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各步骤中的填空:(1)小华
(1)小华将系于小纸板M两边中点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使纸板M在水平方版向上受到权两个力F1、F2的作用,在两个盘子里装有质量相同的砝码时,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纸板处于平衡状态.当右边盘子里砝码的质量大于左边盘子里砝码的质量时,纸板将会向右加速运动;
(2)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纸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4)小华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小,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影响;
小明实验用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车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不能消除的,实验要受到摩擦力影响,所以选择A.
故答案为:
(1)相等;相反;能;向右加速运动;
(2)转动;在同一直线上;
(3)A.
『贰』 小明同学利用图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实验.(1)小明在安装铁杆和铁圈(如甲图)时,科学而
(1)在安装、调整如图甲的实验器材时,应先固定铁圈,再调整固定版铁杆,因为底部的距离权应是固定的,而上部可以根据下部的情况进行灵活调节.
(2)图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指在90℃上面第8个小格上,因此温度计示数为90℃+1℃×8=98℃;
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3)记录的数据可见,水的温度升高到98℃后,就不再变化了,因此此时水的沸点是98℃,并且在沸腾过程中,保持这个温度不变.
(4)将水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太长,可以给烧杯加盖、减小水量或用使用热水等.
(5)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所以可能当时的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还有可能是温度计不准确或读数时有误差等.
故答案为:(1)铁圈、铁杆;(2)98;如上图;(3)98;不变;(4)给烧杯加盖(或控制水量、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等);(5)气压不是1标准大气压(温度计不准确、读数有误差、水有杂质等).
『叁』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 -1 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
(1)为了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故答案为: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 (2)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必须一次迅速的倒入,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不能分几次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否则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 故选C; (3)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方法是: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不能使用温度计搅拌;也不能轻轻地振荡烧杯,否则可能导致液体溅出或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更不能打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有热量散失, 故选D; (4)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和1L 1mol?L -1 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热57.3kJ;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程,稀氨水和1L 1mol?L -1 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热小于57.3kJ,反应焓变是负值,所以△H 1 =△H 2 <△H 3 ; 故答案为:△H 1 =△H 2 <△H 3 ; (5)第1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05℃,反应后温度为:23.2℃,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5℃; 第2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3℃,反应后温度为:23.4℃,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 第3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55℃,反应后温度为:23.6℃,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05℃; 50mL的0.50mol/L盐酸与50mL的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为m=100mL×1g/cm 3 =100g,c=4.18J/(g?℃),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Q=4.18J/(g?℃)×100g×
故答案为:-51.8kJ/mol; (6)硫酸与Ba(OH) 2 溶液反应除了生成水外,还生成了BaSO 4 沉淀,该反应中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所以不能用Ba(OH) 2 溶液和硫酸代替NaOH溶液和盐酸测中和热. 故答案为:不能;因为硫酸与Ba(OH) 2 溶液反应生成BaSO 4 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