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媒体艺术之互动影像装置艺术的目录
序
第一章 新媒体艺术概述
第一节 新媒体艺术
第二节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
1.2.1 新媒体艺术的起源
1.2.2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
1.2.3 新媒体艺术在国内的发展
第三节 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形式
1.3.1 虚拟现实装置艺术
1.3.2 远程交互装置艺术
1.3.3 互动影像装置艺术
1.3.4 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
1.3.5 其他创作形式
第四节 新媒体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1.4.1 新媒体艺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1.4.2 新媒体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交叉融合
第五节 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
1.5.1 互动性
1.5.2 高科技性
第二章 互动影像装置艺术概述
第一节 影像艺术与装置艺术
2.1.1 影像艺术
2.1.2 影像艺术之父——白南准
2.1.3 影像艺术与装置艺术的结合
第二节 互动影像装置艺术
2.2.1 认识“互动”
2.2.2 影像
2.2.3 互动装置
2.2.4 互动影像装置艺术
第三节 互动影像装置艺术的凸显特征
第三章 互动影像装置艺术作品的结构
第一节 “互动”的方式、界面和技术
3.1.1 “互动”的方式
3.1.2 “互动”的界面
3.1.3 “互动”的技术
第二节 互动影像装置艺术作品的构成
3.2.1 互动影像装置艺术作品的基本构成
3.2.2 媒体表现子系统
3.2.3 信息检测和采集子系统
3.2.4 传输子系统
3.2.5 计算机多媒体处理子系统
第三节 互动影像装置艺术作品的创作工具
3.3.1 互动影像装置艺术创作工具
3.3.2 互动影像装置艺术作品创作中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互动影像装置中的常见硬件
3.4.1 信息采集装置(信息输入设备)
3.4.2 效果呈现设备(输出设备)
3.4.3 数据处理设备
3.4.4 人机界面产品
第五节 常用软件介绍
3.5.1 常用图形图像编辑软件
3.5.2 常用动画编辑软件
3.5.3 常用音频编辑软件
3.5.4 常用视频编辑软件
3.5.5 常用媒体集成软件
3.5.6 虚拟现实平台软件
第四章 互动影像装置艺术创作
第一节 互动影像装置艺术创作流程
第二节 互动影像装置艺术的实施技术
4.2.1 信息检测和采集子系统
4.2.2 信息传输子系统
4.2.3 多媒体数据处理子系统
4.2.4 效果呈现子系统
第三节 信息检测和采集子系统的实施技术
4.3.1 信息与信号
4.3.2 信息采集
4.3.3 传感器技术
第四节 信息传输子系统的实施技术
4.4.1 数据传输概述
4.4.2 数据传输接口
第五节 多媒体数据处理子系统的实施技术
第六节 效果呈现子系统的实施技术
第五章 互动影像装置艺术应用和案例分析
第一节 互动影像装置艺术作品的应用案例
第二节 “虚拟鱼池”作品案例详解
5.2.1 作品创意和构想
5.2.2 系统设计分析
5.2.3 系统整体组成和功能
5.2.4 关键技术的实施
参考书籍
后记
㈡ 艺术中的装置作品指的是什么
就是指的“装置艺术”,一般简称“装置”。
这是个概念很模糊的东西,是后现代艺术兴起之后的产物,说实话我虽然是搞艺术理论的,对这个只是有个笼统的概念,根据顾丞峰的《装置艺术》一书,大致可以给出这么些解释:
装置艺术属于非架上艺术,这点可以肯定的。艺术大致分架上和非架上,架上大概就是指的传统艺术类型,而“架上”这个词源也很绕脖子,在西方没有明确的词汇对应。非架上指的就是现代艺术以来出现的装置艺术、行为方式以及视像方式;
杜尚这个人对装置艺术的出现有决定性的作用,也是一个坐标点。他的《泉》,大概是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装置作品。从这意义上说,“装置”就是将现成品直接放入与它原本世界完全不同的语境之中,使其成为一种悖论和困惑。它往往具有某种符号性的价值,用实物材料去承担人造符号的意义负载和艺术指称。波伊斯是现当代知名的艺术家,他的不少作品就是典型的装置作品,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想说周全实在不容易,只会更混乱,就说这么多吧,希望没误导你。说通俗点,装置就是把一些日常用品经过某些艺术构思展示出来,或者制作一些构造物来表达一定的观念的艺术作品, 它或是现成品的,或是仿制现成品的,或是一种符号性的提炼,它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对机械复制时代的一种抗争和戏谑。
