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下列图示的实验装置或操作错误的是()A.取用液体B.闻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A正确;
B、闻气体气味时,用手轻轻煽动瓶口,让气体飘入鼻孔,故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高温熔融物,造成瓶底炸裂,所以瓶底要铺一层细沙或水,故错误;
D、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要把导管伸入瓶底,故正确.
故选C.
❷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I高温煅烧石灰石B.II酸碱中和滴定C.III电解食盐水制Cl2和H2D.I
A.碳酸钙分解生成气体,不能将坩埚盖盖上坩埚,故A错误;
B.氢氧化钠用碱式滴定管,实验操作正确,故B正确;
C.电解食盐水,碳为阳极,铜为阴极,可用于铜的精炼,故C正确;
D.应当液面离刻度线2~3cm时改用滴定管定容,不能定容过早,故D错误.
故选BC.
❸ 下列装置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①用pH试纸测某溶液的酸碱性B.②吸收氨气制氨水C.③探究氧化性
A.用pH试纸测某溶液的酸碱性,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不能放在桌子上,故A错误;B.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漏斗应刚好接触溶液,不是深入到溶液内,故B错误;C.锥形瓶中发生反应: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氧化性KMnO4>CL2,烧杯中发生反应:Cl2+...2KI=2KCl+I2,氧化性Cl2>I2,故C正确;D.滴定过程中,需要控制活塞和振荡锥形瓶,即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故D错误;故选C.
❹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用①装置可以在实验室中制取乙炔B.图②是构成铜锌原电池的原
A.乙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气体收集方法不合理专,故A错误;
B.左侧烧杯属中发生化学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应将两边电解质溶液互换,故B错误;
C.转移液体,需要玻璃棒引流,图中缺少玻璃棒,故C错误;
D.碱石灰可干燥氨气,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且倒扣的漏斗能防止倒吸,图中装置合理,故D正确;
故选D.
❺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错误的是() A. 实验室制取氧气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向试管中
A、装置中试管口低于试管底部并夹在试管中上部,导管放置也是正确的.装置图正确; B、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正确; C、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会造成药品的污染.操作错误; D、长颈漏斗伸入液面以下,防止了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内导管位置符合要求,利用气体密度大于空气,采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图正确. 故选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