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图示的装置做“喷泉实验”,这个实验可以说明:①容器A里的气压大于大气压 ②容器A里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第四点的解释依据是根据大气压力的“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强可内以将水银柱维持在容760mm的高度,相当于10m高的水柱高度,也就是说如图
在一个大气压力的情况下,上部真空的托里拆利管水银柱高度高出液面可以达到760mm,而换作水柱时液面高度在10米以上才能出现真空空间,所以,在实验中A球高度不可能达到距水面如此高度时,若能被充满水,说明内部原来就不存在任何空气,即处于完全真空状态。
Ⅱ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实验现象(如图),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1)图Ⅰ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
(1)该装置中形成喷泉的条件是烧瓶中的气压变小;
A、HCl易溶于H2O,所以能使烧瓶中的气体迅速减小,能形成喷泉,故A不选;
B、O2不易溶于H2O,所以不能使烧瓶中的气体减小,不能形成喷泉,故B选;
C、SO2和NaOH溶液能迅速反应,能导致烧瓶中的气体减小,所以能形成喷泉,故C不选;
D、CO2和NaOH溶液能迅速反应,能导致烧瓶中的气体减小,所以能形成喷泉,故D不选;
故答案为:B;
(2)图Ⅱ是在锥形瓶中加入的物质能导致锥形瓶中气压变大才能形成喷泉;
A、CaCO3与稀硫酸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生成二氧化碳比较少,导致锥形瓶中的气压变化不大,不能形成喷泉,故A错误;
B、稀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不生成气体,不能导致锥形瓶中的气压变大,故B错误;
C、锌与稀盐酸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导致锥形瓶中的气压变大,所以能形成喷泉,故C正确;
D、NaCl与稀HNO3反应不生成气体,不能导致锥形瓶中的气压变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图Ⅰ和图Ⅱ两套装置,均产生压强差,形成喷泉,图Ⅰ是减小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而图Ⅱ是增大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
故答案为:图Ⅰ是减小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使其小于大气压,而图Ⅱ是增大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使其大于大气压;
(4)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图Ⅱ原理相似,故答案为:图Ⅱ.
Ⅲ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1)图Ⅰ为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
(1)极易溶于水或气体与溶液易发生化学反应可形成图I中喷泉,A、C利用气体的溶解性形成喷泉,B中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喷泉,而D中NO不溶于水,不能形成喷泉,故答案为:D;
(2)图Ⅱ的锥形瓶中,C、D中发生钝化,A不发生反应,只有B中生成NO,瓶内气体增多,则B可形成喷泉,故答案为:B;
(3)图Ⅰ和图Ⅱ两套装置,均产生压强差,形成喷泉,图Ⅰ是减小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而图Ⅱ是增大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故答案为:减小;增大;
(4)①如果关闭活塞c,打开活塞a、b,再挤压胶头滴管,有氨气的瓶内气压减小,HCl与氨气结合生成氯化铵,则观察到HCl气体进入到盛有NH3的集气瓶,产生大量的白烟,故答案为:HCl气体进入到盛有NH3的集气瓶,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在①操作的基础上,打开活塞c,瓶内气体减少,外压大于内压,形成喷泉,则现象为①②两烧瓶同时产生喷泉,故答案为:①②两烧瓶同时产生喷泉.
Ⅳ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形成压强差.(1)图Ⅰ是化学教材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夹持仪
(1)极易溶于水或气体与溶液易发生化学反应可形成图中喷泉,A、C、D均可内形成喷泉容,而B中氧气不易溶于水,则不能形成喷泉,故答案为:B;
(2)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可形成喷泉,则选择的物质与冷水接触放出大量的热即可,只有A中生石灰与水混合放出大量的热,BD中热效应不明显,C中吸热,
故答案为:A;
(3)图Ⅲ所示的喷泉实验装置,利用气体的热膨胀打破压强平衡即可引发喷泉实验,则方法为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受热膨胀,赶出玻璃管内空气,氨气与水接触,从而引发喷泉,故答案为: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受热膨胀,赶出玻璃管内空气,氨气与水接触,从而引发喷泉.
