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光合作用需要某种原料的实验装置和方法.请你动动脑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将天竺葵放
(1)A组装置与B组装置的区别是B里面是清水,A里面是25%的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清水没有此功能,故A、B两装置内B里面有二氧化碳,A里面没有二氧化碳.由于惟一变量是二氧化碳,所以该实验探究的应该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或者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由于A、B装置存在惟一的变量二氧化碳的有无,故A组与B组为对照组,B组对A组起对照作用.
(3)25%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4)由于A叶片所处的环境没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A叶片由于缺乏原料而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因此遇碘不能变蓝色.
(5)通过AB两处实验现象的对照,可以得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对照
(3)吸收二氧化碳
(4)A;光合
(5)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Ⅱ 为探究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①为使实验达
(1)①因为此装置来证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因此就要将该装置放在光下;②观察是否有气泡进入试管,如果有气泡进入试管,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③氧气有助燃的性质,此装置中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能够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复燃,说明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从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
(2)根据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
光 |
Ⅲ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
(1)甲装置用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该装置放在温暖的专光下,照属射一段时间,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表明收集起来的气体有助燃作用,而氧气能够助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 (2)分析表中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 (3)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因此,利用乙装置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为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对该装置进行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红墨水向左(或左方)移动. (4)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增加光照强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 故答案为:(1)氧气; (2)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评分标准:写实验结果的不能给分,如“试管与台灯的距离越远,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少”) (3)遮光;左(或左方); (4)有机物;①合理密植;②间作套种.
Ⅳ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进行了如下实
(1)该实验小组以二氧化碳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内原料是二氧容化碳,因此该科学探究提出的问题应该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2)实验前,为避免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将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24小时;以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3)在步骤③后迅速将一点燃的蜡烛放入甲装置,蜡烛将很快熄灭,这说明甲装置内的氧气含量大大的减少了,原因是甲装置内由于缺少二氧化碳,装置内的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而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生理活动. (4)若用图中的甲装置来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则应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取走,否则就不能说明装置内出现的水珠是植物的叶片散失的,也有可能来自于小烧杯内的溶液.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2)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3)吸收氧气 (4)②
Ⅳ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光合作用需要某种原料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按图示装置好
(1)25%的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该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原料的实验装置. (2)A组装置与B组装置的区别是B里面是清水,A里面是25%的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清水没有此功能,故A、B两装置内B里面有二氧化碳,A里面没有二氧化碳.由于惟一变量是二氧化碳,所以该实验探究的应该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原料.实验中,A叶片起对照作用. (3)A组装置是25%的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A组装置里就因缺少二氧化碳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由于A叶片所处的环境没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A叶片由于缺乏原料而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因此遇碘不能变蓝色. (5)选作实验的植物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在实验前应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为的是将通过呼吸作用将叶片中原来的有机物转运和耗尽. (6)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 (2)对照; (3)吸收二氧化碳; (4)A;淀粉; (5)将叶片中原来的有机物转运和耗尽; (6)脱去叶绿素
Ⅵ 如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
(1)分析步骤可抄知,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二氧化碳浓度). (2)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叶片上浮时间缩短,说明随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强. (3)由题意可知,植物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是30℃,若将温度由30℃调节到25℃,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圆叶片上浮的时间缩短,图乙曲线中bc段将向下移动. (4)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叶肉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而导致水平下降. 故答案为: (1)CO2浓度(NaHCO3溶液浓度) (2)逐渐增强 (3)下 (4)失水
Ⅶ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三个装置:植物、培养液、隔板、光
(1)实验前要对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除去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如果叶片内残留有以前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实验结果就会不明显,为了排除原有淀粉的干扰,放到黑暗片一昼夜,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淀粉,原来的淀粉消耗完后,就不会干扰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2)甲组装置与乙组装置的区别是甲里面是清水,乙里面是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清水没有此功能,故甲、乙两装置内甲里面有二氧化碳,乙里面没有二氧化碳.因此甲、乙两装置中叶片所处的环境,惟一变量是二氧化碳,故甲组与乙组起对照作用.所探究的问题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 (3)由于乙装置,使植物所处的环境没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乙装置内的植物由于缺乏原料而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因此遇碘不能变蓝色.从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 光能 |
Ⅷ 如图为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乙瓶中应添加的液体是______,其作用是___
(1)乙瓶检测CO2是否过滤彻底,故可以利用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对二氧化碳进行检测,丙瓶中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目的是检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2)逐渐减弱玻璃钟罩的光照强度直至完全用黑布遮住,使阳光不能射入,则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减少了【H】和ATP的生成,进而影响2C3化合物+4NADPH+AT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