单
特等奖(5项) 序号 作品名称 参赛学校 1 用于灭活空气中细菌和病毒的滑动弧放电——臭氧联合装置 浙江大学 2 离心泵前置导叶——一种新型节能装置的研究 清华大学 3 用于监控摄像机的太阳能半导体制冷系统 华中科技大学 4 风电混合动力车 大连交通大学 5 液控节电多功能饮水机的设计 上海电力学院 二、一等奖(25项) 序号 作品名称 参赛学校 1 水葫芦能源化利用制取氢气和甲烷 浙江大学 2 新一代绿色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装置——连续再生微粒捕集器 湖南大学 3 一种改善制冷系统的节能型极化冷冻油添加剂(PROA) 上海理工大学 4 高校分类用电的节能减排方案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5 微生物燃料电池 江苏工业学院 6 火床炉燃烧状态监控系统 南京理工大学 7 规模化猪场粪便污水生物处理及资源化工艺 湖南科技大学 8 太阳能梯级开发热利用系统及关键装备 南京工业大学 9 基于帆动力的海上风力发电平台 哈尔滨工程大学 10 废水二次利用的装置 重庆科技学院 11 稀土活化床催化/臭氧氧化水处理系统 南京师范大学 12 “新概念” 太阳能电动车 德州学院 13 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模型 大连理工大学 14 有机废水净化固定化细胞光合产氢集成发电系统 重庆大学 15 渔家乐——海岛渔村节能减排建筑设计 烟台大学 16 模块化减速带发电系统 华中科技大学 17 低倍聚焦太阳能光伏发电与热泵制热一体化系统 东南大学 18 低品位废热驱动的高效可靠型固化混合再吸附制冷系统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 19 节能型自动插板(调制解调器、路由器用) 贵州大学 20 陶瓷辊道窑双拱顶结合急冷管余热利用开发 景德镇陶瓷学院 21 可利用低品位热源的热声压缩机 浙江大学 22 电厂凝汽器高压水射流在线清洗机器人 中国矿业大学 23 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热水器 东南大学 24 新型低噪高效燃气轮机燃烧器 浙江大学 25 燃煤烟气中CO2、SOX、NOX联合脱除及其产物资源化利用 浙江大学 六、优秀组织奖 清华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科技大学 山西大学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东南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德州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四川大学 贵州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承办。比赛开幕式于2009年9月12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光谷体育馆正式举行。
自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去年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第二届节能减排竞赛已由原来的88所高校505件参赛作品发展成为今天收到的168所高等院校的报名申请。其中,985高校21所,211非985高校25所,一般本科100所,高职高专21所,军事院校1所。最后收到来自包括西藏、新疆在内的25个省区市,159所高校提交的有效作品共1620件,涉及能源、机械、建筑、电气、海洋等领域,是上届数量的3倍多。竞赛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教授对参赛规模和竞赛影响不断扩大表示欣喜,并呼吁大家节能减排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他说:“看到这么多的大学生参赛,使我对节能减排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为期三天的决赛里,经过专家审查,共评选出111件创新科技成果,进行最后的角逐。这些作品主要涵盖了三大方面,分别是涉及关系到国民经济重大发展的能源生产问题,如基于低温法的沼气规模化集输技术,直接空冷火电站废热再利用系统及建筑节能现场无线检测系统等作品;贴近日常生活节水节电的小发明、小制作,如便携式节能环保汽车洗刷器,温控节能饮水机,家用无线射频数字电表等;还有一些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类作品,如《绿色公厕——未来城市公厕设计的探索》等。
在闭幕式上,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进行致辞。他谈到,此次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在节能减排领域的拔尖人才,为大学生关注节能减排、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理论转化为实践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同时,竞赛对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节能减排学校行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广大参赛高校利用节能减排竞赛平台,很好地促进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参赛同学通过竞赛更多的接触到了社会和业界,认识到了能源环境领域面临的深刻问题,开拓了自身的视野,更多地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更好地进行多学科的交叉与合作。