Ⅳ 化学小制作
喷泉实验的基本原理是: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大,在短时间内产生足够的压强差(负压),则打开活塞后,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想起影响气压的几个因素。根据克拉伯龙方程:PV=nRT,推出P=(nRT)/V (R为常数)。要使P变小,可改变n、T、V中的一个变量。所以减小气压的方法有三种:①减少气体的物质的量(n);②降低气体的温度(T);③增大气体的体积(V)。减少气体的物质的量有两种方法: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可把气体抽走或物理溶解,化学方法可通过化学反应或化学溶解;降低气体的温度,我们可以采用冷水浇注或用湿毛巾放于瓶底,也可以把装置转移入较低温的环境;而增大气体的体积,可以采取,升高温度(如,用热水浇注或热毛巾放于瓶底)或改变容器的体积的方法。
对于用化学方法来减少气体的物质的量的方法又和气体的溶解度、吸收液的种类有关。①气体溶解性大小会对喷泉的形成产生影响。如,易溶于水的气体、在水中溶解度不大的气体、难溶于水的气体;由于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不一样,从而就使得压强的减少不一样,是喷泉能否产生以及喷泉大小的关键。②吸收液的种类也会对喷泉的形成产生影响,不同的吸收液,与气体之间能否反应、气体在其中溶解度的大小,都决定了喷泉实验的成败。
通过分析喷泉实验的原理和条件,我们总结出了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盛气体的烧瓶必须干燥,否则甁中有液体,会使瓶口留下空气,形成的喷泉压力不大(喷泉”无力”);②气体要充满烧瓶;③烧瓶不能漏气(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所用气体能大量溶于所用液体或气体与液体快速反应。
1.形成喷泉的组合
(1)NH3、HCl、SO2、NO2 与水组合能形成喷泉。
(2)酸性气体与NaOH(aq)组合能形成喷泉。
(3)有机气体与有机溶剂组合也能形成喷泉。
(4)O2、N2、H2 等不溶于水的气体,设计一定实验条件将其反应掉,也能形成喷泉。
2.喷泉的计算
根据充入烧瓶中液体的体积可以计算烧瓶内所盛气体的纯度或平均式量。
3.喷泉的设计
关键是如何使烧瓶内的气体大量地减少。
下面连接是实验装置图
Ⅵ 喷泉实验装置图及原理
喷泉实验的基本原理是: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大气压将烧瓶下面烧杯中的扒茄世液体压入烧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
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现象:下方烧杯内的水被迅速倒吸入倒置的烧瓶中,呈现出喷泉状,且水迅速变红,呈现出红色喷泉。随着反应的进行,红色的水最后几乎充满整个烧瓶。
实验结论或原因:氨气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L水可以溶解大约700L的氨气。假设胶头滴管春肢里的水有3mL,那么这3mL的水可以吸收超过2L的氨气。一个圆底烧瓶的体积大约100mL——500mL不等,很显然这点氨气会被胶头滴管里的水吸收完全。
然后,这个烧瓶压强变小,几乎就成了真空状态。打开弹簧止水夹,烧杯下方的水就会被猛烈地倒吸入烧瓶中形成氨水喷泉,氨水为弱碱性,故溶液变为红色。
Ⅶ 氨水喷泉实验原理
就拿氨气氯化氢喷泉实验为例
氨气和氯化氢都极易溶于水 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和500体积的氯化氢 因此二者都是极易溶于水的物质
用500ml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满氨气(NH3),瓶口用带玻璃尖嘴管的胶塞塞紧,玻璃管的另一端通过单孔胶塞插入盛有浓盐酸(HCl)的塑料瓶中(装置如图所示)。打开玻璃管上的止水夹,用手挤控塑料瓶,使塑料瓶中的氯化氢气体通过玻璃尖嘴进入圆底烧瓶内与氨气接触,即可形成白色的喷烟 。烧瓶内压强减少,浓盐酸会进入烧瓶,产生白色喷泉。
只要是反应能够造成压强差的反应 都可以设计为喷泉实验 或者是易溶于水的气体、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只要能对压强造成影响 就可以
实验原理图
Ⅷ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1)图甲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某同学
(1)氢氧化钠能与二没谨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到瓶内,形成喷泉现象,要保证实验成功,必须 形成明显的压力差,所以要求二氧化碳被充分吸收(即氢氧化钠量足),装置气密性良好,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变红,所以说明溶液呈碱性,故本题答案为: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使烧瓶内气压减小,②、碱性,③、氢氧化钠浓度要大,装置气密性要良好(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根据图乙装置可知,要形成喷泉,在锥形瓶中需要形成较大的压强,把锥形瓶中的液体压入烧瓶,而要产生压强差,锥形瓶内可以产生气体,也可以利用放出的热量使压强增大,A.CuCl 2 与NaOH溶液反应不产生气体,压强不变,B.Na 2 CO 3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压强增大,C.MnO 2 固体与KClO 3 常温下不反应,压强不变,D.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压强增大,锥形瓶中加入酒精,要形成喷泉现象,需是酒精变为酒精蒸睁察粗汽,需要大量的热,所以本题答案为:①、B D,②、产生压强差,③、ACD; (3)比较两图可以看悉镇出,甲是烧瓶内气体被消耗,压强减小,产生压力差,乙是在锥形瓶内产生气体或有大量的热放出,使压强增大,所以本题答案为:烧瓶内压强减小,产生压力差.锥形瓶内压强增大,产生压力差.. (4)喷泉实验利用的原理是压强差,在生活中的应用就是喷泉,所以本题答案为:广场喷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