我个人觉得它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雕塑”,或许只是我不理解它的真谛~
㈢ 什么是装置艺术设计
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以令其演绎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
㈣ 方峻的《装置艺术项目管理体系与应用》在软装管理方面的地位有多高
就目前来说应该是NO.1,从两个方面就可以分析出来:
1、方峻个人方面分析:方峻(TFong)是中国香港多元跨界设计师。个人教育方面,先后在美国美联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学院、国立华侨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深造哲学、建筑设计、设计管理的学士/硕士/博士课程及学位。权威性方面,方峻身兼香港室内设计协会专业会员(PM00408)、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联盟会员(0281)、中国建筑师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8030),显然是得到业内专业人士认可的。获奖方面,方峻从2008年到2016年,相继获得过金外滩奖、艾特奖、金堂奖、国际建筑景观室内设计大奖金奖、亚太室内设计双年大奖等数十个奖项,个人实力可见一斑。作品出版方面,方峻先后出版过《“悟”设计》、《设计有约》第1--5集等专集作品,可谓经验丰富。
不过,只是凭借第一点说明不了这本书的地位,两者不是绝对关系。接下来我们就从书籍本身以及软装管理这个行业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我认为它就是软装管理方面的第一书。
2、书籍本身方面分析:
首先,《装置艺术项目管理体系与应用》这本书是凝聚了方峻个人逾二十年的设计与管理经验梳理和淬炼而成,含金量十足。
其次,从软装行业本身来分析, 在中国,设计从清末到改革开放之间有一段很长时间的空白,所有的设计在那个时期都难以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设计应用才真正开始其发展历程。尤其近20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设计行业亦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然而,从设计师层面看,中国的设计师很多都是才华横溢的“独行侠”,不少都是单枪匹马,懂软装精细化管理的设计师微乎其微。而从设计产业的层面看,尽管如今中国的设计公司数量庞大,如雨后春笋,且形态多样,但普遍存在规模小,原创力不足,商务成本高等问题。显然,这是企业过于注重设计而忽略管理的后果。和企业一样,行业内探讨软装管理的书籍也不多,有的对软装管理划分的不合理,有的没有找到软装管理的痛点,只是在隔痒挠靴。而这本书结合了方峻二十年的个人经验以及国外先进的运营管理制度,对软装管理行业来说算是一个里程碑的作品。可以说,此书的面世,标志着中国软装行业正式走进了软装艺术精细化管理新时代。
综上所述,就目前来说,《装置艺术项目管理体系与应用》称得上是中国陈设(软装)精细化管理第一书!
㈤ 有哪些和书籍有关的装置艺术
之前把 Kindle 借人体验,对方表示除了「非常像纸书」外,也没有什么感想。从书本身来看,书的内容、字体、排版、装帧,书的结构和材料,都可以拿来做文章,比如 artist’s book gallery [艺术家手制书] 。结构可以折叠立体,字体排版可以为所欲为书,结构和材料更无限制,只要能拼成书的样子即可。国内有像朱赢椿、皇甫珊珊设计的《虫子书》 (豆瓣) 等。作为创作 / 传播媒介,书是最方便——却未必是最高效的手段。在物料触感依然重要的今天,撑开一本书时,心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份敬意。之前说是实体书店式微,后来逛购物商场,依然能找到一间装修明亮的书店。入口摆放着颇有品味的畅销书,辅以咖啡厅和文房具,收益似乎不是问题。怎么样才算是一本书呢?只有一页算是书么?怎样的书算装置[这个问题不重要]。自出版 / 地下杂志 / 独立杂志 [Zines] 一直处于边缘状态,也许在外形上不及正规出版社光鲜,内容没有专题书籍丰满,但却是个人研究创作最称手的媒介。不一定非要像劳森伯格这样把书当砖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