在竞赛中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选手和出色作品也折射出当代大学生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开阔的科研思维和敢于探索实践的勇气。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路钢表示,节能减排对于大学生而言,既要从小处入手、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又要大处着眼,开发绿色能源科技,此次大赛正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加强了高校科研教学多个领域的合作,对于实现国家的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届特等奖获奖作品及简介
9月14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决赛在华中科技大学落下帷幕。
经过三天专家评审,浙江大学的“处理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自由基强化催化过滤式脱除装置”和“基于轮毂电机的混合动力概念车”,华中科技大学的“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创新设计”和“高效节能低热阻LED光源”,大连大学的“节能自动刷地机”以及江苏大学的“低能耗变量喷洒喷灌机组研制及节能供水研究”等六项作品荣获特等奖。21支队伍获得一等奖,73支队伍获二等奖,此外,安徽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31所高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赛竞赛委员会主任岑可法教授,对比赛中大学生们提出的新的奇思妙想大加赞赏,称他们的作品为节能减排提供了参考。
【特等奖作品】
处理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自由基强化催化过滤式脱除装置(浙江大学):
我国能源消费量增加迅速,但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减排形势严峻,且面临控制多种污染物的难题。目前,火电厂对烟气的控制一般采用单独脱除的方法,导致了尾部烟气净化系统的复杂和治理成本的提高。
本作品提出一种自由基强化催化过滤式协同多脱的方案,该技术将自由基氧化、碱性吸收、化学催化及布袋过滤的作用有机融合,以达到粉尘、SO2、NOx、Hg、VOCs等多种污染物的高效联合一体化脱除的目的。本技术的亮点在于,将等离子放电与催化剂结合,降低了催化剂的活化能,提高了脱除效率;将催化剂用编织和浸渍技术与过滤有机结合,研制成催化剂复合型布袋。
该技术可应用于工业烟气污染物排放控制,以解决现有烟气污染物单独脱除方式不能满足环保排放标准的问题,同时为实现工业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协同脱除提供了可行方案,对环保起到积极作用。
节能自动刷地机(大连大学):
这是一款中型的全自动节能刷地机,结构简单、外形美观、体积小、重量轻,清洗效率高,水箱容量大,操作简便,本机适用于酒店大堂、工厂车间、办公区域、商场、超级市场中硬质地面的清洁,喷水、刷洗、吸污同时完成。刷子水平移动与小车前进方向垂直,清洗效果更佳。本机构采用轮轴带动偏心轮驱动,无需电机带动,且集自动洒水、刷地和吸干三种功能为一体,刷地轻松、快速,可大幅度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清洁效率。操作简单,刷子触地压力可调,将刷子的触地压力可调三个等级:空挡、轻档、重档,在推往目的地的途中可使其定为空挡,不仅减少了摩擦力,换挡时只需拉开卡位板,选好档位后,再将其复位即可,洒水开关设在调节。车后,操作人员可随时。
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创新设计(华中科技大学):
目前,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开发主要局限于大型并网风力发电机上,而对小型风力机的研究较少。作品立足于小型风力机设计,对一种典型的垂直轴叶片(S型)进行改进,以求得到一种更适用于小型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形式。
传统的S型垂直轴风力机叶片是通过螺旋线扭转成为一个整体,存在一些缺点。作品使用计算机仿真和风力机叶片设计技术设计出新的S型风力机,以弥补传统S型风力机的缺点。
高效节能低热阻LED光源(华中科技大学):
能源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能源将面临紧缺,因此节约能源保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推行照明节电技术节约电能是节约能源的一种途径。
照明节能的基本原则应是保证不降低工作场所的视觉要求下,力求减少照明系统中的能量损失,最有效地利用电能。目前照明系统采用手动开关,经常出现没有及时开关的现象,从而也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
