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将B瓶中加入约半瓶
(1)将B瓶中加入约半瓶水,立即盖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矿泉水瓶会版变瘪,说明二氧化碳具权有能溶于水的性质.
(2)将D中的二氧化碳倒入C中做性质实验时,观察到的是下边蜡烛先熄灭,上边蜡烛后熄灭,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CO2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的性质.
(3)用试管收集一试管二氧化碳,倒扣入烧杯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故答为:(1)矿泉水瓶会变瘪;(2)下边蜡烛先熄灭,上边蜡烛后熄灭,CO2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3)CO2+Ca(OH)2=CaCO3↓+H2O.
㈡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
还需要测量出桌面到底面的距离h。应满足的关系是![](//www.fbslhl.com/images/loading.jpg)
㈢ (6分)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相关化学性质。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向
(1)Ca(OH) 2 + CO 2 =CaCO 3 ↓+ H 2 O ;(2)紫色石蕊溶液变红;(3)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使容器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4)二氧化碳分别能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反应。
㈣ (2014丰台区二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打开a,关闭b,装置I中加入黑色
(1)①装置I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02 MnO2 | .
㈤ 某校探究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
【实验目的】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加热 |
㈥ 设计一个实验,检验二氧化碳是否真的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某学生为了证明植物呼吸放出二氧化碳,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其中绿色植物生长旺盛。将装置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时后观察结果。试分析: (1)该装置放在黑暗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该实验除必须在黑暗中完成外,还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有同学提出,需要同时进行另一组其他条件相同但不放植物的实验。你认为有没有意义?简述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测试学生的理解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其知识载体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而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答案】(1)让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①烧杯口及植物茎周围、两块夹板之间要用凡士林密封;②不能见光,否则植物会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2)有意义。因为该实验需要设立对照实验,即有植物的烧杯内的石灰水因吸收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而变浑浊,而对照实验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为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须的原料”,某同学制定了下列实验方案:⑴ 实验目的(略) ⑵ 实验材料和用具(略) ⑶ 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 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NaOH溶液,密封不漏气。 ② 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暗室内装有绿色安全灯。 ③ 饥饿一定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④ 取一片叶,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是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⑤ 将已脱绿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内,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有无淀粉的特异颜色反映出现。
对照组:一样的方法不过把NaOH换成水
与某同学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得出相关的资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