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实验小组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实验的主要步骤:①在烧杯中
(1)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把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电路图如图1所示.
(2)由图丙所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是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
由图示电压表可知,其量程是0~15V,分度值是0.5V,其示数为9V,∵I=
,∴电阻阻值R=
=
=30Ω.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点,然后作出图象,图象如图2所示.
(4)由R-t图象可知,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为减小.
故答案为:(1)电路图如图1所示;(2)30;(3)图象如图2所示;(4)电阻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 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若烧杯内的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
(1)如图乙,抄物质从t1到t4时刻,物质是熔化过程,物质是固液共存.
(2)如图乙,物质从t1到t4时刻,物质是熔化过程,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所以t3时刻的内能大于t2时刻的内能.
(3)如图乙,该物质有熔点,是晶体;晶体的熔点是0℃;该物质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该物质在从t0到t1时刻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该物质在从t5到t6时刻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1)固液共存;(2)大于;(3)该物质是晶体(答案不唯一).
3.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用甲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写出反应的
(1)水在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由图知,b管内气体少是氧气,根据氧气有助燃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故答案为:2H2O
通电 | .
4. 小聪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1)实验时,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
(1)为了能使试管中的冰均匀受热,需要将试管中装有冰的部分全部浸没在水中,但试管不能接触烧杯底部. (2)由表中数据可知:该晶体未达到熔点(固态)时,加热2min温度升高4℃;全部熔化后(液态),加热2min温度升高2℃,所以可推测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弱. (3)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冰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4)由图可知,冰从第2min开始熔化,到第6min完全熔化完,所以熔化过程经历力6min-2min=4min;第4min处于熔化过程中,因此是固液共存状态. 故答案为:(1)试管不接触烧杯底;试管中装有冰的部分浸没水中;(2)弱;(3)使冰均匀受热;(4)4;固液共存状态.
5. 小芳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在图甲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存在
(1)温度计与烧杯壁接触(2)98(3)吸收
6.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
(1)冰的熔点为0℃,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用搅拌棒进行搅拌; (2)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不仅要探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且要观察其状态的变化;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其示数为-4℃; (3)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4)由图象知,冰达到熔点后从2min开始熔化,到4min结束,熔化时间为2min,此过程中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慢;用搅拌棒搅拌;(2)状态;-4;(3)见下图;
 (4)2;不变.
与甲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相关的资料
| |
|