本系统设计的LED智能照明系统克服了以上的缺点,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首先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测室内是否有人,如果有人就启动LED灯照明,否则关闭LED灯,从而实现自动开关灯,避免用户忘记关灯浪费电能。
当有人在室内,LED就已经启动,启动后会通过光敏电阻自动检测室内环境的光强,然后根据光敏电阻的阻值来调节LED的亮度,当室内光强大时,LED灯的亮度就调低,反之就亮度调高。如果白天的亮度达到一定程度,LED就会自动关闭。
系统还增加了一个手动控制功能,方便用户操作。用户可以通过PT2262遥控器来自动、手动的切换,同时还有亮度增加、减小和关灯、开灯键。给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基于轮毂电机的混合动力概念车(浙江大学)
21世纪以来,能源与环境问题愈加凸出。作为一种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汽车消耗了大量的石油资源,其尾气排放成为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在此背景下新型动力汽车的开发越来越得到重视。作品设计了一款基于轮毂电机的混合动力概念车,后轮采用单缸汽油机驱动,前轮由两个轮毂电机驱动,两套动力系统之间不存在任何机械传动,依靠“地面连接”实现混合动力的概念,省去了现有混合动力汽车上昂贵的传动系统。集成在轮毂内的轮毂电机驱动力直接作用于轮胎上,舍弃了传统的机械传动部件,降低了机械传动损耗,并且车轮在布置方面不受传动系约束,利于整车结构的布置。开发了整车动力总成控制系统,控制策略为:车辆在怠速时关闭发动起,启动时由电机启动,低速时纯电机驱动,当车速达到一定速度时启动发动机,同时关闭电机,有效地利用了电机低速大扭矩的特性,避免了发动机工作在油耗和排放较差的怠速、低速工况区,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此外,还研究了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将车辆在制动过程中浪费的能量部分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有一定的节能效果。
低能耗变量喷洒喷灌机组研制及节能供水研究(江苏大学)
设计了一种低能耗变量喷洒喷灌机组,主要包括变量喷洒喷头和喷灌泵。对机组运行进行能耗分析,提出确定泵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由理论分析得出任意形状喷洒时,在喷头相应旋转角度下,其射程与所需流量、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根据管路特性曲线,确定泵运行于工况点时所需供给的流量、扬程。通过变频调速实现泵的要求,达到任意形状变量喷洒,同时起到节能的效果。并对机组LabView仿真试验,得到采用变频调速方式可以使喷灌系统实现正方形的变量喷洒。对变量喷洒喷灌机组进行节能效益分析,假设不增加全国喷灌用水量,仅将目前的所有喷灌系统换成低能耗变量喷洒喷灌机组及其节能供水策略,可以带来平均每年节省2。55亿m3灌溉用水的社会效益。按每年喷灌机组需求以5%的速度增加,每年可以为国家带来1800万元的经济效益,和每年带来0。27~0。45万kW的能量效益。本设计首次将变量技术与节能供水策略相结合,使喷灌机组在实现变量喷洒同时,能够降低能耗,达到节水节能的效果。

⑹ 南京科技馆的参观记

南京科技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宁南新区、美丽的花神湖畔,占地约30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场馆占地3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它包括:科技馆主体场馆、科技影院及风景秀丽的园区,是一座集科技、人文、艺术、旅游为一体的科技化主体公园。目前,它已经成为南京市百万青少年及周边城市青少年、小朋友们最喜爱的科普教育场所。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所处的是本馆的科技公园,这是一座以自然园林风格为特色的科技主题公园,公园共分为三个景区,即户外娱乐区、户外休闲区和风景游览区。

在户外娱乐区我们首先看到的这些大型展项,是青少年朋友非常喜爱的拓展性攀岩训练项目。“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攀岩运动以其独有的登临高处的征服感吸引了无数的爱好者,由于攀登高山对普通人来讲机会很少,所以拓展性攀岩训练作为一项独立的、被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运动迅速在全世界普及开来。青少年和小朋友们可以在攀岩拓展性训练中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
首先我将带领各位参观本馆的宇宙探密展区。这个展区位置最高,设在科技馆的顶楼。
宇宙探密展区分为星际幻想、体验探险、太空剧场、探索之路、数码微观世界等几个小展区。在这里,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宇宙、了解太阳系、了解航天知识,还可以通过参与性活动,对星际幻想展区进行神秘的探索。
卫星技术是尖端技术之一。如果掌握了它,可以使我国的科学技术实现新的跨越。然而,要把卫星做出来,也很不容易。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飞上了天。许多参加卫星研制任务的同志激动得热泪盈眶,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我旁边的这颗就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模型。
当这颗卫星从浩瀚的太空向地球传来清晰悦耳的“东方红”乐曲声时,当时的中国大地全都沸腾了,亿万人民走向街头为我国成功发射卫星,进入太空研究领域欢呼跳跃,同时也体现出当时我国的经济,科技,社会和军事能力发展水平。
它对面的这件展品是按1比1比例制作的 “勇气号”火星探测车模型。2003年6月,美国向太空发射了这个火星探测车。探测车历时6个多月,于北京时间2004年1月13号到达火星,并在火星上进行了探索研究活动。
勇气号全重175公斤,长2.1米,宽1.6米,高1.5米。
通过投影播放的是探测车经历长达6个多月的艰辛历程,安全降落在那遥远而神秘的星球上的真实画面。
这是探测车的摄像机在拍摄火星照片,机械手在采集火星表面上的土壤和矿物,然后经过电脑分析处理将数据传回地球,帮助人类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
在我右手边陈列的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升空模拟,这套系统包括运载火箭、发射塔架、发射指挥中心和投影演示等部分组成。它模拟的是由长征2F火箭运载神舟飞船到太空工作以及返回舱返回的全过程。
当火箭点火、升空继而飞出人们的视线后,游客朋友可以通过上面屏幕,追踪观察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一级火箭分离、抛出整流罩、箭船分离、太阳能帆板展开、飞船入轨运行,以及返回舱载着宇航员重返大气层,安全降落到预定回收地点的情景。
我们接下来进入的是太空剧场展区。在这个展区设置的太空座椅、空间站、三维滚环、火箭展示等大型项目,您可以亲身感受航天员们训练的艰辛,尽情体验太空遨游的乐趣,从中了解我国火箭的发展历程。
那么我旁边的这个悬在半空中的就是伞翼机,通过操纵杆,控制滑翔爬升、俯冲,或向左或向转。屏幕上,将同时显示您滑翔的速度与高度,能尽情领略在群山与白云之间自由翱翔的刺激,几分钟后,还会显示您成功着陆的画面。
在我们探索宇宙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了在广阔的宇宙里地球并不是唯一的星球,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也日益增加,目前被我们人类所认知的金,木,水,火,土等八大行星,在我们科技馆也做了相关的展示。比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八星称重。它让您了解到,当你置身在太阳系各个行星时,身体重量发生的各种变化。
请各位随我穿越时光隧道,探寻星际的奥秘,观看我国及其它一些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天文仪器模型。
在这里,还能从中找到一些有趣问题的答案呢。比如,浑仪和简仪的区别?古人没有闹钟如何计时定时?如何通过地球仪快速方便的了解地球位置?如何知道星星的位置而又不受气候的影响?
前方通过沙盘和实景,介绍了湿地、森林和沙漠的形成与特点,以及对人类生态平衡的影响。加上地震模拟、洪水模拟、火山模拟,以及人造生态实景、各类动植物模型等展品,让我们了解到地球的地质形态。
通过游客亲身参与模拟地震,以及火山、洪水、龙卷风等演示项目,从而引起游客对自然灾害的感性认识。那就是人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要倍加保护人类的家园。
这里是海洋历险展区。在这里,我们通过参与虚拟抓鱼、海底历险,以及模拟航海等五件大型展品,让游客深度感受海洋的奥妙,亲身体验扬帆出海远航的惊险与乐趣。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我们一直呼吁的话题,我们即将进入的展区便是提倡游客朋友们要有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随着工业废水的大量产生,煤、石油等不可生资源的枯竭,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利用新兴能源发电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现在各位看到的这件展品,就是用来演示五种不同的能源是如何发电的。
请观众随意选择一种发电模式,按一下沙盘边缘相应的按钮,对应的模型便会自动进行演示。如今水源污染现象日趋严重,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工业废水可不可以经过处理达到净化标准,再次利用呢?这件动态仿真工业废水处理演示装置,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答案。请看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废水池中的废水通过水泵和流量计被输送到微电解床中,在微电解床中与铁屑和碳粒发生化学反应,将fe3+转化成fe2+ 作为混凝剂,随废水一起到混凝槽上部的混合器中,加入碱液调节废水成弱碱性,同时加入少量高分子絮凝剂产生混凝作用,使水中的胶体污染物附着在絮体上,以上是一级处理过程,被称作化学处理;经过一级处理的废水再进入二级处理系统,微生物在曝气池中将有害的物质分解成简单的无害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在二沉池中,活性污泥和已经处理的废水进行固液分离,这是二级处理过程,是生物处理,三级处理利用石英砂和鹅卵石过滤水中的杂质,吸附柱里黑色的是活性碳,去除水中的异味,这是物理过程。经过三个步骤处理的水可以用来养鱼和灌溉。
接下来进入的就是智慧主人展区。这里大多运用了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技术。在这里能体验到进演播厅的感觉,也能体验到全息的音响带给您的是超级逼真的音质感受,还可以踢足球,打排球等等,可以在这里感受到虚拟技术带来的运动体验。
前面红色的区域是我馆区别与其他场馆,特别设立的整体消防展区,它以“观赏性、趣味性、先进性、教育性、互动性”为总体要求设计,以制作实体动态模型为主,共分消防基本知识、常见火灾类型及灭火演示、火灾报警、消防出救联动展示、火灾逃生实影演示等部分。让观众在娱乐中获取知识,加深了解。在这个展区,游客可以在模拟的火场中进行逃生演习,可以通过演练选择正确的灭火器材,寻找准确的灭火点,还可以通过幻影成像技术,观看高层灭火的全程实景。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就是机器人展区:这个奇妙机器人采用的是电动驱动器,它通过齿轮、链条、连杆等传动机构,驱动机器人做出各种动作。这个机器人身上还装有触觉、光电、声音三种传感器,这样,机器人就有了“触觉”、“视觉”和“听觉”的功能。吹奏萨克斯机器人具有人工唇和人工喉,依靠气压装置,能抑扬顿挫地吹奏出优美的萨克斯乐曲。
一路走来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又引起了我们想了解人类自己。人类起源展区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人类的发展过程,和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副产品,像四大发明等等。在这里还可以看到放大了的心脏模型,人体骨骼模型,它向我们揭示人体科学与人体构造的奥秘,展示了人体内各个组织与器官的功能作用。
这是一组互动的人体骨骼演示模拟。当参与者和人体骨骼模型,各自踩动由传动机构相连的脚踏车后,这时,利用半透半反镜的原理,我们可以观察到参与者的腿部与人体骨骼模型中的腿骨运动姿态完全“叠合”了
这就是心脏模型。这个模型显示心脏主要由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和瓣膜构成。请观众细看心脏工作的全过程。
请各位透过有机玻璃外壳,观看人体内部被解剖的各种器官,以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命发生机制等主要器官的功能演示。
最后我们来到的“人形机器人”展区可以说是二楼的亮点
在西周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记载的机器人。春秋后期,我国著名的木匠鲁班,在机械方面也是一位发明家,据《墨经》记载,他曾制造过一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三日不下”,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的智慧。
机器人可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执行预先编排的程序,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我馆所展示的是我国第一代机器人,它拥有17个自由度,现在的机器人已经发展到59个自由度,增加关节灵活性。可见人类的聪明与智慧,在机器人这个领域里是不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与发挥?

科技与人文相融合,自然与艺术相呼应。南京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作为南京市未成年人和全省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广大青少年朋友认知科学、了解科学、掌握科学而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提高;为推进人类不断攀登科学高峰;为创造人类更加科学、更加文明、更加美好的明天,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阅读全文

与废水处理实验装置演示模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南瑞网络安全检测装置报价 浏览:811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课程设计方案A 浏览:108
尼尔机械纪元有多少个辅助机 浏览:712
制冷杯原理是什么 浏览:585
洛阳轴承厂大量精简员工怎么了 浏览:806
混凝土的机械拌和设备有哪些 浏览:482
地暖暖气片阀门开关方向 浏览:48
青岛电动工具回收地址 浏览:63
预作用报警装置的压力表管路 浏览:586
阀门NKZ941H什么意思 浏览:268
execl智能工具箱找不到 浏览:318
乙酸丁酯的制备实验装置 浏览:453
风冷制冷量怎么计算 浏览:870
什么仪器能打三点一线 浏览:545
如何从另一台设备播放音乐 浏览:347
百度文库自动上料装置 浏览:228
设备树节点在哪个阶段解析 浏览:510
工厂里ag是什么设备的缩写 浏览:596
朗博电动工具官网 浏览:951
仪表的仪拼音怎么写 浏览: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